学术投稿

浅谈细菌性阴道病诊疗中的伦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闫绍颖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 医学伦理学, 患者权益, 知情同意
摘要:细菌性阴道病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有:模糊诊断,医患之间有效沟通不足;过度诠释危害,检查方法选择不尽合理;高端用药,经济效益压力下对患者的诊疗方案选择不合理;患者知情远远不够等.针对以上问题,要强化医务人员信息平等意识,提升专业素养与尊重患者隐私的意识;严格掌握患者所患疾病的诊疗范围及治疗适应症,避免选择不经济的诊疗方案;构建完善的知情同意及监督约束机制,保障患者的相应权益.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新型医患关系构建

    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转型期的医患关系,合理界定医患关系中的利益相关者,并探讨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及其影响,终确立了以利益融合为导向,以患者利益为中心的新型医患关系.

    作者:黄如意;程乐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妇科门诊会话语料的否定句分析及伦理学研究

    以100例妇科门诊医患会话语料中的否定句为研究对象,运用句法分析对妇科门诊会话语料中出现的否定句进行分类.根据形式可将否定句分为:封闭式否定句、开放式否定句;根据内容可将否定句分为:理解式否定句、不确定式否定句、不理解式否定句.分析发现医患双方在会话过程当中由于表达、倾听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很好的理解领会对方的语义,建议医生在医患会话中使用否定句时要辅助解释性言语.针对患者的否定句,医生要学会倾听,理解患者的真实意图.

    作者:崔婉星;王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制约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四大瓶颈及其解决对策分析

    通过对当前我国医患沟通教育存在的四大瓶颈即胜任医患沟通教学的师资及团队严重稀缺,医患沟通教学硬件及机制等环境局限,适应不同层次的医患沟通教育的教材缺乏,医患沟通技能研究匮乏进行分析.并从国家、医学高校、教师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作者:田冬霞;刘俊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生殖医学实践中患者隐私保护的探讨

    简述了患者隐私的相关概念,分析了生殖医学活动中的隐私泄露风险,包括诊疗过程中的隐私泄露和科研活动中的隐私泄露,提出了在生殖医学实践中,应加强医务工作者的隐私保护意识,规范患者病历尤其是试管婴儿档案的管理,跟进科研实践中的样品取材管理,规避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隐私泄露风险.

    作者:张怡;杨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研究伦理审查体系中伦理委员会设置的探讨

    首先,介绍了我国临床研究伦理审查体系建设的现状及我国伦理委员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简述了以瑞典和英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的临床研究伦理审查体系设置;后,分享了四川中医药区域伦理审查委员会在建设中的经验和探索,以期促进我国伦理审查体系建设,保护临床研究受试者的安全与权益,为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王艳桥;何燕;罗晓琼;马喜桃;张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在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对策探讨

    简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背景,重点论述了在心血管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对策:增强优质服务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习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贴心服务;基础护理服务体现人文关怀,做到细致入微;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做好生活护理及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做好心理护理.

    作者:李赞;吕燕;张联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患纠纷现状对医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通过阐述我国医患纠纷的现状、新特点及对医学生的心理影响,从改革医学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对医学生的负面影响等方面出发给出如下建议:调整专业教育学习,加强医患沟通技巧,培养医学生伦理素养,重视医事法制教育与建设,加强医学生持续性职前教育,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刘琼瑶;王艳;周小花;李楚娇;张良燕;罗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细菌性阴道病诊疗中的伦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细菌性阴道病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有:模糊诊断,医患之间有效沟通不足;过度诠释危害,检查方法选择不尽合理;高端用药,经济效益压力下对患者的诊疗方案选择不合理;患者知情远远不够等.针对以上问题,要强化医务人员信息平等意识,提升专业素养与尊重患者隐私的意识;严格掌握患者所患疾病的诊疗范围及治疗适应症,避免选择不经济的诊疗方案;构建完善的知情同意及监督约束机制,保障患者的相应权益.

    作者:闫绍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标准化术前访视及心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标准化术前访视及心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焦虑及术后依从性、满意度的影响,为术前标准化访视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将160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标准化访视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及术前准备,标准化访视组患者在常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于术前1天进行标准化术前访视,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术后依从性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基线数据可比,标准化访视组患者术前焦虑及血压、心率的波动低于对照组(P<0.05),经标准化组访视的患者术后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化术前访视及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利于患者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燕姿;梅娜;高明芳;陈亚玲;韦延强;侯娟茹;杨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思维导图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某护理学院2011级280名护理本科生为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选取2010级285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护理伦理学》结课考试成绩分别为(84.37±3.47)分和(80.59 ±5.51)分,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有差异(t=8.19,P<0.05).实验组82.86%的学生认为思维导图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结论 思维导图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增加了学生对护理伦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作者:王庆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与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尝试及思考

    与晚期癌症患者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医疗诊治工作的开展,但沟通需选择方式、方法.根据科室工作,总结以下经验:医护人员需有共情心;有技巧的向患者本人交代病情;与有决定权的家属讨论病情及治疗;尊重患方治疗意愿;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及时与患方有效沟通;必要的心理干预.且爱心和尊重生命是与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的前提及保证.

