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武芝;赵子粼;黄梁艳;罗建春;马利贤;赵东海
目的: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和活化的 T细胞核因子1(NFAT1)表达的变化,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血液科2005年10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再障组)65例,另取同期该院保健中心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Foxp3或 NFAT1阳性CD4+ T淋巴细胞的表达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对照组 Foxp3+ CD4+T细胞比例为(8.14±1.36)%,显著高于再障组贫血患儿的(4.52±0.75)%(P<0.01)。再障组贫血患儿治疗后Foxp3+ CD4+T细胞比例升高为(7.27±1.04)%,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NFAT1+CD4+T细胞的比例为(7.28±1.32)%,显著高于再障组贫血患儿的(4.16±0.61)%(P<0.01)。再障组贫血患儿治疗后NFAT1+ CD4+T细胞比例升高为(6.04±0.85)%,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Foxp3和 NFAT1表达显著减低,这些变化可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作者:向金峰;王刚;夏天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在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的现状,为促进女大学生群体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各年级在校女大学生960名进行调查,并对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低年级和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正确率比高年级和来自城市的女大学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婚前性行为接受率为62.5%;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12.6%,每次性行为均采取避孕措施为71.2%;意外妊娠发生率为3.6%。希望从学校、医务人员、家庭获取生殖健康知识途径比实际情况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占92.7%,关注率50.0%以上的内容依次是生殖与避孕(76.4%)、性自我保护(74.5%)、安全性行为(73.2%)、性健康(70.8%)、性生理(61.2%)、性病预防(53.4%)。结论在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知识不全面,性态度宽容,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对生殖健康教育有迫切需求,高校应加强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重视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引导。
作者:瞿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肠系膜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 )的电流变化,阐明糖尿病对肠系膜动脉的损伤及其细胞电生理机制。方法将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的对照组(n=19)和糖尿病组(n=11),利用单通道膜片钳及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技术记录两组患者肠系膜动脉 VSMCs BKCa电流的变化,并比较增加浴液中钙离子浓度[(Ca2+)i]至10-7 mol/L时两组BKCa单通道电流的变化。结果在全细胞穿孔膜片钳下,测试电压范围内,膜电位分别为+50 mV和+60 mV时,对照组的电流密度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前者为(20.85±2.66)pA/pF(Vm=+50 mV,n=10)和(27.49±2.71)pA/pF(Vm=+60 mV,n=10),后者为(12.38±1.58)pA/pF(Vm=+50 mV,n=6)和14.87±1.63 pA/pF(Vm=+60 mV,n=6)。在内面向外式膜片下(Vm=+40 mV,[Ca2+]free=0),对照组 BKCa单通道活性明显强于糖尿病组(P<0.05),对照组 Tc=(622.6±173.8)ms,NPo=0.021±0.006(n=8),糖尿病组 Tc=(1912.8±346.6)ms,NPo=0.005±0.001(n=8)。增加浴液中[Ca2+]i至10-7 mol/L时,对照组BKCa通道活性明显增强(P<0.05),Tc=(194.1±40.1)ms,NPo=0.058±0.014(n=7)。但糖尿病组BKCa单通道电流幅度,通道开放时间,关闭时间和通道平均开放概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糖尿病患者人 VSMCs BKCa单通道开放概率减少和电流密度降低,且对Ca2+反应性降低,这可能是糖尿病肠系膜动脉功能损伤的原因。
作者:文静;程俊;李鹏云;李畅;杨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女性患者围术期肺血栓栓塞症(PE)发生率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对2001~2012年该院140例女性手术患者并发PE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57例特发性 PE,83例非特发性 PE(与手术创伤以及恶性肿瘤有关)。BMI分为6个等级:<22.5、22.5~<25.0、25.0~<27.5、27.5~<30.0、30.0~<35.0、≥35.0 kg/m2。多变量 Cox比例危险度模型变量有年龄、吸烟、生产次数、绝经期,药物摄入包括非甾类抗炎药、华法林使用情况,合并症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结果 BMI与特发性PE(RR=1.08,95%CI:1.06~1.10,P<0.01)和非特发性 PE(RR=1.08,95%CI:1.07~1.10,P<0.01),均有较强的直线相关性。当BMI ≥35 kg/m2,危险度增加6倍。结论女性 BMI增加与 PE的发生有显著的线性相关, BMI可作为评估围术期PE的危险因素。
作者:程波;闵苏;魏珂;黎平;何开华;曹俊;熊秋菊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 S型锁定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锁骨骨折患者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患者行 S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41例患者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分析两种钢板内固定术前、术中及术后方法,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骨折治愈情况、肩关节恢复情况及其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S型锁定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患者的骨折愈合有效率分别为100.00%与95.12%,其中骨折愈合优分别占73.91%(17/23)和75.61%(31/41),骨折愈合良分别占26.09%(6/23)和19.51%(8/4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型锁定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患者的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12.57±1.56)周和(12.17±1.30)周;Rockwood评分示优良率分别为95.65%和100.00%;Constant-Murley评分均在90分以上;两种内固定在治愈时间、Rockwood评分与Constant-Murley评分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中均未出现切口感染,无胸膜损伤,无锁骨神经与血管损伤、螺丝钉松动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两种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佳,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邹俊;袁晨曦;梅昕;干旻峰;杨惠林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评估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负重中采取带骨膜游离结缔组织移植的临床美学效果。方法选择合适的65例患者微创拔牙后即刻植入种植体共65枚,均在种植区采取带骨膜游离结缔组织移植,其中10例患者植入Bio-oss骨粉,术后即刻临时义齿修复,待植体骨结合后行永久修复。从术前到永久修复后18个月,分期进行美学评价,包括唇侧丰满度和种植体红色美学分值(PES)。结果在追踪评估期间内,术前唇侧丰满度为0度5个牙位,Ⅰ度60个牙位,Ⅱ度0个牙位。即刻修复后,0个度0牙位,Ⅰ度45个牙位,Ⅱ度20个牙位。永久复后3个月PES总分值达到大。结论在上颌美学区进行单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时,采取带骨膜游离结缔组织移植,可以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
