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栋;武艳;廖鹏;黄媛华;李倩;葛善飞;游宇;梅文娟
目的:研究健康中老年男性椎后肌群的脂肪浸润及肌肉含量与腹内脂肪及年龄的相关关系。方法使用定量CT (QCT)检测88名50~79岁健康男性L3腰椎中部层面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肌肉面积、肌肉脂肪浸润(MFI)比例情况及腹部多层面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总脂肪面积,并计算出腹部总内脏脂肪含量、腹部总皮下脂肪含量和腹部总脂肪含量。统计学处理应用组内相关系数、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高龄组(70~79岁)的M FI和肌量变化的程度明显高于另两组( P<0.05)。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及M FI程度与年龄有弱相关性(其中脂肪面积:r=0.381, P<0.05;M FI:r=0.358,P=0.001),但肌肉含量的改变与年龄没有显著相关性。年龄是唯一进入全部椎后肌群体质成分的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结论在健康中老年男性人群中,年龄增长是影响椎后肌群退变进程的重要因素,而椎后肌群的M FI程度与衰老导致的骨骼肌退变密切相关。
作者:蔡韦;王玲;陈颐中;焦顺霞;赵茜;李新彤;端木羊羊;王晨;侯雪;程晓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儿童重症监护病区(PICU )护士与儿童普通病房护士对患儿疼痛的认知情况。方法通过对华中地区11家三级甲等医院护理部,以微信平台的方式对儿科护士发放调查问卷,对回收的3283例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ICU护士与普通病区护士在年龄、婚姻状况、职称、高学历、本专业护理工作年限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职务、从事护理工作年限及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年限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U护士与普通病区护士的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问卷(PNKA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维度中仅药物镇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U护士PNKAS调查量表答对多的前3个问题及答错多的前3个问题的正确率与普通病区护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中地区儿科PICU护士与普通病区护士疼痛知识掌握情况均不乐观,今后须根据PICU护士及普通病区护士对疼痛知识掌握的不同情况,提供针对性培训,为儿科患者提供更好的疼痛管理。
作者:姚文艳;王婷;花芸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和Vojta姿势反射检查评估高危儿脑性瘫痪(CP)的一致性。方法以2012年2月至2014年11月于该院康复科就诊并随访至1岁的310例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基本信息,GM s评估、Vojta姿势检查及粗大运动发育量表结果,随访至患儿1岁,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GMs评估中110例表现为不安运动缺乏(F-),8例表现为痉挛‐同步性(CS)全身运动。GMs评估对高危儿CP预测的效度:灵敏度87.27%,特异度89.00%,阳性预测值81.35%,阳性似然比2.40,阴性似然比0.04。(2)Vojta姿势反射检查阴性131例,阳性179例,其中轻度异常者132例,中度异常者77例,重度异常者32例。Vojta姿势反射检查对高危儿CP预测的效度:灵敏度98.18%,特异度33.50%,阳性预测值44.81%,阳性似然比2.93,阴性似然比0.447。(3)两种检查方法预测C P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一致性不理想(κ=0.22,P<0.01)。结论 GMs评估及Vojta姿势反射检查一致性不理想,GMs评估优于Vojta姿势反射检查。
作者:杜菲;刘依竞;刘玥;秦菁金;罗晓曦;肖农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不同六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表达水平恶性胶质瘤患者术后采用不同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为临床更有效地进行化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肿瘤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将其中64例MGMT表达阴性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32例),26例MGMT表达阳性患者纳入C组。A组采用放疗加替尼泊苷加尼莫司汀的治疗方案,B组采用放疗加替莫唑胺的治疗方案,C组采用放疗加替尼泊苷加尼莫司汀的治疗方案。比较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随访观察1年后生存率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出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氮、周围神经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明显高于A、B组(P<0.05)。随访观察1年,仅C组有1例患者失访。A、B、C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10、7个月,C组中位生存期明显低于A、B组(χ2=7.673,P=0.006;χ2=6.395, P=0.011),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3,P=0.802)。结论 MGMT表达阳性的胶质瘤患者长期预后效果明显较MGMT表达阴性者差。
作者:袁江伟;杨洁;宋玉芝;王玉祥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有高危因素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预防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178例在该院住院期间有高危因素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A、B、C组。A组64例患者术后12 h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5000 U ,每日1次;B组64例患者术后12 h应用LMWH2500 U加丹参20 mL ,每日1次;C组50例患者术后未预防性应用上述药物。比较3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术后出血情况及凝血指标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3组患者共发生下肢DV T 7例,术后出血9例。A、B、C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分别为0、1.6%和12.0%;A、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4%、3.1%和2.0%,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较术前下降,B、C组变化不大,A组分别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应用LMWH可明显降低有高危因素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VTE发生率,LMWH联合丹参可提高抗凝安全性,不增加术后出血等风险。
