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放;熊玮;杜杨春;吕骥;钟山;郭璞;冉清
AxB血型是 ABO 血型系统中的一个亚型 ,Ax亚型每个红细胞上A 抗原位点非常少 ,约4 800个[1 ] ,临床上常因血型鉴定正反定不符而发现.Ax血清学表现型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2] ,目前国内外研究尚未完全明确AxB血型的遗传方式.作者在临床实验中发现1例 AxB血型 ,对该血型进行血清学检测 ,并对其进行家系调查以探究A xB血型的遗传方式 ,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建月;韦喜敢;吕亮亮;沈德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三维超声测量早孕体积参数与孕龄相关性的问题.方法 选择正常早期妊娠的孕妇303例 ,先用腹部容积探头二维模式对早孕期妊娠囊进行扫描 ,常规测量妊娠囊、卵黄囊及胚芽的大小(直径或长度).再启用三维对妊娠囊进行三维图像采集 ,应用三维容积自动测量技术(VOCAL )测量各体积.结果 多元线性相关分析 :孕天数与胚芽体积、妊娠囊体积 ,胚芽体积与妊娠囊体积密切相关 ;而卵黄囊体积与孕天数、胚芽体积和妊娠囊体积的相关性相对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孕天数(Y )为应变量 ,妊娠囊体积(X1)、胚芽体积(X2)、卵黄囊体积(X3)为自变量 ,建立回归方程 ,经方差分析 ,自变量卵黄囊体积的系数为负值 ,相关不大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与多元线性相关分析结论相同.更正回归方程为:孕天数= 0 .114 X1+ 1 .377 X2+56 .724.结论 三维超声测量的早孕体积参数中 ,胚芽体积和妊娠囊体积与孕龄 ,胚芽与妊娠囊体积相关性大 ,而与卵黄囊体积相关性较小.
作者:孙涟漪;李芹;闫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常规调强与简化调强两种不同放疗技术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85例PHC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观察组采用 TACE联合简化调强放疗技术(sIM RT )行序贯治疗 ,对照组采用 T ACE联合常规调强放疗技术(cIM RT )行序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 )、总体生存时间(OS )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85例患者均按要求进行随访 ,对照组有2例未完成放疗计划而未参与疗效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55 .81% vs .52 .50% )、PFS(25 .51周 vs .28 .06周)和OS(78 .82周 v s .83 .22周)比较 ,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两组主要毒副反应相似 ,各项比较也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其中观察组放射性肝损伤较对照组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sIM RT 相对于cIM RT 可以获得近似疗效和预后 ,于治疗中及治疗后未增加毒副反应 ,还有减少发生放射性肝损伤的趋势 ,可作为PHC调强放疗计划设计的常规替代方式.
作者:朱川;熊德明;李湘宜;刘良忠;李刚;任必勇;刘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间苯三酚配伍盐酸奥布卡因凝胶与丙泊酚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行人工流产术患者400例分为间苯三酚组、丙泊酚组 ,每组200例 ,间苯三酚组在术前30 .00 min肌内注射间苯三酚80 .00 mg ,术前4 .00 min宫颈注入盐酸奥布卡因凝胶30 .00 mg.丙泊酚组在丙泊酚配合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观察记录两组对象宫口松弛情况、手术时间、疼痛程度、术中及术后30 .00 min阴道流血情况、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手术费用.结果两组对象手术时间、镇痛效果、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间苯三酚组术中宫口松弛、药品、监护费用及呼吸抑制的发生 ,与丙泊酚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间苯三酚在人工流产中能达到接近丙泊酚组的镇痛效果 ,且经济实用 ,无需麻醉监护 ,可以在基层医院尤其缺少监护设施的医院应用.
