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梅;覃福宁;孙奇
目的 对比pEGFP-N1-apoJ质粒在不同DNA浓度条件下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率,并测定载脂蛋白-J的表达情况.方法 0.8、1.2、1.6、2.0 μg pEGFP-N1-apoJ质粒分别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确定24、48、72 h时转染率,筛选出能获得高转染率的质粒的量.设置pEGFP-N1-apoJ质粒组、空pEGFP-N1质粒组、空白对照组,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载脂蛋白-J在24、48、72h3个时间点的表达情况.结果 4个不同质粒浓度组转染率分别为:(16.7±1.0)%、(19.7±1.4)%、(30.1±3.6)%、(21.7士5.5)%,比较4个组间转染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6 μg pEGFP-N1-apoJ质粒组转率高.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后,3个目的蛋白灰度值与内参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灰度值相比较,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为:pEGFP-N1-apoJ质粒组1.91±0.12,空pEGFP-N1质粒组0.56士0.11,空白对照组0.5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粒pEGFP-N1-apoJ可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入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携带载脂蛋白-J基因的靶细胞可表达载脂蛋白-J.
作者:刘学良;彭建华;周冲;徐斌;秦兴虎;刘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甘草酸苷对肝癌细胞SMCC-7721凋亡诱导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以甘草酸苷(0、10、30、100μg/mL)处理肝癌细胞SMCC-7721 48 h后,咪唑蓝(MTT)法检测肝癌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中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Caspase-9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线粒体途径中相关蛋白p53、细胞色素C(CytC)、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蛋白(Bax)的表达.结果 与阴性对照比较,10、30、100 μg/mL甘草酸苷可显著降低细胞的活力(P<0.01),诱导细胞凋亡(P<0.01),促进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P<0.01),抑制肝癌细胞SMCC-7721Caspase-3、Caspase-9活性(P<0.01),并上调p53、CytC、Bax的表达(P<0.01),下调Bcl-2的表达(P<0.01),且作用呈现浓度依赖关系.结论 甘草酸苷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肝癌细胞SMCC-7721凋亡.
作者:郑晓珂;王利娟;张红巧;杨小昂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可溶性止血纱布在预防宫颈LEEP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116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行LEEP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术后采用可溶性止血纱布,对照组采用无菌纱布,观察两组术后凝血功能、开始出现阴道流血时间及阴道流血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开始出现阴道流血时间延迟及阴道流血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溶性止血纱布可用于宫颈LEEP术后出血预防.
作者:赵秀娟;姜红薇;程风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脂氧素(LX) A4和叔丁氧羟基-苯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BOC-2)对LPS作用巨噬细胞RAW264.7存活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巨噬细胞RAW264.7为研究载体,实验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在不同时间点处理细胞,观察LX A4和BOC-2对LPS作用巨噬细胞RAW264.7后的存活率.CCK-8法观察LPS对各组巨噬细胞RAW264.7的不良反应,Western blot法检测LX A4和BOC-2对LPS处理后巨噬细胞RAW264.7的Toll样受体4(TLR4)和pNF-κB p65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LX A4和BOC-2对LPS处理后巨噬细胞RAW264.7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在1 000 ng/mL浓度LPS组,作用时间6h,巨噬细胞RAW264.7内TLR4蛋白水平和p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在LPS作用下,LX A4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OC-2组在LPS作用后巨噬细胞RAW264.7的存活率显著低于无LPS作用(P<0.05).在LPS作用下,LX A4组pNF-κB p65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及BOC-2组(P<0.05),BOC-2组pNF-κB p65蛋白水平高于其余各组(P<0.05).在LPS作用下,LX A4组IL-6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及BOC-2组(P<0.05).结论 LX A4能够抑制LPS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作用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助减轻炎性反应.
作者:谢大泽;黄利兴;刘东升;朱俊;谢勇;周南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重庆高校高知人群的整体健康状况,并分析其人口统计学特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方便抽样,以SF-36调查重庆10所高校343名高知分子的健康.结果 重庆高校高知人群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得分依次为(88.73±13.85)、(70.41±36.11)、(74.40±19.66)、(65.60±18.77)、(73.57±14.80)、(76.35±18.20)、(61.81±38.86)、(71.23±15.65)分;相比国内常模,其生理健康总评和健康总评较低;不同学历和岗位性质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称和院校层次的生理健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值间多重对比显示女性、40岁以上、正高职称、博士、重点本科、文科等亚群体的健康状况更差(P<0.05).结论 重庆高校高知人群的健康状况需予以重视,在制订相应的健康促进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健康的具体方面.
