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庆地区汉族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参考区间的建立

刘定华;周子滟;刘欢;封雪;薛建江;余雪梅

关键词:参考值, 汉族, 年龄因素, D-二聚体, 妊娠晚期, 参考区间, 静脉血栓栓塞, 重庆
摘要:目的 建立重庆地区汉族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参考区间.方法 连续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行产前检查的健康单胎孕妇430名(孕周大于或等于35周),对照组为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非孕女性90名,均按30岁分段.采集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2.7 mL,分离血浆检测D-二聚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内不同年龄段女性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地区汉族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参考区间为0~≤2.031 mg/L.结论 重庆地区汉族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水平参考区间为0~≤2.031 mg/L.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液体敷料预防早产儿尿布皮炎的效果评价

    尿布皮炎又称臀红,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4.1 %[1-2];而光疗期间尿布皮炎的发生率高达46.8%[3],若不及时处理,可并发局部和全身感染,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棘手的皮肤护理难题[4].

    作者:司徒妙琼;李智英;谢石琼;陈秋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林奇综合征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是人类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位于世界第3位和第4位[1].每年有120万新确诊病例,并且有超过60万名患者死于结直肠癌,其中约10%具有遗传性.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LS)又称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的遗传性结直肠癌,具有发生结直肠癌年龄较早和较其他肿瘤的危险较高的临床特征.

    作者:李悠然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医院医疗不良事件预警信息化平台构建及运行效果分析

    当前社会医疗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医疗恶性事件增多,医疗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风险是每个医院管理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1].目前医疗风险防控集中于处置医疗损害和医疗纠纷,多数是被动应对的“灭火”行为,尚缺乏主动防范的预警系统研究,未建立相对完善的医疗风险监控网络.

    作者:唐其江;魏培德;许树根;孙如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羟氯喹预防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已有充足证据显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且早,RA可能是CAD的独立危险因素[1],心血管疾病是RA主要的死亡原因.绝大部分RA患者心血管损害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RA患者发生AS主要与炎症因子、脂质谱异常、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血栓形成、内皮功能紊乱、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等因素有关.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表明:早期应用改善病情类抗风湿药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DMARD)不仅能够延缓关节变形,且能延缓AS发生及减少心血管风险[2-3].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作为DMARD之一,对改善RA病情确切有效,同时对于延缓RA患者AS有一定的作用[4].现就HCQ对改善RA患者AS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茂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的基础医学学科群建设的研究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如何加强基础医学学科协同创新,提升基础医学“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成为当下思考的重点.本文紧扣协同创新概念在新时期的意义,结合工作实践进行理论思考,探索基础医学学科协同创新模式.

    作者:徐红梅;王靖雪;张集建;周剑;程晓斌;陈俊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重庆高校高知人群健康调查及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高校高知人群的整体健康状况,并分析其人口统计学特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方便抽样,以SF-36调查重庆10所高校343名高知分子的健康.结果 重庆高校高知人群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得分依次为(88.73±13.85)、(70.41±36.11)、(74.40±19.66)、(65.60±18.77)、(73.57±14.80)、(76.35±18.20)、(61.81±38.86)、(71.23±15.65)分;相比国内常模,其生理健康总评和健康总评较低;不同学历和岗位性质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称和院校层次的生理健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值间多重对比显示女性、40岁以上、正高职称、博士、重点本科、文科等亚群体的健康状况更差(P<0.05).结论 重庆高校高知人群的健康状况需予以重视,在制订相应的健康促进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健康的具体方面.

    作者:邢峰;许海燕;孙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过表达miR-29a对人椎间盘退变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R-29a在人椎间盘退变髓核(NP)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椎间盘退变NP细胞,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cherry/miR-29a,脂质体Lipofectamine转染进入NP细胞,应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NP细胞中miR-29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前体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NP细胞凋亡水平变化.结果 NP细胞转染重组质粒cherry/miR-29a 48 h后,NP细胞中miR-29a的表达水平较NP细胞和转染空质粒的NP细胞中的miR-29a明显升高(P<0.05);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前体的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NP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椎间盘NP细胞中过表达miR 29a能促进NP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Caspase3途径起作用.

