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Dandy-Walker综合征合并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报道

刘静;陆彪

关键词:儿童, 视网膜母细胞瘤, 先天性, 磁共振成像, 文献分析, 临床医生, 发育异常, 第四脑室, 脑积水, 后颅窝, 疾病, 患儿, 侧孔, 闭锁
摘要:Dandy‐Walker综合征(DWS )又称先天性第四脑室中、侧孔闭锁及后颅窝脑积水综合征,是较为罕见的先天性脑发育异常[1],该疾病患儿合并视网膜母细胞瘤更加少见。结合文献分析儿童DWS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DWS的认识。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时间管理倾向研究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剧烈,每个人都希望用短的时间来锻炼自己,而时间作为很重要的资源具有4个显著的特征:不变性、无可替代性、不可存储性和伸缩性。人们在占用时间的数量上是相等的,但利用时间的效率却不同。因此,时间管理已成为重要影响因素[1]。时间管理倾向(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TMD)概念由黄希庭等[2]提出,指个体在运用时间的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3个维度构成。管理时间的目的是实现目标,而其核心是如何计划和分配自己的时间。预防医学本科生是一群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医务人员,主要在疾病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埃博拉、登革热等方面工作,具有强烈的时间性,而大学5年正是培养时间管理能力的关键期。目前,在医学范围内关于时间管理的研究主要是护理专业,以中国知网(CNKI)为搜索工具,关键词为时间管理和护理,近5年来发表文章84篇,而少见对于预防医学本科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研究。同时,国内文献研究发现,良好的时间管理有助于提高学业绩效、降低工作倦怠,减轻焦虑、抑郁,提高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等[3‐5]。所以,研究预防医学本科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有助于了解现状,探索主要影响因子,为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时间管理能力提供依据。

    作者:郑志伟;李贝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H2型松弛素促进人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探讨H2型松弛素(Relaxin‐2)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Relaxin‐2对VSMCs的迁移作用;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对细胞信号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核因子‐κB(NF‐κB) p65的影响。结果 Relaxin‐2可剂量依赖性促进VSMCs的迁移,应用NF‐κB抑制剂BAY 11‐7082可阻断Relaxin‐2诱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和ERK抑制剂 U0126预处理可以降低Relaxin‐2引起的NF‐κB p65的激活。结论 Relaxin‐2可能通过活化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激活NF‐κB p65,进而促进MMP‐9和MMP‐2的表达,从而诱导VSMCs迁移效应。

    作者:马晓娟;王侠;丁肖华;付毓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心电图技能培训在社区及院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的价值

    心电图是当今应用普遍的心血管疾病检查手段,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诊断率约为70%,而且约50%的患者在发病后1 h内(黄金时间)死于院外。因此,为使AMI患者在发病的“黄金时间”得到有效救治,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本研究对175名社区及基层医护人员进行心电图相关知识及心电图技能操作培训,旨在探讨心电图技能培训在社区及院前急救AMI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琴;杨苏萍;张雅莉;陈晓婕;田晓芬;吴洁;洪基格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糖尿病患者不同 HbA1c控制水平的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临床和超声特征

    目的:比较糖尿病(DM)患者不同血糖控制水平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KPLA)的临床和超声特征。方法146例糖尿病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KPLA‐DM )患者根据糖化产物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分为3组(控制好,HbA1c≤7%;控制良好,7%< HbA1c≤9%;控制差,HbA1c>9%)。分别比较3组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超声特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血糖控制好和良好的患者相比,血糖控制差的患者发病年龄低、住院时间更长(P<0.05);更易合并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P<0.05);并发症及需积极抢救的临床危象多见;转移性感染多发(P<0.05)。KPLA‐DM可呈特征性的片状、团块状增强回声超声图像,血糖控制差的患者胆道系统积气、肝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较其他两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KPLA‐DM 超声图像具有特征性,超声观察到的胆道系统积气及肝静脉血栓形成与KPLA‐DM 患者血糖控制差相关,提示可能存在转移性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施静;丁炎;周昊;吴鹏西;朱巧英;周锋盛;蒋骁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清中 HO-1及 YKL-40的影响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术后血清血红素氧化酶‐1(HO‐1)、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将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的60例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30例)和开腹组(30例),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3天外周血HO‐1、YKL‐40、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第1、3天腹腔镜组血清 HO‐1、YKL‐40、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血清HO‐1、YKL‐40、CR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两组术后第3天血清 HO‐1、CRP水平较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而YKL‐40水平术后第3天较术后第1天明显下降。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小,且术后恢复较开腹手术快。

