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宗银;董晓静;苗菁;胡丽娜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腔镜活检正常胃黏膜20份(正常胃组织)作为对照组,手术切除胃癌标本60份(高‐中分化、低分化)作为胃癌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Smad2、CyclinD1正常胃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GF‐β1及Cyclin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Smad2在胃癌组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TGF‐β1及CyclinD1在低分化胃癌组中的表达高于高‐中分化胃癌组;TGF‐β1及CyclinD1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中的表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TGF‐β1、CyclinD1在胃癌组中的表达随着TNM分期的提高而升高,高‐中分化胃癌组Smad2较低分化胃癌组表达升高,Smad2的表达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中的表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Smad2在胃癌中的表达随TNM分期的提高而降低,TGF‐β1、Smad2及Cy‐clinD1的表达与患病年龄、性别无关;TGF‐β1与Smad2呈负相关,TGF‐β1与CyclinD1呈正相关,CyclinD1与Smad2呈负相关。结论TGF‐β1、Smad2与CyclinD1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病有关。
作者:潘理会;李春辉;刘海旺;程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人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份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大肠癌的组织蜡块(观察组)及80份距癌肿边缘5cm以上经病理证实无癌细胞残存的正常大肠组织(对照组),SP法检测VEGF、MIF在大肠癌及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VEGF,MIF在观察组中阳性率为77.50%、82.50%,在对照组阳性率为22.50%、27.50%,观察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MI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与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化无关。结论VEGF、MIF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
作者:王苗锋;熊茂明;李火友;龙腾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PDC A 循环又称质量环,是管理学科中的一个通用模型[1]。由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1954年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的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它包括4个阶段,即计划(Plan)、实施(Do)、确认(Check)、处理(Action)。输血病历作为临床输血的原始记录,是输血过程的法律依据,保证输血病历的规范完整既是安全输血的需要,更是防范因输血病历记录缺陷而引起医疗纠纷的关键[2]。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开始在输血病历检查中引入PDCA循环管理模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促进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持续改进。经过1年多的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红;姚健;林新梅;黎金凤;黄学平;张洪为;陈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是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项新的功能磁共振技术。在人体组织中,水分子受到组织细胞结构的影响,在各个方向的扩散程度不相同,即具有各向异性,而DTI则是利用扩散敏感梯度从多个方向对水分子的各向异性进行量化,反映水分子弥散速度及活体组织水分子交换功能情况,能进一步从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疾病病理改变情况[1]。DTI主要的评价参数是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和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 ,FA ),前者表示水分子扩散运动的速度及范围;后者表示水分子各向异性成分占整个扩散张量的比例。纤维示踪成像(fiber tractography ,FT )通过检测组织内水分子弥散各向异性反映出组织的方向性,结合计算机三维重建显示纤维三维结构整体连续及其空间分布情况的一种检查技术[2]。DTI及FT已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其在盆腔脏器的应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李佳(综述);吕富荣(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UNC5C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况与大肠癌UNC5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肿瘤科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共54例散发性大肠癌及相关正常黏膜组织,以及6个大肠癌细胞株和纤维细胞株(FCL)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实施基因mRNA和甲基化分析。结果UNC5A和UNC5B的mRNA,在所检测的大肠癌细胞株中均有表达。而UNC5C除FCL外,所有的癌细胞株中均无mRNA表达。在大肠癌组织中UNC5C的甲基化明显高于正常黏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NC5C基因在Ⅰ~Ⅱ期,以及Ⅲ~Ⅳ期的甲基化水平均显著高于未甲基化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照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UNC5C缺陷与大肠癌疾病呈正相关(r=0.856,P<0.05)。结论Netrin‐1受体UNC5C缺陷与大肠癌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孙冬生;高春艳;王志刚;刘宁;贾凤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经纤支镜无污染取痰痰培养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232例AECOPD患者病历资料,经纤支镜取痰的合格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232例AECOPD患者痰培养阳性率为71.98%,细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4.67%),对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及新的广谱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铜绿假单胞、肺炎克雷伯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高度敏感性,敏感率为90.00%以上,真菌感染有上升趋势。结论经纤支镜无污染痰培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AECOPD患者常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多见。