作者:吴海珍;胡芳芳;陆钰;王鑫;甘朝兵;康林;王生杰;宁晔 刊期: 2014年第18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脑血管疾病已成为目前危害全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求能有效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和对已发生脑血管疾病起保护性作用的手段显得尤为重要。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调脂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竞争性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还原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仅降低了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脑卒中的发病率,而且具有不依赖于其降脂效应的脑神经保护作用。现就他汀类药物对脑神经的保护机制和作用做如下综述。
作者:罗勇;王燕;彭梅(综述);韦红(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中约70%继发于器质性心脏疾病,30%为独立性房颤。器质性心脏疾病,如二尖瓣膜疾病、冠心病、心包炎、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退行性病变[1]等,均可引起心房压力升高和(或)心房扩张,从而诱发房颤。与正常人和阵发性房颤相比,永久性房颤患者左心房更大[2]。另有研究发现,肥胖、高血糖[3]等也可引起房颤。随着体质量的增加,以及高血糖状态的持续存在,心房的直径、电传导和炎性浸润、脂质沉积、促纤维化因子及纤维化程度都在增加。以上变化均在诱导房颤发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丰运(综述);肖骅(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投诉是指患者及其家属在医院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对医院或医院工作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不满意而到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行为[1],是患者发泄不满、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方式,也是医院获取患者各种期望和需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有价值且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和信息资源[2-3]。分析患者投诉信息,一方面,对缓和医患矛盾,预防、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医院信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对了解临床科室、窗口单位的工作情况,建立优良的医疗服务体系和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某大型公立性综合医院2013年记录的162例门诊投诉意见进行分析,探讨意见产生的分布特点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李洪梅;王子姝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对该院老年科住院老年人抑郁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125例老年科住院老年患者,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量表)和一般个人情况调查表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25例住院老年患者中,抑郁的住院老年患者41例,占32.8%。疾病、婚姻状况、住院时间、自理能力、医疗费用、业余爱好等是住院老年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科住院老年人抑郁患病率较高,应引起医院老年科的重视。
作者:傅朝晖;吴娟;杨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研究型学科建设作为研究型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医院建设的核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1-5]。本院于2013年启动了研究型学科建设,利用自建的研究型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对申报学科进行了评审,遴选出了研究型建设学科。为便于分析、查找学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对学科建设的针对性和管理的科学性,本文对25个研究型建设学科的评分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海;许汝福;周建云;尹芃芃;任然;周逸兴;张艳;黄春基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cute traumatic coagulopathy,ATC)是由组织损伤和休克驱动的机体早期内源性凝血功能障碍过程,与多发伤患者的病死率增加和不良预后相关。损伤控制性复苏诊疗策略主要是针对创伤性出血患者相对较长的院前诊断治疗阶段。ATC的主要机制是严重创伤后内皮细胞活化产物蛋白C引起的快速抗凝和纤维蛋白溶解。持续失血、低体温、酸中毒和血液稀释可加重 ATC,并导致全身止血系统的紊乱。虽然目前血小板活化、纤溶酶原应用、内皮功能紊乱等与神经-激素路径之间的相互作用在 ATC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仍不确切,但上述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可能为 ATC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传统凝血试验(standard coagulation tests, SCT)检测在严重创伤性出血的早期诊疗中意义不大。血栓弹力图分析仪(thrombelastography,TEG)、旋转式血栓弹力测定法(rotational thrombelastometry/-graphy,ROTEM)等,可以快速地评估全血中凝血动力学,在创伤性出血的诊疗中比 SCT更具有价值。
作者:刘海波(综述);周发春(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8期
古汉语中,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已经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但是,有些实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功能、意义,充当其他词类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这就是实词的活用[1]。1922年陈承泽在其《国文法草创》中首次对“词类活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盖凡字一义只有一质而可有数用,从其本来之质而用之者,谓之本用;……若明其本用,则活用自得类推。”该学说如今已经成为古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2]。医学古籍中,实词的活用非常普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和使动、意动用法。由于年代久远,许多词在语义、语法、功用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解这些变化和用法,对我们读通、读懂医学古文,正确地理解医学典籍,提高运用中医药古籍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晓琴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骨内输液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方法1例重度窒息新生儿为该院儿科重症监护室2013年9月收治的病例。分析其出生史、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并结合目前国内外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出生后 Apgar评分2-4-7-8,无羊水,在抢救中予以骨内输液30 mL后患儿心率恢复,面色渐渐好转,在重症监护室继续高级生命支持治疗8 d撤离气管插管,继续治疗10 d后好转出院。