    作者:李宝兰;胡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础医学教育视野下医学生医德培育的价值、特征及实施措施探讨

    对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医德培养的价值及其五个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具体分析了其实施方法:改变教育思想是先决条件,收集、整理医德教育素材,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学校和医院相互配合,联合开展医德培养活动.

    作者:高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目的 总结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方法 对西安市某三甲医院2012年和2014年院方共接待的投诉例数及投诉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比较2012年和2014年投诉例数的变化,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在服务规范上的投诉明显减少,而医疗水平方面的投诉无显著变化.2014年投诉总数较2012年明显下降.并且门诊管辖科室投诉比例明显下降,而病房各科室投诉例数无明显下降.结论 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的成立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瑛;王小梅;李伟;白莉平;高稳侠;王知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伦理思考

    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现状及存在的对心理、生理的一些负面问题,从规范伦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性行为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开展大学生性教育,以使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性观念.

    作者:刘瑜;俞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农合单病种定额付费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支付方式作为医疗服务交易市场中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在医疗服务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镇安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主要利益相关者、关键利益相关者和权威利益相关者三个视角深入分析新农合单病种定额付费涉及的各方利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薛秦香;苏敏;石福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一线护士伦理学认知现状引发的伦理养成模式的思考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伦理认知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人员伦理道德素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伦理认知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在岗的22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数据正态化后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理人员伦理认知的影响因素,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在该因素下的差异性.结果 护理人员伦理认知总体水平较高;不同科室的疾病特征不同,护理人员的伦理认知情况不同;护理人员的职称越高,伦理认知程度越好.结论 建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伦理教育、建立有特色的伦理行为规范、全面提高对护理伦理的重视程度的伦理养成模式.

    作者:张敏;郭建玉;关淑芬;梁玉清;凌岩;杨淑梅;郑春丽;王秀清;马燃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无痛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中的循证护理与伦理思考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无痛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190例自愿选择小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各95例,分别使用常规心理护理和循证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血压、心率、完成检查时间、检查后患者清醒时间及所用麻药总量各项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心理反应明显重于循证组,循证组各项临床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且P<0.叭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能显著缓解无痛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患者的焦虑、恐惧程度,缩短检查时间,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作者:李雪荣;杨会;王秀莹;王丽娜;宋亚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集体无意识与护理伦理准则的关系探讨

    分析了集体无意识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表现,主要有:技术主体化趋势使护理责任意识模糊、护患关系物化中的护理伦理准则淡漠和复杂社会因素下的护理人文关怀缺乏,提出要从以下几方面践行护理伦理原则,培养正性集体无意识氛围;坚持尊重原则,认清护理道德本质;坚持同情原则,培养临床护理共情;坚持责任原则,强化护理胜任能力.

    作者:白延丽;齐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外药物临床试验中安慰剂对照的知情同意书差异研究

    目的 研究中外药物临床试验中安慰剂对照的知情同意书中相关要素告知的差异.方法 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原则设计审查内容,采取两个研究员独立、交叉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伦理委员会2009-2015年受理的中外药物临床试验类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各内容的告知进行审查,使用四格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收集的194份知情同意书中筛选出安慰剂对照共113份(中国56份);中国临床试验安慰剂对照知情同意书在安慰剂相关告知的可替代治疗(45.9% vs16.7%,P=0.000)、安慰剂介绍(37.0% vs15.3%,P =0.001)等4项内容的缺失明显多于国外,具有统计学差异;在一般告知中伦理委员的联系方式(55.7% vs30.6%,P=0.001)的缺失多于国外.结论 目前中国药物临床试验中安慰剂对照的知情同意书内容缺失情况严重,中外关于研究背景、补偿与赔偿的告知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陈瑞芳;陆瑶;温改艳;徐娜娜;阳国平;黄志军;项玉霞;李莹;袁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生殖伦理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医院生殖中心在日常工作中常见的伦理问题主要有:患者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问题,知情告知后仍然出现多胎妊娠与减胎的伦理冲突问题,冷冻胚胎处理的伦理问题等.对此,提出如下建议:加强护患沟通,重视隐私权的保护;严格核对制度,保证国家政策的正确落实;加强不孕不育患者的健康宣教,规范流程管理.

    作者:陈声容;王欢欢;刘颖;梁翠;卞雯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