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攻癌逐瘀散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王维;张仲妍

关键词:静脉炎, 攻癌逐瘀散, 硫酸镁
摘要:目的 探讨攻癌逐瘀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有效性.方法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INS)静脉炎分级标准,将本科384例静脉炎患者分为观察组252例,对照组132例.观察组采用攻癌逐瘀散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外敷治疗.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36.51%,有效率为63.49%,无效率为0;对照组显效率为32.58%,有效率为55.30%,无效率为12.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攻癌逐瘀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方法明显优于50%硫酸镁.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托吡酯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婴儿痉挛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托吡酯(TPM)与左乙拉西坦(LEV)联合丙戊酸钠(VPA)治疗婴儿痉挛症(IS)的临床疗效,为优化药物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8月至2014年6月的IS患儿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PM组(VPA联合TPM治疗)和LEV组(VPA联合LEV治疗),每组19例,观察两组患儿痉挛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并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发育商(DQ)值.结果 3个月后,TPM组控制痉挛发作的总有效率为84.21%,LEV组为78.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M组患儿共5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LEV组4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TPM组DQ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V组患儿的DQ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PM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M与LEV治疗IS对控制痉挛发作疗效相同,但LEV治疗能明显提高IS患儿的智能发育,总体疗效优于TPM.

    作者:盛志强;满宜刚;袁嫣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比较两种方法对牛鲍氏计数板中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

    目的 比较牛鲍氏计数板的传统计数方法和新计数方法对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传统计数方法和新计数方法计数118份抗凝血标本中的红细胞,然后将结果与标准值对照.结果 在109份有效样本中,有57份(52.29%)用新方法计数结果更准确,40份(36.70%)用传统方法计数结果更准确,12份(11.01%)用两种方法计数引出的误差相同.新方法计数误差的平均值为(0.071±0.005)×1012/L,明显低于传统方法计数误差的平均值(0.079±0.006)×1012/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新方法在减小牛鲍氏计数板对细胞计数的误差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明昊;蔡晓钟;罗娟;薛白;曾娣;徐超;仲煜杰;徐增伟;左国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品管圈在计划性剖宫产护理路径中的应用

    一群工作相似者组成一个品管圈,选取需要改善的质量主题,全体圈员在品质循环管理(plan-do-check-act,PDCA)的基础上使用头脑风暴,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及计划,按期整改完成任务,因此,将品管圈运用于医疗护理行业既能培养员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节省医院成本,更可提升医护质量[12].临床护理路径是护患双方依据特定的计划表,共同主动参与治疗与护理的临床工作模式[3].为提高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实施患者对计划性剖宫产健康教育知识技能的掌握度及护患双方的满意率,本院产科将PDCA运用于临床护理路径,作者将本院2013年7~12月收治的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实施患者158例,对比常规护理路径,成立运行品管圈实施优化护理路径,使护患双方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世琼;吴庆蓉;程浩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结直肠癌围术期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的研究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的实施对结直肠癌围术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观察组)和传统方法进行医疗护理(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肠减压时间为(10.72±4.04)h、首次排气时间为(27.51±9.43)h、进食时间为(27.84±3.94)h、住院时间为(8.77±1.76)d、住院费用为(4.17±0.41)万元,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8.50±8.32)h、(49.63±13.84)h、(98.40±12.71)h、(13.10±1.52)d、(5.56±0.32)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为7.50%(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中,能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李光焰;杜娟;刘宝华;童卫东;曾登芬;毕玉田;程晓斌;周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讲座是临床课程和实习的有益补充

    目前,国内的医学教育模式及流程大同小异,由医学基础课程、临床课程和临床实践三部分组成.这种模式有利于医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医学知识,但其接触临床的时间较晚,不利于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1].学生在校期间所获知识的基础性、单一性、典型性、稳定性与临床实践中的多样性、复杂性、综合性、多变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2].如何帮助实习生解决上述矛盾,取得较好的实习效果呢?

    作者:袁心刚;张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医学本科科研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45年前,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率先开展本科科研教育,成功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18年前,清华大学开启“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拉开了中国本科科研教育的序幕[1].当今是创新与发展的时代,中国正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相关培养体系,也让人们意识到医学院校本科阶段科研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可提高学生个人素质,还将推进中国医学科研事业发展.

