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3~2012年巴南区农村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贺莉;熊鸿雁;李鸿

关键词:巴南, 农村, 医疗机构, 消毒工作质量, 乡镇卫生院, 身体健康, 重庆市, 医源性感染, 西部大开发, 资料分析, 医疗单位, 宣传任务, 消毒质量, 消毒监测, 卫生保健, 人民群众, 人口, 农业, 就医安全, 管理工作
摘要:重庆市是西部大开发中惟一的直辖市,巴南区属重庆发展的主城拓展区,下辖8个街道、14个镇,幅员面积1825平方公里,是重庆的工业大区和农业大区。截止2012年底,巴南区总人口89万,其中,农业人口达51万[1],农村医疗机构担负着农村预防、医疗、卫生保健、卫生宣传任务,他们的卫生消毒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就医安全[2]。为了解巴南区农村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状况,发现消毒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督促提高医疗单位的消毒质量,减少医源性感染,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现对2003~2012年巴南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消毒监测资料分析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 miR-141和 miR-143联合检测非小细胞性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中 microRNA 作为非小细胞性肺癌生物标志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定量 RT-PCR 检测训练组中30例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血清、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 microRNA,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和曲线下面积来筛选作为候选标志物的 microRNA,建立诊断模型,再用15例非小细胞肺癌和15例健康对照者中的候选 miRNA 的表达情况去验证模型(验证组)的诊断效能,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诊断价值。结果训练组中 miR-141和 miR-143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验证组中二者联合的诊断效能分别为:灵敏度为99%(95%CI :0.94~1.0),特异度为85%(95%CI :0.75~0.93),阳性预测值为87%,阴性预测值为99%。结论血清 miR-141和 miR-143是非小细胞性肺癌潜在的诊断标志物。

    作者:王雨涵;王洁;张洪为;雷丽明;黄远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RBP4与 TGF-β1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表达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外周血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变化的相关性及其在 GDM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 GDM 患者56例(GDM 组),正常糖耐量孕妇61例(NGT 组),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RBP4、TGF-β1等指标,先比较 GDM 组各指标的变化,再分析指标改变与胰岛素抵抗(IR)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 NGT 组比较,GDM 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升高(P <0.05);与 NGT 组比较,GDM 组RBP4、TGF-β1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GF-β1与 HOMA-IR 呈正相关(r =0.714,P <0.05)。RBP4与TGF-β1水平呈正相关(r=0.623,P <0.05),与 IR 相关性不明显(P >0.05)。结论RBP4与 TGF-β1协同表达成为 GDM 危险因子之一,可为 GDM 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雷开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FGF-23(R176Q)过表达对成年小鼠下颌骨形成和矿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 FGF-23(R176Q)过表达对成年小鼠下颌骨形成和矿化的影响。方法使用 CT 扫描、血清学检查、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和 RT-PCR 等方法分析 FGF-23(R176Q)转基因小鼠(TG 组)和野生型小鼠(WT 组)下颌骨,比较血清钙、磷浓度变化和下颌骨骨基质和矿化的差异。结果WT 组小鼠血清钙、磷和1,25(OH)2 D3浓度均明显高于 TG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G 组的成骨细胞密度低于 W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G 组的二聚糖阳性百分比高于 WT 组,而 DSP 阳性百分比低于 W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WT 组的 OCN 和Ⅰ型胶原 mRNA 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 TG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FGF-23(R176Q)过表达能够抑制下颌骨骨基质的形成,减少骨质的矿化,进而导致了下颌骨发育障碍。

    作者:刘洪;孙雯;郑阳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变应性咳嗽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48例口服酮替芬1 mg,每天2次,同时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μg,每天2次。对照组46例口服复方甲氧那明2片,每天3次,治疗时间6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咳嗽症状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3周后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 <0.05),6周后观察组疗效比对照组提高更为显著(P <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酮替芬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变应性咳嗽较复方甲氧那明疗效更好,适用范围更广,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王东安;孙洁民;杨硕;罗光伟;张念;文芸;聂红;王怡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重庆市松藻煤矿尘肺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探讨重庆市松藻煤矿井下工人的尘肺分布现状,为预防尘肺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对收集的2010~2012年松藻煤矿尘肺病例资料进行χ2分析。结果2010~2012年,松藻煤矿井下工人的尘肺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48,P <0.05),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23,P <0.05)。平均发病工龄为(20.50±5.45)年,尘肺Ⅰ、Ⅱ、Ⅲ期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9.162,P <0.05),尘肺合并结核率为2.94%。1979~2012年,各期存活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101,P <0.05)。结论近3年的尘肺发病率和患病率虽然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情况不容乐观。尘肺的发病以Ⅰ期为主,Ⅲ期尘肺病死率高于Ⅰ、Ⅱ期尘肺的病死率。应加强对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唐靖媛;程淑群;鲜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液回收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液回收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2年4月于该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556例患者,根据其术中输血方式分为对照组(278例)和观察组(278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自体血液回收,对照组患者不进行自体血液回收,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 h 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等)及血气分析(酸碱度、钾离子、乳酸等)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胸腔引流量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库存血用量(263.83±19.23)mL 明显少于对照组(615.24±20.34)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血液回收可有效补充血容量、减少自体血丢失,可明显减少患者库存血输入量,值得推广。

