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侯友芳(综述);张捷(审校)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取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 ),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并在发病72 h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7水平,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试验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内大梗死组血清炎症因子高于中、小梗死组(P<0.05),中梗死组高于小梗死组(P<0.05);试验组的易损斑块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P<0.05),稳定斑块组高于无斑块组(P<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检测能及时提示急性脑梗死的病灶大小和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可利用炎性生物分子标志物协助对缺血性卒中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判断预后。
作者:张作念;王志晔;顾伟;章慧;潘振华;魏杰;倪梦园;徐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价针刺对偏头痛急性期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1989年1月到2014年12月中英文偏头痛急性期针刺治疗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研究,共618例偏头痛患者,其中4项进行Meta分析,1项描述性分析;针刺组与假针刺组针刺后2 h[MD=0.36;95% CI:0.08~0.65;P=0.01]、4 h[MD=0.49;95% CI:0.14~0.84;P=0.007]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减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以VAS评分为评价指标时,针刺后2 h[MD=-0.38;95% CI:-0.83~0.07;P=0.10]、4 h[MD=-0.42;95% CI:-0.96~0.12;P=0.1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减轻偏头痛程度,以 VAS评分减少值为评价指标时,针刺止痛治疗偏头痛明显优于假针刺组;而以VAS评分为评价指标时,针刺组与假针刺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蒲圣雄;谭戈;王达岩;陈津津;蒋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部动脉斑块的关系,并分析引起动脉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42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baPWV、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生化指标检测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记录。分析baPWV与IM T的相关性。并根据baPWV结果分为正常组与异常组,对两组的IM T、颈部动脉斑块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动脉硬化危险因素个数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年龄、腹围、BMI、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部动脉超声斑块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斑块平均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组明显多于正常组;IMT正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明显高于异常组。两组IMT值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组较正常组明显增厚。对baP‐WV与IM 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 T与baPWV呈正相关关系(r=0.228,P<0.05)。结论动脉弹性降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伴有颈IM T明显增厚、斑块数量明显增多。结合baPWV及颈部动脉超声检查可更好地进行颈动脉硬化的评估。
作者:王静;陈时芳;徐淑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调查湘西地区农村苗族留守儿童获取基本医疗服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留守儿童获取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调查问卷》,以便利抽样方法对M JA乡小学和M JA乡2所幼教机构的392例苗族留守儿童和101例其他民族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湘西地区农村苗族留守儿童意外伤害救治,常见感染性疾病就医,家庭急救,计划免疫等获取基本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苗族留守儿童男202名,女190名,中位年龄8.8岁,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者占82.9%,监护人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8.7%,留守儿童家庭使用苗语者占66.8%,家庭留守儿童平均数量为(2.1±0.5)名;在幼教机构中的107例留守儿童获取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评分为(45.3±7.3)分,在小学调查的285例留守儿童为(66.0±9.3)分。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中,监护人年龄、家庭交流语言、家庭留守儿童数量、留守儿童年龄、监护人受教育程度在预测留守儿童获取基本医疗服务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531,R2=0.373,P<0.05)。结论家庭交流以苗语为主、监护人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留守儿童年龄小、家庭留守儿童数量多、急救知识和计划免疫健康宣教知识缺乏可能影响湘西地区农村苗族留守儿童获取基本医疗服务。
作者:聂婷婷;楚婷;林重华;唐萌;梁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评估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及闭塞(ICAO )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由CDFI和经颅多普勒(TCD)联合检测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T 血管成像证实的单侧ICAO患者68例,分别对比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 ),舒张末期流速(DSV )及血管阻力指数(RI),比较患侧与健侧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68例单侧ICAO患侧颈内动脉内径低于健侧(P<0.05),患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内径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 PSV、DSV均低于健侧, RI高于健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外动脉PSV、DSV均高于健侧,RI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动脉(OA)分支前患侧颈内动脉PSV、DSV低于OA后(P<0.05),RI高于OA分支闭塞后(P<0.05)。结论 CDFI可用于IC A O的初步定位评估。
