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闪闪;张洁;刘璠;秘玉静;李欣盼;周慧敏
目的:对广州地区基层医院正在使用的迈瑞BS‐820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性能评价,验证其性能是否满足临床需要。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EP5‐A2、EP6‐A、EP7‐A2、EP‐17A文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执业标准》YY/T0654‐2008文件,采用16个常规生化项目对迈瑞公司BS‐82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系统的精密度、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灵敏度及携带污染率进行性能评价。结果 BS‐820系统所进行的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所有项目的精密度实验结果均为合格。15个生化项目在测试范围内都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0.9979。16个生化项目中,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素(UREA)、钙(Ca)8个项目的抗胆红素、TG和血红蛋白干扰能力符合或高于厂家宣称的抗干扰能力,其余的8个项目有1~3种抗干扰能力低于厂家宣称。16个生化项目的空白限(LOB)均小于厂家宣称的LOB。谷氨酸(Glu)的携带污染率为0.02%,低于0.50%。结论该仪器有良好的精密度、灵敏度,携带污染率低,线性范围理想,抗干扰能力基本能满足临床需求。适合中小规模检验科使用。
作者:张雯佳;张静静;邓桂花;梁少聪;袁小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胆道镜直视下电凝止血技术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治疗肝内胆道活动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运用胆道镜直视下电凝止血技术治疗的12例肝内胆道活动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成功止血,成功率100%,其中因医源性损伤导致胆道出血9例,占75%。随访1~3年,暂无胆道再出血发生,B超检查电凝止血处肝内胆管无结石形成。结论胆道镜直视下电凝法控制肝内胆道活动性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操作简单、直观微创、不良反应小、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皮儒先;袁涛;陈俊英;陈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LDF)在建立的急性犬脊髓损伤模型中的评价作用。方法将15只比格犬分为A、B、C组。通过改良的脊髓损伤数控装置,采用不同的撞击和压迫时间,建立不同的急性脊髓损伤犬模型。A组为1.2m/s+5 mm+5 mm+15 mns ,B组为1.2 m/s+5 mm+5 mm+10 mns ,C组为对照组。应用LDF分别测量3组脊髓损伤模型的脊髓血流(SCBF)图,通过脊髓坏死面积测量评估两组模型犬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LDF测量3组脊髓损伤模型的SCBF图结果显示, A组模型SCBF量降低明显,A组损伤程度明显重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诱发电位显示,SCBF的下降程度与预后及运动功能密切相关。结论通过LDF可有效判断急性脊髓损伤的程度和SCBF的情况,在动物实验和临床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武玉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穴位电针刺激复合七氟烷麻醉对断尾大鼠急性应激反应调控作用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体质量280~320 g ,分为正常组(Ⅰ组)、模型组(Ⅱ组)、七氟烷吸入组(Ⅲ组)、七氟烷吸入加体针组(Ⅳ组)和七氟烷吸入加耳针组(Ⅴ组),每组10只。Ⅰ组不作处理置于氧流量30%的混合气体玻璃箱中(流量2 L/min),Ⅱ组断尾后置于氧流量30%的混合气体玻璃箱中(流量2 L/min),Ⅲ、Ⅳ、Ⅴ组断尾后置于含体积分数为2%的七氟烷麻醉箱中(流量2 L/min),Ⅳ组持续刺激双侧“足三里”穴30 min (刺激参数3 V ,3 Hz ,2 ms),共4次,每次间隔30 min ,Ⅴ组刺激双侧“耳尖”穴,刺激参数及时间同Ⅳ组。各组治疗方法结束后,处死各组大鼠,取断颈血采用ELISA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 H )和外周血皮质酮(CORT )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下丘脑组织c‐fo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血清ACT H、CORT水平、下丘脑c‐f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Ⅱ组相比,Ⅲ、Ⅳ、Ⅴ组大鼠外周血ACTH、CORT 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与Ⅳ组的ACTH和COR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Ⅴ组的ACTH水平与Ⅲ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Ⅴ组CORT水平与Ⅳ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Ⅲ、Ⅳ、Ⅴ组c‐fos表达与Ⅱ组相比均降低(P<0.05),Ⅲ、Ⅳ、Ⅴ组3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复合电刺激“耳尖”穴治疗时,对应激的作用优于单纯的七氟烷治疗和七氟烷复合电刺激“足三里”穴。电针复合吸入全身麻醉对应激的调控机制可能与下丘脑调节室旁核c‐fos蛋白分泌并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 PA )轴有关。
作者:胡越;刘莉;熊威威;谭毅;黄志华;李爱国;杨华;蒋奕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结节切除术的188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和肿瘤大小将患者分为良性甲状腺结节(BTN)组(n=1182)、PTMC组(肿瘤大径小于1 cm ,n=267)及大于1 cm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组(n=437)。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TSH水平及分布,分析TSH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外侵袭及结节内钙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PTMC组和DTC组的年龄、病灶大径均显著低于BTN组,而结节内钙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TN组(P<0.05)。PT‐MC组的病灶大径、淋巴结转移率和甲状腺外侵袭率均显著低于DTC组(P<0.05)。