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3万重庆市民代谢综合征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卓;顾小红;戴若以

关键词:高血压, 高脂血症, 高血糖症,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研究重庆市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段分组,对调查者的一般项目(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压)及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重庆市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检出率分别为18.9%、34.8%和6.5%.其中男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22.3%、41.6%和8.2%;女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13.7%、24.7%和4.1%.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25~34岁组高检出率明显高于18~24岁组;中年男性高血压检出率近30%,老年人一半以上患有高血压;35岁以上的男性及55岁以上的女性每两人中就有一人血脂增高.结论 重庆市民高血脂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血压、高血糖检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呈年轻化趋势,男性尤为突出.中年是代谢综合征的高发年龄段.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USP18及其在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初在1999年被克隆,其编码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43×103,因此也被称作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3(UBP43).USP18初是Liu等[1]在分析AML1-ETO融合基因敲入小鼠的基因差异表达时被发现并克隆的.近年研究发现USP18在干扰素(IFN)治疗多种疾病的应答不佳组中高表达,USP18可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就近年来USP18的结构、信号转导及在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中的生物学功能等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1例报道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是主动脉弓的一种罕见先天性血管畸形,一般无临床症状,少部分患者因血管压迫食管可产生受压性吞咽困难,诊断率极低.现将本科1例明确诊断的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报道如下.

    作者:郑建;陈林松;陈建;童华喜;吴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特殊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特殊护理干预对冠心痛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对226例冠心痛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108例焦虑抑郁情绪兼有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干预联合特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226例冠心病患者中,伴焦虑情绪者127例(56.2%);伴抑郁情绪者116例(51.3%);焦虑、抑郁兼有者108例(47.8%).首次评估时两组SAS、SDS、SCL评分差异不明显;再次评估时试验组SAS(34.19±6.03)、SCL(1.48±0.53)明显低于对照组SAS(46.44±7.48)、SCL(2.26±0.44),P<0.05;试验组SDS(34.57±4.86)、SCL(1.55±0.58)明显低于对照组SDS(47.28±7.76)、SCL(2.32±0.49),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为(12.90±3.32)d、治愈率为64.8%,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9.41±6.89)d、治愈率为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继芳;李远琼;陈朝容;刘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复方甘草酸二铵胶囊致重症低钾血症及横纹肌溶解1例及文献复习

    甘草酸二铵是中药甘草有效成分的第3代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报道1例由于服用复方甘草酸二铵胶囊引起的重度低钾血症和横纹肌溶解,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作者:李丹丹;刘扬;庞妩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两种麻醉方式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中的比较

    目的 探讨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中七氟醚+氧化亚氮全吸入麻醉与丙泊酚+芬太尼全静脉麻醉两种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自愿接受择期无痛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60例,分为丙泊酚(1.5~2.0 mg/kg)+芬太尼(0.001 mg/kg)组(全静脉组)与密闭面罩吸入氧气(7~8 L/min)+七氟醚(7%~8%)+氧化亚氮(3 L/min)约5~10 min组(全吸入组),每组各30例.观察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及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记录检查时动反应发生率,检查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术中知晓发生率、Steward苏醒评分以及清醒程度分级.结果 麻醉前后全静脉组和全吸入组血压、心率及氧饱和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全静脉组氧饱和度下降至95%以下者多于全吸入组,且有1例发生呼吸抑制,需辅助呼吸;全吸入组动反应发生率升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两组皆未发生恶心呕吐现象及术中知晓;Steward苏醒评分的比较,全吸入组高于全静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吸入组清醒程度分级(3.9±0.3),全静脉组分级(2.9±0.5),两组间比较全吸入组高于全静脉组(P<0.01).结论 吸入麻醉用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排查患者左心房有无血栓的优势是血流动力学稳定,无明显上呼吸道梗阻及呼吸抑制,且苏醒时间及清醒程度优于静脉麻醉.