作者:郭伟平;申沛;林耀蕙;朱芳芳;王军;刘勇战 刊期: 2016年第30期
随着现代医学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思路的培养,单纯利用课本、幻灯等进行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明显落后于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模型将抽象的理论与形象的三维设计构件有机结合,是当前外科手术教学的一个趋势。如何利用简单材料并结合专业知识,模拟手术过程,制作一种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手术模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作者:黄书鹏;陈亮;李晓格;王珍祥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证实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子宫良性病治疗中引起的不良反应较轻。方法通过对该院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成功接受 HIFU治疗的877例子宫良性病患者进行追踪随访,总结分析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归纳总结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处理措施及转归:不良反应中98%为国际介入放射学会(SIR)分级A~B级,不需特殊干预,在治疗后即刻至1周内完全恢复;2%为SIR C~D级,住院处理及护理后完全恢复;未出现SIR D级以上严重并发症。结论 HIFU能较为安全地应用于该子宫良性病的治疗中,可对临床上HIFU在子宫良性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刘玉琴;曹柳明;宋洋;温贵萍;张乃芬 刊期: 2016年第30期
Dandy‐Walker综合征(DWS )又称先天性第四脑室中、侧孔闭锁及后颅窝脑积水综合征,是较为罕见的先天性脑发育异常[1],该疾病患儿合并视网膜母细胞瘤更加少见。结合文献分析儿童DWS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儿童DWS的认识。
作者:刘静;陆彪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通过比较人体测量学方法与定量CT (QCT )方法,探讨人体测量方法与QCT测量腹内脂肪的相关性及预测误差。方法测量568名中国成人(男234人,女334人)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并进行腰椎CT 扫描。采用Mindways QCT软件的体质成分测量功能定量测量腹部脂肪分布,测得T12、L1、L2、L3、L4、L5椎体下缘水平及脐层面的腹内脂肪面积(VFA)和总脂肪面积(TFA),计算出皮下脂肪面积(SFA)、总腹内脂肪体积(TVFV)、总皮下脂肪体积(TSFV)、总脂肪体积。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同VFA的相关性,用标准估计误差(SEE)预测VFA同实际脂肪面积的误差值。结果腰围与不同解剖位置的 VFA相关性均优于臀围、BMI和腰臀比,其相关系数 R2分别为0.48~0.64(男)、0.53~0.66(女),P<0.01。腰围预测VFA同实际脂肪面积的 SEE分别为25.36~31.57 cm2(男),23.64~25.31 cm2(女)。达均值为23.13%~27.78%(男),25.44%~36.03%(女)。结论人体测量学参数预测VFA的 SEE较显著,而QCT可以更精确地测量VFA ,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作者:端木羊羊;余永强;程晓光;王玲;张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比较糖尿病(DM)患者不同血糖控制水平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KPLA)的临床和超声特征。方法146例糖尿病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KPLA‐DM )患者根据糖化产物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分为3组(控制好,HbA1c≤7%;控制良好,7%< HbA1c≤9%;控制差,HbA1c>9%)。分别比较3组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超声特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血糖控制好和良好的患者相比,血糖控制差的患者发病年龄低、住院时间更长(P<0.05);更易合并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P<0.05);并发症及需积极抢救的临床危象多见;转移性感染多发(P<0.05)。KPLA‐DM可呈特征性的片状、团块状增强回声超声图像,血糖控制差的患者胆道系统积气、肝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较其他两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KPLA‐DM 超声图像具有特征性,超声观察到的胆道系统积气及肝静脉血栓形成与KPLA‐DM 患者血糖控制差相关,提示可能存在转移性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施静;丁炎;周昊;吴鹏西;朱巧英;周锋盛;蒋骁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Ⅰ型干扰素通路中干扰素调节因子2(IRF2)基因rs1314612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析技术检测366例SLE患者、218例健康对照者IRF2基因rs13146124位点多态性,计算和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SLE患者 IRF2 rs13146124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11、0.246、0.743,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93、0.205、0.136;P值分别为0.761、0.651、0.712);SLE患者IRF2 rs13146124位点A、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13、0.87,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790)。IRF2 rs13146124位点等位基因A和G与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等特异性抗体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F2 rs13146124位点的等位基因与关节炎、肾损伤等临床特征无相关关系。结论 IRF2 rs13146124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贵州人群SLE的易感性无关。