    作者:刘中元;赵文;张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TLR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

    目的:检测Toll样受体2(TLR2)R753Q和 Toll样受体4(TLR4)D299G、T399I多态性,分析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各256例。R753Q、D299G和 T399I位点基因型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结直肠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α、IL‐8、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蛋白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 TLR4 T399I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相关。C T合并T T基因型在病例组中频率为31.2%,在对照组中仅为18.7%;T 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频率分别为18.2%和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99I T等位基因个体患结直肠癌风险明显增加(OR=2.534,95% CI:1.462~2.734,P<0.01)。不同基因型个体结直肠癌组织中IL‐1α和MCP‐1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CT合并TT基因型个体肿瘤组织中IL‐1α水平为(36.97±21.43)pg/mg ,而CC基因型个体为(22.27±17.89)pg/mg ;MCP‐1水平在CT 合并 TT 基因型个体中为(24.57±17.74)pg/mg ,而CC基因型个体为(12.91±9.78)pg/mg。结论 TLR4 T399I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T等位基因个体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明显增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IL‐1α和MC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柴利;黄娟;陈明;杨志惠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定量CT 与MRI测量腹部脂肪面积及分布的比较

    目的:研究定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测量腹部脂肪面积及分布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对44例健康研究对象空腹状态下同一天行腹部定量CT和MRI检查,选取腰椎4/5层面图像,CT 图像采用定量CT分析软件 QCT PRO v5.0测量,M RI图像采用图像分析软件Analyze v12.0进行测量,半自动区分该层面腹内脂肪和皮下脂肪并测量其面积。统计分析两者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定量CT 和 MRI对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FA)、腹内脂肪面积(SFA)、总脂肪面积(TFA)的测量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96、0.94、0.96,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MRI和定量CT测得的腹部脂肪面积的差值很小(差值均数分别为8.6、-2.8、5.7 cm2)。结论定量C T和M RI对腹部脂肪面积的测量结果具有明显相关性和较好的一致性,二者有可比性且在临床应用中可互相代替。

    作者:张晨鑫;张勇;王玲;端木羊羊;徐黎;李娜;程晓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不同方法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有高危因素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178例在该院住院期间有高危因素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A、B、C组。A组64例患者术后12 h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5000 U ,每日1次;B组64例患者术后12 h应用LMWH2500 U加丹参20 mL ,每日1次;C组50例患者术后未预防性应用上述药物。比较3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术后出血情况及凝血指标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3组患者共发生下肢DV T 7例,术后出血9例。A、B、C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分别为0、1.6%和12.0%;A、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4%、3.1%和2.0%,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较术前下降,B、C组变化不大,A组分别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应用LMWH可明显降低有高危因素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VTE发生率,LMWH联合丹参可提高抗凝安全性,不增加术后出血等风险。

    作者:郭伟平;申沛;林耀蕙;朱芳芳;王军;刘勇战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痛泻宁颗粒联合美沙拉秦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痛泻宁颗粒联合美沙拉秦颗粒治疗轻度、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 C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80例内镜检查临床确诊的轻度、中度U C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190例)与对照组(190例)。观察组给予痛泻宁颗粒联合美沙拉秦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秦颗粒口服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统计两组的总有效率,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肠道标本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8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MMP‐2、MMP‐9表达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RAGE及S100A12表达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痛泻宁颗粒联合美沙拉秦颗粒口服治疗轻度、中度UC较单用美沙拉秦颗粒口服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国栋;武艳;廖鹏;黄媛华;李倩;葛善飞;游宇;梅文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COPD患者血清IL-17A 和CXCL12浓度与病情及淋巴滤泡生成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组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淋巴滤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该院收治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COPD分级将其分为轻度组(n=23)、中度组(n=42)和重度组(n=23)3个亚组,另根据淋巴滤泡生成情况将其分为淋巴滤泡组(n=21)和非淋巴滤泡组两个(n=67)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血清IL‐17A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并检测同期肺功能,分析COPD患者血清IL‐17A和CXCL12水平与其病情、淋巴滤泡生成及肺功能的关系。结果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与重度组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IL‐17A和CXCL12水平均升高,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均降低;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患者血清LI‐17A和CXCL12水平均升高,FEV1和FVC均降低(P<0.05)。与非淋巴滤泡组比较,淋巴滤泡组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IL‐17A和CXCL12水平均升高,FEV1和FVC均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PD患者血清IL‐17A和CXCL12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淋巴滤泡生成率均呈正相关(IL‐17A :r值分别为0.728、0.762;CXCL12:r值分别为0.752、0.776,P<0.05),与 FEV1和 FVC均呈负相关(IL‐17A :r值分别为-0.756、-0.783;CXCL12:r值分别为-0.743、-0.767,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IL‐17A和CXCL12水平与其病情、肺功能及淋巴滤泡生成相关,可能作为患者病情、肺功能及淋巴滤泡生成的评估参考指标。

