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过表达miR-29a对人椎间盘退变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

刘晓潭;田林强;王宏伟;郭志豪

关键词:椎间盘, 细胞凋亡, Caspase-3, 过表达, miR-29a, 椎间盘退变NP细胞
摘要:目的 探讨miR-29a在人椎间盘退变髓核(NP)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椎间盘退变NP细胞,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cherry/miR-29a,脂质体Lipofectamine转染进入NP细胞,应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NP细胞中miR-29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前体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NP细胞凋亡水平变化.结果 NP细胞转染重组质粒cherry/miR-29a 48 h后,NP细胞中miR-29a的表达水平较NP细胞和转染空质粒的NP细胞中的miR-29a明显升高(P<0.05);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前体的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NP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椎间盘NP细胞中过表达miR 29a能促进NP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Caspase3途径起作用.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甘草酸苷对肝癌细胞SMCC-7721凋亡的诱导作用

    目的 探讨甘草酸苷对肝癌细胞SMCC-7721凋亡诱导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以甘草酸苷(0、10、30、100μg/mL)处理肝癌细胞SMCC-7721 48 h后,咪唑蓝(MTT)法检测肝癌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Caspase-9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线粒体途径中相关蛋白p53、细胞色素C(CytC)、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蛋白(Bax)的表达.结果 与阴性对照比较,10、30、100 μg/mL甘草酸苷可显著降低细胞的活力(P<0.01),诱导细胞凋亡(P<0.01),促进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P<0.01),抑制肝癌细胞SMCC-7721Caspase-3、Caspase-9活性(P<0.01),并上调p53、CytC、Bax的表达(P<0.01),下调Bcl-2的表达(P<0.01),且作用呈现浓度依赖关系.结论 甘草酸苷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肝癌细胞SMCC-7721凋亡.

    作者:郑晓珂;王利娟;张红巧;杨小昂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羟氯喹预防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已有充足证据显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且早,RA可能是CAD的独立危险因素[1],心血管疾病是RA主要的死亡原因.绝大部分RA患者心血管损害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RA患者发生AS主要与炎症因子、脂质谱异常、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血栓形成、内皮功能紊乱、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等因素有关.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表明:早期应用改善病情类抗风湿药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DMARD)不仅能够延缓关节变形,且能延缓AS发生及减少心血管风险[2-3].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作为DMARD之一,对改善RA病情确切有效,同时对于延缓RA患者AS有一定的作用[4].现就HCQ对改善RA患者AS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茂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载脂蛋白-J质粒转染大鼠BMSCs及其在靶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对比pEGFP-N1-apoJ质粒在不同DNA浓度条件下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率,并测定载脂蛋白-J的表达情况.方法 0.8、1.2、1.6、2.0 μg pEGFP-N1-apoJ质粒分别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确定24、48、72 h时转染率,筛选出能获得高转染率的质粒的量.设置pEGFP-N1-apoJ质粒组、空pEGFP-N1质粒组、空白对照组,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载脂蛋白-J在24、48、72h3个时间点的表达情况.结果 4个不同质粒浓度组转染率分别为:(16.7±1.0)%、(19.7±1.4)%、(30.1±3.6)%、(21.7士5.5)%,比较4个组间转染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6 μg pEGFP-N1-apoJ质粒组转率高.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后,3个目的蛋白灰度值与内参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灰度值相比较,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为:pEGFP-N1-apoJ质粒组1.91±0.12,空pEGFP-N1质粒组0.56士0.11,空白对照组0.5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粒pEGFP-N1-apoJ可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入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携带载脂蛋白-J基因的靶细胞可表达载脂蛋白-J.

