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志娟;嵇志刚;刘宁
目的 探讨绞股蓝总皂甙(GPs)对培养肝HepG2细胞三酰甘油(TG)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HepG2细胞为模型细胞,加入GPs进行孵育,观察其对细胞内TG的影响,并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脂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包括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ACACB、脂肪酸合成酶(FASN)、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ACAT1)、棕榈酰辅酶A氧化酶(ACOX1)及肉碱脂酰转移酶(CPT)1、2.并进一步在细胞水平干扰关键酶基因,验证其对TG代谢的影响.结果 GPs可显著降低HepG2细胞的TG水平,发现GPs可显著抑制FASN基因的表达及其在较高水平下促进CPT1基因的表达,其蛋白水平的表达改变与基因表达一致.在细胞水平瞬时干扰FASN的表达,在干扰FASN后,GPs降低TG的幅度显著减少,提示GPs主要通过抑制FASN起作用.结论 GPs可减少肝HepG2细胞内TG水平,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FASN的表达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作者:陈建萍;任新生;李青;孙中华;郭再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确,近年研究发现IBD患者存在血栓栓塞风险,IBD炎症反应的存在导致凝血物质及凝血过程异常,同时凝血级联反应促进炎症反应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几乎所有用于治疗IBD的药物均可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在2014年加拿大IBD与静脉血栓防治共识意见中提出:IBD住院患者如果没有合并活动性出血或非大量出血推荐予以抗凝治疗[1].本文就IBD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郭易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伏核注射甘丙肽的镇痛作用及其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左侧坐骨神经结扎构建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伏核注射甘丙肽,测定伤害性热刺激和压力刺激诱发的后爪缩爪潜伏期(HWL),观察甘丙肽的镇痛作用;Western bolt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观察伏核注射甘丙肽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结果左侧坐骨神经结扎引起大鼠双侧HWL缩短,且伏核GFAP的表达增加;神经病理性痛大鼠伏核注射甘丙肽引起双侧HWL延长,GFAP的表达减少.结论伏核微量注射甘丙肽对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可能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来完成.
作者:张筱敏;李崇阳;赵敏;李君;徐世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45年前,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率先开展本科科研教育,成功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18年前,清华大学开启“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拉开了中国本科科研教育的序幕[1].当今是创新与发展的时代,中国正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相关培养体系,也让人们意识到医学院校本科阶段科研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可提高学生个人素质,还将推进中国医学科研事业发展.
作者:李敏超;杜先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牛鲍氏计数板的传统计数方法和新计数方法对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传统计数方法和新计数方法计数118份抗凝血标本中的红细胞,然后将结果与标准值对照.结果 在109份有效样本中,有57份(52.29%)用新方法计数结果更准确,40份(36.70%)用传统方法计数结果更准确,12份(11.01%)用两种方法计数引出的误差相同.新方法计数误差的平均值为(0.071±0.005)×1012/L,明显低于传统方法计数误差的平均值(0.079±0.006)×1012/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新方法在减小牛鲍氏计数板对细胞计数的误差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明昊;蔡晓钟;罗娟;薛白;曾娣;徐超;仲煜杰;徐增伟;左国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海南地区黎族人群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PvuⅡ位点的多态性及其对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694例样本(观察组:黎族302例,对照组:汉族392例),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脂水平,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LDLR基因PvuⅡ多态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LDLR基因PvuⅡ3种基因型P1P1、P1P2、P2P2频率(66.89%vs.76.53%、27.81%vs.20.41%、5.30%vs.3.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等位基因P2频率19.20%显著高于对照组13.26% (P<0.01).观察组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B(apo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水平和apoAI/apoB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对象LDLR基因PvuⅡ各基因型与临床血脂水平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AI、apoB、L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南黎族人群LDLR基因存在PvuⅡ多态性,LDLR基因PvuⅡ多态性与血脂各项指标水平无相关性,P2等位基因不影响血脂代谢.
作者:罗显云;孙民增;陈林;张云波;褚丽秀;王天松;蔡望伟;姚震;刘月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随着腔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输尿管镜被广泛地运用于腔内探查、碎石、止血、肿瘤烧灼等疾病的诊治[1],成为泌尿外科重要的诊治技术之一[2].但由于输尿管镜操作难度大,技巧要求高[3],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操作机会,制约了初学者对该项技术学习和掌握的进度[4].为了缩短低年资医生对输尿管镜操作的学习曲线,探讨输尿管镜操作的临床教学方法,本研究自行设计并制作出透明泌尿系统模型,运用于本科进修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在报道如下.