    作者:刘晓潭;田林强;王宏伟;郭志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自1988年,Shoemaker首先提出围术期理想循环状态的概念以来,目标导向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的理念后随即被引入到许多围术期液体管理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尽管有证据表明[1],GDFT在维持有效血容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等方面有较大的贡献,但有效、合适的监测方法方面尚未达成共识.因此,越来越多的液体管理监测技术相继涌现,从有创到微创再到无创,人们尝试着用更准确、更无创、更便捷、成本更低的监测技术来指导液体治疗.本文从以上3个方面对国内外新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为临床上合理选择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丁佳慧;王中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重庆地区汉族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参考区间的建立

    目的 建立重庆地区汉族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参考区间.方法 连续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行产前检查的健康单胎孕妇430名(孕周大于或等于35周),对照组为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非孕女性90名,均按30岁分段.采集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2.7 mL,分离血浆检测D-二聚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内不同年龄段女性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地区汉族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参考区间为0~≤2.031 mg/L.结论 重庆地区汉族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水平参考区间为0~≤2.031 mg/L.

    作者:刘定华;周子滟;刘欢;封雪;薛建江;余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基于问卷调查的诊断学双语教学效果分析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材使用、课堂讲授及课程考试等教学环节中同时使用汉语和外语,并在课堂教学中以外语为主的教学活动.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医学科学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日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视.

    作者:刘纯伦;古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鸦胆子油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鸦胆子油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和万方(Wan Fang)数据库,同时辅助其他检索,收集所有关于鸦胆子油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随机对照试验(RCT).参考Cochrane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并利用STATA version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近期疗效:完全缓解(RR=1.40,95 %CI:1.24~ 1.58,P<0.01)、总有效率(RR=1.09,95%CI:1.03~1.16,P=0.003)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1年生存期(RR=1.38,95%CI:1.17~1.61,P=0.000)、2年生存期(RR=1.64,95%CI:1.23~2.17,P=0.001)、3年生存期(RR=1.88,95%CI:1.31~2.69,P=0.001)、5年生存期(RR=3.00,95%CI:1.02~8.80,P=0.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及1、2、3、5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并且不增加放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泽;李阳;万小亚;周建国;柏玉举;马虎;石磊;李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脓毒性休克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脓毒性休克毒热内盛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病例共96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醒脑静组,两组均48例.除了基础对症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CBP)治疗;醒脑静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的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Marshall评分;检测两组血清TNF-α和NSE水平检测.结果 醒脑静组治疗后中医主要症状评分高热、烦躁、神昏、恶心呕吐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醒脑静组脑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常规治疗组为60.42%,醒脑静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3d和1周,醒脑静组APACHEⅡ和Marshall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0.01);治疗后,醒脑静组TNF-α和NSE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上,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床旁高流量CBP治疗脓毒性休克毒热内盛证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患者血清TNF-α和NSE水平可能与上述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作者:戴喜明;高青豹;胡清甫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基于全科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评价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由于我国医学教育体制和医疗服务体系多年来强调以疾病为中心和过度专科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服务人口2 000∶1的比例分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求[1].为主动适应医学学科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自2009年起,本校改革了三年制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以全科医学教育作为该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2011年起,本校又结合重庆市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全科理念、通科培养、三段三早、院系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多种形式的全科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肖智勇;向燕卿;王丹;赵万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甘草酸苷对肝癌细胞SMCC-7721凋亡的诱导作用

    目的 探讨甘草酸苷对肝癌细胞SMCC-7721凋亡诱导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以甘草酸苷(0、10、30、100μg/mL)处理肝癌细胞SMCC-7721 48 h后,咪唑蓝(MTT)法检测肝癌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Caspase-9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线粒体途径中相关蛋白p53、细胞色素C(CytC)、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蛋白(Bax)的表达.结果 与阴性对照比较,10、30、100 μg/mL甘草酸苷可显著降低细胞的活力(P<0.01),诱导细胞凋亡(P<0.01),促进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P<0.01),抑制肝癌细胞SMCC-7721Caspase-3、Caspase-9活性(P<0.01),并上调p53、CytC、Bax的表达(P<0.01),下调Bcl-2的表达(P<0.01),且作用呈现浓度依赖关系.结论 甘草酸苷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肝癌细胞SMCC-7721凋亡.

    作者:郑晓珂;王利娟;张红巧;杨小昂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甲状腺岛状癌合并全身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传统的甲状腺癌分类方法中,滤泡来源的恶性肿瘤被分为甲状腺高分化癌(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和高度恶性的未分化癌(间变性癌).有研究认为还存在生物学行为和形态学特点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类肿瘤,即低分化的甲状腺岛状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insular) thyroid carcinoma,PDITC][1-2],亦被称为低分化滤泡癌、滤泡癌实体型等[3].PDITC系独立类型,国内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经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为PDITC且合并全身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介绍其特点.