    作者:乔欣;杜耘;张建蓉;王安树;刘毅萍;曹宇;席文佳;许琴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基于职业情感和能力培养的护理学早期认知实践研究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疾病谱的变化和健康观念的更新,现代社会对护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护理教育为适应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出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追求“现实需求基础上的职业实践性”[1],其终目标是使学生获得护理职业领域的核心能力[2].在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上,专业价值观、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和关怀能力是整体胜任力增长的动力和内在源泉[3].故本院在护生入学早期开展了以“情感和能力为导向,临床情境为载体”的早期认知实践,对学生的职业情感和核心能力进行早期教导和渐进式培养.

    作者:孙一勤;陈三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宫颈脱落细胞HPVL1蛋白及HPV DNA载量对宫颈病变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宫颈脱落细胞HPVL1蛋白、人乳头瘤病毒(HPV) DNA载量对宫颈病变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宫颈病变患者362例,宫颈刷采集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免疫化学方法检测HPVL1蛋白,HC2技术检测HPV DNA载量,根据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将患者分为慢性宫颈炎(1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期(CIN Ⅰ,4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期(CINⅡ,4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期(CINⅢ,46例)和宫颈癌(38例);根据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将脱落细胞分为未见异常细胞(NILM,122例),未明确性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75例),可疑非典型鳞状上皮病变细胞(ASCH,5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61例)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52例),比较不同宫颈病变HPVL1蛋白、HPV DNA载量的差异.结果 130例宫颈脱落细胞HPVL1蛋白阳性,阳性率为35.91%(130/362),其中HPVL1蛋白阳性率由大至小分别为:慢性宫颈炎>CIN Ⅰ期>CINⅡ期>CINⅢ期>宫颈癌,NILM> ASCUS> ASCH> LSIL> HSIL,不同宫颈病变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72例HPV DNA阳性,阳性率为75.14%,低度HPV DNA载量以慢性宫颈炎或NILM多,高度HPV DNA载量以宫颈癌或HSIL多,明显高于其他宫颈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类型(P<0.05).结论 HPVL1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的表达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下调,HPV DNA载量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上调,二者检测在宫颈病变程度的预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美琴;李春宏;裴圣林;黄文成;李佩章;黄玲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实践型Seminar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在儿少卫生学课程中的应用

    Seminar教学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柏林大学,是一种研究小组形式的学习和交流方式,是欧美大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通常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某一个学科或科学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并在Seminar中相互讨论[1-3].Seminar 教学强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分析、提出问题,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知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常处于一种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状态.因而,Seminar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文献阅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方法[4-5].本文第一作者将其在美国贝勒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学习到的Sem-inar教学模式及经验用于本校儿少卫生学课程的教学,尝试将Seminar教学与实践课结合起来,即实践型Seminar教学,该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好评,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济安;徐辉;Jose M Garcia;张玲;石凯;谢莎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两种类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比较两种类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分为LMA组(L组,n=60)和OPLAC组(O组,n=60),麻醉诱导2 min后置入喉罩,持续泵注丙泊酚,间断推注舒芬太尼及罗库溴铵维持麻醉.记录喉罩置入次数、喉罩置入一次性完成时间和一次性置入成功率、漏气程度和纤维支气管镜声门显露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喉罩置入次数、一次性置入成功率、漏气程度、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欧普乐喉罩置入完成时间、纤维支气管镜声门显露情况明显好于传统喉罩(P<0.01).结论 两种喉罩都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免充气喉罩置入更快捷,对位更准确.

    作者:郎中兵;李红梅;陈廷福;张红;李晓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肥胖、IGT、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浆胰多肽水平的观察

    目的 探讨肥胖、糖耐量异常(IGT)、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血浆胰多肽(P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肥胖、IGT、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共47例,测定其基础、标准蛋白餐后15、30、60、120 min血浆PP及空腹血糖、胰岛素,比较并观察在肥胖、IGT、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水平PP的意义.结果 单纯肥胖组PP水平低,肥胖伴糖耐量异常组及2型糖尿病组PP水平升高.结论 肥胖、IGT、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能出现了影响PP分泌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