DTC组的 TSH水平显著高于BTN组(P<0.05),PTMC组和另外两组的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 TSH水平的增高,BTN的患病率逐渐降低,DTC的患病率逐渐升高(P<0.05),而各 TSH水平的PTMC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无甲状腺外侵袭、无结节内钙化患者的TSH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有甲状腺外侵袭、有结节内钙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H水平与DTC的发生、发展和结节内钙化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DTC病灶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朱剑峰;朱红静;李志辉;刘洋;宋小龙;罗俊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全面系统了解门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可为医院门诊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实现门诊精细化管理,对于科学设置门诊诊室、提高门诊稀缺的人、才、物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1‐3]。近年来,国内学者已开展了门诊患者部分调查研究,多侧重于患者满意度、门诊疾病谱、特定科室(病种)人群特征等相关研究[4‐7],尚缺乏大型综合医院全面的门诊患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计划改扩建门诊楼,为全面了解该院门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科学设置过渡门诊,本研究提取了近3年的门诊患者数据,采用医院管理统计分析方法,汇总比较各年度门诊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费别、内外科患者比、增长率等指标。
作者:李运明;谭映军;吴凡;郑驰;侯凯文;王魁英;孙年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CT )也称评判性思维,CT立足于理性反思某些问题及其相关证据得出判断,即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反思性的、合理的思维模式”,其包括澄清意义、分析论据、评估证据、判断论证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等技能[1]。近年来,C T在西方发达国家一直都受到高度重视并成为本科及更高层次教育质量的评定指标之一[2]。目前各高校都在本科教学中实施导师制科研指导学习,国外有研究表明科研实践学习可以促进CT的提高[3],而国内尚少见报道。本文旨在通过对广州医科大学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CT现状,探讨参与科研实践与CT的关系,为提高医学生CT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小芳;马金香;廖剑锋;陈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评估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及闭塞(ICAO )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由CDFI和经颅多普勒(TCD)联合检测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T 血管成像证实的单侧ICAO患者68例,分别对比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 ),舒张末期流速(DSV )及血管阻力指数(RI),比较患侧与健侧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68例单侧ICAO患侧颈内动脉内径低于健侧(P<0.05),患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内径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 PSV、DSV均低于健侧, RI高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外动脉PSV、DSV均高于健侧,RI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动脉(OA)分支前患侧颈内动脉PSV、DSV低于OA后(P<0.05),RI高于OA分支闭塞后(P<0.05)。结论 CDFI可用于IC A O的初步定位评估。
作者:万登敏;韩兴权;雷劲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致死的首要原因,肺癌每年的死亡人数超过了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的总和[1]。在美国每年有超过十六万人死于肺癌[2],贾世杰等[3]在对2002~2011年中国恶性肿瘤病死率水平及变化趋势调查中发现,标化病死率排在前3位的恶性肿瘤依次是肺癌、肝癌和胃癌,其中肺癌病死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肺癌在进展期前通常是无症状的,且有10%是在与肺癌无关的胸片检查中偶然发现的。所以大多数患者在诊断为肺癌时已经到了进展期,此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往往受限,而且患者的预后很差。肺癌患者的5年平均生存率仅为16.9%[4],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international early lung cancer action program ,I‐ELCAP)已经证实了Ⅰ期肺癌患者术后的10年生存率可达到88%[5]。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也是一个难点。
作者:宋婷妮(综述);曾勇明(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HIV 感染/艾滋病相关淋巴瘤(HIV/AIDS related lym‐phoma ,ARL)是一组与 HIV 感染有关的淋巴组织异质性肿瘤。有研究表明,ARL的发病有增高趋势,已超过Kaposi肉瘤,成为A ID S病相关常见的恶性肿瘤[1]。由于免疫系统受抑制程度不尽相同,大约60%的患者在诊断淋巴瘤时并未确诊AIDS病,淋巴瘤可以是 AIDS病的第一表现。现报道1例AIDS病合并淋巴瘤患者,经治疗后取得满意的疗效,患者临床获益并长期生存。
作者:董超;杨润祥;陶静楠;鲍明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26例依据正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是否行介入手术分为内科治疗组、内科观察组、介入治疗组、介入观察组,治疗组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检查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超声心动图测量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介入组内与内科组内2组比较,治疗组BNP、CRP均较观察组显著下降(P<0.05),介入治疗组、内科治疗组的LVESV、LVEDV均较对应的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内科治疗LVEF均高于对应的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介入治疗组与内科治疗组相比,前者LVEDd、LVEDV均低于后者(P<0.01),前者LVEF高于后者(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芪参益气滴丸可以显著地提高左室功能,抑制心肌重构,减少心肌梗死后心衰的发生,而且,这些作用在血运重建后仍有良好的表现。