作者:凌学民;刘继群;骆慧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危重症患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 U )接受治疗往往会产生以焦虑、恐惧为主的应激反应 ,从IC U转出至普通病房常被视为病情好转的表现 ,然而 ,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 ,转出同样可能使患者产生焦虑 ,甚至对患者造成精神困扰或创伤 ,诸多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转移性焦虑(transfer anxiety ) ,也有学者将其称为迁移性焦虑(relocation anxiety )或迁移应激(relocation stress).1992年 ,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ANDA )将迁移应激纳入护理诊断体系 ,并定义为 :个体由于从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环境而产生的生理或心理上紊乱的状态 ,主要症状为焦虑、抑郁和孤独[1 ].随着对相关研究的深入 ,学者认为从IC U转出、转入普通病房这一迁移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生理或心理紊乱的问题 ,而不仅仅是焦虑 ,相比较转移性焦虑 ,迁移应激能够更加准确地体现上述问题.
作者:曹祝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为贯彻2009年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枠精神 ,加快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城乡卫生事业统筹发展 ,重庆市卫生局等五部门决定开展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成人大专学历教育工作[1 ]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负责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培养任务 ,于2012年录取2 269名农村基层卫生人员 ,按照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和成人大专层次培养.
作者:毛良;董蜀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广西地区艾滋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方法 选择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根据实验室确诊的艾滋病患者80例作为病例组 ;同时从陪同家属中选取近3个月内无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行为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阴性88例作为对照组 ,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的中文翻译版 ,对两组对象进行认知功能调查及评估.结果 病例组总分为2~29分 ,平均(20 .04 ± 6 .13 )分 ,其中认知功能损害48例(60 .00% );对照组总分为17~29分 ,平均(25 .02 ± 2 .98 )分 ,其中认知功能损害6例(6 .82% ).病例组MoCA量表总分、视觉与执行力、命名、延迟回忆、注意力、抽象能力及定向力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 .01).两组对象在各得分段人员分布及比例方面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3个因素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 ,只有文化程度是影响因素.结论 艾滋病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 ,文化程度可能是影响该量表得分的因素 .
作者:叶显芬;陈子蓉;赵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自然绝经女性月经初潮年龄与代谢综合征(M S )的相关性.方法 对江苏省泰兴地区7个行政村45~64岁已自然绝经的女性3 204人进行问卷调查、体质测量和生化检测.将调查对象按照初潮年龄小于14岁、14~16岁、>16岁分组 ,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的MS诊断标准 ,以及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治疗报告(NCEP ATPⅢ)2005年根据亚洲人改良的诊断标准 ,以Logistic回归分析初潮与 MS的关联.结果 该人群MS粗患病率为35 .39% [IDF (2005)]和20 .57% [NCEP ATP Ⅲ (2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种标准判断MS得出的结论一致 ,即月经初潮年龄较早(<14岁)增加MS的发生多因素调整后OR分别为1 .41(1 .10~1 .82)和1 .55(1 .16~2 .08)).月经初潮年龄较早显著增加女性中心型肥胖的风险 ,而月经初潮年龄较晚(>16岁)与M S无关.结论 月经初潮年龄较早是M S风险因素 ,应对月经初潮年龄较早的已绝经女性加强健康宣教及防控.
作者:吴娴;王伟;章月蟾;杨亚军;袁子宇;王笑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脱敏治疗联合盐酸舍曲林在早泄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早泄患者分为A、B两组 ,A组患者单用盐酸舍曲林50 mg/d ,连续服用28 d;B组在A组基础上 ,同时联合行为治疗(脱敏治疗)每周2次 ,每次30 min ,持续28 d.记录治疗前、后的射精潜伏期(IELT) ,治疗前、后采用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A、B两组平均IEL T均延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 ) ,患者和配偶性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 ;A组有效率为50 .00% ,B组有效率为73 .6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 脱敏治疗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早泄疗效明显 ,应重视脱敏治疗在早泄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王田;毕永祥;赵良运;肖民辉;周元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运用Meta分析评价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Ovid、Cochrane Library、Controlled Trials Regist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等电子数据库.收集发表于2001~2012年关于腹腔镜与传统开腹 T M E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研究相关文献.Meta分析使用RevMan5 .2软件.结果 后纳入12项研究 ,共1 508例 ,腹腔镜组781例 ;开腹组727例.