    作者:李敏超;杜先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95例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预后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95例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95例恶性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17个月,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9.47%、4.21%、1.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级别、术前KPS评分、肿瘤切除程度、二次手术、术后化疗及联合放/化疗(TMZ方案)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级别、肿瘤切除程度、二次手术及术后化疗是影响恶性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结果较差;肿瘤全切除、肿瘤复发者行再次手术及术后化疗可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

    作者:黄冠又;张欣;明悦;曹楚南;甘鸿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影响家属对新生儿优质护理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为患儿提供全面、全程的服务[1].优质护理是医疗卫生改革重点之一,以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划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2].但是新生儿与成人相比由于其大脑和其他系统功能发育尚未完善,且不能很好与外界交流[3],因此,新生儿护理具有特殊性,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开展优质护理以来,建立了详细入院宣教、探视卡、出院指导、满意度调查、出院宣教、出院为新生儿留存胎发、出院父母身份证号与原件核对签字、满意度调查等[4 5],这些优质护理措施在新生儿护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满意度[6].

    作者:嵇志娟;嵇志刚;刘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地佐辛超前应用对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躁动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地佐辛超前应用对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在该院妇科行择期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92例,将其分为地佐辛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地佐辛组患者在手术全麻诱导前即静脉给予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视觉疼痛评分(VAS)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苏醒后60min内躁动发生频率和程度,对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地佐辛组患者苏醒后躁动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的43.48% (P<0.05);地佐辛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低于对照组的13.04%(P<0.05).结论 超前应用地佐辛可有效减少瑞芬太尼复合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丁翠青;刘志永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腹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切除术与肾上腺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腹腹腔镜解剖性肾上腺切除术(ATLA)与经腹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TLA)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上腺疾病患者309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TLA组(n=163)和TLA组(n=146).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确定肿瘤位置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309例患者中共301例(97.41%)手术成功,8例(ATLA组2例,TLA组6例)中转开放手术.ATLA组与TLA组确定肿瘤位置时间分别为(21.63±6.35)、(31.36±7.81) min,手术时间分别为(31.93±8.23)、(50.60±10.3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5.91±15.37)、(45.82±21,60)mL,术后平均住院日分别为(4.03±0.82)、(6.23±1.11)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3% (2/163)、4.11%(6/14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77%、95.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LA组肾静脉损伤、膈肌损伤各1例(0.61%);TLA组膈肌损伤4例(2.74%),结肠和肾静脉损伤各1例(0.68%).结论 ATLA确定肿瘤位置及手术的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吕文伟;霍庆祥;魏澎涛;张寒;孙建涛;韩兴涛;马魏魏;马潞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自制透明泌尿系统模型在输尿管镜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腔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输尿管镜被广泛地运用于腔内探查、碎石、止血、肿瘤烧灼等疾病的诊治[1],成为泌尿外科重要的诊治技术之一[2].但由于输尿管镜操作难度大,技巧要求高[3],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操作机会,制约了初学者对该项技术学习和掌握的进度[4].为了缩短低年资医生对输尿管镜操作的学习曲线,探讨输尿管镜操作的临床教学方法,本研究自行设计并制作出透明泌尿系统模型,运用于本科进修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在报道如下.

    作者:张嘉希;黄赤兵;胡文刚;肖亚;王平贤;范明齐;冯嘉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炎症性肠病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确,近年研究发现IBD患者存在血栓栓塞风险,IBD炎症反应的存在导致凝血物质及凝血过程异常,同时凝血级联反应促进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几乎所有用于治疗IBD的药物均可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在2014年加拿大IBD与静脉血栓防治共识意见中提出:IBD住院患者如果没有合并活动性出血或非大量出血推荐予以抗凝治疗[1].本文就IBD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郭易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乳房重建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术后近期并发症出现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45例(162只乳房)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手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全乳房切除及各种类型的乳房重建手术.分析各影响因素(包括手术时机、手术方式、身体质量指数、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等)与近期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各类乳房重建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25.93%(42/162).自体组织重建、即刻重建是并发症发生的显著危险因素,手术方式、手术时机、肥胖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存在关联(P<0.05),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与并发症无明显关联(P>0.05).145例患者平均随访(37.36士18.78)个月,9例复发,3例死亡,无病生存率为93.10%.结论 重建过程中把握指征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在肿瘤学上安全可靠,手术方法的选择对乳房重建患者术后生存无明显影响.