作者:赵云;陈晓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各种环境污染物层出不穷。部分污染物可以通过呼吸、饮食、皮肤接触等各种方式进入人体内,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普通人群接触环境污染物会对肝脏、肾脏、血液、骨骼、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作为特殊人群的妊娠期妇女,暴露于环境污染物中,不仅对产妇造成危害,而且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构成威胁。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早产、胎儿畸形甚至流产。胎盘屏障是薄薄的生物膜,它由内皮细胞、合体滋养层和基础膜组成[1]。其中合体滋养层是一层连续的无细胞旁路的上皮细胞构成的母胎物质交换的主要障碍。由于目前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胎盘的屏障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胎盘的屏障作用阻隔相当一部分物质穿过胎盘到达胎儿,起到对胎儿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晓;汪启兵;戴群莹;吴敏;张迪;潘波(综述);董旭东(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永川区小学阶段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为留守儿童心理研究和制订预防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 H RS P )对永川区4所小学4987名在校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其中非留守儿童3482人(69.82%),留守儿童为1505人(30.18%)。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为4753份,有效回收率为95.31%。留守儿童M H RS P总分偏离检出率为13.98%,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M H RS P总分偏离检出率(6.33%);留守儿童学习障碍的偏离检出率为14.90%,情绪障碍的偏离检出率为16.81%,性格缺陷的偏离检出率为12.36%,社会适应障碍的偏离检出率为13.91%,品德缺陷的偏离检出率为14.27%,不良习惯的偏离检出率为15.61%,行为障碍的偏离检出率为16.53%,特种障碍的偏离检出率为11.72%,与非留守儿童相比,除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5项检出率及评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男生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不良习惯分量表得分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级学生在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行为障碍分量表得分高于低年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永川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较非留守儿童问题更为严重,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尤其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李世玲;甘世伟;曾毅文;赖卓莉;张伟;王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云南地区高血红蛋白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下腹部手术、术前检查男性血红蛋白大于160 g/L ,女性血红蛋白大于150 g/L的患者40例,分为硬膜外阻滞麻醉组(Ⅰ组)和全身麻醉组(Ⅱ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麻醉后60 min时,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T K )均有下降( P<0.05、P<0.01));与Ⅱ组比较,Ⅰ组血流变学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且有血浆黏度下降(P<0.01)。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可以使高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液黏滞性降低,较全身麻醉更利于手术的进行和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马庆杰;刘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针刺对偏头痛急性期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1989年1月到2014年12月中英文偏头痛急性期针刺治疗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共618例偏头痛患者,其中4项进行Meta分析,1项描述性分析;针刺组与假针刺组针刺后2 h[MD=0.36;95% CI:0.08~0.65;P=0.01]、4 h[MD=0.49;95% CI:0.14~0.84;P=0.007]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减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以VAS评分为评价指标时,针刺后2 h[MD=-0.38;95% CI:-0.83~0.07;P=0.10]、4 h[MD=-0.42;95% CI:-0.96~0.12;P=0.1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减轻偏头痛程度,以 VAS评分减少值为评价指标时,针刺止痛治疗偏头痛明显优于假针刺组;而以VAS评分为评价指标时,针刺组与假针刺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蒲圣雄;谭戈;王达岩;陈津津;蒋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 )并发不同程度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186例T2DM患者按照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 T2DM 组(SDM 组,62例)、微量组(NA组,60例)、大量组(MA组,64例),另取24 h UAER正常者作对照(NC组,60例)。分别检测PCX、V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其他3组比较,MA组VEGF、PCX及MDA水平高(P<0.01),SOD和GSH‐px水平低(P<0.01,P<0.05)。VEGF、UAER、HbA1c是尿PCX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尿PCX 及血VEGF 与氧化应激相关,氧化应激与足细胞的损伤密切相关。
