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腹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切除术与肾上腺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吕文伟;霍庆祥;魏澎涛;张寒;孙建涛;韩兴涛;马魏魏;马潞林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 腹腔镜, 解剖性, 肾上腺切除术
摘要:目的 探讨经腹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切除术(ATLA)与经腹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TLA)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上腺疾病患者309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TLA组(n=163)和TLA组(n=146).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确定肿瘤位置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309例患者中共301例(97.41%)手术成功,8例(ATLA组2例,TLA组6例)中转开放手术.ATLA组与TLA组确定肿瘤位置时间分别为(21.63±6.35)、(31.36±7.81) min,手术时间分别为(31.93±8.23)、(50.60±10.3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5.91±15.37)、(45.82±21,60)mL,术后平均住院日分别为(4.03±0.82)、(6.23±1.11)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3% (2/163)、4.11%(6/14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77%、95.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LA组肾静脉损伤、膈肌损伤各1例(0.61%);TLA组膈肌损伤4例(2.74%),结肠和肾静脉损伤各1例(0.68%).结论 ATLA确定肿瘤位置及手术的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骨钙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骨钙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30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牙周健康的需作正畸治疗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统计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及骨钙素水平.结果 牙周治疗前观察组PD、BI、PLI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正畸治疗前及正畸治疗后1、2个月PD、BI、PLI均较牙周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点骨钙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加力后1d骨钙素水平达峰值,以后开始回落.结论 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况,检测患者龈沟液中的骨钙素水平可能反映出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症反应及牙槽骨改建过程.

    作者:张澜;杨璞;付雅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cDNA3.1/mB7-H4-Fc在小鼠体内表达的实验性研究

    目的 获得重组pcDNA3.1/mB7-H4-Fc在肝内的高效稳定表达.方法 采用流体动力法将表达mB7-H4-hIg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输注小鼠体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实时定量PCR(RT-PCR)的方法,定量检测pcDNA3.1/mB7-H4-Fc在小鼠体的内表达.结果 经尾静脉注射的pcDNA3.1/mB7-H4-Fc能在肝组织中稳定表达,在48 h时间点分泌的量达到高,大量约120 ng/mL.结论 成功将pcDNA 3.1/mB7-H4-Fc表达载体导入了小鼠肝脏,并获得了pcDNA3.1/mB7-H4-Fc在肝内的高效稳定表达.

    作者:肖欢;潘卫民;王超群;陈鸿颜;徐军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地佐辛超前应用对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躁动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地佐辛超前应用对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该院妇科行择期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92例,将其分为地佐辛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地佐辛组患者在手术全麻诱导前即静脉给予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视觉疼痛评分(VAS)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后60min内躁动发生频率和程度,对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地佐辛组患者苏醒后躁动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的43.48% (P<0.05);地佐辛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低于对照组的13.04%(P<0.05).结论 超前应用地佐辛可有效减少瑞芬太尼复合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丁翠青;刘志永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Th17细胞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1例(CHB组)、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36例(LC组)及健康对照者20例(HC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中IL-17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脏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LC和CHB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频率、血浆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HC组(P<0.01),且外周血中Th17频率与对应血浆IL-17水平呈正相关(r=0.430、0.660,P=0.009、0.001);LC组患者肝组织中IL-17 mRNA水平、α-SM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HC组(P<0.01),且α-SMA的表达与肝脏炎症程度(r=0.602,P=0.014)和纤维化分期(r=0.506,P=0.045)呈正相关.结论 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HBV相关性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陈梅;郭晓云;姜海行;王家旭;卢东红;岑瑜;陶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微粒与微RNA-155水平的变化规律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小板微粒(PMPs)和微RNA(miRNA)-155与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脓毒症患者61例,根据28 d预后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比较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PMPs定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患者血浆miRNA-155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认PMPs水平、miRNA-155水平与患者APACHEⅡ评分的关系.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PMPs水平较高(P<0.05).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3组患者的PMPs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miRNA-155水平相对于存活组提高(P<0.05),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患者的miRNA水平较脓毒症组明显提高(P<0.05).患者PMPs水平及miRNA-155水平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同时患者PMPs水平与microRNA-155水平也呈正相关.PMPs水平联合miRNA-155水平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达0.831.结论 脓毒症患者的PMPs水平及miRNA-155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关,miRNA-155可能引起脓毒症患者的PMPs水平增高.

