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芳;郭明;钞雪林;黄佳;李梦倩;阮世颖
目的:通过循证的方法对输液泵、注射泵流速准确性进行监测,为临床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监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该院188台输液泵和253台注射泵流速准确性进行监测,对仪器使用时间和维护频率差异与流速准确性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仪器使用时间长短和维护频率对流速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输液泵和注射泵流速合格率分别为47.34%、79.84%,仪器使用时间对流速准确性无影响(P>0.05),而维护有规律比无规律维护合格率高,维护周期越长合格率越低(P<0.05)。结论采用循证方式对医疗仪器的安全性检测可更深度的发现安全隐患,从而找出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作者:肖爽;赵庆华;肖明朝;张晓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sTREM-1)与炎症因子表达的相关性及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作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入住该院 ICU 的54例危重病患者分别于第1天采血检测 sTRE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10的表达水平,第3天重复检测sTREM-1的表达水平,同时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患者28 d生存情况。结果危重病患者sTREM-1的表达水平与 TNF-α、IL-6的表达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1),TNF-α、IL-6的表达水平也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但这两个指标的pearson相关系数明显低于sTREM-1。死亡组中两次的sTREM-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死亡组(P<0.05)。结论 sTREM-1的表达水平与炎症反应及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sTREM-1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关云艳;王倩;吴海荣;罗宇鸿;吴锡平;王亮;肖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婴幼儿衣服需穿多少,睡觉时被子是否合适,让婴幼儿的家长和儿科护士感到困惑。原因是婴幼儿自己不能表达是冷、是热的信息,只能通过护士、家长用手去触摸婴幼儿是否出汗,手足是否暖和等间接信息来为婴幼儿加减衣服、被子。由于每个人手部对温度的感觉不一样,年轻人和年长者在感觉上、经验上的差异,时常为婴幼儿是否加减衣服、被子产生分歧。儿科护士、婴幼儿家长迫切需要用科学、准确、直观的数据来指导婴幼儿加减衣、被。在深圳市宝生源电子技术开发公司技术人员协助下,作者自行设计了婴幼儿冷、热声响提示器[1-4],效果满意。该项目已经获得国家专利证书(专利号 ZL201120422189.5)。
作者:秦家龙;曹崇光;曾祥生;吴景凤;沈克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比较应用改良法与传统法治疗食管癌单纯左颈部吻合口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食管癌术后并发单纯左颈部吻合口瘘的患者,分别采用改良法和传统法处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改良法治疗单纯左颈部吻合口瘘患者35例,痊愈率为100%,平均愈合时间8.37 d。采用传统法治疗单纯左颈部吻合口瘘患者25例,痊愈率为100%,平均愈合时间16.08 d。经两独立样本的 t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改良法治疗食管癌单纯左颈部吻合口瘘与采用传统法相比,可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宋宣克;张天玉;贾云龙;苏彦河;杨鲲鹏;张灿宇;崔新征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及术后疼痛的应用。方法选择小儿阑尾炎、腹股沟疝、精索鞘膜积液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0.2%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按1mL/kg骶管内给药,B组0.3%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按1 mL/kg骶管内给药。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后疼痛评估及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组优良率96%,B组优良率97%。术后疼痛、排尿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麻醉方法均能有效满足小儿下腹部手术要求。
作者:李兴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副脾是脾脏常见的先天性变异,大多无临床意义。但在临床常常把副脾误诊为肿瘤、肿大淋巴结等,而行手术治疗。本文通过胰尾异位副脾误诊病例报道,分析误诊原因,提高对副脾的CT表现认识,减少临床不必要的手术。
作者:向波;张翱;刘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单通道常规器械腹腔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经脐单通道常规器械操作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例,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26例成功,成功率81%。手术时间60~120 min ,术中无胆道损伤,无术后并发症,切口瘢痕隐匿,腹壁无瘢痕。住院时间3~6 d ,平均3.9d。结论经脐单通道常规器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3孔法腹腔镜手术临床效果类似,但美容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席鹏武;黄初东;杨荣华;夏铮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心肌梗死是工业化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的原因之一,虽然目前针对心肌梗死有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心肌梗死患者仍存在较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因此探索出新的心肌梗死治疗方法是极其重要的。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缺氧及一系列细胞事件的发生,如再灌注活性氧自由基的增加,内皮细胞的激活,大量炎症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后造成中性粒细胞和其他炎症细胞在梗死区域聚集,终造成急性的心肌损害。虽然早期的再灌注治疗能减少心肌细胞的损害,但存活心肌在重塑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心肌功能的丧失。心脏重塑早期是维持心脏功能的适应过程,但是后期却导致了心肌纤维化、左心室扩张及心力衰竭。近年来,虽然在分子水平上对心肌梗死的理解有一些进展,但在心肌梗死发展过程中,心肌细胞、细胞外基质及血管组织之间的潜在信号机制却仍不清楚。