    作者:王宇鹏;张世伟;石畅;孙红;宋旭东;徐卫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控制血清尿酸水平预防脑梗死复发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探讨控制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对脑梗死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272例UA水平大于356.9 μmol/L(男)或大于297.4μmol/L(女)患者分为干预组(n=136)与对照组(n=136),干预组通过饮食调整及药物治疗控制UA水平维持在356.9 μmol/L(男)或297.4 μmol/L(女)以下;对照组不干预UA水平.对比两组患者半年、1、2年脑梗死复发率.结果 干预组6个月内有102例符合随访条件,血清UA水平控制在356.9 μmol/L(男)或297.4 μmol/L(女)以下,复发率(5.9%)与对照组(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有98例完成1年随访,对照组随访120例,干预组1年复发率10.2%,较对照组(17.5%)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复发率干预组(17.4%)显著低于对照组(30.2%,P<0.05).结论 控制UA水平有助于预防远期脑梗死复发.

    作者:纪新博;符碧薇;顾申红;赵书章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Hp感染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腹痛症状与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关系

    目的 初步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腹痛的发病机制.方法 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选择以上腹痛为临床表现的FD患者36例.胃镜下Hp快速尿素酶及C13尿素呼气试验将36例患者分为Hp(+)组(n=20)和Hp(-)组(n=16),同时选择12例健康人设立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各组组织中的密度值及明确SP、CGRP在细胞中的定位.视觉模拟评分将Hp感染的FD患者腹痛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比较SP、CGRP在不同腹痛程度患者中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 Hp(+)组SP、CGRP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Hp(-)组(SP:0.056±0.016 vs.0.027±0.009;CGRP:0.073±0.018 vs.0.034±0.009,P<0.05).SP、CGRP在重度腹痛患者中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中度腹痛者(SP:0.074士0.011 vs.0.055±0.012;CGRP:0.094±0.005 vs.0.075士0.009,P<0.05);中度腹痛患者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轻度腹痛者(SP:0.055±0.012 vs.0.043±0.008;CGRP:0.075±0.009 vs.0.054±0.010,P<0.05).显微镜下观察到CGRP位于胃窦腺上皮细胞胞质内,SP同样位于胃黏膜细胞胞质.结论 Hp感染的FD患者腹痛与SP、CGRP有关.

    作者:何平;田文广;张小丽;鲍淼;黄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61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特征,探寻引起病情加重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16例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资料、感染病原菌种类、辅助检查,并将患儿分为轻、重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616例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中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重症组93例(75.0%),轻症组262例(53.3%);副流感病毒(PIV)重症组5例(4.0%),轻症组48例(9.8%);流感病毒(IV)重症组1例(0.8%),轻症组9例(1.8%);腺病毒(ADV)轻症组3例(0.5%).呼吸道分泌物中支原体(MP)、衣原体(CP、CT)DNA含量升高32例.细菌培养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248例(42.5%).轻重两组间单因素比较,低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发病季节、贫血、先天性心脏病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3月份患病、贫血、先天性心脏病、居住在农村、RSV感染与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发生有关(P<0.05).结论 RSV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微生物,PIV、IV、ADV、MP、CP、CT也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低年龄、冬春季患病、来自农村、有贫血和(或)先天性心脏病、RSV感染是患儿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

    作者:熊雪芹;罗健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术前风险因素对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术前风险因素(PRS)对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24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生理能力与手术侵袭度评分系统(E-PASS)计算PRS,分析PRS与不同术式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风险的关系.结果 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患者PRS评分为0.342±0.209,PRS≥0.23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P=0.002);膀胱全切回肠输出道术患者PRS评分为0.401±0.224,PRS≥0.48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P=0.050);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PRS评分为0.556±0.308,PRS≥0.60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P=0.009).结论 PRS低于0.23分建议选择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PRS 0.23~<0.48建议选择膀胱全切回肠输出道术;PRS0.48~0.59分建议选择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作者:顾洪;陈刚;张尧;何云锋;吴小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重庆市6~18岁儿童高血压现状分析

    目的 探究重庆市6~18岁儿童高血压流行病学情况及其与儿童超质量、肥胖的关系.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式抽取重庆市6所普通中小学7 781名6~18岁在校儿童,行身高、体质量测量,计算BMI,并进行4个时点血压测量.结果 儿童高血压总体患病率为6.0%,男性患病率6.7%,女性患病率5.3%,且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超质量、肥胖儿童血压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血压水平,肥胖儿童血压水平亦高于超质量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儿童中肥胖检出率为25.8%、超质量检出率为20.2%;血压正常儿童中肥胖、超质量的检出率仅为7.3%、13.8%.结论 重庆市6~l8岁儿童高血压患病率较十年前明显升高,其中超质量、肥胖是儿童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肖笑;熊丰;朱岷;罗雁红;王付丽;曾燕;张亚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