    作者:杨婉花;张宏泽;刘鸿翔;刘长芳;叶冬英;石斌;刘景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正常妊娠妇女临产及顺产后24h血常规检测参考区间相关研究

    目的 检测正常妊娠妇女顺产后24 h血常规指标,并探讨其正常值参考区间.方法 分别对妊娠妇女临产、顺产后24 h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NE)和血细胞比容(HCT)进行测定及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妊娠妇女顺产后24 h与临产比较,RBC、Hb、PLT及HCT均明显降低,WBC和NE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血常规检测结果可为临床应用的参考依据,用于评估正常妊娠妇女的血象感染诊断,从而指导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作者:邓青春;潘英连;常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腹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切除术与肾上腺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腹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切除术(ATLA)与经腹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TLA)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上腺疾病患者309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TLA组(n=163)和TLA组(n=146).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确定肿瘤位置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309例患者中共301例(97.41%)手术成功,8例(ATLA组2例,TLA组6例)中转开放手术.ATLA组与TLA组确定肿瘤位置时间分别为(21.63±6.35)、(31.36±7.81) min,手术时间分别为(31.93±8.23)、(50.60±10.3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5.91±15.37)、(45.82±21,60)mL,术后平均住院日分别为(4.03±0.82)、(6.23±1.11)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3% (2/163)、4.11%(6/14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77%、95.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LA组肾静脉损伤、膈肌损伤各1例(0.61%);TLA组膈肌损伤4例(2.74%),结肠和肾静脉损伤各1例(0.68%).结论 ATLA确定肿瘤位置及手术的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吕文伟;霍庆祥;魏澎涛;张寒;孙建涛;韩兴涛;马魏魏;马潞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绞股蓝总皂甙对肝HepG2细胞三酰甘油代谢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探讨绞股蓝总皂甙(GPs)对培养肝HepG2细胞三酰甘油(TG)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HepG2细胞为模型细胞,加入GPs进行孵育,观察其对细胞内TG的影响,并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脂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包括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ACACB、脂肪酸合成酶(FASN)、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ACAT1)、棕榈酰辅酶A氧化酶(ACOX1)及肉碱脂酰转移酶(CPT)1、2.并进一步在细胞水平干扰关键酶基因,验证其对TG代谢的影响.结果 GPs可显著降低HepG2细胞的TG水平,发现GPs可显著抑制FASN基因的表达及其在较高水平下促进CPT1基因的表达,其蛋白水平的表达改变与基因表达一致.在细胞水平瞬时干扰FASN的表达,在干扰FASN后,GPs降低TG的幅度显著减少,提示GPs主要通过抑制FASN起作用.结论 GPs可减少肝HepG2细胞内TG水平,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FASN的表达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作者:陈建萍;任新生;李青;孙中华;郭再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加用通痹止痛汤内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GA 64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通痹止痛汤联合秋水仙碱加塞来昔布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5例AGA患者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4).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片加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痹止痛汤内服,疗程均为14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检测治疗前、后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压痛、红肿、活动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医生整体评价和患者整体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SR、UA、CRP、IL-1和TNF-α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减轻AGA疼痛,改善症状、减轻炎症反应、降低UA等方面均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能更有效、更快控制AGA的发作.

    作者:傅霞;柴克霞;苏娟;陆阿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自制透明泌尿系统模型在输尿管镜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腔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输尿管镜被广泛地运用于腔内探查、碎石、止血、肿瘤烧灼等疾病的诊治[1],成为泌尿外科重要的诊治技术之一[2].但由于输尿管镜操作难度大,技巧要求高[3],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操作机会,制约了初学者对该项技术学习和掌握的进度[4].为了缩短低年资医生对输尿管镜操作的学习曲线,探讨输尿管镜操作的临床教学方法,本研究自行设计并制作出透明泌尿系统模型,运用于本科进修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在报道如下.

    作者:张嘉希;黄赤兵;胡文刚;肖亚;王平贤;范明齐;冯嘉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学习成绩对青少年血压的影响

    目的 以学习成绩名次为指标探索精神压力对青少年高血压的作用.方法 抽取西藏昌都地区730名在校住宿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根据学习成绩将所有受试者分成4组,使用方差分析和偏相关分析了解学习名次对学生血压的影响.结果 不同组间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有随学习成绩提高而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成绩越好,舒张压(DBP)越高(P<o.01).偏相关分析显示名次与DBP间呈正相关(r=0.159,P<0.01),男生中SBP和MAP有随学习成绩提高而逐渐提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随学习成绩提高而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名次与SBP或MAP无相关,与DBP呈正相关(r=0.124,P=0.023).女生中各亚组间SBP、DBP和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血压相关,学习成绩越好,血压越高,尤其在DBP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作者:常宏;加永泽培;徐绍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学本科科研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45年前,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率先开展本科科研教育,成功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18年前,清华大学开启“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拉开了中国本科科研教育的序幕[1].当今是创新与发展的时代,中国正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相关培养体系,也让人们意识到医学院校本科阶段科研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可提高学生个人素质,还将推进中国医学科研事业发展.