作者:邢峰;许海燕;孙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自1988年,Shoemaker首先提出围术期理想循环状态的概念以来,目标导向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的理念后随即被引入到许多围术期液体管理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尽管有证据表明[1],GDFT在维持有效血容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等方面有较大的贡献,但有效、合适的监测方法方面尚未达成共识.因此,越来越多的液体管理监测技术相继涌现,从有创到微创再到无创,人们尝试着用更准确、更无创、更便捷、成本更低的监测技术来指导液体治疗.本文从以上3个方面对国内外新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为临床上合理选择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丁佳慧;王中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呋塞米联合小剂量多巴胺与单用呋塞米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5年1月;手工检索相关杂志纸质版.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呋塞米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在全因死亡率、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尿量、血清肌酐变化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钾及肾功能恶化方面,联合治疗组与单用呋塞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呋塞米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并不优于单用呋塞米.
作者:王爱华;廖荣宏;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海马体积及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脑梗死患者194例,所入选患者均测定血浆Hcy浓度,用脑磁共振三维测量方法测量海马体积,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测定,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正常Hcy组(血浆Hcy<15 μmol/L,49例);Hcy轻度升高组(血浆Hcy 16~30μmol/L,78例);Hcy中重度升高组(血浆Hcy 31~100μmol/L,52例);Hcy重度升高组(Hcy> 100μmol/L,15例).结果 血浆Hcy不同水平组间认知功能MoCA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cy不同水平组间左、右侧海马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cy水平与认知功能MoCA总分呈负相关(r=-0.504,P<0.05),血浆Hcy水平与左、右侧海马体积均呈负相关(r=-0.472,P<0.05;r=-0.647,P<0.05).左、右侧海马体积均与认知功能MoCA总分呈正相关(r=0.569,P<0.05;r=0.671,P<0.05).结论 高Hcy血症可能与脑梗死患者的海马体积缩小及认知损害相关.
作者:庄爱霞;曾庆宏;张毅;金刚;温江涛;姜建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心电图左室肥厚是否可在体检人群中对高血压的检出起到预警作用.方法 将101例体检诊室血压正常者根据心电图分为2组:左室肥厚组(LVH组)46例及对照组55例,并对2组人群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2组ABPM各参数及高血压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LVH组吸烟、肥胖或超质量、糖尿病史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H组高血压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6% vs.8%,P<0.05);LVH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 h舒张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电图左室肥厚对高血压的检出可起到高危预警作用,对体检中诊室血压正常而心电图提示左室肥厚这部分人群应及时行动态血压监测.
作者:张松涛;陈永宏;郑兆斌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其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对收治的66例SchatzkerⅤ型、Ⅵ型急诊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及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18例,膝前外侧切口单钢板内固定)、B组(24例,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C组(24例,膝内外后多切口三钢板内固定),3组患者术后均进行负压引流(VSD)治疗.结果 B组的手术时间(133.8±15.4)min、术中出血量(348.4±68.5)mL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A组的术后负重开始时间(70.0±4.2)d显著长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B、C组术后第6、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末次随访B、C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7.50%、83.33%,均显著高于A组的55.56%(P<0.05).结论 膝前外侧切口单钢板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但术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不及膝内外侧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膝内外后多切口三钢板内固定术.
作者:郑华;何盛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门诊机会筛查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为重庆地区宫颈癌一级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采集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14 149名在该院机会筛查女性的HPV感染及亚型分布结果.结果 HPV总体感染率为32.67%,其中高危型感染率为27.95%;排在前5位的亚型依次为52、16、58、56、81型;多重感染以二重感染为主;各年龄段HPV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5~<45岁为多发.结论 重庆地区HPV感染型别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感染率与年龄有关,积极推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和健全的宫颈癌筛查措施是降低宫颈癌发生率和病死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肖琳琳;孙江川;常淑芳;张潇元;周宗明;刘宇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D6与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ARC)表达水平,探讨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及相关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120例,均为病理确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在各标本中D6和DARC表达水平,统计分析D6、DARC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D6、DARC在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中均有表达,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68.3%,在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65.0%.D6、DARC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及是否发生腋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D6、DARC的表达与患者ER、PR及HER-2的表达等病理指标无关(P>0.05).结论 D6、DARC在乳腺癌发展中呈现负性调节作用,其在乳腺癌中表达的高低与HER-2、ER及PR等临床病理指标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景周宏;曹勇;熊忠讯;江歌丽;刘晓渝;曾晓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重庆市6~18岁儿童高血压流行病学情况及其与儿童超质量、肥胖的关系.