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的基础医学学科群建设的研究

徐红梅;王靖雪;张集建;周剑;程晓斌;陈俊国

关键词: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如何加强基础医学学科协同创新,提升基础医学“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成为当下思考的重点.本文紧扣协同创新概念在新时期的意义,结合工作实践进行理论思考,探索基础医学学科协同创新模式.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鸦胆子油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鸦胆子油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和万方(Wan Fang)数据库,同时辅助其他检索,收集所有关于鸦胆子油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随机对照试验(RCT).参考Cochrane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并利用STATA version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近期疗效:完全缓解(RR=1.40,95 %CI:1.24~ 1.58,P<0.01)、总有效率(RR=1.09,95%CI:1.03~1.16,P=0.003)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1年生存期(RR=1.38,95%CI:1.17~1.61,P=0.000)、2年生存期(RR=1.64,95%CI:1.23~2.17,P=0.001)、3年生存期(RR=1.88,95%CI:1.31~2.69,P=0.001)、5年生存期(RR=3.00,95%CI:1.02~8.80,P=0.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及1、2、3、5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并且不增加放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泽;李阳;万小亚;周建国;柏玉举;马虎;石磊;李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呋塞米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呋塞米联合小剂量多巴胺与单用呋塞米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5年1月;手工检索相关杂志纸质版.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呋塞米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在全因死亡率、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尿量、血清肌酐变化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钾及肾功能恶化方面,联合治疗组与单用呋塞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呋塞米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并不优于单用呋塞米.

    作者:王爱华;廖荣宏;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分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治疗认知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治疗认知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于该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45)和分级护理组(观察组,n=45)45例.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认知度及生存质量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3d及7d观察组的治疗认知度及生存质量评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级护理可有效提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治疗认知度并可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麦苗;王红霞;孙广晓;黄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细胞凋亡基因GRIM-19研究进展

    2000年,Angell等[1]用反义RNA敲除技术从乳腺癌细胞中,在维甲酸(retinoic acid,RA)/干扰素(interferon,IFN)联合应用诱导筛选鉴定出的促细胞凋亡基因(gene associated with retinoid/ interferon induced mortality 19,GRIM-19).GRIM-19蛋白高表达可促进细胞凋亡,而低表达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有关[2].本文就GRIM-19的结构、促凋亡作用机制、组织分布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赵祯;沈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介入治疗后中心静脉再置管在血管通路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后中心静脉再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功能障碍(HVA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观察2012年4~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出现HVAD,经临床症状、体征和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CTA)或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测证实为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或血栓形成,在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后进行狭窄中心静脉再置管.结果 完成介入治疗后中心静脉再置管者9例.其中7例患者行带涤纶套导管再置入术,经颈内静脉入路3例,经颈外静脉4例.2例经股静脉行无涤纶套导管置入术.置管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术后透析的体外血流速大于300 mL/min,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在半年随访期内,1例患者死亡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8例的导管功能良好.结论 介入治疗后中心静脉再置管治疗血管通路衰竭的HVAD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津;刘新宇;蒋先洪;崔天蕾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A2基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A2,HMGA2)基因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新的癌基因,是高迁移率族(high mobility group,HMG)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大量的研究发现HMGA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甚至有望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HMGA2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正成为癌症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作者:傅孝媛;张献全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术前风险因素对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术前风险因素(PRS)对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24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生理能力与手术侵袭度评分系统(E-PASS)计算PRS,分析PRS与不同术式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风险的关系.结果 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患者PRS评分为0.342±0.209,PRS≥0.23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P=0.002);膀胱全切回肠输出道术患者PRS评分为0.401±0.224,PRS≥0.48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P=0.050);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PRS评分为0.556±0.308,PRS≥0.60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P=0.009).结论 PRS低于0.23分建议选择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PRS 0.23~<0.48建议选择膀胱全切回肠输出道术;PRS0.48~0.59分建议选择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作者:顾洪;陈刚;张尧;何云锋;吴小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ω-3脂肪酸对于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ω-3脂肪酸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大鼠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ω-3脂肪酸对于VILI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C组),VILI模型组(M组),ω-3脂肪酸干预1、2、3、4组(I1组、I2组、I3组、I4组,制模前0.5h分别静脉注射ω-3脂肪酸60、120、180、240mg/kg).除C组外各组均行机械通气,3h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测定肺湿/干重(W/D)比值、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总蛋白水平;取血测定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与M组比较,随着ω-3脂肪酸用量增加,I1、I2、I3、I4组肺W/D比值下降(P<0.01);BALF中总蛋白水平、MPO水平、血TNF-α水平逐渐降低(P<0.01);血IL-10水平升高(P<0.05).结论 ω-3脂肪酸可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减少渗出等机制发挥对肺的保护作用,还可减轻VILI,其适剂量范围为120~180mg/kg.