    作者:严宇;杨庆军;陈灏;吴洪坤;罗永金;余杨;喻鹏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降糖保肾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干预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降糖保肾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 DN 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服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服中药降糖保肾汤,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糖、血脂及肾功能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P <0.01)。两组患者治疗后 FBG、HbA1c、TC、TG、LDL-C 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C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治疗后观察组 FBG、HbA1c、TG、HDL-C 及 LDL-C 均显著优于治疗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 T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UAE、BUN、Scr 及 Cc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UAE、BUN 及 Ccr 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 Scr 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改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降糖保肾汤能显著改善 DN 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肾功能,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嘉陵;钱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TOMM40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与年龄相关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1]。以神经炎性斑(neuritic plaques,NP)、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 ofibrillary tangles,NFT)及脑血管淀粉样变性(cerebrovascular amyloidosis,CAA)为典型病理特征。虽然AD 的病因还未完全清楚,但随着遗传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类开始从基因层面来寻找 AD 的发病机制。研究发现58%~79%的 AD 与遗传因素有关[2]。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发现许多染色体区域很可能存在与 AD 有关的基因突变,目前只有载脂蛋白 E(apolipopro-tein E,ApoE)ε4等位基因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公认,但ApoEε4等位基因只占迟发型阿尔茨海默病(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LOAD)患者遗传风险的42%[3],其基因的多态性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因染色体19q13等区域突变而引起的基因变异。因此,寻找更多的候选基因,对 AD 的基因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随着研究的进行,有学者发现线粒体外膜转移酶40(translocase of 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40, TOMM40)基因多态性可增加 AD 的易感性[4]。本文就TOMM40基因多态性与 AD 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丽霞(综述);杨林(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穴位埋线对脑力疲劳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脑力疲劳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内源性糖皮质激素(GC)浓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 SPF 级12周龄大鼠36只分为健康组、模型组和穴位埋线组。穴位埋线组大鼠给予穴位埋线治疗。观察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实验结束后,采用 ELISA 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 ACTH 与 GC 浓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ACTH 与 GC 浓度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埋线提高脑力疲劳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作用明显,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 ACTH 与 GC 浓度、调节 HPA 轴功能有关。

    作者:武燕;刘茜;李思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和肽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 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和肽素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脑出血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诊断为急性脑出血患者109例(脑出血组)和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2例(对照组),对脑出血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血浆 NT-proBNP、和肽素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组血浆NT-proBNP 及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病情严重程度及出血量增加呈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浆 NT-proBNP、和肽素水平与脑出血量呈正相关(r=0.63,r=0.58,P <0.01),与 GCS 呈负相关(r=-0.52,r=-0.46,P <0.01)。结论血浆 NT-proBNP、和肽素水平和急性脑出血关系密切,能反映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杨永凯;张帆;薛少华;何祥中;高伟;刘盾;周晓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于德尔菲法的医院感染管理负面影响因素研究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面临更多的挑战。同时,医院感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避免医院感染恶性事件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已经成为医疗机构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议题。本文采用德尔菲法,旨在探寻影响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负面因素,以对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德尔菲法是由美国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在20世纪50年代初创立的,初被应用于国家防御事务中,由于国家安全保密原因,该法被开发12年后才被兰德公司公布并用于其他非军事领域。如今,德尔菲法以其适用性强和简单易行的特性逐渐被众多研究者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1]。德尔菲法是一个重复进行的专家咨询过程,以整合一组专家个人意见成群组共识为目的的主观评价和预测的方法。该法具有重复性、匿名性、收敛性和统计性的4大特点[2]。由于德尔菲法运用了反馈控制法,在对专家反馈意见进行处理时运用了定量统计分析方法,因而得到的结论可信程度较高。

    作者:陈自强;张鸿;胡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前置胎盘伴疤痕子宫的母婴结局--附25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伴瘢痕子宫的母婴结局。方法对253例孕28~42周单胎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的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母婴结局包括子宫切除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 Apgar 评分和新生儿体质量,采用逻辑式回归分析。结果孕28~42周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5.54%,完全性39.92%,部分性35.57%,边缘性24.50%。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78例,发生率30.83%。253例中247例行剖宫产分娩,6例经阴道分娩占2.37%。10例因严重的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占3.95%,子宫切除中完全性前置胎盘9例占90.00%,子宫切除中10例均为瘢痕子宫并前置胎盘占100.00%,前置胎盘伴有剖宫产史2次或2次以上占行子宫切除的明显增高(P <0.01)。排除孕龄因素,部分性和边缘性前置胎盘与完全性前置胎盘 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类型的前置胎盘中完全性前置胎盘伴瘢痕子宫增加了子宫切除的风险而对新生儿结局没有影响。

