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庆市城市21~35岁职业女性膳食结构及饮食习惯现状调查

郑靖民;张滨;王浩;柳静;陈艳

关键词:妇女, 就业, 膳食调查, 饮食习惯
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市城区21~35岁部分职业女性的膳食结构及饮食习惯现状 ,为制订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在重庆市渝中区12个社区居委会采用自制的膳食结构及饮食习惯调查问卷对600名21~35岁职业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中不能每天定时用餐、享用早餐者分别为46 .00% 、44 .00% ;不能每天吃主食、粗粮、蔬菜、水果分别为15 .34% 、89 .67% 、14 .00% 、63 .00% ;不能每天吃畜肉、禽肉、鱼等水产品分别为36 .00% 、100 .00% 、100 .00% ;不能每天吃蛋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奶及其制品分别为76 .00% 、85 .67% 、50 .00%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阶段、职业类型分别为不良饮食习惯的主要因素.结论 重庆市21~35岁部分职业女性的总体膳食结构失衡 ,需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 ,引导合理健康的膳食.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虎杖膏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虎杖膏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防护效果.方法 将24只实验兔分为3组 ,每组8只 ,建立甘露醇输注静脉炎模型 ,分别采用虎杖膏、乙醇外敷 ,空白组作对照.肉眼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 ,第5天病理取材 ,光镜分析比较各组病理损伤程度.结果 3组静脉炎发生率不同 ,虎杖膏组在输注3 d后静脉炎发生率低于乙醇组(P<0 .05);病理损伤程度比较在第5天时 ,3组在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水肿、炎细胞浸润等5个方面表现程度不同(P<0 .05);虎杖膏组在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血栓形成3个方面病理损伤程度轻于乙醇组(P<0 .05).结论 虎杖膏对静脉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能够预防静脉炎发生.

    作者:宋凌霞;张咏梅;王玲;徐和平;黄桥;卢美玲;曾芬莲;陈凌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人群对医学毕业后教育模式认知的对比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医疗卫生水平及卫生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医学教育模式便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医学教育是由连续统一的3个阶段组成 :医学生在校教育阶段、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和专科医师的终身继续教育阶段[1 ].目前 ,医学生在校教育已逐具规模 ,而毕业后医学教育仍是其较薄弱的环节.医学院校毕业后教育主要包括住院医师培训和研究生教育两大方面[2 ].

    作者:江明礼;孙元丽;杨拯;孙金菊;张泸娇;杨海燕;罗晨禹;李禹呈;张璐璐;汪瑞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271例结核病患者耐药情况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耐药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 ,为结核病的有效预防和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重庆市中山医院江北院区收治的2 271例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进行10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对氨柳酸钠盐、卡那霉素、力克肺疾、丙硫异烟胺、卷曲霉素、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检测 ,分析其药敏结果.结果2 271例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例中 ,总耐药率和总耐多药率分别为 61 .91% 和 26 .29% ;初、复治患者的总耐药率分别为52 .85% 和78 .06 % ,耐多药率分别为 16 .70% 和 43 .38 % ;平均耐药率顺位前 5 位由高到低为链霉素(39 .45% )、异烟肼(33 .20% )、利福平(32 .94% )、对氨柳酸钠盐(31 .40% )、力克肺疾 (21 .53% );抗结核治疗史、性别、年龄和职业与耐药发生有显著关联 (P<0 .05).结论 重庆局部地区近5年结核病患者结核病耐药形势严峻 ,应加强耐药结核患者的规范管理和治疗.

    作者:程曦;李亚斐;饶英;杨小红;杜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例A xB血型家系调查遗传方式及血清学特点分析

    AxB血型是 ABO 血型系统中的一个亚型 ,Ax亚型每个红细胞上A 抗原位点非常少 ,约4 800个[1 ] ,临床上常因血型鉴定正反定不符而发现.Ax血清学表现型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2] ,目前国内外研究尚未完全明确AxB血型的遗传方式.作者在临床实验中发现1例 AxB血型 ,对该血型进行血清学检测 ,并对其进行家系调查以探究A xB血型的遗传方式 ,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建月;韦喜敢;吕亮亮;沈德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早产儿游离肉碱水平变化的探讨

