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哮喘控制影响因素的研究

卢卫红;吴湘涛;周淼;方超;彭熹

关键词:哮喘, 儿童, 影响因素, 预测因子
摘要:目的 探讨湛江地区学龄期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情况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免疫学因素等多重致病因素的关系,为指导该地区学龄期儿童哮喘临床防治和病情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统一的ACT问卷调查,采用前瞻性、非干预性研究方法,收集门诊5~14岁哮喘儿童进行随访观察,为期3年,调查哮喘患儿控制情况与治疗前病程、疗程、居住环境、饮食习惯、过敏史、过敏原、家族过敏史、诱因、血清25(OH)D3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1)收集病例87例,完成随访80例,年龄均数为9.16岁,所有患者经过规范化治疗后完全控制49例,部分控制22例,未控制9例;停药46例.(2)不同控制情况下25(OH)D3水平有明显差异,控制良好的患儿的血清25(OH)D3均值明显高于控制不佳者.(3)对各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居住环境较差(P=0.024,OR=0.077)、合并过敏性鼻炎(P=0.001,OR=33.114)、过敏史(P=0.041,OR=7.179)、感染为诱因(P=0.000,OR=220.367)对哮喘的控制情况有明显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居住环境、过敏性鼻炎、过敏史、谤因、病程、疗程、血清25(OH)D3水平是影响湛江地区学龄期儿童哮喘控制的危险因素.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SNCA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对帕金森病(PD)患者α-突触核蛋白(SNCA)rs356200和rs356165位点的多态性进行研究,探讨SNCA基因多态性与PD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120例PD患者(PD组)和12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PD患者根据是否有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对各组患者rs356200及rs356165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进行研究.结果 PD组和对照组rs356200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和对照组rs356200 G/G、A/A和A/G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和对照组rs356165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和对照组rs356165 G/G、A/A和A/G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rs356200及rs356165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的发病和SNCA基因rs356200和rs356165位点的多态性有关,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和SNCA基因rs356200和rs356165位点的多态性没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宋天琦;白洋;闫旭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癫痫相关性抑郁的炎症机制研究进展

    癫痫与抑郁是神经精神科学中的两大主要疾病,二者关系密切,癫痫相关性抑郁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成年和儿童的癫痫患者抑郁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研究使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和《疾病分类的国际分级》对已经出版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癫痫患者的终生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精神疾病的发生率为44%~63%,而重度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为8%~48%,且均值为29%,中位数为32%[1].近的一项Meta分析也表明癫痫患者伴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大量数据表明在2.2%~23.1%之间,一项对185 000户居民患癫痫、糖尿病、哮喘人群中抑郁的发病率进行调查,在2 900例癫痫患者中,有29%的患者至少发生过1次重度抑郁,而健康调查者发生率为8.6%[2].癫痫合并的精神障碍,尤其是抑郁症,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有抑郁症病史的癫痫患者发生耐药性或难治性癫痫的风险较无抑郁症病史者高2.2倍,前者手术治疗失败的概率也更高.癫痫患者的自杀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导致癫痫患者自杀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可能为合并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两种以上精神疾病)[3].因此了解癫痫相关性抑郁的发病机制,对防治癫痫相关性抑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伦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载脂蛋白J对缺氧/复氧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目的 观察载脂蛋白J(ApoJ)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乳鼠心室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 用携带ApoJ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乳鼠心肌细胞使ApoJ高表达.利用三气培养箱建立H/R模型,SOD类似物Mn(Ⅲ)TBAP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去磷酸化抑制剂Salubrinal提前预处理,将心肌细胞分成对照组、H/R组、ApoJ组、ApoJ+ H/R组、Mn(Ⅲ)TBAP+H/R组、Salubrinal+ H/R组.利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量、凋亡蛋白酶半胱天冬酶-3/7 (caspase-3/7)及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blot检测ApoJ、氧化酶Nox2 /gp91 phox、内质网特异性凋亡蛋白caspase12、CHOP的表达及eIF2α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ApoJ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后,心肌细胞ApoJ蛋白高表达.与对照组相比,H/R组细胞存活率和SOD的活性明显下降,LDH的漏出量及caspase-3/7的活性升高,Nox2/gp91phox、caspase-12、CHOP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eIF2α的磷酸化水平升高.与H/R组相比,ApoJ组、Mn(Ⅲ)TBAP组及Salubirnal组LDH的漏出量及caspase3/7的活性明显降低,ApoJ高表达使细胞存活率和SOD的活性显著升高,Nox2/gp91 phox、caspase-12、CHOP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而eIF2α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ApoJ通过抗氧化应激及内质网应激的作用,减轻H/R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作者:李利娟;马彦卓;孔令锋;陈瑜;王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他汀类药物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该院入院治疗的184例CHD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方案,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糖和血压,其中对照组患者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曲美他嗪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临床总有效率为87.0%,明显高于对照组6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疗效临床总有效率为8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CHD稳定性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患者血液生化指标改善更明显,心功能恢复更好.