    作者:范翠芳;孙艳梅;董兰;王素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富血小板血浆复合物修复兔股骨中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富血小板血浆(n-HA/PA66/PRP)复合物修复兔股骨中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共40只,切除左股骨中段1 cm 连同骨膜的骨质造成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植入 n-HA/PA66/PRP 复合物后予以钢板固定;对照组植入 n-HA/PA66后予以钢板固定。术后2、4、8、12周每时间点处死5只兔子,进行 X 线片、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观察股骨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术后所有动物无感染、死亡及植入物脱落,大体标本及组织学结果显示术后2周内实验组开始有新生骨组织,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新骨生长速度和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12周 Lane-Sandhu 法 X 线片评分显示实验组(6.80±2.05)分,对照组(4.20±1.30)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强度在术后第2、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第8、1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n-HA/PA66/PRP 复合物具有促进骨质愈合的作用,尤其在早期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优于 n-HA/PA66。

    作者:卢旻鹏;王群波;董靖;曹春风;邱皓;朱水涛;刘佐忠;焦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早期经口进食进行肠内营养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经口进食为重症胰腺炎患者提供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8~2012年该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3例,分为 A、B两组,A组通过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B组发病72 h内经口进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死率、腹腔感染发生率、手术干预率及总并发症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腹腔感染率、病死率及手术干预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17.4%明显低于 A组的45%(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经口进食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马克强;高春江;汪志强;冯智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品管圈在提高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清洁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清洁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清洁率”为活动主题,运用品管手法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清洁率从52.48%提高到8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17,P <0.01)。结论品管圈对提高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清洁率效果显著,同时,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许冬梅;马又嘉;冉伟;甘秀妮;袁顺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下配制鼻饲匀浆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1]。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1位致残和死亡原因,发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每年有(150~200)万新发脑卒中病例,校正年龄后的年脑卒中发病率为(116~219)/10万人口,年脑卒中病死率为(58~142)/10万人口。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上升[2]。长期以来,中国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是以药物为主体的治疗模式[3]。但脑梗死患者常常合并有其他临床情况,如营养不良、行为障碍、抑郁等,已有研究证实脑梗死患者营养不良与卒中后抑郁相关[4],且营养不良所致的低蛋白血症在病情较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常导致预后不良,因此,对脑梗死患者的营养支持,改善其营养不良的状况具有重要意义[5]。

    作者:廖春莲;谭春燕;王凤霞;梁晓红;刘继红;秦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2种等离子手术方式治疗 OSAHS 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2种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方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明确2种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的优劣。方法将48例 OSAHS 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26例,全身麻醉下行等离子刀打孔消融术合并腭咽成形术;对照组22例,局部麻醉下行等离子刀射频打孔消融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研究组远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魁北克睡眠问卷(QSQ)5个维度分值和总分分值、Epworth 嗜睡量表(ESS)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AHI)指数及低动脉血氧饱和度(LSaO2)均较术前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全身麻醉下等离子刀打孔消融术加改良腭咽成形术远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局部麻醉下行等离子刀射频打孔消融术。

    作者:沈敏;万俐佳;刘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手术患者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分析

    目前,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尽早康复、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已经成为目前护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1]。临床护理路径是一项新的护理措施,其对提高护理质量及减轻患者经济与精神负担均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脑卒中手术患者49例,采用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余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复方木芙蓉涂鼻膏在鼻中隔矫正术术后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复方木芙蓉涂鼻膏在鼻中隔矫正术术后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16例鼻中隔矫正术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分为两组各58例,治疗组使用复方木芙蓉涂鼻膏联合生理性海盐水处理鼻腔,对照组只使用生理性海盐水处理鼻腔,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6个月。结果复方木芙蓉涂鼻膏联合生理性海盐水处理鼻中隔矫正术术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两组患者术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感染及术腔狭窄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木芙蓉涂鼻膏处理鼻腔可以促进创面愈合,防止手术鼻腔黏连,缩短鼻腔切口及黏膜修复时间。

    作者:林雁;浦玉秀;何晓光;钟玲;杨曦;王雨;张京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STMN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预后意义

    目的:研究 STMN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 STMN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 STMN1 siRNA 通过瞬时转染于食管鳞状细胞癌 TE-1细胞,使用 qPCR 和 Western blot 实验检测转染效果,通过划痕实验、Millicell 小室侵袭和转移实验观察转染 STMN1 siRNA 对 TE-1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STMN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 TNM 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之间显著相关,STMN1表达阳性者预后显著差于表达阴性者。siRNA 干扰 STMN1的表达可明显抑制 TE-1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结论STMN1促进了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发生并且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鸿武;江丹;谢子英;麦桥勋;雷昌贤;周梅花;孙大勇;赵亚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