作者:张英民;毛毅敏;孙瑜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卫生士官承担了我军基层部队的主要卫生工作,他们是维护基层部队官兵健康的主要基础力量。自2012年开始,预选卫生士官的培养工作开始转由军医大学承担,这也赋予给军医大学新的任务,怎么提高预选卫生士官的授课效果,更加充分地利用军医大学优势资源来服务于部队,是广大预选卫生士官教学人员需要新思考的问题。预选卫生士官的培养工作开始转由军医大学院校承担,更加有利于培养卫生士官岗位任职需求,进一步保障官兵平战时健康,增强基层部队战斗力[1‐2]。
作者:罗勇军;周其全;罗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健康体检人群中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现状,并对乙肝结果模式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6 ~ 12 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健康体检的30 170 例血清中HBV 表面抗原(HBsAg) 、HBV 表面抗体(HBsAb) 、HBVe 抗原(HBeAg) 、HBVe 抗体(HBeAb)和HBV 核心抗体(HBcAb)结果。结果 该市0 ~ 96 岁健康体检人群中 HBsAg 的阳性率为8 .02% (2 419/30 170) ,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88 .045 、67 .813 ,P<0 .01) ;HBV 感染率为28 .64% (8 641 /30 170) ,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的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202 .347 、36 .171 ,P< 0 .01) 。30 170例体检者乙肝5 项(HBsAg ① 、HBsAb ② 、HBeAg ③ 、HBeAb ④ 、HBcAb ⑤ )检测结果归纳为14 种模式。全为阴性、单独HBsAb 阳性作为健康人群常见的两种模式,其百分比分别为25 .76% (7 772/30 170)和45 .60% (13 757/30 170) ;作为HBV 感染者的常见模式“ ① ④ ⑤ ”阳性、“ ① ③ ⑤ ”阳性及“ ① ⑤ ”阳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 .18% (1 863/30 170) 、0 .59% (177/30 170)和1 .21% (366/30 170) 。结论 该市健康体检人群中HBsAg 阳性率和HBV 感染率接近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对不同组合模式的分析,可反映HBV 感染的不同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巫志宇;汪家毅;张志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评估卡洛磺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HSP患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维生素C、钙剂、抗组胺类药物治疗,同时有并发症的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洛磺钠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44/48),高于对照组81.25%(39/48),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85,P>0.05);治疗组在紫癜样皮疹消退、关节症状(热痛红肿)消失、消化道症状(血便、腹痛)停止、肾脏损害消除的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洛磺钠运用于小儿HSP,较常规方法能缩短治疗时间,更快速缓解多系统症状,且未监测到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药物选择中推荐使用。
作者:吴挺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ED)与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S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单节段LD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接受MED治疗的患者44例(MED组),接受MSLD治疗的患者54例(MSLD组)。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MED组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恢复工作时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D组和MSLD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49.13个月和47.24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与MSLD均是治疗单节段LDH的有效方法,但MED创伤小、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是理想的微创手术。
作者:杨明轩;王栓科;刘昊楠;陈秀锦;汪静;胡旭昌;丁明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乳腺腺样囊性癌(ACC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低度浸润性的乳腺浸润性癌亚型。ACC常发生于涎腺,其次是气管、支气管、鼻腔、上额窦、泪腺、外耳道等处,而原发于乳腺实属罕见,将发生于乳腺的ACC又名癌性腺样肿瘤、腺囊性基底细胞癌、圆柱瘤样癌。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0.1%以下[1],关于其文献报道多为个案或数个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有研究显示,超过50%的乳腺ACC易被误诊为其他类型肿瘤,误诊率高,且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本文报道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汪满金;俸瑞发;金美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的直接检测阳性血培养瓶中大肠埃希菌的方法。方法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因序列数据库(GenBank)上大肠埃希菌的lacZ(登录号:M74750)基因序列,设计4条特异引物(2条内引物、2条外引物),对lacZ基因进行扩增,对扩增反应进行优化。分别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并与传统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在300份阳性血培养瓶中,采用LAMP法检测到68株大肠埃希菌,所设计引物对大肠埃希菌扩增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好,与传统培养法比较,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100%,但传统培养法的检出时间为3d,而LAMP法的检出时间只需1h。结论LAMP检测大肠埃希菌是快速、低成本、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方法,适合临床开展。
作者:任春阳;田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RNA干扰NIMA相关激酶2(Nek2)表达对卵巢癌细胞SKOV3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将针对Nek2基因的siRNA转染至SKOV3细胞中,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SKOV3细胞周期变化,并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Nek2‐siRNA转染入卵巢癌SKOV3细胞48h后,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因子cyclinB1、CDK1及P27蛋白表达水平以及ERK1/2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RNA干扰组中处于G2/M期的细胞比例分别为13.72%、12.27%和1.56%,与两对照组比较,处于G2/M期的干扰组细胞明显减少(P<0.05)。Nek2基因沉默后,与两对照组比较,SK‐OV3细胞内cyclinB1和CDK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27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SKOV3细胞内ERK1/2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沉默Nek2基因,可阻止卵巢癌SKOV3细胞启动有丝分裂,从而抑制其增殖。