    目的 了解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早产儿生后7 d内血游离肉碱水平及变化趋势.方法 选择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胎龄为28~32周的早产儿63例 ,其中H M D早产儿32例作为观察组 ,非H M D早产儿31例作为对照组 ,所有对象于生后6h内及3、7d采其足跟血 ,滴于专用滤纸片上 ,行串联质谱检测 ,测定其游离肉碱水平.结果 生后6h内两组患儿的游离肉碱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 .57 ± 7 .45)μmol/L vs .(24 .34 ± 5 .73)μmol/L ,t=0 .48 ,P=0 .630];生后3 d观察组的游离肉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9 .21 ± 6 .83)μmol/L vs .(23 .74 ± 7 .13)μmol/L ,t=2 .57 ,P=0 .010];生后7 d观察组的游离肉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6 .62 ± 7 .95)μmol/L vs .(22 .83 ± 6 .56)μmol/L ,t=3 .39 ,P=0 .001].对照组患儿生后血游离肉碱水平稳定 ,生后6h内及3、7d3个时间点的游离肉碱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2,P=0.660);观察组患儿生后血游离肉碱水平逐渐下降 ,且3个时间点的游离肉碱水平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 .13 ,P=0 .001).结论 HMD早产儿生后游离肉碱水平逐渐下降 ,其可能需要更多的肉碱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

    作者:张李霞;戴怡蘅;徐景武;高平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在麻风病中的研究进展

    麻风病是传统慢性传染病中的一种 ,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所致.麻风杆菌感染机体后以皮肤和外周神经受累为主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 ,脱眉 ,神经粗大 ,痛温触觉减退 ,溃疡 ,爪形指 ,垂腕 ,角膜溃疡等.麻风病是人类主要的致残疾病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因感染麻风病导致残疾的人数有300万至400万人.国内由此病致残总人数约为12万人 ,其中已经完全丧失劳动力的大约有4万人.麻风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 ,是一个病谱性疾病[1 ] .麻风分枝菌主要寄生于人体并且通过人体传播 ,故人类是它主要的宿主和传染源.未经治疗的麻风患者(特别是多菌型)可以通过呼吸道及皮肤黏膜排出大量麻风杆菌 ,并由飞沫或悬滴向健康人进行传播.但是当正常人在与传染源同等条件下接触时却只有很少一部分(对麻风杆菌存在细胞免疫缺陷)被感染致发病[2 ] .由于麻风杆菌本身的毒力很低 ,人接触麻风杆菌后是否会感染以及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机体对麻风杆菌的免疫应答 ,主要是由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决定的(体液免疫对麻风杆菌没有杀灭作用)[3 ] .有研究表明 ,麻风患者细胞免疫缺陷可能与一类称为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转录物[leukocyte immunoglobulin (Ig )-like Transcripts , ILTs]的物质密切相关.

    作者:万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类型房颤患者脂联素的变化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脂联素(APN)和N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方法 将234例研究对象分为4组 :窦性心律组70例、阵发性房颤组52例、永久性房颤组62例和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者)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 ,并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 阵发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患者 NT-proBNP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与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阵发性房颤组比较 ,永久性房颤组NT-proBNP明显升高(P<0 .05).与对照组比较 ,窦性心律组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 .05) ,与对照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 ,阵发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患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 .05) ,与阵发性房颤组比 ,永久性房颤组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P<0 .05).结论 脂联素的水平可能与永久性房颤的反复发生有关.

    作者:李洁琪;彭红;杨红萍;张荣先;李屏;赵全敏;周开碧;雷天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PD-1/PD-L 1在乳腺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程序性死亡因子-1 (programmed death-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是表达于多种肿瘤表面的共抑制分子 ,它在介导乳腺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 ,对于PD-1/PD-L 1与乳腺肿瘤免疫逃逸的研究逐渐深入 ,包括其分子功能、表达水平及乳腺肿瘤预后等 ,尤其是PD-1/PD-L1在临床肿瘤治疗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就 PD-1及其配体 PD-L1的发现、表达、功能以及在乳腺肿瘤中免疫逃逸、治疗方面予以综述 ,并对其应用进行展望.

    作者:申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精索静脉曲张与前列腺静脉丛关系的彩色多普勒研究

    目的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评估精索静脉曲张(VC)与前列腺静脉丛之间的关系 ,以探讨VC的病因.方法用CDFI对左侧VC组(135例)、双侧VC组(51例)及对照组(100例)进行精索静脉、前列腺静脉丛内径(PVD )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观察 ,并对3组对象平静呼吸时 PVD、Valsalva试验时前列腺静脉丛大反流速度(RFV )及平静呼吸时的大流速(AFV)进行统计学分析.将两组VC患者的精索静脉内径(SVD)分别与PVD、RFV及AFV进行相关分析 ;并对其中30例VC患者术前术后PVD、RFV、AFV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双侧VC组PVD及RFV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及左侧VC组(P<0 .01);左侧VC组PVD、RFV与对照组比较 ,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3组对象AFV比较 ,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30例VC患者手术前、后PVD、RFV及AFV比较 ,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双侧 VC患者可能伴随有潜在的系统性血管异常.