    作者:付生弟;谢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胸壁复合性血管内皮瘤1例

    复合性血管内皮瘤(composite hemangioendothelioma,CHE)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低至中度恶性的血管肿瘤,同时含有良性、低度恶性以及恶性的血管成分[1],其自然属性和生物学行为尚不清楚[2].至今为止文献报道不多[34].现将1例发生于胸壁侵犯胸膜、并破坏肋骨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良山;杨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数字化课程教学模式下医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院校教育紧随数字化课程的发展趋势,转换角色、自由学习、即时学习的理念正逐步成为21世纪新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1].一方面应发挥先进教学资源、教学理念、服务设施等一系列教学配置的优势,提供给学生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以及满足社会化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应倡导学生与时俱进,改变方法,自主学习,从而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高质量、高技术的新型人才.因此,探索适合数字化课程模式下的自主学习方法成为当前教育的聚焦点和突破点.

    作者:欧阳琳;王云贵;马腾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国家医学电子书包应用实践与发展建议

    自从1999年新加坡率先开展电子书包试点以来,目前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50多个国家推行电子书包[1].在数字化教育的潮流中,我国中小学生的电子书包开发与应用的热度高涨[2-3].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电子书包的发展严重滞后,医学电子书包更是鲜有人知.经过上千名专家的不懈努力,国家医学电子书包在数字化潮流中应运而生,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和信息化的先锋.国家医学电子书包是我国目前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医学数字化教材,具有非常强的前沿性与创新性,将为培养高等医学专业人才和医学教育改革实践提供资源和契机.

    作者:卢曙光;丛延广;谭银玲;胡福泉;饶贤才;李明;胡晓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对手术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髌骨置换与非髌骨置换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有关全膝关节置换术时髌骨置换与否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筛选并提取相关数据,以再次手术率、膝关节疼痛分数以及膝关节评分作为测量指标.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5篇文献纳入分析,共1 788例患者,其中髌骨置换组患者共871例,非髌骨置换组患者共917例.髌骨置换组患者的再次手术率明显低于非髌骨置换组患者(RR=0.50,95%CI:0.33~0.76;P=0.001),且膝关节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WMD=3.04,95%CI:0.41~5.67;P=0.02).而两种手术方式患者的前膝关节疼痛(WMD=0.96,95%CI:-0.85~2.76;P=0.30)、膝关节评分(RR=0.81,95%CI:0.50~1.32;P=0.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时进行髌骨置换可以降低再次手术的风险,改善术后膝关节功能,但不能改善术后膝关节疼痛分数及膝关节评分指数.

    作者:李宣明;刘权兴;张时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先天性脑膜膨出合并脑脊液鼻漏的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先天性脑膜膨出位于鼻中隔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介绍1例罕见的鼻中隔内脑膜膨出,回顾脑膜膨出的类型及筛骨垂直板的发生过程,讨论其发病机制,总结该病诊断及治疗的方法.结果 鼻内窥镜下经鼻中隔行修补手术治疗短期内获得了较好疗效.结论 筛骨垂直板发生过程中左右两部分未完全闭合可导致脑膜膨出并形成脑积液鼻漏,对于这样的脑膜膨出,可在鼻内镜下经鼻中隔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作者:王昶;梁小军;朱先柏;邓安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对照研究

    目的 研究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将重庆市中山医院心内科67例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分为左西孟旦治疗组(L组,n=33),多巴胺治疗组(D组,n=34).比较、分析治疗后1、3、7、30d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NT-pro-BNP治疗后1、3、7d较基线显著下降(P<0.05),LVEF治疗后3、7d较基线显著上升(P<0.05),GFR治疗后1、3、7、30 d与基线比较显著上升(P<0.05).D组:NT-pro-BNP治疗后7d较基线显著下降 (P<0.05),LVEF治疗后7d较基线显著上升(P<0.05),GFR治疗后1、3、7、30 d较基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T-pro-BNp、LVEF、GFR的显著水平值L组均优于D组.结论 左西孟旦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肾功能水平优于多巴胺.

    作者:李永梅;郑向清;梅霞;吴非飞;罗羽慧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微创关节镜在膝关节纵向撞击军事训练伤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微创关节镜在军人膝关节纵向撞击军事训练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关节四肢外科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门诊收治的因纵向撞击军事训练导致的膝关节损伤患者538例,按照《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的判定标准对其一般情况、损伤类型、致伤科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MRI检查结果、损伤种类及程度,笔者提出膝关节纵向撞击伤的分级诊疗策略,并根据策略筛选出需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行关节镜手术,并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和主观评价满意度调查.结果 终行手术者76例,所有患者均随访12~35个月,Lysholm术前评分[(46.3±5.3)分]与术后评分[(83.7±3.8)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膝关节镜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没有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患者主观感受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71例(93.4%)患者对关节镜手术疗效满意,术后患者全部返回军事训练场参加正常训练.结论 微创关节镜作为膝关节纵向撞击训练伤的一种检查和治疗手段,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膝关节损伤情况,及时修复损伤半月板及韧带重建,创伤小愈合快,患者能尽快恢复常规军事训练.