    作者:殷辰俞;严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的基础医学学科群建设的研究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如何加强基础医学学科协同创新,提升基础医学“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成为当下思考的重点.本文紧扣协同创新概念在新时期的意义,结合工作实践进行理论思考,探索基础医学学科协同创新模式.

    作者:徐红梅;王靖雪;张集建;周剑;程晓斌;陈俊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心电图左室肥厚对体检人群高血压检出的预警作用

    目的 探讨心电图左室肥厚是否可在体检人群中对高血压的检出起到预警作用.方法 将101例体检诊室血压正常者根据心电图分为2组:左室肥厚组(LVH组)46例及对照组55例,并对2组人群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2组ABPM各参数及高血压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LVH组吸烟、肥胖或超质量、糖尿病史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H组高血压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6% vs.8%,P<0.05);LVH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 h舒张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电图左室肥厚对高血压的检出可起到高危预警作用,对体检中诊室血压正常而心电图提示左室肥厚这部分人群应及时行动态血压监测.

    作者:张松涛;陈永宏;郑兆斌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基于本科护理学生视角下预见习活动存在问题的探究

    早期接触临床是世界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诸多研究报道早期接触临床能有效促进医学生的学习和发展[1-3].预见习是早期接触临床的方法之一,旨在让低年级医学生在见习、实习之前利用假期接触临床,使其尽早感知医院环境及提高职业认知的一项活动.护理学生(简称护生)预见习[4]:护生完成第1学年的基础医学课程后,利用假期自行联系医疗机构,进行为期两周的预见习活动,要求护生填写《早期接触临床活动鉴定表》,书写反思日记,由专业老师评定成绩,并上报教学办,成绩合格者可获得2个学分.预见习的教学效果是肯定的,但实施过程中问题犹存.本研究通过对某校护理专业2014年开展预见习活动的护生进行调查研究,从学生的角度探究预见习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为进一步完善护生预见习活动提供指导.

    作者:谈益芬;陈乾雄;许小明;郭军;李佳;吕岩岩;袁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P2X7受体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的严重损伤,在临床预防及治疗上均无理想治疗手段[1].DR重要的特征是微血管周细胞凋亡、炎性反应及血管新生.微血管周细胞凋亡及损伤可导致血视网膜屏障和黄斑水肿,致使微血管周细胞和微血管近腔壁收缩细胞的丢失,是微动脉瘤和新生血管丛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2].而氧化应激、高级糖基化产物的形成、蛋白激酶C的上调、多元醇途径的增加可引起炎性反应,致使视网膜血管阻塞和局部缺血,导致视网膜血流减少及视网膜血管功能的破坏[3].在一系列的反应中,慢性高血糖症激活多条信号途径,其中活化的P2X7受体刺激病变部位细胞释放VEGF,后者可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活化、增加血管通透性及诱导新生血管生成[1].可见,P2X7受体与DR密切相关,本文就二者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重庆高校高知人群健康调查及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高校高知人群的整体健康状况,并分析其人口统计学特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方便抽样,以SF-36调查重庆10所高校343名高知分子的健康.结果 重庆高校高知人群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得分依次为(88.73±13.85)、(70.41±36.11)、(74.40±19.66)、(65.60±18.77)、(73.57±14.80)、(76.35±18.20)、(61.81±38.86)、(71.23±15.65)分;相比国内常模,其生理健康总评和健康总评较低;不同学历和岗位性质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称和院校层次的生理健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值间多重对比显示女性、40岁以上、正高职称、博士、重点本科、文科等亚群体的健康状况更差(P<0.05).结论 重庆高校高知人群的健康状况需予以重视,在制订相应的健康促进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健康的具体方面.

    作者:邢峰;许海燕;孙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林奇综合征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是人类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位于世界第3位和第4位[1].每年有120万新确诊病例,并且有超过60万名患者死于结直肠癌,其中约10%具有遗传性.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又称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的遗传性结直肠癌,具有发生结直肠癌年龄较早和较其他肿瘤的危险较高的临床特征.