作者:万登敏;韩兴权;雷劲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全面系统了解门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可为医院门诊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实现门诊精细化管理,对于科学设置门诊诊室、提高门诊稀缺的人、才、物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1‐3]。近年来,国内学者已开展了门诊患者部分调查研究,多侧重于患者满意度、门诊疾病谱、特定科室(病种)人群特征等相关研究[4‐7],尚缺乏大型综合医院全面的门诊患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计划改扩建门诊楼,为全面了解该院门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科学设置过渡门诊,本研究提取了近3年的门诊患者数据,采用医院管理统计分析方法,汇总比较各年度门诊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费别、内外科患者比、增长率等指标。
作者:李运明;谭映军;吴凡;郑驰;侯凯文;王魁英;孙年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CT )也称评判性思维,CT立足于理性反思某些问题及其相关证据得出判断,即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反思性的、合理的思维模式”,其包括澄清意义、分析论据、评估证据、判断论证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等技能[1]。近年来,C T在西方发达国家一直都受到高度重视并成为本科及更高层次教育质量的评定指标之一[2]。目前各高校都在本科教学中实施导师制科研指导学习,国外有研究表明科研实践学习可以促进CT的提高[3],而国内尚少见报道。本文旨在通过对广州医科大学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学生CT现状,探讨参与科研实践与CT的关系,为提高医学生CT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小芳;马金香;廖剑锋;陈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PHC患者194例,普通肝病组74例,其他肿瘤组患者70例和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80例进行3项指标的定量检测和分析;AFP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用美国雅培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仪进行定量检测;GP73和GPC3采用ELISA法作定量检测。结果 PHC组血清GP73和GPC3水平均显著高于普通肝病组、其他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73、GPC3、AFP单独及三者联合检测对诊断 PHC的敏感度分别为:78.35%、53.09%、58.76%、94.85%,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74、0.75、0.96。结论 GP73、GPC3和AFP联合检测能提高PHC诊断的敏感度和诊断价值。
作者:朱波;肖亚雄;彭宇生;王鹏;张文礼;樊建新;王开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弥散广、穿透力强、生效快、时间长,是临床应用广泛的局部麻醉药物之一,通常很少发生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很多医院使用利多卡因作为局部麻醉行浅表小手术,如常见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本科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均采用利多卡因(湖北天圣康迪制药有限公司)进行局部麻醉,效果满意,但也出现了2例患者因应用利多卡因致精神症状,现报道如下。
作者:向常清;周敬群;蔡金丹;杨维华;张波;张清芬;田琴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某后团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兵团第四师65岁以上共2030名老年人,分布在6个社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个社区334名6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肾损伤指标和相关因素的检测。结果在资料完整的329例居民中,经年龄校正后,清蛋白尿的患病率为22.2%,血尿的患病率为14.2%,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为4.9%。该人群CKD的患病率为32.8%,以早期CKD 1~3期为主,知晓率为1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与CKD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有性别、高血压。结论该兵团65岁以上老年人CKD患病率较高,相关因素为性别、高血压。
作者:宋雪;吴文礼;程江;葛敏;鹿新红;邓朝晖;梁梦洁;宋颖博;张烨;易卫东;梁学立;刘爽;王磊;李艳;张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由于诸多原因,医生的权力和权威、安全感和社会地位呈相对下降趋势,而另一方面,医生权力异化凸显,诱导性需求、拿红包、吃回扣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医生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广受社会诟病,已引起政府、业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医生权力异化问题与我国新医改推行的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公共利益的本质是不相容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如何系统分析我国医生权力所面临的问题,探索其根源,并建立对医生权力控制与监督的体制机制,已成为当前医改与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作者:刘瑞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应用手部功能重建手术配合术后康复治疗在手部瘢痕治疗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5年2月,145例手部瘢痕患者共156只手。采用瘢痕松解植皮、Z成形、五瓣成形、邻指岛状皮瓣移植、带蒂皮瓣移植、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神经功能重建等手术方式,结合术后综合康复治疗。结果145例手部瘢痕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治疗后的RO M评分分布优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RO M评分优良率75.64%,高于治疗前的1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部瘢痕治疗除功能重建手术外,配合术后多种功能康复综合个性化治疗,随诊3个月,疗效确切。
作者:郑庆桂;程代薇;彭德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84例早期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依帕司他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血肌酐、尿素氮、尿清蛋白排泄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1,P=0.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RP与IL‐6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0.45±0.05)mg/L]与 IL‐6[(0.72±0.11)μg/L]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1.05±0.14)mg/L、(1.25±0.2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尿素氮、尿清蛋白排泄率、TNF‐α、内生肌酐清除率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素氮、尿清蛋白排泄率、TNF‐α、内生肌酐清除率分别为(6.41±1.12)mmol/L、(41.12±4.46)μg/min、75.54±6.64)ng/L、(92.94±8.24)%,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7.39±1.05)mmol/L、(91.48±7.31)mmol/L、(111.42±7.69)ng/L、(81.55±9.5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为1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疗效好,利于改善尿清蛋白排泄及炎症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洁娜;孙慧艳;徐赵钕;林昭宇;陶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小肠原发性肿瘤临床少见,文献报道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5%[1],而同时性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s ,MPC)更为罕见。因小肠冗长,检查手段有限,小肠癌早期临床症状不突出,容易误诊漏诊。现对本院收治的1例小肠M PC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复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小肠M PC的认识。