    作者:熊雁;王舒楠;王子明;王爱民;王雲蛟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8670例住院死亡患者特征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8 670例死亡病案,了解疾病分布及死因变化规律.方法 疾病分类2000年及2001年以ICD-9为标准,其他年份以ICD-10为标准,应用Excel2007、SPSS17.0软件系统对该院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间住院死亡患者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年来男女死亡性别比例约为1.92∶1,心脏病死亡男女性别比例为1.3∶1.15年来住院患者人数在迅速增加,而病死率逐年下降.死亡高发年龄段为60岁及以上(4 281例,占49.38%),尤其是60岁以上的心脏病患者死亡人数占心脏病总死亡人数的61.9%.其次是45~59岁年龄段(占20.30%),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冠心病、脑出血、脑梗死;心血管系统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冠心痛、高血压和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前三位死因依次为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呼吸衰竭;恶性肿瘤死因的前三位依次为肺癌、白血病及肝癌.按季节分布来看,冬季死亡人数多(2 362例,占27.24%).从住院天数来看,以住院时间小于或等于1d的住院患者死亡人数多,为2 625例,占30.28%.结论 分析住院患者死因、疾病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医院管理方案改革,提高该地区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水平.

    作者:石宝星;范忠才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

    在临床上通过输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engineered T cells,CAR-T)来进行免疫治疗,首次通过基因改造技术应用慢性病毒载体,将表达B细胞的CD19+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转染至患者的T细胞中,改造后的T细胞称为CD19特异性CAR-T细胞.CAR-T通过表面标志特异性识别、结合、杀伤CD19+肿瘤细胞.可以用于临床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治疗,CD19 CAR-T细胞诱导CR率高,可以介导髓外抗肿瘤的作用.这些T细胞在体外经过大量扩增后新输入到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体内发挥作用[2].迄今的研究结果显示,这种经逆转录病毒基因转染后的T细胞,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和有效的[3].

    作者:冯娜;杜欣;张诚;郝静;曾荔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血管内超声和血流储备分数测定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比较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和血流储备分数测定(FFR)在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分为IVUS组和FFR组,分别接受IVUS或FFR检查,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IVUS组中,如MLA<4 mm2或冠状动脉狭窄虽不足,但IVUS显示为不稳定斑块,则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FFR组中,以FFR<0.75作为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指征.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病史等一般信息及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IVUS组行介入治疗的比例高于FFR组(P<0.01).(3)两组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US和FFR检查均可用于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介入治疗,受准确性的限制IVUS不能取代FFR检查的地位.

    作者:李伯艳;赵庆霞;史苏娜;曾春燕;李霞;李虎;贾风顺;张艳丽;纪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1例晚期血液病患者无效造血抢救置管的护理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造血功能衰竭等,并呈现出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的趋势[1],临床以贫血、出血、感染为主要表现,好发于中、老年患者.晚期MDS患者经反复化疗,外周血管穿刺条件极差,骨髓抑制后易并发感染、出血等,长期的无效造血血小板极度低下,约有40%~60% MDS患者血小板减少并发出血.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即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PICC是血液肿瘤患者保障长期化疗重要的通路之一,而血小板往往是PICC导管置入参考的重要指标,通过释放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参与机体的凝血过程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当血小板减少时穿刺PICC导管,因凝血机制被破坏,出血时间延长,穿刺点易渗血不止或形成皮下血肿风险极大.2015年1月本科室为1例血小板计数(PLT)为3×109/L的晚期MDS患者在紧急抢救情况下而外周静脉穿刺条件极差时成功留置PICC导管,顺利完成抢救治疗,保障了临床安全,经过护理未出现PICC相关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小丽;曾东风;张曦;高蕾;冯一梅;杜欣;孙爱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白细胞介素-17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病死率的预测价值

    目的 评估监测循环血白细胞介素-17(IL-17)预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60 d病死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85例外科(n=35)或内科(n=50)治疗的NEC新生儿.在诊断NEC及术前检测血清IL-17水平,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 60 d后病死率为20%(17/85),其中5例(10%)为内科治疗组,12例(34%)为外科治疗组.IL-17与30 d后病死率显著相关(OR 1.38;95%CI:1.14~1.67;P=0.001).外科治疗组术前IL-17水平(27~7 500 pg/mL,中位数2 625 pg/mL)较内科治疗组(中位数156 pg/mL)明显更高(P<0.01).内科治疗组和外科治疗组NEC在曲线下面积的区别为0.82(95%CI:0.74~0.90),IL-17有检测意义的临界值为1 783 pg/mL(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59.2%).结论 血清IL-17水平与NEC新生儿60 d病死率相关.