病程中第3天头颅B超提示明显脑水肿,脑功能监测提示不完全睡眠周期,安静睡眠期振幅2~19 uV,活动睡眠期和清醒期振幅4~17 uV;偶见尖波;恢复期头颅B超显示水肿逐渐吸收,脑功能监测为完全睡眠周期,安静睡眠期振幅3~25 uV,活动睡眠期和清醒期振幅5~22 uV;未见异常波。出院时头部磁共振未见出血和软化等异常信号。结论积极有效的骨内输液复苏是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楠;史源;李霞;伍莉;唐仕芳;赵锦宁;陈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MEE)的影响。方法纳入59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n=28)和观察组(常规治疗+G-CSF治疗,n=31),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总有效率、血浆B型钠尿肽(BNP)、血清乳酸(LAC)水平,以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并计算左心室收缩、舒张、整体功能指标及 MEE。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BNP、LA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各项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圆周室壁应力(cESS)、MEE等指标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SF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LAC水平降低,心功能改善,心肌的能量消耗明显降低。
作者:马武芝;赵子粼;黄梁艳;罗建春;马利贤;赵东海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针灸按摩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住院的小儿脑瘫流涎患儿76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和口舌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按摩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教师流涎分级法(TDS)为Ⅰ、Ⅱ级的比例明显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管搏动指数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可自行进食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语言、社会适应、个人社交发育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按摩康复治疗的疗效明显,可控制流涎症,提高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江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根据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2007年《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2009年《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等文件精神,为加强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建设,贵州省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运用能力本位教育(CBE)理念[1],结合前期研究的培养目标、培训需求及核心能力等,构建了基于 CBE 的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课程框架。经过两年的应用及改进,已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园园;何琼;雷丹;周静;权明桃;江智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调查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吉林市某医院心理门诊就诊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心理健康测查量表(PHI)对吉林市中心医院心理门诊1419名咨询首诊者进行测试,对1401份有效问卷用 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心理门诊就诊者逐年增加,女性多于男性,非学生群体多于学生;咨询者的7个临床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学生与非学生的躯体化、脱离现实、兴奋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与焦虑、病态人格、兴奋状态成显著相关(P<0.01);年龄与躯体化、抑郁、病态人格、脱离现实、兴奋状态成显著相关(P<0.01);教育程度与 PHI的各因子均呈显著相关(P<0.01);婚姻状况与躯体化、病态人格、脱离现实、兴奋状态成显著相关(P<0.01)。结论心理门诊就诊者逐年增多,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学生与非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就诊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具有显著相关。
作者:朱姝;方永;陈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生姜醇提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纤维化进程中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 SD雄性大鼠24只分为对照组(CON组,n=8)、肝纤维化模型组(HF组,n=8)及生姜醇提物干预组(ZGB组,n=8)。HF组及 ZGB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50% CCL4橄榄油溶液3 mL/kg,每周2次,共8周,首次剂量加倍。同时 ZGB 组大鼠给予生姜醇提物溶液灌胃(300 mg/kg),CON组、HF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8周后处死动物,采集血清,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留取肝组织样本,测定羟脯氨酸(Hyp)水平;免疫印迹检测α-SMA蛋白的表达量;实时定量 PCR检测TNFα、IL-1及 IL-6的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与 HF组比较,ZGB组血清 ALT、AST水平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 Hyp水平降低(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ZGB组α-SMA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 HF组(P<0.05);实时定量PCR的结果显示,ZGB组肝组织TNFα、IL-1b及IL-6的表达水平较 HF组下降(P<0.05)。光镜下ZGB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程度较 HF组明显减轻。结论生姜醇提物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生姜醇提物能减少促炎因子TNFα、IL-1 b及 IL-6的释放,从而延缓或阻碍了肝纤维化进程。
作者:秦燕;刘仁贵;苏娟;余树青;冯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重庆市女教师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342例重庆市女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庆市女教师PFD患病率为59.77%,其中尿失禁(SUI)为33.56%,盆腔器官脱垂(POP)为26.21%。患病率总趋势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慢性咳嗽、便秘、子宫切除史、阴道分娩、阴道难产、产程延长、会阴裂伤、长期站立是 SUI和POP患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此外,长时间穿高跟鞋是 SUI的危险因素,饮酒、绝经是POP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慢性咳嗽、便秘、子宫切除史、阴道分娩、阴道难产、产程延长、会阴裂伤、长期站立是女教师PFD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雪梅;樊萍;黄楠;杨艳;李永容;蔺雪晴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