    作者:李敏超;杜先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SLE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的比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0例SLE患者(SLE组)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CXCR5+ ICOS+的CD4+T细胞(即Tfh细胞)的比例,并分析Tfh细胞比例与患者疾病活动度及自身抗体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患者外周血Tfh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t=5.830,P<0.01),且SLE活动组明显高于SLE稳定组(t=7.313,P<0.01),但狼疮肾炎组患者Tfh比例与无肾炎狼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6,P=0.328).SLE患者外周血Tfh细胞比例与疾病活动度、血清总IgG、抗核抗体滴度及抗ds-DNA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Tfh细胞的比例升高可能与患者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作者:赵珊;俞娟;张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Nampt在肾病炎症-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13世界糖尿病大会报告称,目前全球约有3.82亿糖尿病患者,按照既往糖尿病发病规律,其中约有3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并发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bropathy,DN),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终将发展为终末阶段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ESRD的病理特点是肾脏的进行性纤维化,迄今发病机制不清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揭示DN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治疗靶点成为预防和治疗DN的重点.病理研究发现,在肾脏前纤维化过程中,组织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众多细胞因子、化学因子、趋化因子相互作用,使肾脏内损伤部位的上皮细胞逐渐向间充质样细胞转变,成纤维细胞聚集,并在细胞外产生大量基质性物质,使组织在修复过程中引起肾脏纤维化失控,持续纤维化过程导致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丧失[1].

    作者:陈叶;王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大鼠伏核注射甘丙肽对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及其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伏核注射甘丙肽的镇痛作用及其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左侧坐骨神经结扎构建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伏核注射甘丙肽,测定伤害性热刺激和压力刺激诱发的后爪缩爪潜伏期(HWL),观察甘丙肽的镇痛作用;Western bolt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观察伏核注射甘丙肽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结果左侧坐骨神经结扎引起大鼠双侧HWL缩短,且伏核GFAP的表达增加;神经病理性痛大鼠伏核注射甘丙肽引起双侧HWL延长,GFAP的表达减少.结论伏核微量注射甘丙肽对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可能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来完成.

    作者:张筱敏;李崇阳;赵敏;李君;徐世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认知行为疗法对T2DM患者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和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201例T2DM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第12周末评定两组患者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变化,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社会支持各因子均高于对照组(P<0.05).应付方式中,观察组成熟型因子高于对照组,不成熟型因子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PG和2hPG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社会支持各因子均高于干预前;成熟型应对方式均高于干预前,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均低于干预前;FPG和2hPG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社会支持系统中主观支持、应对方式中求助因子、FPG和2hPG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能增强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和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

    作者:彭娟;黄凤茜;宋兴勇;高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攻癌逐瘀散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攻癌逐瘀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有效性.方法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静脉炎分级标准,将本科384例静脉炎患者分为观察组252例,对照组132例.观察组采用攻癌逐瘀散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外敷治疗.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36.51%,有效率为63.49%,无效率为0;对照组显效率为32.58%,有效率为55.30%,无效率为12.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攻癌逐瘀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方法明显优于50%硫酸镁.

    作者:王维;张仲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小血管疾病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研究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和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痴呆已成为各国重要的健康问题.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痴呆症的主要病因和临床类型,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研究较多,结果显示CSVD可导致患者慢性或隐匿进展的认知、人格、情感及行为障碍,是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D的主要原因,也是36%~67%的VaD患者的病因.同时,CSVD与AD的相关性研究也逐年增多,揭示其与AD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柯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表达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血肿周围脑水肿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并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观察组),同期在该院门诊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8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IL-1β、TNF-α水平,血肿周围脑水肿程度采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侧电阻抗扰动系数.结果 观察组急性期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5),且恢复期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脑出血后电阻抗扰动系数显著增高,且急性期较恢复期增高幅度大(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与出血侧电阻抗扰动系数呈正相关(r=0.547、0.604,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清中IL-1β、TNF-α释放增加,IL-1β、TNF-α高水平与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有关.

    作者:张陇平;韩小芳;李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炎症性肠病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确,近年研究发现IBD患者存在血栓栓塞风险,IBD炎症反应的存在导致凝血物质及凝血过程异常,同时凝血级联反应促进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几乎所有用于治疗IBD的药物均可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在2014年加拿大IBD与静脉血栓防治共识意见中提出:IBD住院患者如果没有合并活动性出血或非大量出血推荐予以抗凝治疗[1].本文就IBD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郭易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