作者:崔晓丽;李红梅;刘水和;叶震璇;张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水飞蓟素(Silymarin ,Sly )主要含有水飞蓟宾、水飞蓟亭、异水飞蓟宾和水飞蓟宁,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水飞蓟宾。Sly在欧洲和亚洲国家作为治疗各种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和保护肝脏免受化学和环境毒素伤害的一种传统药物已超过2000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Sly在癌症不同病变阶段,包括抑制肿瘤生长、抑制血管再生、化疗增敏,以及抑制发病和转移中扮演关键角色,对肝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膀胱癌、肺癌、睾丸癌、宫颈癌、乳腺癌和肠腺癌等具有抗癌活性,还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1]。然而 Sly 疏水疏油,口服经肝肠循环后只有20%~50%被胃肠道吸收并快速代谢消除,因此其生物利用度极低(大鼠0.73%)[2]。纳米给药系统(nanoparticle drug de‐livery systerm ,NDDS)的研究和开发将改善药物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本文对水飞蓟素纳米给药系统(Sly‐NDDS)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杨延音;何静(综述);孙化富(审校)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团体与个体死亡教育干预,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事业的发展。方法收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Ⅲ、Ⅳ期癌症患者2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31例。两组患者均按诊疗常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除常规健康指导外增加团体与个体死亡教育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功能领域中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症状领域中疲惫、疼痛、气促、便秘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团体与个体死亡教育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功能领域状况,减轻症状领域中疲惫、疼痛、气促、便秘等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永红;苏蕾;王章琴;王彦哲;高晓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中,卵巢癌病死率位居首位[1],且发病率逐年增加。靶向治疗指针对已明确的致癌位点(蛋白分子或基因片段)设计相应治疗药物,药物在体内特异性结合致癌位点并发生作用,使癌细胞特异性死亡。这就要求靶向治疗药物同时具有杀伤作用和靶向作用,卵巢癌靶向治疗中多种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但因其靶向作用差导致的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限制了药物的用量及终的杀伤效能。因此,提高卵巢癌靶向治疗药物的靶向作用就成了有力的解决措施。找到卵巢癌细胞表面的特异性结合位点及其配体,将配体偶联药物形成复合物,通过复合物中的配体与癌细胞上的相应位点特异性结合,进而将药物输送至卵巢癌细胞内,这就增加了药物的靶向性。现将已投入研究的可与药物偶联的配体及其对应的卵巢癌细胞表面结合位点进行综述。
作者:陈俊臣(综述);刘恩令(审校)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血液病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现状及需求。方法自行设计问卷,抽取重庆市各区县医院60家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涉及工作基础、规章制度、人员条件等问题。结果共发放60份问卷,有效问卷57份。研究对象中,仅14.04%为血液病专科实验室,大多数都能完成基本检验项目,66.67%有完整实验流程及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人员以中级职称和本科学历为主。35.08%实验设备超过500万元,45.61%有专人检查记录。约45.61%出检验报告时会参考临床表现,并严格审签,大多数研究对象反应设备落后、人员缺乏,主要希望建立远程会诊系统和开展学习进修。结论重庆市各医院血液病实验室整体质量较好,建议加强全面质量控制,建设血液病应急救援系统,以提升实验室质量和水平。
作者:熊静康;张曦;张诚;彭贤贵;任家顺 刊期: 2016年第30期
心电图是当今应用普遍的心血管疾病检查手段,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诊断率约为70%,而且约50%的患者在发病后1 h内(黄金时间)死于院外。因此,为使AMI患者在发病的“黄金时间”得到有效救治,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本研究对175名社区及基层医护人员进行心电图相关知识及心电图技能操作培训,旨在探讨心电图技能培训在社区及院前急救AMI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琴;杨苏萍;张雅莉;陈晓婕;田晓芬;吴洁;洪基格 刊期: 2016年第30期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由初始心肌损伤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无力和液体潴留。心力衰竭是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等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患者的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近年来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呈持续增长,正逐渐成为21世纪重要的心血管病症[1]。据我国50家医院的住院病例调查,C H F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疾病的20%,而病死率占40%[2]。