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怡墨;石滴坚;程泽沛;孙晓川;张晓冬;夏海坚
美国评价学者斯塔弗尔比姆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了CIPP评价模式,他认为评价不应局限在评定目标的达到程度,而应该是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1]。评价的目的是为管理者提供参考意见和信息服务,以便他们作出科学决策,评价者在这一过程中则通过提供信息实现为教育服务。CIPP 由背景(context )、输入(input evaluation )、过程(process)、结果(product)的首个英文字母构成,通常被称为“以决策为导向”或者“以改良为导向”的评价模式[2]。
作者:黄继东;赵先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NP)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定的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及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1]。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患者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患者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本科室从2012年1月开始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手术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罗洪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前,中国各大医院普通面临着“三长一短”的问题,即挂号时间长、交费时间长、候诊时间长、就诊时间短。2009年《卫生部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卫医管发〔2009〕95号)中要求“公立医院中的所有三级医院都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1]。新疆由于各民族之间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等不同,在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中存在特殊的障碍和问题,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以新疆某三甲医院为例,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巩亚楠;帕提麦马秉成;路阳;陆晨;王发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首次大剂量131 I治疗后不同时间开始进行酸刺激对减少急性唾液腺损伤发生的差异,以期筛选出佳开始酸刺激的时间。方法309例D T C患者术后进行首次大剂量131 I治疗,口服131 I的剂量为3.7~4.81 GBq ,平均口服131 I的剂量为(4.28±0.43)GBq ,服用131 I后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组分别于131 I治疗后2、12、24 h开始给予酸刺激,酸刺激方法为:含服维生素C片(10 mg/次,3次/日),并在非睡眠状态下每2小时口服柠檬水50 mL ,观察各组急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等情况;并对发生急性唾液腺损伤的患者进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比较,分析其发生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2、12、24 h开始酸刺激的患者急性唾液腺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3.21%(14/106)、24.51%(25/102)、26.73%(27/101),2 h开始酸刺激的患者急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12、24 h开始酸刺激的患者( P<0.05),12 h与24 h开始酸刺激的患者急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84.85%的患者发生急性唾液腺损伤的时间为服用131 I后10~24 h。对发生急性唾液腺损伤的患者进行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间的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间急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间开始酸刺激对减少DTC患者大剂量131 I治疗后急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有差异,本研究显示以2h开始酸刺激为佳,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急性唾液腺损伤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作者:朱玉泉;段东;庞华;闫亚云;易于颦;叶祥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76例老年C H 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L-T 4)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4 d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 d后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T4、左室射血分数(LVEF)、NYHA心功能分级和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LVEF升高,研究组患者T3、T4和LVEF水平均升高,两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 T3、T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者T3、T4和LVEF水平均升高,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d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CHF临床短期疗效显著。
作者:魏伟;肖学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芦山地震伤员在华西医院急诊科放射诊疗所需时间,分析放射诊疗耗时的原因,为今后发生重大灾害救援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华西医院收治的芦山地震伤员在华西医院急诊科停留的平均时间及放射诊疗所需的平均时间,分析放射诊疗所需时间在急诊平均停留时间内所占比例,分析其耗时原因。结果本院急诊科共收治芦山地震伤员334例,纳入研究的有效病例为312例,其中放射诊疗阶段耗时占急诊停留时间的41.26%。分析该阶段耗时多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为今后收治重大灾害伤员积累经验及提供改进意见。结论面对重大灾害事件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缩短影像学检查时间,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作者:秦俊春;叶磊;孟宪东;周越;饶克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通路与细胞空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茴香霉素、放线菌酮、p38MAPK抑制剂SB203580、JNK抑制剂SP600125处理HepG2、LM3、QBC939、Hela和A549细胞,光学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空泡化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p38MAPK等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内质网红色荧光探针标记内质网,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内质网结构变化;溶酶体红色荧光探针标记溶酶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溶酶体荧光染色情况。结果(1)茴香霉素对HepG2细胞空泡有消除作用。(2)茴香霉素通过活化p38MAPK消除细胞空泡。(3)阻断p38MAPK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空泡形成。(4)阻断p38MAPK介导的空泡形成破坏内质网结构的整体性。(5)阻断p38MAPK介导的空泡形成具有可逆性。结论p38MAPK通路在调节细胞空泡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春燕;冯春红;敬健雄;段春燕;刘友平;夏先明;李洪;代荣阳;陈绍坤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的临床表现、主要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2例(早产41例,足月81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应差(64.7%)、拒乳(57.4%)、体温变化(61.5%)。感染途径以呼吸道、脐部为主。122例共检出病原菌42例,血培养阳性率为34.4%,检出率在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葡萄球菌29例,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例,肠球菌5例;大肠埃希菌10例。检出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均耐药,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大肠埃希菌中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呋喃妥因也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血培养阳性率不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作者:周启立;任磊;毕静;郭健;刘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乳腺疾病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其中50%以上为乳腺肿瘤,而乳腺癌近年来也有日益增速之势,其死亡率也相应增加。乳腺磁共振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是在常规成像显示的形态学变化前对疾病病理生理过程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较临床检查、乳腺X线检查及超声对监测非肿块性或多灶性的肿瘤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效果更好[1]。