    作者:何雷;年碧霄;赵星辰;周斌;谭泽世;尹翰鹏;欧阳奋竞;叶仁青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安氏Ⅱ2错(牙合)畸形的下颌骨形态特征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安氏Ⅱ2错验畸形与个别正常(牙合)的下颌骨形态特征的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数据库并同时辅以手工检索搜集国内外学者公开发表的有关安氏Ⅱ2错(牙合)畸形的颌骨形态特征的文章.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11月.由两位评价员独立评价进行资料提取和交叉核对后,采用Rev Man 5.1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均为安氏Ⅱ2错(牙合)畸形与个别正常(牙合)对照的研究,其中安氏Ⅱ2错(牙合)畸形的患者277例,个别正常(牙合)共19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ANS-Me距离[MD=-2.42,95% CI(-3.43,-1.41),P<0.01]、Go角[MD=-3.74,95% CI(-5.04,-2.45),P<0.01]、Go-Me距离[MD=-2.32,95%CI(-3.68,-0.95),P=0.009]、N-Me距离[MD=-3.12,95%CI(-5.49,-0.74),P=0.010]及SNB角[MD=-2.68,95%CI(-4.67,-0.70),P=0.008]较对照组小;而试验组Pog-NB距离[MD=1.27,95%CI(0.89,1.65),P<0.01]较对照组大;以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Y轴角[MD=0.17,95% CI(-2.40,2.74),P=0.90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有研究显示在安氏Ⅱ2错(牙合)畸形中,其面部高度发育不足;下颌体的长度发育不足;下颌齿槽座点发育不足;下颌角较平缓;下颌骨颏部更突.

    作者:况琴;秦朴;范琳琳;唐玉娟;陈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格林模式在大学生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格林模式即PRECEDE-PROCEED模式,是由Green LW为首的美国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PRECEDE是(教育诊断评价中倾向、强化及促成因素)的缩写;而PROCEED是教育/环境发展中政策、法规及组织因素的缩写[12].格林模式由9个阶段构成(见图1),PRECEDE阶段主要用于需求评估,即1~5阶段属于诊断阶段;PROCEED阶段主要用于执行和评估,即6~9阶段属于干预阶段[3-4].格林模式不是一个独立的理论,而是一个理论框架,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作者:刘堃;杜清;何晓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重庆市主城区人口的脑卒中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重庆市主城区居民的脑卒中患病率及其血管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为卒中的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对重庆市渝中区大坪和七星岗两个社区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人群,进行身高、体质量、文化特征等一般情况及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调查.结果 共完成调查4 001例,资料完整且符合纳入标准3 808例.男性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脑卒中家族史、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房颤、运动缺乏、血脂异常、吸烟等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38.28%、11.22%、7.22%、10.27% 、7.67%、8.37%、23.51%、18.38%和35.17%;女性分别为34.48%、10.63%、7.13%、13.86%、9.24%、10.45%、27.26%、21.48%和2.11%.男性高血压、吸烟率较女性高.女性血脂异常、运动缺乏、脑卒中家族史及房颤较男性高.脑卒中标准化患病率为2 402.17/10万,且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重庆市主城区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人群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以高血压高,肥胖低.

    作者:王鑫;邓波;刘成惠;张沁宏;曾琳莉;吴显木;王娟;张红;周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急性微波辐射对雄性大鼠睾丸形态和血浆FSH及抑制素B浓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功率密度急性微波辐射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形态及血浆促卵泡刺激素(FSH)及抑制素B(INHB)浓度的影响.方法 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均分为4组(A、B、C、D),经平均功率密度分别为0、30、60、90 mW/cm2微波辐射5min,辐射完成后24 h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大鼠血浆内FSH及INHB浓度,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大鼠睾曲细精管直径及管壁厚度、管腔内精子数量等.结果 辐射组与对照组相比,睾曲细精管直径及管壁厚度、管腔内精子数量等均未见明显差异;辐射组与对照组、各辐射组间血浆FSH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辐射组血浆内INHB含量均下降,其中90 mW/cm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微波辐射对雄性大鼠睾丸曲细精管形态、腔内精子数量等无明显损害;对辐射大鼠24 h后血浆FSH浓度无明显影响,高剂量辐射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浆INHB浓度.

