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抗寒;刘芳;梁玉梅;饶慧;陈莹;曾清华
目的:利用有限元数字模拟技术动态仿真不同致伤条件下人下颌骨颏部投射伤动态致伤过程,通过生物力学分析探讨下颌骨投射伤致伤机制。方法建立人下颌骨投射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动态模拟在不同致伤条件下(高、中、低三种投射速度)投射物致伤下颌骨颏部的动态过程,对模拟结果进行生物力学对比分析。结果成功模拟不同致伤条件下人下颌骨投射伤动态致伤过程,模拟结果逼真,投射速度越高,下颌骨损伤更为严重。结论利用数字模拟技术可以有效地仿真下颌骨投射伤,为口腔颌面部战创伤基础研究、临床救治提供参考和指导。
作者:雷涛;郑加军;王婷婷;李瑛;谢良宪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健康SD鼠在妊娠和哺乳期肝脏胆酸代谢基因的变化。方法取孕10、14、19 d及产后1、7、14、21 d的大鼠肝脏,检测胆酸水平和肝脏法尼醇X受体(FXR)、小异二聚体伴侣受体(SHP)、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α1)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测Cyp7α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孕晚期健康大鼠,肝脏中胆酸及Cyp7α1表达不升高;哺乳期的大鼠,肝脏胆酸增加,FXR表达升高;在孕晚期及哺乳期靶基因SHP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且其表达高峰期是第孕19天,其值可达对照组的6倍之多。结论健康大鼠在产后肝脏胆酸合成增加,而孕期减少,可能与Cyp7α1、FXR及SHP表达有关。
作者:谢红梅;朱琼妮;张丹;刘杰;陆远富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评价一次性带取样器的采血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00套附加取样器的一次性使用采血袋(实验组)和无取样器的100套一次性使用采血袋(对照组)取样的产品适配性、取样的安全性、取样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2种一次性采血袋留取样品总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12.49±0.64)s明显少于对照组(12.96±1.09)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带取样器的采血袋)留取检测样品的流程优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带取样器采血袋留取检测样品更方便。
作者:易中梅;王世春;王泽荣;张红;刁荣华;王红苹;赖秋月;罗岚;赵树铭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系统评价预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了 PubMed 、EMBASE、Cochrane database、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 .gov、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和维普数据库、Google Scholar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符合方案集分析(PP)比较HP根除率,应用RevMan 5.2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有10篇文章纳入研究(共982例),除去不符合方案的43例,共纳入939例,预先使用PPI组与对照组相比 RR=0.99(95% CI:0.95~1.04,P=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根除方案为基础行亚组分析,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组,合并后 RR=1.02(95% CI:0.90~1.14,P=0.79),PPI+克拉霉素+甲硝唑组,合并后 RR=1.02(95% CI:0.92~1.12,P=0.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三联或四联疗法为基础的抗 HP方案,预先使用 PPI不影响 HP根除率。对于临床上 HP检测阳性,但已使用 PPI的患者,可以选择直接抗HP治疗。
作者:陈佳;李传飞;吕琳;梅浙川 刊期: 2015年第30期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1],属炎症性肠病范畴。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体质量下降、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等全身表现及关节、黏膜等肠外损害,占肠病中20%~30%。有研究表明CD的发病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激发了肠道自身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 T[2]),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道菌群,从而发挥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作用。Anderson等[3]对“粪菌移植”应用于炎症性肠病进行的M eta分析发现63%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缓解,76%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可以获得胃肠道症状的改善。2014年8月本科采用FM T技术治疗1例重度CD患者,效果显著,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李清;魏艳玲;全春花;赵蓉;何海燕;陈东风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评价“鸡尾酒”湿敷对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手臂肿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术后手臂肿胀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7例患者采用“鸡尾酒”湿敷加肿胀传统处理方法(包括抬高患肢,制动处理);对照组46例患者仅采用肿胀传统处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肿胀程度、张力性水疱数量等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肢体坏死,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2.62±0.86)分 vs.(5.46±1.02)分、肿胀程度(3.3%±2% vs.5.8%±3%)及张力性水泡数量(0 vs .4)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治疗方案“鸡尾酒”湿敷法能有效减轻经桡动脉介入穿刺术引起的手臂肿胀等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萍;黄琼;任洪艳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通过分析2002~2014年璧山区霍乱疫情及水产品监测结果及干预措施,为制订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并有效的防范霍乱疫情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璧山区2002~2014年的霍乱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对2005~2014年随机抽取水产品样品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4年璧山区共对水产品检测4443份,检出霍乱弧菌5株,阳性率为0.11%,璧山区水产品存在污染状况。2002~2014年共报告霍乱病例38例,带菌者166例,病例主要发生在2002~2006年,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后,2006年以后无病例发生。聚餐及不良的卫生习惯是引起霍乱暴发的主要原因。结论发生疫情后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特别是根据水产品检测结果实时调整防控措施能有效控制霍乱疫情的发生。