    作者:李悠然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对比分析开放手术与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创伤凝固性血胸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比分析开放手术与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创伤凝固性血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50例创伤凝固性血胸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手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50.34±14.34) min、术中出血量(116.53±34.12) mL、术中引流量(164.58±44.28)mL、术中引流时间(1.54±0.45)d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28±2.94)d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108.98±30.12)min、术中出血量(199.66±55.28)mL、术中引流量(225.01±58.55)mL、术中引流时间(4.89±1.43)d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7.68±5.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68%),试验组(8%)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创伤凝固性血胸,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引流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引流量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比例低.

    作者:王继武;陈小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重庆地区汉族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参考区间的建立

    目的 建立重庆地区汉族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参考区间.方法 连续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行产前检查的健康单胎孕妇430名(孕周大于或等于35周),对照组为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非孕女性90名,均按30岁分段.采集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2.7 mL,分离血浆检测D-二聚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内不同年龄段女性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地区汉族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参考区间为0~≤2.031 mg/L.结论 重庆地区汉族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水平参考区间为0~≤2.031 mg/L.

    作者:刘定华;周子滟;刘欢;封雪;薛建江;余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脂氧素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抗炎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脂氧素(LX) A4和叔丁氧羟基-苯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BOC-2)对LPS作用巨噬细胞RAW264.7存活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巨噬细胞RAW264.7为研究载体,实验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在不同时间点处理细胞,观察LX A4和BOC-2对LPS作用巨噬细胞RAW264.7后的存活率.CCK-8法观察LPS对各组巨噬细胞RAW264.7的不良反应,Western blot法检测LX A4和BOC-2对LPS处理后巨噬细胞RAW264.7的Toll样受体4(TLR4)和pNF-κB p65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LX A4和BOC-2对LPS处理后巨噬细胞RAW264.7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在1 000 ng/mL浓度LPS组,作用时间6h,巨噬细胞RAW264.7内TLR4蛋白水平和p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在LPS作用下,LX A4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OC-2组在LPS作用后巨噬细胞RAW264.7的存活率显著低于无LPS作用(P<0.05).在LPS作用下,LX A4组pNF-κB p65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及BOC-2组(P<0.05),BOC-2组pNF-κB p65蛋白水平高于其余各组(P<0.05).在LPS作用下,LX A4组IL-6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及BOC-2组(P<0.05).结论 LX A4能够抑制LPS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作用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助减轻炎性反应.

    作者:谢大泽;黄利兴;刘东升;朱俊;谢勇;周南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甘草酸苷对肝癌细胞SMCC-7721凋亡的诱导作用

    目的 探讨甘草酸苷对肝癌细胞SMCC-7721凋亡诱导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以甘草酸苷(0、10、30、100μg/mL)处理肝癌细胞SMCC-7721 48 h后,咪唑蓝(MTT)法检测肝癌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Caspase-9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线粒体途径中相关蛋白p53、细胞色素C(CytC)、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蛋白(Bax)的表达.结果 与阴性对照比较,10、30、100 μg/mL甘草酸苷可显著降低细胞的活力(P<0.01),诱导细胞凋亡(P<0.01),促进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P<0.01),抑制肝癌细胞SMCC-7721Caspase-3、Caspase-9活性(P<0.01),并上调p53、CytC、Bax的表达(P<0.01),下调Bcl-2的表达(P<0.01),且作用呈现浓度依赖关系.结论 甘草酸苷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肝癌细胞SMCC-7721凋亡.

    作者:郑晓珂;王利娟;张红巧;杨小昂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退行性颈椎不稳致交感型颈椎病的护理干预

    交感型颈椎病临床又可将其称为Barre-Lieou综合征,其发生原因主要为颈椎退行性改变压迫或刺激颈部交感神经,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头晕、心动过速等.本文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于本院收治的退行性颈椎不稳所致交感型颈椎病患者60例给予临床研究,探讨退行性颈椎不稳所致交感型颈椎病护理干预内容及其效果,目的在于提高疗效及保障生活质量,现将结果报道下.

    作者:伍友琼;李敏清;唐慧丽;李秀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可溶性止血纱布在预防宫颈LEEP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可溶性止血纱布在预防宫颈LEEP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116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行LEEP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术后采用可溶性止血纱布,对照组采用无菌纱布,观察两组术后凝血功能、开始出现阴道流血时间及阴道流血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开始出现阴道流血时间延迟及阴道流血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溶性止血纱布可用于宫颈LEEP术后出血预防.

    作者:赵秀娟;姜红薇;程风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