作者:董闪闪;张洁;刘璠;秘玉静;李欣盼;周慧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由于诸多原因,医生的权力和权威、安全感和社会地位呈相对下降趋势,而另一方面,医生权力异化凸显,诱导性需求、拿红包、吃回扣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医生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广受社会诟病,已引起政府、业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医生权力异化问题与我国新医改推行的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公共利益的本质是不相容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如何系统分析我国医生权力所面临的问题,探索其根源,并建立对医生权力控制与监督的体制机制,已成为当前医改与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作者:刘瑞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 )≥10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撤机,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5例为治疗组,早期辅助控制通气,逐步改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 V )+压力支持通气(PSV),待意识障碍改善“改良GCS≥10分”,此时拔除气管插管,改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以后逐渐减低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动态观察拔除气管插管前、无创机械通气后2 h血气分析指标及 PSV、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以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例为对照组,在“改良GCS≥10分”后仍按常规有创通气治疗,以SIM V+ PSV方式继续撤机,先逐渐降低SIM V频率至5~8次/min ,后减低PSV水平至5~7 cm H2 O ,稳定达2 h后脱机,气管插管内吸氧再稳定2 h后拔管,拔管后如出现呼吸衰竭加重,给予BiPAP通气,以后逐渐减低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观察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无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次气管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拔除气管插管前及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后2 h血气分析指标及PEE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高于有创机械通气水平(P<0.05);治疗组、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2.22±2.11)d和(9.17±4.91)d ,P<0.05;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8.18±5.53)和(4.33±3.55)d ,P<0.05;V A P发生例数分别为1和6例( 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天数、再次气管插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改良GCS≥10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能维持较好的通气换气指标,能指导早期拔管,降低VAP发生率,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罗先海;陈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微小RNA‐152(miRNA‐15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顺铂(DDP)耐药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NSCLC细胞株A549及其DDP耐药株A549/DDP细胞内的miRNA‐152水平。通过转染miRNA‐52模拟物(miRNA‐152 mimic)以提高A549/DDP细胞内的microRNA‐152水平。MTT试验、倒置相差显微镜技仪和流式细胞术观察上调miRNA‐152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同时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细胞内Bcl‐2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变化。结果 A549/DDP细胞中存在miRNA‐152的低表达,Bcl‐2及 NF‐κB的高表达。上调miRNA‐152后,DDP造成的A549/DDP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显著高于未上调miRNA‐152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 miRNA‐152 mimic转染可显著降低A549/DDP细胞中的Bcl‐2及 NF‐κB表达。结论低miRNA‐152表达可能引起 NSCLC对DDP的耐药,miRNA‐152可能通过调节Bcl‐2及NF‐κB的水平介导NSCLC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作者:郭迪;李宏云;杨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取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 ),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并在发病72 h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7水平,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试验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内大梗死组血清炎症因子高于中、小梗死组(P<0.05),中梗死组高于小梗死组(P<0.05);试验组的易损斑块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P<0.05),稳定斑块组高于无斑块组(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检测能及时提示急性脑梗死的病灶大小和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可利用炎性生物分子标志物协助对缺血性卒中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判断预后。
作者:张作念;王志晔;顾伟;章慧;潘振华;魏杰;倪梦园;徐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