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式抽取重庆市6所普通中小学7 781名6~18岁在校儿童,行身高、体质量测量,计算BMI,并进行4个时点血压测量.结果 儿童高血压总体患病率为6.0%,男性患病率6.7%,女性患病率5.3%,且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超质量、肥胖儿童血压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血压水平,肥胖儿童血压水平亦高于超质量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儿童中肥胖检出率为25.8%、超质量检出率为20.2%;血压正常儿童中肥胖、超质量的检出率仅为7.3%、13.8%.结论 重庆市6~l8岁儿童高血压患病率较十年前明显升高,其中超质量、肥胖是儿童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肖笑;熊丰;朱岷;罗雁红;王付丽;曾燕;张亚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已有充足证据显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且早,RA可能是CAD的独立危险因素[1],心血管疾病是RA主要的死亡原因.绝大部分RA患者心血管损害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RA患者发生AS主要与炎症因子、脂质谱异常、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血栓形成、内皮功能紊乱、循环免疫复合物增多等因素有关.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表明:早期应用改善病情类抗风湿药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DMARD)不仅能够延缓关节变形,且能延缓AS发生及减少心血管风险[2-3].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作为DMARD之一,对改善RA病情确切有效,同时对于延缓RA患者AS有一定的作用[4].现就HCQ对改善RA患者AS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茂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的严重损伤,在临床预防及治疗上均无理想治疗手段[1].DR重要的特征是微血管周细胞凋亡、炎性反应及血管新生.微血管周细胞凋亡及损伤可导致血视网膜屏障和黄斑水肿,致使微血管周细胞和微血管近腔壁收缩细胞的丢失,是微动脉瘤和新生血管丛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2].而氧化应激、高级糖基化产物的形成、蛋白激酶C的上调、多元醇途径的增加可引起炎性反应,致使视网膜血管阻塞和局部缺血,导致视网膜血流减少及视网膜血管功能的破坏[3].在一系列的反应中,慢性高血糖症激活多条信号途径,其中活化的P2X7受体刺激病变部位细胞释放VEGF,后者可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活化、增加血管通透性及诱导新生血管生成[1].可见,P2X7受体与DR密切相关,本文就二者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DNA倍体分析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对13 144例患者进行DNA倍体分析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其中554例行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分析两种方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DNA倍体分析与液基细胞学的阳性率分别为7.33%和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以出现1~2个DNA倍体异常细胞及出现3个及以上DNA倍体异常细胞作为活检标准,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98.67%和89.36%,特异度为22.47%和58.99%,阳性预测值为72.89%和82.15%,与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4.19%和79.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出现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作为活检标准,发现宫颈病变的灵敏度为73.87%和62.90%,特异度为49.18%和79.92%,阳性预测值为64.87%和79.92%,与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为63.00%和7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9例TCT检查为ASCUS的患者中,活检宫颈病变检出率为40.37%.其中DNA倍体正常组、出现1~2个DNA倍体异常细胞组、出现3个及以上DNA倍体异常细胞组宫颈病变检出率分别为30.30%、25.00%、53.85%,前两组检出率显著低于后一组(P<0.05).结论 以出现3个以上DNA倍体异常细胞或LSIL为活检标准,对早期宫颈病变的筛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SCUS伴3个及以上DNA倍体异常细胞者活检更容易发现宫颈病变.
作者:张雪梅;覃福宁;孙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疼痛日益受到重视.国际医学界已将其列为人类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个生命体征后的第5生命体征[1].疼痛虽早就列为第5生命体征,但目前将疼痛纳入日常监测的医院不多,真正在临床上对疼痛患者进行动态连续性的评估甚少[2].
作者:马又嘉;袁顺琼;甘秀妮;盛孝敏;郭进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材使用、课堂讲授及课程考试等教学环节中同时使用汉语和外语,并在课堂教学中以外语为主的教学活动.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医学科学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日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视.
作者:刘纯伦;古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高迁移率族蛋白A2(high mobility group A2,HMGA2)基因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新的癌基因,是高迁移率族(high mobility group,HMG)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大量的研究发现HMGA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甚至有望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HMGA2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正成为癌症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作者:傅孝媛;张献全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主城区流动人口艾滋病认知状况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索艾滋病防治的关键环节.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自编的流动人口“防艾”健康教育活动评价问卷对重庆市九龙坡区和沙坪坝区的流动人口进行调查.结果 502名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59.96%,其中男性知晓率显著高于女性(65.26% vs.50.00%,P<0.05);年龄0~<20岁组艾滋病知晓率低(P<0.05);在婚组艾滋病知晓率显著高于未婚和离异丧偶组(P<0.05);不同职业比较发现,工人和农民的艾滋病知晓率低(P<0.05).流动人口对传播途径的把握程度优于非传播途径(P<0.05);仅21.51%调查对象表示“愿意自己的小孩与艾滋病患者的小孩同班”;仅27.61%人能采取安全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基本与单因素分析结果一致,男性、觉得艾滋患者应该被隔离且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者,艾滋病相关知晓率高;而年龄小于20岁者知晓率低.流动人口主要的知识来源广,主要为电视(79.08%)、报纸(51.79%)、网络(49.81%)和杂志(39.64%)等.仅12.55%调查对象了解国家诊疗政策.结论 重庆市主城区流动人口艾滋病总体知晓率偏低,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作者:胡敏;范清;蒲洋洋;杜成凤;明鑫;何晶晶;钟晓妮;邓丹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