作者:余华东(综述);佘强(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基础护理学课程的终目的是让护生获得照顾患者所需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其内容的重点是基础护理操作[1]。在操作教学中如何采取良好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2]。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综合能力,缩短学校与临床的距离,在成都医学院2009级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的基础护理操作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探讨其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操作技能、沟通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用成本和效果方法比较2型糖尿病(T2DM )的3种治疗方案。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对3种(口服药,口服药+1次胰岛素,口服药+2次胰岛素)T2DM 的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3种治疗方案的药物成本均数分别为827.30、1714.50、1087.50元( P=0.00);控制空腹血糖的有效率分别为56.51%、51.69%和57.04%( P=0.754);控制餐后2 h血糖有效率分别为50.56%、40.68%和55.63%( P=0.097);3种治疗方案的空腹血糖成本效果比(C/E )分别为14.64、33.17和19.06,餐后2 h血糖C/E分别为16.36、42.15和19.55;以口服药为参考,口服降糖药+注射1次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的增量成本比和控制餐后2 h血糖的增量成本比分别为-184.4和-89.80,口服药+注射2次胰岛素的控制空腹血糖的增量成本比和控制餐后2 h血糖的增量成本比分别为484.8和51.26。结论根据药物经济学原理,本研究分析的3种T2DM治疗方案中,效价比优的是口服药物治疗组,而疗效较好的则是口服药+2次胰岛素治疗组。
作者:刘全义;彭斌;李启富;李蓉;龚莉琳;秧茂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不同年龄、不同高血压分级尿蛋白定量、微量清蛋白(mALB)、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的分布情况,指导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方法选取该院门诊、住院EH患者182例为高血压组,另在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清晨首次清洁中段尿测定mALB、PCX和24 h尿做尿蛋白定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mALB、PCX显著升高(P<0.01),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小于60岁组mALB、PCX比较,其余两组显著升高(P<0.05);小于60岁组尿蛋白定量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同年龄组尿蛋白定量阳性率比较,mALB、PCX阳性率显著增加(P<0.01);与不同年龄组mALB阳性率比较,PCX阳性率显著增加(P<0.05);70~80岁组尿蛋白定量、mALB、PCX阳性率与小于60岁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尿蛋白定量、mALB、PCX比较,EH各分级组显著升高(P<0.05);EH 1级组尿蛋白定量与 EH 3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EH 1级组mALB、PCX比较,EH 3级组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mALB、PCX可以作为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早期指标;年龄、血压级别可以作为高血压病肾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CX较尿蛋白反映肾小球损伤更敏感。
作者:樊瑞芬;赵莲英;瞿峰;王桃霞;王银龙;李勇;赵世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对哮喘豚鼠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释放的影响。方法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哮喘豚鼠模型。将30只健康豚鼠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1,25-二羟维生素D3组(C组),每组10只。A、B组予花生油灌胃;C组予1,25-二羟维生素D3融入花生油灌胃。测定哮喘豚鼠呼气相气道阻力(Re),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肺组织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及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分布情况。结果C组Re较B组明显降低(P<0.05)。B组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较A组增高(P<0.05),肺组织炎性病变明显;C组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较B组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炎性病变减轻。B组Tryptase阳性细胞较A组明显增多(P<0.05),主要分布在气道黏膜下,肺泡间隔及血管周围;C组Tryptase阳性细胞较B组显著减少。结论1,25-二羟维生素D3可降低哮喘豚鼠气道阻力,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并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类胰蛋白酶。
作者:夏维;石敦义;张桂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TGF-β1、Smad2、CyclinD1蛋白表达,探讨三者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具有完整临床及病理资料的胃癌手术切除标本60例(试验组),腔镜活检正常胃黏膜20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这些组织中的TGF-β1、Smad2、Cyclin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CyclinD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而且胃癌中TGF-β1、CyclinD1蛋白的表达随胃癌的分化程度降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升高而表达增加,Smad2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胃组织组,而且胃癌中Smad2蛋白的表达随分化程度降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升高而表达下降。结论通过对 TGF-β1、Smad2和CyclinD1的指标检测诊断胃癌的临床分期,为探讨胃癌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TGF-β1、Smad2、CyclinD1成为靶向药物作用的潜在靶点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
