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霞
在《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公开发行25周年之际,李恩昌主任希望我能为此写一篇短文,我欣然同意了,但又不知从何写起?我原本是一名儿科医生,1978年,一个偶然的机遇我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工作,并一干就是21年,由临时顾问做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副总干事,一直到65岁才退休回国.也正是有了这样一段经历,我在负责领导有关世界卫生组织的人类生殖专门规划、热带病专门规划、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研究政策和策略及伦理与卫生等部门的工作时认识到了医学伦理学的重要.而那时,我国的现代生命伦理学还正在起步阶段,与国外还有较大的差距.
作者:胡庆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初次发病并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给予其神经内科常规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给予超早期康复护理.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erthel指数评分表(MBI)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三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FMA和MBI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的FMA和MBI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脑卒中发病后24小时内进行的超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卢丹丹;张少茹;周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农村政策变化纵向历史角度视野下,对北京市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人员配置、政策支持以及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等问题进行分析,特别针对乡镇政府的职能及县、乡、村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体系等相关政策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资金投入,提升村级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重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健全县、乡、村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公共卫生领域问题研究,促进村民的整体健康.
作者:张晓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分析高压氧护理工作的特点与伦理要求,提出以人为本的柔性化管理理念,并提出将以人为本、民主管理、价值认同、目标引导、激励自控、互相尊重等伦理学内涵融合到柔性化管理中的措施,以提升高压氧护理团队素质,形成科学民主、积极向上、温馨和谐、高效安全、医患双方满意的工作氛围.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对医院临床、医技科室开展的医德医风建设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探讨基层科室党支部在医德医风建设方面的着力点,提出“五位一体”的医德医风管理模式,促进医院医德医风管理在科级层面的落实,为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作者:和新颖;郭利侠;杨勇;宋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以医源性疾病空鼻综合征为例分析引发医患冲突的原因有:医务人员对医学认识的局限,信息不对称造成医患交流不畅,环境污染引起疾病谱系变化.针对此提出了遏制医患冲突的对策:加强业务规范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法治建设,促进医患形成基本共识.
作者:李娜;彭云鹏;支国成;武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全面分析了我国医学院校开展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从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我国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知与实践现状,我国医学院校职业精神教育现状和国外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有益经验等角度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目前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的重点,为我国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研究提供借鉴思路.
作者:于晨;李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肿瘤科医护人员对告知癌症患者病情的态度,分析影响告知的因素.方法 对福建省三甲医院473名肿瘤科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3.6%的医护人员认同告知,职业、参加工作年限、所在科室、学历、重病患者接触史、住院经历和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医护人员的癌症病情告知态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地开展病情告知和死亡教育可以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生死观的科学认识,利于患者配合医疗护理.同时医护人员应提高沟通技巧和观察能力,使患者在家属的配合下接受现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作出正确选择并能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作者:湛惠萍;李丽娟;陈倩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通过对“双满意理论”的分析研究得出一定程度上医务人员满意度直接影响患者的满意度,并指出针对新医改实施后,基层医务人员和患者满意度总体上仍然不高的问题.通过提升基层医务人员满意度来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的路径主要包括:基层医务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政府政策导向和财政投入的保证,社会舆论的合理引导和共同关注,基层医疗机构自身建设.
作者:刘翠;徐玉梅;刘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伤医事件的发生有多种原因,但一些医院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助长了此类事件的发生.从医院角度就如何防范伤医事件提出如下对策: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实现医患信任;医院减少诱发攻击行为的情景因素;建立有效的安保机制;积极完善体制建设;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张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论述了文学叙事中的医学主题,分析了文学叙事助力医学伦理教育的路径,主要有:将文学叙事作为讲授医德基本原则的范例,引导伦理反思的素材,完善伦理教育的手段.而文学叙事应用于医学伦理教育的效果体现在:形式多样,提高学习主动性,内容具体,启发深刻反思,情境动人,升华医德情感,理想生活鼓舞实践行为以及文学训练,提高叙事能力.