作者:罗媚;徐玲;刘宏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大鼠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饮食,模型组、治疗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6周诱发脂肪性肝炎后分别以生理盐水、银杏叶提取物液10 mL/kg灌胃,每日1次,共8周。处死大鼠,分别进行如下检测:(1)观察肝脏病理变化;(2)检测 TLR4表达水平;(3)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血清TNF‐α水平。结果(1)治疗组和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且治疗组轻于模型组。(2)模型组、治疗组TLR4 mRNA及蛋白、TNF‐α表达高于对照组,模型组又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清ALT、AST明显低于模型组及治疗组,治疗组又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大鼠有较好的肝脏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与降低 TLR4的表达、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龚毅;范伟;张莹;侯炬;郭江福;柳杨 刊期: 2015年第30期
肾移植是临床治疗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方法,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但由于肾移植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FNH)的发病率明显增多[1]。OFNH主要表现为髋部疼痛和髋关节功能障碍,导致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全髋关节置换术(THA)被大多学者人为是治疗OFNH的佳治疗方法[2],且随着人们对医疗护理要求的日渐提高,其围术期护理也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对肾移植术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围术期综合护理,观察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陈晓玲;黄天雯;刘巧梨;谭运娟;桂自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二期翻修的引发感染的微生物特点和药敏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02例髋关节置换感染二期翻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细菌培养,分析微生物特点和药敏结果。结果10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离出病原菌检出率为93.14%,其中革兰阳性菌占总菌株的51.59%,革兰阴性菌占总菌株的48.41%,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检出率分别为27.37%和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均具有不同程度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对3代头孢、亚胺培南具有较高敏感性。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需加强对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参考监测结果针对性的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和预防感染。
作者:韦衍莉;朱雄;林昌锋;陈如寿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研究饮酒对宜昌市职业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为该市MS人群生活方式干预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抽样调查宜昌市15个单位职业人群共3640人(男2285人,女1355人,年龄20~70岁),详细询问其饮酒习惯并填写调查表,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日饮酒量分为3组(不饮和偶尔饮酒组、适量饮酒组、过量饮酒组),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不饮和偶尔饮酒组比较,适量饮酒组MS患病率及体质量指数(BMI)、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尿酸(UA)异常率显著升高(P<0.05),收缩压(SBP)异常率显著下降(P<0.05);过量饮酒组BMI、DBP、SBP、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H)、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MS患病率显著升高(P<0.05)。与适量饮酒组比较,过量饮酒组MS患病率及BMI、DBP、GLU、TCH、TG、LDL‐C、UA异常率上升显著(P<0.05)。不论适量还是过量饮酒,C‐反应蛋白(CRP)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率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适量饮酒对宜昌市职业人群BMI、DBP、TG、LDL‐C、UA有显著影响,对GLU、TCH、HDL‐C、CRP影响不明显。MS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异常率与乙醇摄入量呈正相关。适量饮酒有降低SBP和GLU作用,但不能降低MS发病率。
作者:罗春华;杨少玉;刘敏;张庆勇;龚峰;李雪莉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小鼠肾积水后缺氧诱导因子‐1(HI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小RNA(miRNA)‐210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丝线结扎单侧输尿管的方法制备急性完全性单侧肾积水模型(UUO模型),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单侧肾积水组,于单侧肾积水后2、5、9、14 d分别颈椎脱臼处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肾积水后患肾各时间点HIF‐1 mRNA 、VEGF mRNA及miRNA‐210的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积水后各时间点HIF‐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HIF‐1 mRNA表达水平在肾积水后表达量逐渐上调(P<0.05)。VEGF mRNA及miRNA‐210表达水平在肾积水后2 d升高并达到高峰,于UUO后5、9、14 d表达量逐渐下调(P<0.05)。HIF‐1蛋白表达量逐渐上调。结论肾积水后HIF‐1 mRNA及蛋白表达逐步上调,VEGF mRNA及miRNA‐210表达一过性上调,可能与肾积水后肾皮质被压迫机体对缺氧、缺血产生适应性反应有关。
作者:刘亚明;邓君;匡仁锐;崔苏萍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前,高血压仍然是一个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左室肥厚(lef 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心血管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4],可显著增加心源性猝死(SCD )、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高血压的预后。
作者:潘建红(综述);王佩显(审校)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 )和急性时相C反应蛋白(CRP)对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重症学科2014年1~10月的63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感染组(n=37)和非感染组(n=26)。留取静脉血标本要在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1 h内,观察指标有:体温(℃)、白细胞计数(WBC ,×109/L)、PCT、CRP。结果感染组各时段 PCT、CRP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和PCT联合CRP诊断肺部感染灵敏度分别为78%、81%、81%。特异度方面,PCT联合CRP为77%,明显高于PCT (69%)和CRP(15%)。结论 PCT联合CRP的检测阳性率及特异度较高,可作为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肺部感染早期较特异和敏感指标。