作者:曾梦优;周婷婷;仝巧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卵巢癌(ovarian cancer)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中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位居第三,但病死率却高居首位。卵巢癌在早期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发生癌细胞的转移、侵袭,近期文献报道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为42.9%,但超过80.0%的晚期卵巢癌患者会复发,且预后极差[1]。目前,临床上卵巢癌的治疗方法是以肿瘤细胞减灭术为基础并辅助6~8个疗程的紫杉醇和铂类为主的联合化学治疗,其完全缓解可达到70%~80%[2]。然而,高复发率和复发后的高耐药率是导致其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针对卵巢癌的转移、诊断及治疗等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洋;侯友芳(综述);张捷(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19例,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脱位矫正和后路植骨融合。参照日本骨科学会(JO A )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结果患者植骨全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无断钉、断棒发生,JO A评分由术前(7.35±2.39)分改善至术后(13.21±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上颈椎损伤疗效满意。
作者:赵则雪;费昊东;王守国;季峰;谢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TAC方案新辅助化学治疗(NE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87例,给予患者TAC方案NEC 4个疗程后,依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RECIST1.1)评价临床治疗效果;WHO标准评价不良反应;Kaplan‐Meier方法分析TAC方案NEC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结果 TAC方案NEC后12.64%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6.90%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治疗有效率为85.06%,疾病控制率为100%;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和肿瘤分子亚型是影响患者新辅助化学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和脱发等是T AC方案新辅助化学治疗后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患者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49.43%,达到pCR患者预后好,cCR次之。结论 TAC方案NEC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有较好临床疗效且患者耐受性好。根据患者病理特征应用个性化N EC可以有效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
作者:孔凡立;赵洪远;冯国丽;曾峰;胡康;方小玉;罗迤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很强的课程,而临床实习又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重要过渡阶段,为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由医学生到医生角色的转变,本校每年在医学生临床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各项临床技能强化训练,急救护理模拟(e‐mergency care simulator ,ECS)教学是技能强化训练内容之一, ECS是由美国医学教育科技公司(METI)设计并制造的具有心跳、呼吸、血压、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的高级生理驱动模拟系统,能够逼真的模拟人体符合临床逻辑的生理病理特征及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各种急诊危重病例[1]。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 based learning ,CBL )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是将典型病例作为问题的基础,通过对典型病例的深入分析进行教学[2]。在ECS教学过程中,本院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临床综合技能,使医学生更快、更好地进行角色转换,从而为后期的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银侠;袁小燕;李彦树;瞿秋红;许建红;万远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66对人破骨样细胞(OLC)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激治蛋白配体(RANK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方法诱导培养OLC ;实验分3组,NSE组:将6孔培养板中培养14 d的OLC ,分别加入100 ng/mL重组人NSE培养24、48、72 h;共培养组:将6孔Transwell小室下室中培养14 d的OLC ,各上室分别加入1×105/孔U266细胞进行共培养24、48、72 h;对照组:单独培养的OLC。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NSE和U266细胞株对OLC的RANKL、扩胃蛋白(OPG)、IL‐6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 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共培养组、NSE组和对照组RANKL、OPG、IL‐6 mRNA在OLC均不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组、NSE组的TRAP 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P 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尤其以48 h和72 h明显。结论本试验中OLC表达TRAP ,NSE是促进骨髓瘤骨病中OLC分化和成熟的因素,提示NSE能增强OLC的活性。
作者:袁忠涛;卿晨;李晓进;张学美;史明霞;黄颖;李惠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改革考试科目设置”等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其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由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1]。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上海、浙江两地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作者:陈戈;李建平;颜黎;钟朝晖;彭斌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