因C H F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以及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特点,受到了临床医学界的重视,也是近年来中医研究的热门话题。传统中医学没有CHF或心力衰竭的病名。根据现代医学CHF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传统中医学中的“怔忡”、“心悸”、“喘证”、“支饮”、“水肿”、“积聚”等范畴[3]。近年中医对CHF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认为本病病位在心,与肺、脾、肾、肝密切相关,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为气虚、阳虚,标实为血瘀、痰湿、水饮[4]。目前,国内CHF中医辨证分型暂未统一标准,大多数临床研究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CHF分为以下7种类型:心肺气虚、气阴两虚、心肾阳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痰饮阻肺、阴竭阳脱。中医认为CHF的始动因素是心气虚衰,发病的中心环节是淤血,气虚血瘀贯穿于本病的全过程,是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在CHF的诸多证候中,气虚血瘀证为常见的证候。据王娟等[5]对630例C H F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发现,辨证为气虚+血瘀所占的比例在所有辩证中高。尹学凤等[6]根据CHF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发现,气虚血瘀证在CHF中为常见。
作者:唐咏;侯乐;李辉;冯文伟;曾靖;廖鹏达;刘炜枫(综述);陈伯钧(审校)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评价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4例患者共87个肿块进行常规超声、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检查,得出剪切波速度值,并运用image J软件对VTI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出肿块的平均光密度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RFI的意义。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87个乳腺肿块中良性病灶56个、恶性病灶31个。恶性病灶V T Q≥3.49 m/s (临界值)的病灶数为21个,<3.49 m/s为10个。良性病灶V T Q≥3.49 m/s病灶数为3个,<3.49 m/s为53个。恶性病灶平均光密度值大于或等于202.25(临界值)的病灶数为28个,<202.25为3个。良性病变平均光密度值大于或等于202.25的病灶数6个,<202.25为50个。乳腺良恶性病灶VTQ剪切波速度及VTI平均光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关于乳腺肿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约登指数,常规超声分别为96.8%、67.8%、62.5%、97.4%、78.2%、0.645;ARFI分别为93.5%、98.2%、96.7%、96.5%、96.6%、0.917。结论 ARFI成像对乳腺肿瘤诊断的特异度、准确率优于常规超声。
作者:张杰;隋秀芳;王磊;叶磊;崔亚云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慢性组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A(IL‐17A)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淋巴滤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该院收治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COPD分级将其分为轻度组(n=23)、中度组(n=42)和重度组(n=23)3个亚组,另根据淋巴滤泡生成情况将其分为淋巴滤泡组(n=21)和非淋巴滤泡组两个(n=67)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血清IL‐17A和趋化因子CXCL12水平并检测同期肺功能,分析COPD患者血清IL‐17A和CXCL12水平与其病情、淋巴滤泡生成及肺功能的关系。结果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与重度组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IL‐17A和CXCL12水平均升高,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均降低;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患者血清LI‐17A和CXCL12水平均升高,FEV1和FVC均降低(P<0.05)。与非淋巴滤泡组比较,淋巴滤泡组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IL‐17A和CXCL12水平均升高,FEV1和FVC均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OPD患者血清IL‐17A和CXCL12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淋巴滤泡生成率均呈正相关(IL‐17A :r值分别为0.728、0.762;CXCL12:r值分别为0.752、0.776,P<0.05),与 FEV1和 FVC均呈负相关(IL‐17A :r值分别为-0.756、-0.783;CXCL12:r值分别为-0.743、-0.767,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IL‐17A和CXCL12水平与其病情、肺功能及淋巴滤泡生成相关,可能作为患者病情、肺功能及淋巴滤泡生成的评估参考指标。
作者:蔡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目的:探讨H2型松弛素(Relaxin‐2)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Relaxin‐2对VSMCs的迁移作用;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对细胞信号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核因子‐κB(NF‐κB) p65的影响。结果 Relaxin‐2可剂量依赖性促进VSMCs的迁移,应用NF‐κB抑制剂BAY 11‐7082可阻断Relaxin‐2诱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和ERK抑制剂 U0126预处理可以降低Relaxin‐2引起的NF‐κB p65的激活。结论 Relaxin‐2可能通过活化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激活NF‐κB p65,进而促进MMP‐9和MMP‐2的表达,从而诱导VSMCs迁移效应。
作者:马晓娟;王侠;丁肖华;付毓平 刊期: 2016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