    作者:邱玉芬;高晓燕;冯琳;陆月合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老年患者血清脂联素及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老年患者的血清脂联素(APN)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从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筛选68例合并视网膜病变老年患者(T2DM+ DR组),调查其一般资料,检测常规生化指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总APN、高分子量APN及Hcy水平,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价三者间的相关性.选取同期6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7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NC组)作对照.结果 T2DM、T2DM+DR组的腰臀比、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高于NC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回醇水平低于NC组;T2DM+ DR组的病程和体质量指数均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T2DM+DR组的总APN和高分子量APN水平均低于NC组,总APN与高分子量APN的比值(H/T)亦低于NC组(P<0.05),但Hcy水平高于NC组(P<0.05);且T2DM+ DR组的总APN、高分子量APN水平均低于T2DM组,Hcy水平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DR组血清总APN(r=-0654)、高分子量APN(r=-0.562)水平均与Hcy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老年患者的血清APN水平降低、Hcy水平升高,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进展有关.

    作者:陈姬;杨冯睿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Apelin对葡萄糖的毒性作用及对胰岛细胞PDX-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Apelin对葡萄糖毒性作用及对胰岛细胞胰十二指肠同源盒蛋白-1(PDX-1)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正糖组5.6 mmol/L,高糖组16.7 mmol/L,极高糖组33.3 mmol/L),+/-Apelin-36培养胰岛β细胞株NIT-1细胞3d,然后测定基础和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量,测定细胞内胰岛素含量和PDX-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与正糖组比较,高糖组和极高糖组的基础和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细胞内胰岛素均明显减少,PDX-1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未加Apelin组比较,加Apelin高糖组和极高糖组的基础和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细胞内胰岛素明显减少,PDX-1蛋白表达下降(P<0.05);6组胰岛细胞的胰岛素水平与PDX-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与PDX-1 mRNA表达无关.结论 Apelin可能通过降低PDX-1蛋白表达参与葡萄糖毒性作用,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在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作者:黄炫赓;黎英荣;郑晓菲;潘海林;苏宏业;夏宁;肖常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依赖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Rv0341抗体阳性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依赖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简称依R菌)Rv0341抗体阳性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纳入42例依R菌Rv0341抗体阳性的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组,45例依R菌Rv0341抗体阴性的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症状、X线影像学表现、痰结核分枝杆菌和依R菌培养阳性率、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咳痰、咯血、气促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X线影像学表现研究组病变更多累及双肺及多个肺野(P<o.05),对照组病变更多局限于单肺和一个肺野(P<o.05),且研究组出现空洞的比率高于对照组(P<o.05);在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痰依R菌培养阳性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治愈、好转率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治疗无效的比例也低于研究组.结论 依R菌Rv0341抗体阳性初治肺结核患者具有临床症状重,病变范围广,易出现空洞,依R菌培养阳性率较高,治疗效果欠佳的特点、.

    作者:李桓;严晓峰;王静;杨坤;李同心;陈天刚;廖传玉;钱春芳;姚宇;沈明;钟敏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利用数字化三维模型评估CTA及MRA腹盆腔血管成像特点的研究

    目的 通过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原始图像分别构建腹盆腔血管数字化三维模型,用三维模型评估CTA及MRA对腹盆腔血管显示的差异.方法 采集25例健康青年女性的CTA及MRA原始数据集,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1)分别构建腹盆腔动静脉血管的三维模型,观察两类模型中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髂总动静脉、髂内外动静脉、子宫动脉、闭孔动静脉、臀上下动脉及其分支、阴部内动脉、骶正中动静脉、卵巢动静脉、骶前静脉丛的重建情况.并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两类模型中上述血管显示率是否有差异.结果 两种方法对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髂总动静脉、髂内外动静脉、臀上下动脉、子宫动脉几乎均能达到100%显示,CTA模型对于左右闭孔动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2 9、80%、44%、32%;MRA模型则分别是84%、72%、36%、44%,二者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2、P=0.508、P=0.564、P=0.382).对于骶前静脉丛,包括骶1横静脉、骶2横静脉、骶3横静脉、骶4横静脉,25例CTA模型的显示率分别是4%、8%、0%、4%;而MRA模型的显示率分别是76%、92%、96%、44%,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P=0.01).结论 基于三维模型的观察,MRA对于腹盆腔四级血管的显示率与CT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MRA对于骶前血管网的显示优于CTA.

    作者:陈春林;陈兰;刘萍;唐雷;陈斌;李彩霞;段慧;唐连;陈硕臻 刊期: 2016年第33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