作者:范婷婷;唐良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Ⅲ型前列腺炎(CP/CPPS)患者血清和前列腺按摩液(EPS)中雌二醇(E2)、睾酮(T)水平与勃起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4例CP/CPPS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EPS中E2、T的水平,其中ⅢA组35例,ⅢB组29例,所有患者行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和勃起功能国际指数(IIEF‐5)评分。并按IIEF‐5分值分组,其中勃起功能障碍(ED)组32例,非ED组32例,比较各组数据。结果ⅢA组和ⅢB组血清、EPS中E2/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A组中ED患者20例(57.14%)多于ⅢB组12例(41.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CPPS组的IIEF‐5评分与血清、EPS中T水平呈正相关(r=0.218、r=0.231,P<0.05),与血清、EPS中E2/T呈负相关(r=-0.189、r=-0.652,P<0.05),与NIH‐CPSI评分无相关(P>0.05)。ED组血清T(6.32±1.86)ng/mL低于非ED组(7.89±2.92)ng/mL和对照组(8.41±2.02)ng/mL;ED组EPS中E2/T(55.02±29.26)明显高于非ED组(14.06±9.36)和对照组(16.45±1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和EPS中雌雄激素失衡程度与CP/CPPS患者勃起功能相关。
作者:张小马;方军;陈继中;龚强;周友云;钱俊杰;朱金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紧急剖胸术(ET)在胸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指征和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经ET救治的35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5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2~65分,平均31.63分。穿透伤23例,钝性伤12例。入院时休克28例(80.00%)。失血量1000~5000mL,平均2400mL,其中22例失血量大于3000mL。急诊室ET6例,手术室ET29例。入院至手术时间均小于30min。死亡12例(34.29%),死亡组平均ISS评分48.26分,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脏压塞及失血性休克。存活23例(65.71%),穿透伤和钝性伤存活率分别为78.26%(18/23)和41.67%(5/12),存活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9.13%(9/23)。结论严重胸部创伤所致大出血、通气障碍和心脏压塞是ET的重要指征;胸部高危部位穿透伤应积极行剖胸探查;对于符合ET指征者,迅速剖胸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作者:艾涛;胡平;高劲谋;赵山红;向江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淀粉样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异常蛋白(淀粉样蛋白)沉积在细胞外基质,从而导致组织和器官的结构紊乱和功能障碍。淀粉样变可累及多个器官,但呼吸系统受累较少。胸膜受累在原发性淀粉样变中并不少见,但由于其一般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临床上常常会优先考虑炎症、结核或者肿瘤性,因此也常常造成漏诊。本文报道1例以胸腔积液为首要表现的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病变,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进行论述。
作者:曹晓明;邓朝胜;林其昌;张声;高少勇;康日辉;陈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肺腺癌组织中人转录辅助因子4(PC4)过表达对淋巴转移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96份肺腺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C4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淋巴转移和肿瘤分期的相关性。结果肺腺癌组织PC4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正相关(r=0.63,P<0.01);PC4蛋白表达与淋巴转移正相关(χ2=8.29,P<0.01),与TNM分期正相关(χ2=4.71,P<0.05);PC4mRNA与淋巴转移正相关(χ2=8.40,P<0.01),与TNM分期正相关(χ2=5.10,P<0.05)。结论PC4过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淋巴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C4可能促进肺腺癌的淋巴转移。
作者:孙天宇;谭群友;史春梦;王如文;邓波;周景海;陶绍霖;康珀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2型糖尿病(T2DM)合并体位性高血压(OHT)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变化及关系。方法选择早期T2DM患者60例,分为T2DM+OHT组(30例)、T2DM组(30例),并设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30例)。应用超声诊断仪检测CIMT及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结果T2DM+OHT组、T2DM组的CIMT高于对照组(P<0.05),而T2DM+OHT组的CIMT明显高于T2DM组;T2DM+OHT组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非内皮依赖性的舒张功能(NEDD)均低于T2DM组及对照组(P<0.05);T2DM组的EDD、NEDD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2DM合并OHT患者比T2DM患者更易发生内皮功能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苟怀宇;陈艳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OVBF),评估临床疗效及探寻骨水泥向椎管内渗漏的途径。方法根据AO分型,将2005年10月至2013年5月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OVBF患者45例(45个椎体),采用PKP治疗,通过术后CT平扫确定骨水泥向椎管内、椎间隙渗漏的途径,测量术前、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椎管狭窄改善情况。比较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结果骨水泥向椎管内渗漏2例,渗漏途径主要是通过椎基静脉孔,骨水泥向上位椎间隙渗漏高于下位椎间隙。椎体高度恢复、Cobb矫正、VAS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狭窄率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OVBF不是禁忌证,OVBF经PKP治疗后骨水泥向椎管内渗漏主要途径是椎基静脉孔,向椎间隙渗漏与终板损伤有关。
作者:王永江;王清;姚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胰性脑病(pancreatic encephalopathy ,PE)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的严重并发症,其病情凶险,进展快,病死率高,临床治疗较为困难。近年来,对其诊断及治疗有所提高,其预后也显著改善,但临床上仍有颇多问题并未解决,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就PE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娟(综述);陈东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