    作者:刘学良;彭建华;周冲;徐斌;秦兴虎;刘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miR-101、miR-223和miR-424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寻对肺结核有潜在诊断价值的miRNA标记物.方法 以健康组、肺炎组和肺癌组作为对照组,以肺结核患者作为肺结核组,采用qRT-PCR技术检测并分析8种miRNA(miR-21、miR-29a、miR-101、miR-378、miR-146a、miR-223、miR-361-5p和miR-424)在44例肺结核组和98例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差异.选取合适的miRNA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筛选并建立回归方程,通过ROC曲线评价该方程的诊断效能.结果 Logistic回归筛选出3种对肺结核诊断有意义的miRNA分子即miR-101、miR-223和miR-424,ROC曲线分析显示这3种miRNA的组合对肺结核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AUC=0.939,诊断特异性为81.63%,灵敏性为90.91%.结论 miR-101、miR-223和miR-424可作为肺结核潜在的有诊断价值的标记物.

    作者:颜保松;王静;罗杰;陈鸣;邓少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门诊机会筛查患者HPV感染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机会筛查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为重庆地区宫颈癌一级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采集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14 149名在该院机会筛查女性的HPV感染及亚型分布结果.结果 HPV总体感染率为32.67%,其中高危型感染率为27.95%;排在前5位的亚型依次为52、16、58、56、81型;多重感染以二重感染为主;各年龄段HPV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5~<45岁为多发.结论 重庆地区HPV感染型别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感染率与年龄有关,积极推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和健全的宫颈癌筛查措施是降低宫颈癌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肖琳琳;孙江川;常淑芳;张潇元;周宗明;刘宇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分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治疗认知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治疗认知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于该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45)和分级护理组(观察组,n=45)45例.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治疗认知度及生存质量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3d及7d观察组的治疗认知度及生存质量评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级护理可有效提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治疗认知度并可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麦苗;王红霞;孙广晓;黄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基于全科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评价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由于我国医学教育体制和医疗服务体系多年来强调以疾病为中心和过度专科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服务人口2 000∶1的比例分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求[1].为主动适应医学学科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自2009年起,本校改革了三年制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以全科医学教育作为该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2011年起,本校又结合重庆市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了“全科理念、通科培养、三段三早、院系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多种形式的全科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肖智勇;向燕卿;王丹;赵万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61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特征,探寻引起病情加重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16例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资料、感染病原菌种类、辅助检查,并将患儿分为轻、重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616例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中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重症组93例(75.0%),轻症组262例(53.3%);副流感病毒(PIV)重症组5例(4.0%),轻症组48例(9.8%);流感病毒(IV)重症组1例(0.8%),轻症组9例(1.8%);腺病毒(ADV)轻症组3例(0.5%).呼吸道分泌物中支原体(MP)、衣原体(CP、CT)DNA含量升高32例.细菌培养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248例(42.5%).轻重两组间单因素比较,低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发病季节、贫血、先天性心脏病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1~3月份患病、贫血、先天性心脏病、居住在农村、RSV感染与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发生有关(P<0.05).结论 RSV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微生物,PIV、IV、ADV、MP、CP、CT也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低年龄、冬春季患病、来自农村、有贫血和(或)先天性心脏病、RSV感染是患儿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

    作者:熊雪芹;罗健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术前风险因素对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术前风险因素(PRS)对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244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生理能力与手术侵袭度评分系统(E-PASS)计算PRS,分析PRS与不同术式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风险的关系.结果 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患者PRS评分为0.342±0.209,PRS≥0.23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P=0.002);膀胱全切回肠输出道术患者PRS评分为0.401±0.224,PRS≥0.48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P=0.050);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PRS评分为0.556±0.308,PRS≥0.60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P=0.009).结论 PRS低于0.23分建议选择膀胱全切原位膀胱术;PRS 0.23~<0.48建议选择膀胱全切回肠输出道术;PRS0.48~0.59分建议选择膀胱全切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作者:顾洪;陈刚;张尧;何云锋;吴小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介入治疗后中心静脉再置管在血管通路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后中心静脉再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功能障碍(HVA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观察2012年4~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脏内科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出现HVAD,经临床症状、体征和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CTA)或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测证实为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或血栓形成,在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后进行狭窄中心静脉再置管.结果 完成介入治疗后中心静脉再置管者9例.其中7例患者行带涤纶套导管再置入术,经颈内静脉入路3例,经颈外静脉4例.2例经股静脉行无涤纶套导管置入术.置管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术后透析的体外血流速大于300 mL/min,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在半年随访期内,1例患者死亡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8例的导管功能良好.结论 介入治疗后中心静脉再置管治疗血管通路衰竭的HVAD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津;刘新宇;蒋先洪;崔天蕾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细胞凋亡基因GRIM-19研究进展