结果显示 ,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术中出血少[MD= -67 .13 ,95% CI(-78 .74~ -55 .51) ,P<0 .01] ,肿瘤下缘距远切缘距离长[MD=0 .15 ,95% CI (0 .01~0 .29) ,P=0 .04] ,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短[MD= -1 .16 ,95% CI (-1 .32~ -1 .01) ,P<0 .01] ,住院时间短[MD= -3 .99 ,95% CI (-5 .36~ -2 .63) ,P<0 .01] ,术后总并发症[OR=0 .40 ,95% CI(0 .25~0 .63) ,P<0 .01]、吻合口瘘[OR=0 .60 ,95% CI(0 .37~0 .96) ,P=0 .03]、尿潴留[OR=0 .40 ,95% CI (0 .18~ 0 .87) ,P=0 .02]及切口感染发生少[OR=0 .26 ,95% C I (0 .11~0 .61 ) ,P=0 .002 ].两组在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切除标本长度、术后肠梗阻和2年总生存率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上意义(P>0 .05).结论 腹腔镜TME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但其在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长期效果方面是否具有优势 ,还需做更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作者:李想;傅仲学;贾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金标法快速检测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及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高血压、糖尿病及体检健康人群的血清 ,用金标法测定β2-MG ,同时用全自动仪器检测β2-MG、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结果 金标法与自动仪器法检验血中β2-MG阳性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金标法检测糖尿病组、高血压组β2-M G阳性率分别为23 .72% 、15 .4%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 .0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β2-M G阳性糖尿病组中血BUN、SCr水平明显低于β2-MG阴性糖尿病组(P<0 .05).结论 金标法测血清β2-MG与仪器法一致 ,能较早地反应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伤情况 ,适合家庭及床旁肾功能的动态监测.
作者:王艳春;井丽君;杨立雅;李文英;杜惠芬;李克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脂联素(APN)和N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方法 将234例研究对象分为4组 :窦性心律组70例、阵发性房颤组52例、永久性房颤组62例和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者)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 ,并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 阵发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患者 NT-proBNP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与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阵发性房颤组比较 ,永久性房颤组NT-proBNP明显升高(P<0 .05).与对照组比较 ,窦性心律组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 .05) ,与对照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 ,阵发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患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 .05) ,与阵发性房颤组比 ,永久性房颤组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P<0 .05).结论 脂联素的水平可能与永久性房颤的反复发生有关.
作者:李洁琪;彭红;杨红萍;张荣先;李屏;赵全敏;周开碧;雷天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法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骺离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骺离骨折患儿102例 ,按Salter-Harris分型将所有患儿分为4组 :Ⅰ型14例 ,Ⅱ型55例 ,Ⅲ型5例 ,Ⅳ型28例.采取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法治疗并全程随访.随访1~4年 ,采用Berton评价标准评价患儿术后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骺离骨折总体预后较好 ,但不同类型的骨骺损伤预后不同 ,Ⅰ型、Ⅱ型、Ⅳ型预后较好 ,Ⅲ型预后欠佳 ,伴有正中神经损伤时预后欠佳.结论 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骺离骨折因其优良率高 ,术后并发症较少 ,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任海军;刘传康;李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N末端-前B型钠尿肽(NT-proBNP)与心肌肌钙蛋白(cTn)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206例ACS患者分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 ,通过荧光免疫法检测NT-proBNP ,ELISA测定cTn ,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TEMI组NT-proBNP水平高 ,NSTEMI组次之 ,UAP组低 ,3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3组患者cTnT、cTnI、肌钙蛋白C(TnC)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STEMI组cTnT、cTnI高于NSTEMI组和UAP组 ,NSTEMI组高于UAP组 ,STEMI组与NSTEMI组的 TnC高于UAP组(P<0 .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ACS患者血NT-proBNP与cTnT、cTnI、TnC的 r分别为0 .791、0 .825、0 .76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NT-proBNP、cTn可作为能够反映ACS严重程度的心肌标志物.