作者:李建;李春辉;秦博文;吕瑞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 PNETs)是一种年发病率约十万分之一的,在胰腺肿瘤中占1%~2%的低度恶性肿瘤[1]。因其发病较隐匿,患者常因有明显症状时才就诊,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其诊断率在逐渐提高。PNETs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主要发病年龄集中于40~60岁。大多数PNETs是单发性的,其病因可能与相关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或促癌基因的激活有关,部分还与遗传性内分泌疾病相关[2]。其影像表现及临床治疗也有所不同。本文就PNETs目前的影像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周开渝(综述);陈小余(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比较芦荟与磺胺嘧啶银治疗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1例褥疮患者(98处褥疮)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52处褥疮)和对照组30例(46处褥疮)。观察组采用中药芦荟治疗,对照组采用磺胺嘧啶银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褥疮创面面积变化,分泌物、结痂变化和痊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疗效得到明显改善,治疗20 d后,观察组分泌物消失和结痂时间明显缩短,褥疮愈合有效率明显提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中药芦荟治疗褥疮可取得良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林忠;周国宁;林丽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学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12个瘤体)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与病理学对照。结果 SPTP声像图分为囊性、嚢实性、实性三种,囊性表现者发病率较低。当瘤体较大时,肿瘤出现嚢实性改变较多,而当瘤体较小时,超声表现多以实性为主。囊实性表现为中低回声肿瘤的内部出现片状、裂隙状无回声为特点。结论 SPT P具有一定的声像学特点,超声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和结构,为临床制定治疗策略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廖欣;焦俊;詹玮;于静;阮志兵;高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在子宫内膜增生症(EH)与子宫内膜癌(E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48例EH及37例EC患者的TVS检查资料,并与其病理诊断对照分析。结果48例EH患者中,44例TVS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相一致,4例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而误诊为EC ,准确率91.67%(44/48)。37例EC患者中,34例T VS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相一致,3例为早期EC而误诊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准确率91.89%(34/37)。结论 TVS对EH与EC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龙俊;冉素真;杨正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医学科普志愿者活动是面向社会宣传医学科学知识、医学科学思想、医学科学精神、医学科学道德的公益性活动,是医学科技工作者自觉传播医学科学技术,促进公众理解医学科学的高尚行为。医学生科普志愿者的职责是将自己所学习的医学科学知识通过一系列科普活动,宣传服务于公众,以提高公众医学卫生科学知识素养[1]。因此要求医学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在掌握医学专业基本技能之外,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普能力和为公众服务的意识,才能有效开展医学科学普及活动。
作者:蔡萍;曾照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1896年9月7日,德国医生Ludwig Rehn为1例患者实施右心室裂伤缝合术获得成功,这是人类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例心脏手术[1]。手术的成功,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关于心脏是不可逾越的手术禁区的神话。现代心脏外科学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逐步才发展起来,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体外循环及围术期管理等技术的进步,经胸骨正中切口的心脏手术死亡率在一些大的心脏中心已下降至1%~4%[2-3],心脏外科医生开始思索如何经由微创手段达到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效果,微创心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M ICS )应运而生。M ICS是以生物医学工程、分子心脏病学等新成就为特征,在传统手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伤更小的新兴技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它的概念和范畴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为减少手术切口创伤,不使用传统的胸骨正中切口,而采用侧胸壁、胸骨旁或部分胸骨劈开的小切口等;避免体外循环或主动脉阻断等非生理状态对机体的损害,在闭式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下进行各种心脏手术;采用不同于传统心脏手术方法的技术,如胸腔镜三维成像手术、机器人辅助技术;有机结合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各自优势的杂交手术。此外,近年来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在不断改变着现代心脏外科手术的面貌,本文也将对这方面的新成果作一综述。
作者:张敏(综述);吴庆琛(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南昌市某医学院校医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935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12份,有效率97.540%。结果吸烟率为14.364%(131/192)。男生的吸烟率高于女生(χ2=49.982,P<0.05);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的学生吸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03, P<0.05)。医学生吸烟行为与多种因素有关,男性、年龄较大、家庭月收入高、个人月生活费高、家中允许吸烟是吸烟的危险因素,而母亲文化程度较高、对吸烟危害的正确认识是吸烟的保护因素。结论南昌市医学生吸烟率不高,吸烟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对重点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喻芳;郭明;钞雪林;黄佳;李梦倩;阮世颖 刊期: 201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