    2000年,Angell等[1]用反义RNA敲除技术从乳腺癌细胞中,在维甲酸(retinoic acid,RA)/干扰素(interferon,IFN)联合应用诱导筛选鉴定出的促细胞凋亡基因(gene associated with retinoid/ interferon induced mortality 19,GRIM-19).GRIM-19蛋白高表达可促进细胞凋亡,而低表达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有关[2].本文就GRIM-19的结构、促凋亡作用机制、组织分布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赵祯;沈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P2X7受体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的严重损伤,在临床预防及治疗上均无理想治疗手段[1].DR重要的特征是微血管周细胞凋亡、炎性反应及血管新生.微血管周细胞凋亡及损伤可导致血视网膜屏障和黄斑水肿,致使微血管周细胞和微血管近腔壁收缩细胞的丢失,是微动脉瘤和新生血管丛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2].而氧化应激、高级糖基化产物的形成、蛋白激酶C的上调、多元醇途径的增加可引起炎性反应,致使视网膜血管阻塞和局部缺血,导致视网膜血流减少及视网膜血管功能的破坏[3].在一系列的反应中,慢性高血糖症激活多条信号途径,其中活化的P2X7受体刺激病变部位细胞释放VEGF,后者可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活化、增加血管通透性及诱导新生血管生成[1].可见,P2X7受体与DR密切相关,本文就二者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Hp感染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腹痛症状与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关系

    目的 初步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腹痛的发病机制.方法 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选择以上腹痛为临床表现的FD患者36例.胃镜下Hp快速尿素酶及C13尿素呼气试验将36例患者分为Hp(+)组(n=20)和Hp(-)组(n=16),同时选择12例健康人设立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各组组织中的密度值及明确SP、CGRP在细胞中的定位.视觉模拟评分将Hp感染的FD患者腹痛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比较SP、CGRP在不同腹痛程度患者中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 Hp(+)组SP、CGRP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Hp(-)组(SP:0.056±0.016 vs.0.027±0.009;CGRP:0.073±0.018 vs.0.034±0.009,P<0.05).SP、CGRP在重度腹痛患者中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中度腹痛者(SP:0.074士0.011 vs.0.055±0.012;CGRP:0.094±0.005 vs.0.075士0.009,P<0.05);中度腹痛患者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高于轻度腹痛者(SP:0.055±0.012 vs.0.043±0.008;CGRP:0.075±0.009 vs.0.054±0.010,P<0.05).显微镜下观察到CGRP位于胃窦腺上皮细胞胞质内,SP同样位于胃黏膜细胞胞质.结论 Hp感染的FD患者腹痛与SP、CGRP有关.

    作者:何平;田文广;张小丽;鲍淼;黄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的基础医学学科群建设的研究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如何加强基础医学学科协同创新,提升基础医学“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成为当下思考的重点.本文紧扣协同创新概念在新时期的意义,结合工作实践进行理论思考,探索基础医学学科协同创新模式.

    作者:徐红梅;王靖雪;张集建;周剑;程晓斌;陈俊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疼痛患者JCI标准管理模型的初步研究及应用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疼痛日益受到重视.国际医学界已将其列为人类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个生命体征后的第5生命体征[1].疼痛虽早就列为第5生命体征,但目前将疼痛纳入日常监测的医院不多,真正在临床上对疼痛患者进行动态连续性的评估甚少[2].