    作者:曹一鸣;韦长元;莫军扬;庄亚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鉴别肝内小转移癌与血管瘤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在鉴别肝血管瘤与肝内小转移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ARFI对29个肝血管瘤及26个肝转移癌(直径小于或等于3 cm,肝内病灶小于或等于2个)进行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及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检测,获取VTI弹性图和病灶及背景肝组织的剪切波速度(SWV)值,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VTI弹性图中,26个肝转移癌病灶边界清晰度优于常规超声13个(50.00%),肝血管瘤为5个(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肝转移癌组病灶范围大于常规超声18个(69.23%),肝血管瘤组7个(24.1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1个(80.77%)肝转移癌呈灰黑色,8个(27.59%)肝血管瘤呈灰黑色;肝转移癌SWV[(2.83±1.20)m/s]明显高于血管瘤SWV[(1.49±0.41)m/s],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管瘤组的肝组织SWV与肝转移癌组肝组织SW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结论 ARFI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鉴别肝血管瘤与肝转移癌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类婷婷;唐国璋;李春梅;杜丽珍;李岩松;李睿;韩彤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Toll样受体及其与莱姆关节炎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引起,通过蜱叮咬感染.莱姆关节炎在中晚期莱姆病中发生率高,危害较大.莱姆病广泛分布于7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约有30万人感染及发病[1-4].莱姆病高发于美国东北部、中西部偏北地区,北欧及东亚部分地区同属高危地区[5].1986年由艾承绪等[6]首次报道我国黑龙江省海林县人群中有莱姆病的发生.2003年由贾月萍等[7]首次在黑龙江小兴安岭林区的全沟硬蜱肠道中分离出伯氏疏螺旋体,说明小兴安岭林区为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近来一项针对小兴安岭地区人群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该地区存在莱姆病感染[8].目前,中国各省(除台湾外)均有莱姆病病例存在.由于对人身健康危害较严重,莱姆病已成为全球性卫生问题.因此,开展对菜姆病的研究及防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9].

    作者:王艳红;冯时;梁张;崔宇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Th17细胞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1例(CHB组)、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36例(LC组)及健康对照者20例(HC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中IL-17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脏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LC和CHB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频率、血浆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HC组(P<0.01),且外周血中Th17频率与对应血浆IL-17水平呈正相关(r=0.430、0.660,P=0.009、0.001);LC组患者肝组织中IL-17 mRNA水平、α-SM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HC组(P<0.01),且α-SMA的表达与肝脏炎症程度(r=0.602,P=0.014)和纤维化分期(r=0.506,P=0.045)呈正相关.结论 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HBV相关性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陈梅;郭晓云;姜海行;王家旭;卢东红;岑瑜;陶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小血管疾病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研究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和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痴呆已成为各国重要的健康问题.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痴呆症的主要病因和临床类型,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研究较多,结果显示CSVD可导致患者慢性或隐匿进展的认知、人格、情感及行为障碍,是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D的主要原因,也是36%~67%的VaD患者的病因.同时,CSVD与AD的相关性研究也逐年增多,揭示其与AD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柯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各种宫内发育迟缓动物模型的比较

    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是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在同龄儿正常体质量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平均值的2个标准差[1],是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由于各种不利因素而导致发育不良终出现低出生体质量的现象.因此,IUGR都是以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的方式表现出来[2].据统计,IUGR的发生率会随着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不同而改变,世界范围的整体发生率为2.75%~15.53%,在中国,IUGR的平均发生率大约为6.39%.

    作者:段畅;王曜晖;高静;侯拉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与MRI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与磁共振成像(MRI)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外科就诊的可疑乳腺癌患者126例,对其分别进行超声造影及MRI检查,比较二者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早期乳腺癌的真实检出率超声造影(19.05%)高于MRI(9.5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6 7,P=0.030 8),进展期乳腺癌真实裣出率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7 6,P=0.894 6),早期乳腺癌诊断敏感性超声造影(85.71%)高于MRI(42.8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00 0,P=0.000 8),进展期乳腺癌诊断灵敏度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对早期或进展期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对诊断早期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作者:林诗彬;张建辉;陈建强;吴晶晶;赵妍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晚期住院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压力负荷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症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PFCs)的压力负荷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22例晚期癌症患者及PFCs采用人口学问卷调查一般信息,改良的巴氏指数评定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CRA)中文修订版调查PFCs的压力负荷,并分析PFCs的压力负荷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PFCs照顾负荷由高到低依次为自尊维度、经济负荷、健康与时间负荷及缺乏家庭支持.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治疗方式和生活自理能力,PFCs与患者的关系、持续照顾时间,以及PFCs家庭收入和文化程度等为PFCs照顾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晚期住院癌症患者的PFCs压力负荷及影响因素值得关注,需要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以缓解PFCs压力负荷,提高晚期癌症患者及PFCs生存质量.

    作者:邓本敏;饶洪英;汪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