    作者:蔡昱;朱尚勇;郭盛兰;黄健源;高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国大陆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中国大陆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8篇有关COPD发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 ;采用RevMan5 .2进行一致性检验及合并 OR值和95% CI计算 ,对合并 OR值大于1的危险因素进行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计算.结果 各因素合并OR(95% CI) ,PARP分别为 :吸烟 OR= 2 .12(1 .58~2 .86) ,PARP= 28 .16% ;职业暴露 OR= 1 .82(1 .04~3 .18) ,PARP=11 .60% ;呼吸疾病家族史OR=1 .82(1 .36~2 .44) ,PARP= 14 .25% ;煤、生物燃料 OR=3 .29(1 .01~10 .67) ,PARP=41 .29% ;低体质量指数(BMI)OR=2 .58(1 .78~3 .74) ,PARP=5 .71% ;低文化程度 OR=1 .24(1 .02~1 .50) ,PARP=12 .93% ;儿童时期反复呼吸道感染史 OR=2 .10(0 .99~4 .47) ,PARP=13 .39% ;被动吸烟 OR=1 .00(0 .89~1 .11).结论 吸烟、职业暴露、呼吸疾病家族史、煤及生物燃料、低BMI、文化程度低及儿童时期慢性呼吸道感染史是目前中国大陆人群COPD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龙举;梁毅;周广;刘文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CHC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功能与丙型肝炎病毒表达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T细胞免疫功能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及核心抗原(HCV-cAg)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荧光定量PCR和ELISA对6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85例CHC患者(CHC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HCV-RNA和HCV-cAg进行测定.结果 CHC组总T细胞、T4细胞、T8细胞、双阴性细胞(DNT )、双阳性细胞(DPT )水平依次为(67 .37 ± 10 .43)% 、(37 .11 ± 10 .28)% 、(21 .63 ± 8 .87)% 、(7 .80 ± 4 .57)% 、(0 .20 ± 0 .29)% ,T4/T8比值为(2 .18 ± 1 .26 )% ,绝对水平依次为(0 .70 ± 0 .44 ) × 109/L、(0 .37 ± 0 .22 ) × 109/L、(0 .22 ± 0 .17 ) × 109/L、(0 .08 ± 0 .06 ) × 109/L和(0 .19 ± 0 .68)× 107/L ;CHC患者T8细胞水平显著减少(P<0 .01) ,致使T4/T8比值升高(P<0 .05);CHC患者总T细胞、T4细胞、T8细胞和DNT的绝对值均显著减少(P<0 .05);HCV-RNA和 HCV-cAg阳性时 ,T4细胞和DNT 水平显著升高(P<0 .05).结论 CHC患者 HCV复制表达时 ,患者 T细胞亚群存在明显异常 ,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耐受是CHC迁延难愈的重要原因.

    作者:栗群英;梁明莉;陈莉;吴丽娟;刘毓刚;刘彤;谢静;胡宗海;曲远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PDCA循环法在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绩效管理是医院管理职能中的重要环节 ,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 ,既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完善医院医疗服务体系的要求 ,也是医院人事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

    作者:唐庆华;张际;王净;王素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姜黄素下调CyclinD1和Bcl-2的表达增强急性髓系LSCs对柔红霉素的敏感性

    目的 探讨姜黄素(CUR)增强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LSCs)CD34+ CD38-KG1a细胞对柔红霉素(DNR)敏感性的机制.方法 流式细胞术分析KG1a细胞的CD34、CD38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获取CUR作用CD34+CD38-KG1a细胞的IC50 .M T T 法、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DNR对两种细胞(CD34+ CD38-KG1a和CUR/CD34+CD38-KG1a)的增殖抑制作用、克隆形成能力和凋亡影响.逆转录PCR(RT-PCR)检测细胞Bcl-2、Bax和XIAP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Bcl-2、Bax 和 XIAP蛋白表达.结果 KG1a细胞系的CD34+CD38-KG1a细胞比例为(98 .2 ± 3 .2)% .CUR作用CD34+CD38-KG1a细胞24 h的IC50 =100 μmol/L.中、高浓度(0 . 8、2 .0 μg/mL)DNR对CUR/CD34+CD38-KG1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比CD34+CD38-KG1a细胞强(P<0 .05).DNR对CUR/CD34+CD38-KG1a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抑制作用较CD34+ CD38-KG1a细胞强(P<0 .05).各DNR浓度组中 ,CUR/CD34+CD38-KG1a细胞凋亡率均比CD34+CD38-KG1a细胞高(P<0 .05).Bcl-2的mRNA及CyclinD1和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XIAP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 CUR能增强CD34+ CD38-KG1a细胞对DNR的敏感性 ,与CUR下调CD34+CD38-KG1a细胞CyclinD1和Bcl-2的表达相关.