作者:张嘉希;黄赤兵;胡文刚;肖亚;王平贤;范明齐;冯嘉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帕金森病(PD)早期久坐人群骨密度和维生素D状况及相关的临床变量.方法 对133例PD患者(Hoehn-Yahr1-2.5级,平均年龄63.7岁,其中男性占63%)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进行骨密度测量,计算T值和Z值.使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骨密度的变量,使用线性回归探讨25-OH-维生素D状态与PD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PD患者中骨质疏松症(10.53%)和骨丢失(42.10%)较为常见.髋骨的平均Z值为0.23,腰椎的平均Z值为0.72.女性、低体质量、低25-OH-维生素D与髋骨和腰椎的骨密度显著相关.PD患者较之对照组合有较低25-OH-维生素D血清水平.结论 早期久坐PD患者容易出现骨密度异常,且普遍出现维生素D缺乏;有必要对其进行骨质密度和维生素D相关筛查.
作者:潘丽雅;翁保慧;邓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为患儿提供全面、全程的服务[1].优质护理是医疗卫生改革重点之一,以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划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2].但是新生儿与成人相比由于其大脑和其他系统功能发育尚未完善,且不能很好与外界交流[3],因此,新生儿护理具有特殊性,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开展优质护理以来,建立了详细入院宣教、探视卡、出院指导、满意度调查、出院宣教、出院为新生儿留存胎发、出院父母身份证号与原件核对签字、满意度调查等[4 5],这些优质护理措施在新生儿护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满意度[6].
作者:嵇志娟;嵇志刚;刘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的实施对结直肠癌围术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观察组)和传统方法进行医疗护理(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肠减压时间为(10.72±4.04)h、首次排气时间为(27.51±9.43)h、进食时间为(27.84±3.94)h、住院时间为(8.77±1.76)d、住院费用为(4.17±0.41)万元,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8.50±8.32)h、(49.63±13.84)h、(98.40±12.71)h、(13.10±1.52)d、(5.56±0.32)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为7.50%(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中,能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李光焰;杜娟;刘宝华;童卫东;曾登芬;毕玉田;程晓斌;周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替普酶(r-PA)在急诊室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该院2011~2014年收治的ACI患者66例分成A、B两组,A组给予r-PA 18 mg静脉注射,30 min后重复.B组给予尿激酶150万单位30 min内静脉滴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24 h、7d采用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并观察其颅内出血发生率、28 d病死率及平均住院日.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和ADL评分均有所改善,A组治疗后12h、24 h、7 d NIHSSP评分分别为(11.22±3.12)、(9.75士3.43)、(5.25±1.42)分,B组为(14.53±4.24)、(13.78±3.98)、(12.17士2.33)分;A组治疗后12h、24 h、7 d ADL评分分别为(40.11士7.78)、(42.56±8.28)、(74.46士8.57)分,B组为(49.67±10.34)、(53.24±9.55)、(60.15±9.3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颅内出血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分别为2.94%、6.82d、2.94%.B组为9.38%、22.56 d、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A治疗ACI后NIHSSP和BI评分改善优于尿激酶治疗,r-PA治疗ACI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王万灵;王灵;王振华;李雪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通痹止痛汤联合秋水仙碱加塞来昔布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5例AGA患者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4).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片加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痹止痛汤内服,疗程均为14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进行评价,记录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检测治疗前、后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压痛、红肿、活动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医生整体评价和患者整体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SR、UA、CRP、IL-1和TNF-α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减轻AGA疼痛,改善症状、减轻炎症反应、降低UA等方面均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能更有效、更快控制AGA的发作.
作者:傅霞;柴克霞;苏娟;陆阿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转录活化因子3 (STAT3)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8只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组),只分离左冠状动脉,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缺血/再灌注+STAT3抑制剂Stattic组(ST组),于再灌注前10 min经尾静脉注射STAT3特异性抑制剂Stattic 500μg/kg.再灌注结束时,取缺血区心肌标本,采用红四唑(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采用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采用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STAT3(p-STAT3)、Fas蛋白表达;采用RT-PCR检测p-STAT3、Fas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表达.结果 与S组相比,I/R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STAT3和Fas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Caspase-3表达水平均增高(P<0.05);与I/R组比较,ST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p-STAT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下调,Fas蛋白及mRNA表达、Caspase-3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 STAT3可能通过调控Fas系统,从而有效的抑制Caspase-3凋亡系统对心肌细胞及箕其他组织的损伤.