    作者:孙礼刚;蔡玉娇;杨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体外共培养体系中胆管癌细胞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b-FGF和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外共培养体系中胆管癌细胞(QBC939)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胆管癌QBC939细胞与HUVEC体外共培养体系,采用CCK-8法检测共培养不同时相HUVEC的增殖;ELISA检测共培养上清液中b-FGF含量;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共培养不同时相点HUVEC细胞VEGF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共培养后12、24、48 h和72 h,HUVEC增殖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与0h组比较,共培养12、24、48 h上清液中b-FGF含量显著增高(P<0.05).共培养12 h时VEGF mRNA表达显著增加,并持续至72 h(P<0.01),VEGF蛋白表达在共培养12h后显著增高,24、48、72 h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增加b-FGF分泌和VEGF表达.b-FGF和VEGF表达增加与肿瘤血管新生,以及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可能具有相关性.

    作者:李薇;杨芸;宋富强;冯亚星;李昆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23万重庆市民代谢综合征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重庆市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该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段分组,对调查者的一般项目(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血压)及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重庆市民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检出率分别为18.9%、34.8%和6.5%.其中男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22.3%、41.6%和8.2%;女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13.7%、24.7%和4.1%.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25~34岁组高检出率明显高于18~24岁组;中年男性高血压检出率近30%,老年人一半以上患有高血压;35岁以上的男性及55岁以上的女性每两人中就有一人血脂增高.结论 重庆市民高血脂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血压、高血糖检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呈年轻化趋势,男性尤为突出.中年是代谢综合征的高发年龄段.

    作者:陈卓;顾小红;戴若以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患儿的临床特点,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78例患儿死亡36例(46.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发心血管、脑、肝脏系统衰竭及循环不良或休克为死亡的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依次为19.17、10.28、10.09、10.07.结论 影响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患儿预后的因素有伴发心血管、脑、肝脏系统衰竭及循环不良或休克.

    作者:蒋振兴;黄静;余梦妮;邹富利;文静;王兴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乳酸与凝血功能障碍对危重患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血乳酸、凝血功能障碍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的关系,及二者对危重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80例危重患儿资料,按危重病评分(PCIS)标准分为非危重组(n=18)、危重组(n=30)、极危重组(n=32).比较乳酸、凝血功能指标在不同危重程度患儿中的差异,并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随着PCIS的下降,危重患儿病情逐渐加重,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明显升高.入PICU乳酸值、乳酸峰值、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与PCIS有显著的线性相关.结论 乳酸、凝血功能障碍与PCIS有良好的相关性,二者联合是预测危重患儿预后较敏感的指标.

    作者:邱春兰;雷嫏嬛;王兴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90岁以上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硬化研究

    目的 探讨90岁以上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硬化的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回顾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住院诊断为缺血性卒中且已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年龄大于或等于90岁者设为研究组,年龄小于90岁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TA影像形态学特点及差异,分析两组患者既往病史、体质量指数、血压、血糖、尿酸、血脂等危险因素与颅内外动脉硬化发生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斑块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中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者多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90岁以上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硬化严重程度及发生率均明显增加.

    作者:王峻峰;郁可;钟婷婷;周华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湖州市妇幼医院无乳链球菌院内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变迁调查

    目的 了解妇幼医院无乳链球菌(GBS)院内感染状况和耐药性,为预防院内感染发生以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2013年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内感染分离的GBS菌株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GBS的院内感染主要发生在产科和新生儿科,以生殖道分泌物分离率高,其次为外周血和尿液,药敏结果显示GBS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氯霉素、头孢曲松未出现耐药;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但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四环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4.7%、63.2%、55.8%和52.9%.结论 加强GBS的耐药性监测,临床应重视GBS在产科和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的上升趋势,需合理用药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李刚;王振勇;史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