    作者:王全洪;冯永怀;王玉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压力管理对综合医院86名执业护士职业倦怠影响的研究

    近年来 ,综合医院执业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率逐年升高的现象已对医疗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及规范执业造成负面影响 ,有碍于护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故而不断有研究者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发生、影响因素及积极干预措施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便于实施的有效干预机制.作者针对本院执业护士进行压力管理后职业倦怠改善情况进行调查 ,希望能为相关机构提供新的思路及借鉴.

    作者:汪敏;刘茜;李保兰;官莉;朱瑞仪;陈登容;姚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卫生人员合作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为贯彻2009年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枠精神 ,加快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城乡卫生事业统筹发展 ,重庆市卫生局等五部门决定开展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成人大专学历教育工作[1 ]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负责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培养任务 ,于2012年录取2 269名农村基层卫生人员 ,按照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和成人大专层次培养.

    作者:毛良;董蜀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南京江北地区440例围绝经期女性血脂调查

    目的 了解南京江北地区部分围绝经期妇女血脂情况及血脂异常控制达标情况.方法 选取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年龄在45~55岁于南京江北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共640例(其中女440例 ,男200例)及60岁以上女性200例 ,记录其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合并疾病、血压血糖控制及调脂药物应用情况.结果 围绝经期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3 .40% ,血脂控制达标率为40 .80% ;围绝经期女性 TG、LDL-C、TC平均水平比同年龄段男性高 ,HDL-C较同年龄段男性低 ,血脂异常患病率比男性高.60岁以上女性血脂平均水平较围绝经期女性血脂平均水平高.结论 围绝经期女性血脂高于同龄男性 ,血脂异常发生率较60岁以上女性低 ,控制达标率低.

    作者:顾华丽;秦明照;陈一文;刘谦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2期肾细胞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T 2 期肾细胞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07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T 2 期肾细胞癌患者50例 ,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方式治疗 ,观察组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治疗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 .05) ,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拔管、进食及住院等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 .05).术后1 d ,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等水平和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7 d ,观察组患者CRP及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标准开放性肾癌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一致 ,但其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放;熊玮;杜杨春;吕骥;钟山;郭璞;冉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丹参川芎嗪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肺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配合无创正压通气(N PPV )治疗老年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肺心病患者204例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NPPV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各指标及治疗后心肺功能改善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及肺动脉收缩压(mPAP)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氧分压(PaO2 )水平、pH值以及心功能各项指标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丹参川芎嗪配合NPPV治疗老年肺心病 ,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烨;李清英;罗绍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重庆市城市21~35岁职业女性膳食结构及饮食习惯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重庆市城区21~35岁部分职业女性的膳食结构及饮食习惯现状 ,为制订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在重庆市渝中区12个社区居委会采用自制的膳食结构及饮食习惯调查问卷对600名21~35岁职业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中不能每天定时用餐、享用早餐者分别为46 .00% 、44 .00% ;不能每天吃主食、粗粮、蔬菜、水果分别为15 .34% 、89 .67% 、14 .00% 、63 .00% ;不能每天吃畜肉、禽肉、鱼等水产品分别为36 .00% 、100 .00% 、100 .00% ;不能每天吃蛋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奶及其制品分别为76 .00% 、85 .67% 、50 .00%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阶段、职业类型分别为不良饮食习惯的主要因素.结论 重庆市21~35岁部分职业女性的总体膳食结构失衡 ,需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 ,引导合理健康的膳食.

    作者:郑靖民;张滨;王浩;柳静;陈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盐酸舍曲林联合脱敏治疗76例早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脱敏治疗联合盐酸舍曲林在早泄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早泄患者分为A、B两组 ,A组患者单用盐酸舍曲林50 mg/d ,连续服用28 d;B组在A组基础上 ,同时联合行为治疗(脱敏治疗)每周2次 ,每次30 min ,持续28 d.记录治疗前、后的射精潜伏期(IELT) ,治疗前、后采用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A、B两组平均IEL T均延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 ,患者和配偶性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 ;A组有效率为50 .00% ,B组有效率为73 .6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脱敏治疗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早泄疗效明显 ,应重视脱敏治疗在早泄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王田;毕永祥;赵良运;肖民辉;周元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