    作者:蔡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定量CT 研究中老年男性椎后肌群退行性改变与年龄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健康中老年男性椎后肌群的脂肪浸润及肌肉含量与腹内脂肪及年龄的相关关系。方法使用定量CT (QCT)检测88名50~79岁健康男性L3腰椎中部层面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肌肉面积、肌肉脂肪浸润(MFI)比例情况及腹部多层面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总脂肪面积,并计算出腹部总内脏脂肪含量、腹部总皮下脂肪含量和腹部总脂肪含量。统计学处理应用组内相关系数、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高龄组(70~79岁)的M FI和肌量变化的程度明显高于另两组( P<0.05)。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及M FI程度与年龄有弱相关性(其中脂肪面积:r=0.381, P<0.05;M FI:r=0.358,P=0.001),但肌肉含量的改变与年龄没有显著相关性。年龄是唯一进入全部椎后肌群体质成分的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结论在健康中老年男性人群中,年龄增长是影响椎后肌群退变进程的重要因素,而椎后肌群的M FI程度与衰老导致的骨骼肌退变密切相关。

    作者:蔡韦;王玲;陈颐中;焦顺霞;赵茜;李新彤;端木羊羊;王晨;侯雪;程晓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全膝关节置换中静脉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止血效果对比

    目的:寻找一种更适合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氨甲环酸(TXA)应用途径。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根据不同的给药方法将其分为A、B两组,A组(n=30)静脉滴入100 mL TXA ,B组(n=30)局部注入100 mL TXA ,两组术后均夹闭引流管3 h。记录术中、术后显性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相关指标、总失血量,定期监测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水平,观察血栓发生率与术后不良事件。结果 B组患者总失血量[(895.41±239.02)m L ]低于A组[(1020.89±210.83)m 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术后总引流量B组[(294.33±54.25)m L ]亦低于A组[(373.33±48.02)m 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的凝血指标、D‐二聚体和隐性失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输血、症状性深静脉血栓、致死性肺栓塞。结论初次行TKA的患者局部应用TXA其初期止血效果优于静脉滴注。

    作者:王浩然;董金波;李江华;杨坚;朱卫国;孙建华;何斌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老年人经历外科手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由于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其全身并发症增多,麻醉风险大大增加,对麻醉管理和术后镇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华医学会指南推荐老年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优先使用神经阻滞技术[1]。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T A P )阻滞即是一种对腹部区域组织提供有效镇痛的神经阻滞技术。经过不断地发展与改进,已愈来愈多地应用于各类腹部手术中,而其在老年这一特殊群体中的应用报道不多。本文就TAP阻滞对老龄手术患者麻醉管理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及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安民(综述);赵娜(审校)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团体与个体死亡教育干预,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事业的发展。方法收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Ⅲ、Ⅳ期癌症患者2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31例。两组患者均按诊疗常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除常规健康指导外增加团体与个体死亡教育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功能领域中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症状领域中疲惫、疼痛、气促、便秘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团体与个体死亡教育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功能领域状况,减轻症状领域中疲惫、疼痛、气促、便秘等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永红;苏蕾;王章琴;王彦哲;高晓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神经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神经元的变性和缺失是不可逆转的,确诊后生存期仅为3~9年[1]。20世纪90年代以来,AD患病率增加超过了50%甚至更多[2]。目前,AD患者已超过4000万,亟待新的治疗方法。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给AD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成体内的内源性 NSCs数量极其有限,希望通过刺激内源性NSCs增殖分化,或移植外源性NSCs到病灶处,以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补充缺失的神经元,为AD提供一种崭新的神经元替代治疗方法。