作者:许先成;柯昌斌;吴艳琼;孙艳玲;王贤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托吡酯(TPM)与左乙拉西坦(LEV)联合丙戊酸钠(VPA)治疗婴儿痉挛症(IS)的临床疗效,为优化药物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2011年8月至2014年6月的IS患儿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PM组(VPA联合TPM治疗)和LEV组(VPA联合LEV治疗),每组19例,观察两组患儿痉挛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并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发育商(DQ)值.结果 3个月后,TPM组控制痉挛发作的总有效率为84.21%,LEV组为78.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M组患儿共5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LEV组4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TPM组DQ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V组患儿的DQ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PM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M与LEV治疗IS对控制痉挛发作疗效相同,但LEV治疗能明显提高IS患儿的智能发育,总体疗效优于TPM.
作者:盛志强;满宜刚;袁嫣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及全血胆碱酯酶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9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79例患者均使用复能剂治疗,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抽取患者入院8h以内及第2、3、4、5、6、7、8天和出院前1d同时段的外周血检测血清丁酰胆碱酯酶(BuChE)和全血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同时进行中毒指数评估.结果 对照组的BuChE活性明显高于轻、中、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F=249.41,P<0.01).轻、中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入院第5天,中毒指数、血清BuChE、全血AChE活力3项指标改善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中毒指数和全血AChE呈负相关(r=-0.95、-0.89,P<0.01);中毒指数和血清BuChE呈负相关(r=-0.92、-0.90,P<0.01);血清BuChE和全血AChE呈正相关(r=0.87、0.91,P<0.01).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入院后第8天,3项指标改善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中毒指数和全血AChE呈负相关(r=-0.91,P<0.01);与血清BuChE呈负相关(r=-0.91,P<0.01);血清BuChE和全血AChE呈正相关(r=0.88,P<0.01).结论 血清BuChE活性可作为早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的敏感指标,治疗后患者血清BuChE活力的恢复和临床症状密切相关.
作者:高茹春;赵建娅;潘爱群;李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预后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95例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95例恶性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17个月,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9.47%、4.21%、1.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级别、术前KPS评分、肿瘤切除程度、二次手术、术后化疗及联合放/化疗(TMZ方案)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级别、肿瘤切除程度、二次手术及术后化疗是影响恶性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结果较差;肿瘤全切除、肿瘤复发者行再次手术及术后化疗可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
作者:黄冠又;张欣;明悦;曹楚南;甘鸿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制订医务人员患者安全行为量表并进行心理学测试.方法 在安全行为理论、患者安全目标等基础上建立条目库,由专家小组进行内容效度评价后建立初量表;对369名医务人员进行正式调查,再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包括Pearson相关分析、Cronbach'sα、因子分析法等.结果 统计学测试显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0.84~0.92)、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 0.65~0.85)、结构效度(因子载荷大于0.40)、可接受度(有效回收率77.52%).结论 患者安全行为量表有科学性、适用性,可以用于安全行为测量.
作者:唐萍;肖明朝;任洪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血肿周围脑水肿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并确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观察组),同期在该院门诊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8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IL-1β、TNF-α水平,血肿周围脑水肿程度采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侧电阻抗扰动系数.结果 观察组急性期血清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5),且恢复期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脑出血后电阻抗扰动系数显著增高,且急性期较恢复期增高幅度大(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与出血侧电阻抗扰动系数呈正相关(r=0.547、0.604,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清中IL-1β、TNF-α释放增加,IL-1β、TNF-α高水平与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有关.
作者:张陇平;韩小芳;李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抑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depress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关[1],各种认知症状(如羞耻、内疚)不良情绪状态与CHD的发展、治疗效果、预后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表明,抑郁症的躯体症状(如疲劳、睡眠问题)与AMI患者的不良心脏预后相关[2].
作者:马静;王保海;吴平平;郑川燕;裴双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以学习成绩名次为指标探索精神压力对青少年高血压的作用.方法 抽取西藏昌都地区730名在校住宿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根据学习成绩将所有受试者分成4组,使用方差分析和偏相关分析了解学习名次对学生血压的影响.结果 不同组间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有随学习成绩提高而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成绩越好,舒张压(DBP)越高(P<o.01).偏相关分析显示名次与DBP间呈正相关(r=0.159,P<0.01),男生中SBP和MAP有随学习成绩提高而逐渐提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随学习成绩提高而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名次与SBP或MAP无相关,与DBP呈正相关(r=0.124,P=0.023).女生中各亚组间SBP、DBP和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血压相关,学习成绩越好,血压越高,尤其在DBP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作者:常宏;加永泽培;徐绍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