作者:陈亮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高血压、肥胖、超质量患病率,探索血压与睡眠时间的内在关系,为高血压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3~2015年前往西南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的体检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对睡眠时间与血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超质量患病率36.68%,肥胖患病率11.36%。高血压患病率22.14%,血压正常高值占33.43%,男性高血压患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睡眠时间与高血压呈负相关,睡眠时间小于5 h者,单纯收缩压高、2级、3级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结论睡眠时间小于5h可增加单纯收缩压高、2级、3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作者:赵小兰;张亚兰;陈虹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对比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与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RL)治疗直径小于或等于2 cm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12月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肾结石患者148例,其中PCNL组患者81例,FURL组患者6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率、术后血白细胞(WBC )增高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L组手术时间(64.21±11.71)min短于 FURL组(107.32±16.35)min ,PCNL组术后住院时间(6.51±1.92)d长于FURL组(3.28±1.24)d ,PCNL组术后血红蛋白(Hb)下降值(13.31±2.71)g/L高于 FURL 组(3.88±2.10)g/L ,PCNL组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增高值(14.21±1.62)mg/L高于FURL组(5.23±1.14)mg/L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2 cm的肾结石,FURL在减少术后出血、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手术对机体的创伤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境罗;周刚;刘幸生;姜庆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患者血脂、血尿酸(UA)、内脂素(visfatin)、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00例 SCH 患者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 )水平分为观察 A 组(5 mIU/L ≤TSH<10 mIU/L ,60例)和观察B组(TSH≥10 mIU/L ,4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100例)。检测患者血清 TSH、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HCY、hs‐CRP、visfatin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A组患者血TG、visfati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者血 TG、visfatin、LDL‐C、UA、HCY、hs‐CRP水平均较与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并以 TG、visfatin升高为显著(P<0.01)。但A、B两组患者血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H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和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HCY、hs‐CRP、visfatin可作为SCH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预测指标。
作者:尹戴佳佳;谭旸;张严高;祝春华;金鑫;高玉洁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优选新生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临床维护的培训方法,以降低PICC的非正常拔管率,延长PICC的使用时间。方法总结2012年11月至2014年3月239例新生儿PICC经不同模式培训后对导管的维护,传统培训组119例,1对1培训组120例,比较PICC的非正常拔管率及留置时间。结果1对1培训组5例非正常拔管(导管堵塞4例、导管断裂1例),非正常拔管率为4.2%(5/120),传统培训组19例非正常拔管(导管堵塞10例、导管滑出5例、导管断裂2例、针头刺破导管1例、高压输液1例),非正常拔管率为16.0%(19/11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09,P<0.05);1对1培训组导管平均留置(27.37±17.65)d ,传统培训组为(25.19±14.82)d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31,P>0.05)。结论1对1培训后可明显降低新生儿PICC非正常拔管率。
作者:付利珍;谢佳;张先红 刊期: 2015年第30期
医学不仅仅是一门研究人类疾病的科学,也是将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融合在一起的学科。医学既具有自然科学性又兼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1]。当今医学发展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成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人文属性原本更加浓烈[2]。然而,处于技术飞速发展时期的当代医学,其人文精神的发展,却被技术主义的高光反衬下暗淡了色彩。医学对技术的高度依赖和追求,忽视了医学自身的仁爱精神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导致医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表现出的是现代医学技术与医生人文素养之间关系的失衡。因此,重新审视现代医学技术与医生人文素养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邬晓薇;梅林;徐迪雄;黄建军;翟建才;黄继东;孙鹏;王云贵 刊期: 2015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妇胎盘小动脉中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的蛋白表达,探讨BKCa在该疾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 HDCP孕妇(HDCP组,=15)与健康孕妇(NT组,n=15)胎盘小动脉平滑肌,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KCa通道α亚基及β1亚基的蛋白水平。结果胎盘小动脉平滑肌检测显示,BKCa通道α亚基在NT组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0282±0.1806,HDCP组为1.0012±0.1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1亚基在NT组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6168±0.0126,HDCP组为0.4181±0.0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CP胎盘小动脉平滑肌BKCa通道α亚基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β1亚基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由此推测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可能参与了 HDCP的发生、发展,β1亚基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导致HDCP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基础。
作者:叶海琼;傅晓冬 刊期: 2015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