    作者:马又嘉;袁顺琼;甘秀妮;盛孝敏;郭进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重庆市6~18岁儿童高血压现状分析

    目的 探究重庆市6~18岁儿童高血压流行病学情况及其与儿童超质量、肥胖的关系.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式抽取重庆市6所普通中小学7 781名6~18岁在校儿童,行身高、体质量测量,计算BMI,并进行4个时点血压测量.结果 儿童高血压总体患病率为6.0%,男性患病率6.7%,女性患病率5.3%,且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超质量、肥胖儿童血压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血压水平,肥胖儿童血压水平亦高于超质量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儿童中肥胖检出率为25.8%、超质量检出率为20.2%;血压正常儿童中肥胖、超质量的检出率仅为7.3%、13.8%.结论 重庆市6~l8岁儿童高血压患病率较十年前明显升高,其中超质量、肥胖是儿童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肖笑;熊丰;朱岷;罗雁红;王付丽;曾燕;张亚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宫颈DNA倍体分析及TCT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DNA倍体分析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对13 144例患者进行DNA倍体分析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其中554例行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分析两种方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DNA倍体分析与液基细胞学的阳性率分别为7.33%和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以出现1~2个DNA倍体异常细胞及出现3个及以上DNA倍体异常细胞作为活检标准,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98.67%和89.36%,特异度为22.47%和58.99%,阳性预测值为72.89%和82.15%,与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4.19%和79.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出现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作为活检标准,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73.87%和62.90%,特异度为49.18%和79.92%,阳性预测值为64.87%和79.92%,与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为63.00%和7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9例TCT检查为ASCUS的患者中,活检宫颈病变检出率为40.37%.其中DNA倍体正常组、出现1~2个DNA倍体异常细胞组、出现3个及以上DNA倍体异常细胞组宫颈病变检出率分别为30.30%、25.00%、53.85%,前两组检出率显著低于后一组(P<0.05).结论 以出现3个以上DNA倍体异常细胞或LSIL为活检标准,对早期宫颈病变的筛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SCUS伴3个及以上DNA倍体异常细胞者活检更容易发现宫颈病变.

    作者:张雪梅;覃福宁;孙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重庆地区汉族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参考区间的建立

    目的 建立重庆地区汉族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参考区间.方法 连续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行产前检查的健康单胎孕妇430名(孕周大于或等于35周),对照组为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非孕女性90名,均按30岁分段.采集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2.7 mL,分离血浆检测D-二聚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内不同年龄段女性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地区汉族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参考区间为0~≤2.031 mg/L.结论 重庆地区汉族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水平参考区间为0~≤2.031 mg/L.

    作者:刘定华;周子滟;刘欢;封雪;薛建江;余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基于问卷调查的诊断学双语教学效果分析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材使用、课堂讲授及课程考试等教学环节中同时使用汉语和外语,并在课堂教学中以外语为主的教学活动.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医学科学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日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视.

    作者:刘纯伦;古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脂氧素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抗炎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脂氧素(LX) A4和叔丁氧羟基-苯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BOC-2)对LPS作用巨噬细胞RAW264.7存活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巨噬细胞RAW264.7为研究载体,实验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在不同时间点处理细胞,观察LX A4和BOC-2对LPS作用巨噬细胞RAW264.7后的存活率.CCK-8法观察LPS对各组巨噬细胞RAW264.7的不良反应,Western blot法检测LX A4和BOC-2对LPS处理后巨噬细胞RAW264.7的Toll样受体4(TLR4)和pNF-κB p65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LX A4和BOC-2对LPS处理后巨噬细胞RAW264.7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在1 000 ng/mL浓度LPS组,作用时间6h,巨噬细胞RAW264.7内TLR4蛋白水平和p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在LPS作用下,LX A4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OC-2组在LPS作用后巨噬细胞RAW264.7的存活率显著低于无LPS作用(P<0.05).在LPS作用下,LX A4组pNF-κB p65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及BOC-2组(P<0.05),BOC-2组pNF-κB p65蛋白水平高于其余各组(P<0.05).在LPS作用下,LX A4组IL-6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及BOC-2组(P<0.05).结论 LX A4能够抑制LPS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作用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助减轻炎性反应.

    作者:谢大泽;黄利兴;刘东升;朱俊;谢勇;周南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