作者:王沧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从研究生德育机制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系统论与研究生德育机制的关系,并从高校教育教学系统、组织管理系统、社会文化环境系统分析了系统论视域下研究生德育机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伦理学视角构建“认知—认同”机制;从交往理论的视角构建“交流—互动”机制;从行为模式的视角构建“整合—践行”机制,以此优化研究生德育机制,提高育人质量.
作者:李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论述了影像学专业教学中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影像学专业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策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PBL教学;在伦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分析法;在伦理学实践中加强人文关怀教育及伦理学考核方式多样化.
作者:郭建新;樊纲练;曹乐;王鑫;谢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并分析护理过程中的伦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针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在伦理学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和一般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生存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伦理学基础上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王微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传染病医院护士实习的临床带教及职业防护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证实职业防护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实习的13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9人.对两组研究对象实习后的心理状态及意外损伤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不良心理的发生率为13.0%,低于对照组30.4%的不良心理发生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意外损伤发生率的比较中,观察组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 在传染病医院护士实习的临床带教及职业防护中,综合使用心理引导、实践操作、伦理学教育等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护士的心理状态,提高应对能力,减少意外损伤的发生,对提高护士的实践能力及降低职业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燕洁;陈菊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某县乡镇卫生院医生工作倦怠与离职倾向的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及机构管理者进行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做铺垫.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与定性访谈的方法,于2014年抽取河南省某县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量表170份,回收160份,有效量表148份,回收率为94.12%,有效率为92.5%.采用Epidata 3.0、SPSS16.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问卷采用李超平修订的工作倦怠量表(MBI-GS)和梁开广修订的离职倾向量表.结果 某县乡镇卫生院医生工作倦怠状况以零倦怠和低度倦怠为主.女性医生去人格化水平高于男性医生,年龄大和年龄小的医生离职倾向高,学历高的成就感高于学历低的,其他的则无明显显著性.结论 某县乡镇卫生院医生工作倦怠和离职倾向总体偏低,医生工作倦怠对离职倾向具有预测作用.
作者:杨坚;张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对所见所闻的美国临床伦理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思考,发现这些临床伦理实践给我国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美国的家庭医生制度对患者的医疗十分重要;美国的医院和临床医疗从细节上体现了为患者服务的职业伦理精神;美国临床尊重病患自主性落到了实处;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过度医疗;中美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都可以有市场机制的参与,但不能偏离为人类解除痛苦的职业方向.
作者:王延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分析指出了在药物上市后评价研究伦理审查中维护脆弱人群受试者安全的重要性,界定了脆弱人群受试者的内涵和外延,对脆弱人群受试者可能面对的风险做了具体分析,提出了防控脆弱人群受试者风险应坚持从在脆弱人群中开展药物上市后研究的实际出发、预防监测控制结合、脆弱人群受试者受益补偿的原则,在伦理审查实践中应注重强化对项目的全面审查,对知情同意有关事项的审查,对脆弱人群受试者管理的审查,对研究项目的跟踪审查.
作者:张金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改良综合ICU表格式护理单,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综合ICU表格式护理记录单.采用前后对照实验设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记录单记录,实验组采用表格式护理记录单记录,观察比较两组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医护人员对护理记录单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记录时间.结果 使用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后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医护人员对护理记录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文件书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的应用可提高ICU护理记录工作效率与质量,并且为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建立信息集成化管理奠定基础.
作者:李洁琼;马莹;韩娟;李晓艳;郭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前,生物样本研究在伦理、法律和社会层面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及争议,针对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受试者的隐私保护问题、知情同意问题、利益共享问题及结果信息反馈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就信息库管理、利益共享及公平性层面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出以下措施:完善预防措施,尊重区域文化,反馈结果信息及成果回报,落实保障机制,加强内部培训.
作者:曾令烽;刘军;潘建科;王璐;梁兆晖;曾星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