作者:刘睦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评估精索静脉曲张(VC)与前列腺静脉丛之间的关系 ,以探讨VC的病因.方法用CDFI对左侧VC组(135例)、双侧VC组(51例)及对照组(100例)进行精索静脉、前列腺静脉丛内径(PVD )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观察 ,并对3组对象平静呼吸时 PVD、Valsalva试验时前列腺静脉丛大反流速度(RFV )及平静呼吸时的大流速(AFV)进行统计学分析.将两组VC患者的精索静脉内径(SVD)分别与PVD、RFV及AFV进行相关分析 ;并对其中30例VC患者术前术后PVD、RFV、AFV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双侧VC组PVD及RFV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及左侧VC组(P<0 .01);左侧VC组PVD、RFV与对照组比较 ,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3组对象AFV比较 ,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30例VC患者手术前、后PVD、RFV及AFV比较 ,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双侧 VC患者可能伴随有潜在的系统性血管异常.
作者:蔡昱;朱尚勇;郭盛兰;黄健源;高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虎杖膏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防护效果.方法 将24只实验兔分为3组 ,每组8只 ,建立甘露醇输注静脉炎模型 ,分别采用虎杖膏、乙醇外敷 ,空白组作对照.肉眼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 ,第5天病理取材 ,光镜分析比较各组病理损伤程度.结果 3组静脉炎发生率不同 ,虎杖膏组在输注3 d后静脉炎发生率低于乙醇组(P<0 .05);病理损伤程度比较在第5天时 ,3组在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水肿、炎细胞浸润等5个方面表现程度不同(P<0 .05);虎杖膏组在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血栓形成3个方面病理损伤程度轻于乙醇组(P<0 .05).结论 虎杖膏对静脉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能够预防静脉炎发生.
作者:宋凌霞;张咏梅;王玲;徐和平;黄桥;卢美玲;曾芬莲;陈凌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 F-36 )为工具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抽取57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施测 ,对资料进行一般描述性统计、t检验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5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 .01);复发次数、年龄、并发症、文化程度及经济收入等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结论 脑卒中患者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明显下降 ,临床工作中应进行针对性干预.
作者:曾令琼;胡平;李俊;蔡英丽;何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 ,以及对血小板计数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94例HP阳性的ITP患者分为两组 ,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 ;观察组给予泼尼松联合根除 HP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1年内复发率 ,并检测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和 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 .36% ,对照组为70 .21% ;观察组1年的复发率为36 .17% ,对照组为72 .34% ,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升高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水平均明显降低 ,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 % 均明显升高 ,CD3+CD8+ % 均明显降低 ,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 .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联合根除 HP治疗ITP临床疗效确切 ,能够提高血小板计数 ,改善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鸿雁;沈立云;巩宏涛;杨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配合无创正压通气(N PPV )治疗老年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肺心病患者204例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NPPV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各指标及治疗后心肺功能改善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及肺动脉收缩压(mPAP)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氧分压(PaO2 )水平、pH值以及心功能各项指标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丹参川芎嗪配合NPPV治疗老年肺心病 ,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烨;李清英;罗绍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在高糖环境下足细胞转分化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用含不同浓度葡萄糖的1640培养基处理足细胞36 h ,采用Western blot与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足细胞表面标记蛋白nephrin、podocin和间充质细胞表型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Fibronectin的表达 ;用 Transwell小室检测不同处理组足细胞清蛋白流入量的变化.用GSK-3β激酶检测试剂盒检测高糖环境下足细胞GSK-3β表达量及活性的变化 ;应用GSK-3βsiRNA干扰高糖组GSK-3β后检测足细胞表型及功能变化.结果 足细胞标记蛋白nephrin、podocin的蛋白表达水平随葡萄糖浓度的升高呈剂量依赖性下调(P<0 .05) ,间充质标记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随葡萄糖浓度的升高呈剂量依赖性上调(P<0 .05);清蛋白流入量随葡萄糖浓度的升高呈剂量依赖性上调(P<0 .05).高糖组足细胞GSK-3β表达量增多(P<0 .05).GSK-3βsiRNA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足细胞表面标记蛋白nephrin、podocin表达量增多 ,间充质标记蛋白α-SM A表达减少.结论 足细胞在高糖环境下发生表型改变与功能受损 ;GSK-3β参与高糖环境下足细胞的转分化过程.
作者:杨莉莉;刘章锁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