    作者:朱琼;徐亚丽(综述);刘政(审校)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的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由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无力和液体潴留。心力衰竭是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等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患者的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近年来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持续增长,正逐渐成为21世纪重要的心血管病症[1]。据我国50家医院的住院病例调查,C H F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疾病的20%,而病死率占40%[2]。因C H F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以及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特点,受到了临床医学界的重视,也是近年来中医研究的热门话题。传统中医学没有CHF或心力衰竭的病名。根据现代医学CHF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传统中医学中的“怔忡”、“心悸”、“喘证”、“支饮”、“水肿”、“积聚”等范畴[3]。近年中医对CHF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认为本病病位在心,与肺、脾、肾、肝密切相关,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为气虚、阳虚,标实为血瘀、痰湿、水饮[4]。目前,国内CHF中医辨证分型暂未统一标准,大多数临床研究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CHF分为以下7种类型:心肺气虚、气阴两虚、心肾阳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痰饮阻肺、阴竭阳脱。中医认为CHF的始动因素是心气虚衰,发病的中心环节是淤血,气虚血瘀贯穿于本病的全过程,是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在CHF的诸多证候中,气虚血瘀证为常见的证候。据王娟等[5]对630例C H F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发现,辨证为气虚+血瘀所占的比例在所有辩证中高。尹学凤等[6]根据CHF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发现,气虚血瘀证在CHF中为常见。

    作者:唐咏;侯乐;李辉;冯文伟;曾靖;廖鹏达;刘炜枫(综述);陈伯钧(审校)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右美托咪啶对脑功能区手术患者术中唤醒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DEX )对颅脑功能区手术患者唤醒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 S A )Ⅰ~Ⅱ级,病变累及脑功能区拟行术中唤醒手术患者3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1组、D2组、C组,每组1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麻醉诱导置入喉罩。其中,D1、D2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泵注DEX 0.8μg/kg为负荷量,泵注时间15 min ,继之分别以0.4、0.2μg·kg -1·h-1维持,C组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唤醒试验开始时停用其他麻醉药物。记录各组患者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唤醒时的警觉/镇静(OAA/S)评分,以及高血压、心动过速、呛咳、体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术中唤醒,并顺利完成手术。D1组及D2组唤醒质量评级明显高于C组( P<0.05);D2组术中唤醒时间明显短于D1组及C组( P<0.05);唤醒时D2组及C组O A A/S评分明显高于D1组( P<0.05);D1组和D2组患者唤醒期间高血压、心动过速、呛咳、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 P<0.05)。结论 DEX可提高脑功能区手术患者的唤醒质量,降低唤醒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麻醉维持DEX0.2μg·kg -1·h-1唤醒效果较好。

    作者:魏福生;杨蕾;叶玲玲;马龙先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4例患者共87个肿块进行常规超声、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检查,得出剪切波速度值,并运用image J软件对VTI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出肿块的平均光密度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RFI的意义。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87个乳腺肿块中良性病灶56个、恶性病灶31个。恶性病灶V T Q≥3.49 m/s (临界值)的病灶数为21个,<3.49 m/s为10个。良性病灶V T Q≥3.49 m/s病灶数为3个,<3.49 m/s为53个。恶性病灶平均光密度值大于或等于202.25(临界值)的病灶数为28个,<202.25为3个。良性病变平均光密度值大于或等于202.25的病灶数6个,<202.25为50个。乳腺良恶性病灶VTQ剪切波速度及VTI平均光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关于乳腺肿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约登指数,常规超声分别为96.8%、67.8%、62.5%、97.4%、78.2%、0.645;ARFI分别为93.5%、98.2%、96.7%、96.5%、96.6%、0.917。结论 ARFI成像对乳腺肿瘤诊断的特异度、准确率优于常规超声。

    作者:张杰;隋秀芳;王磊;叶磊;崔亚云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老年女性椎后伸肌群肌肉面积及密度与腰椎定量CT 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椎后伸肌群肌肉面积及密度与腰椎定量CT (QCT )骨密度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医院行腰椎QCT骨密度测量的114例女性患者,年龄55~87岁。将原始图像传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采用Mindways QCT Pro软件,分别测量L2~L4椎体骨密度。由2名诊断医师于L4椎体水平轴位CT图像上分别测量双侧椎后伸肌群横截面积(CSA)与平均CT值,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与腰椎QCT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侧别间腰部椎后肌群平均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部椎后伸肌群平均CT值与腰椎定量CT骨密度呈正相关(P<0.01);腰部椎后伸肌群横截面积与腰椎QCT骨密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腰部椎后伸肌群肌量减少可能是腰椎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评价腰部椎后伸肌群变化时,测量其肌肉密度相比横截面积更有意义。

    作者:侯雪;王晨;张勇;王玲;程晓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并指整复切口模型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术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思路的培养,单纯利用课本、幻灯等进行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明显落后于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模型将抽象的理论与形象的三维设计构件有机结合,是当前外科手术教学的一个趋势。如何利用简单材料并结合专业知识,模拟手术过程,制作一种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手术模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作者:黄书鹏;陈亮;李晓格;王珍祥 刊期: 2016年第30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