本文对fMRI如何诊断乳腺癌及其在NAC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鲁文力;欧阳祖彬(综述);吕富荣(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直肠指检(DRE)、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及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在前列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3例临床疑似前列腺癌患者数据。结果所有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DRE的灵敏度为33.3%,特异度为88.7%;TRUS的灵敏度为62.7%,特异度为67.7%;MP-MRI的灵敏度为86.3%,特异度为83.9%。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PSA 4.0~10.0 ng/mL的 PSA灰区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DRE的灵敏度为27.8%,特异度为86.5%;TRUS的灵敏度为44.4%,特异度为59.5%;MP-MRI的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81.1%。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MRI在前列腺癌诊断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检测效能,并能减少灰区前列腺癌的漏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曹曙;胡卫列;韩立新;曹惠霞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是西南地区的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经过近15年的飞速发展,门诊容量由日2000人左右增加到7000人以上。持续增长的门诊量与狭小空间之间的矛盾(表1),使本院门诊“三长一短”现象日益凸显,患者满意度呈下降的趋势。本着“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本院自2011年6月起对门诊管理进行了持续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的就诊等候时间和综合满意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铭;沈世琴;李霞;向勤;刘朝辉;邹媛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开始出血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出血后≤7 h )手术组52例,早期(出血后8~24 h )手术组35例和延迟(出血后>24 h )手术组29例。根据出血部位、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和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选择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35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手术组,43例)及微创血肿清除术(微创组,38例)。总结不同手术时间、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其随访1年后预后情况分析。结果超早期手术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73.08%,明显高于早期手术组的48.57%和延迟手术组的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微创组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21.05%,明显低于开颅组的48.88%和小骨窗手术组的34.88%(P<0.05)。在ADL评定中,超早期手术组预后Ⅰ级和Ⅱ级患者比率显著高于早期手术组,而Ⅴ级患者比率明显低于早期手术组(P<0.05);超早期手术组的Ⅰ级、Ⅱ级及Ⅲ级患者比率均显著高于延迟手术组,而Ⅳ级、Ⅴ级患者比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延迟手术组(P<0.05)。早期手术组的Ⅰ级、Ⅱ级及Ⅲ级患者比率均显著高于延迟手术组,而Ⅳ级患者比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延迟组(P<0.05)。结论及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但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是综合治疗的过程,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佳的手术治疗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宏浩;王少雄;黄程;李毅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治疗婴幼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喉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疗效以及主要症状持续时间进行对照评价。结果治疗组咳嗽、声嘶、喉鸣等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治疗婴幼儿急性喉炎,可提高治愈率,给药方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320排多层螺旋CT上腹部CT血管造影(CTA)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TIPSS术后患者行上腹部CTA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大密度投影及曲面重建(CP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判断术后支架位置及通畅情况,获得门静脉图像成像佳时像。结果21例患者中,3例(14.29%)支架闭塞,1例(4.76%)支架狭窄,曲面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支架腔内低密度血栓影;17例(80.95%)患者 T IPSS术后未出现支架狭窄或闭塞,CPR图像显示支架内造影剂充盈完全,未见低密度血栓形成。门静脉显示佳时像为45 s。结论320排多层螺旋CT上腹部CTA检查能够清晰显示支架位置及通畅情况,应作为TIPSS术后随访复查的首选手段。
作者:蒋世曦;刘曦;郭大静;彭睿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评价重庆市主城区肺结核耐药情况,为下一步耐药防治工作提出建议。方法对主城区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期间新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开展患者痰培养、药敏试验等相关实验室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主城区涂阳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耐多药率分别为27.62%、10.50%,初治、复治患者耐多药率分别为6.99%、23.68%;181例肺结核患者耐药率顺序为异烟肼(H )为19.34%、链霉素(S )为18.23%、利福平(R )为13.26%、乙胺丁醇(E )为11.05%、氧氟沙星(Ofx)为6.08%、卡那霉素(Km)为2.21%;50例耐药患者中,共计有20种结核病耐药谱型;男性、既往接受过抗结核治疗、咳嗽咳痰大于等于2周在耐药和非耐药肺结核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主城区肺结核耐药疫情形势严峻,应将耐药监测工作日常化,同时关注可能产生耐药的相关因素。
作者:汪清雅;胡代玉;刘英;沈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一种减少供皮区瘢痕增生的取皮方法。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需要行中厚以上游离皮片移植的34例(43处创面)患者采用供皮区错位切取真皮和刃厚皮,并将真皮切取部位刃厚皮原位回植,观察供皮区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28例35处供区(6例8处创面失访)。21例26处创面供区刃厚皮回植边缘较平坦,颜色接近周围正常皮肤;5例6处创面供区边缘稍凸出于周围皮肤,颜色稍红;2例3处创面供区边缘凸出周围皮肤较明显,颜色发红。所有刃厚皮覆盖区域均无明显瘢痕增生;23例29处受区皮片成活良好,质地柔软,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供皮区刃厚皮原位回植技术简单、有效,不但能有效控制供区瘢痕增生,同时也能提供复合皮一期修复功能部位创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志勇;李栋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类癌患者手术治疗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支气管肺类癌手术患者87例临床资料,患者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 eier法,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87例患者1、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5.1%、71.3%和63.2%。年龄( P=0.016)、吸烟史( P=0.007)、病理类型( P=0.000)、肿瘤分期( P=0.000)、肿瘤大小( P=0.006)、淋巴转移( P=0.000)、手术性质( P=0.045)和术后放化疗( P=0.000)是影响支气管肺类癌手术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 P=0.008)、肿瘤分期( P=0.000)、淋巴转移( P=0.033)是手术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支气管肺类癌患者手术治疗后生存率较高,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和淋巴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唐烽;唐胜军;郭小龙;向舒;杨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与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优劣,为肝脓肿的穿刺引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经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或置管治疗肝脓肿患者68例作为超声组,同期经C 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38例作为C T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组1次穿刺成功率(81.7%)与C T组(8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2,P=0.8986)。超声组操作完成时间(22.3±5.6)min较CT组(25.6±4.8)min显著缩短(t=3.0574,P<0.05)。超声组治愈率(91.2%)与CT 组(9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71,P=0.869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5.88%,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1,P=0.9201)。结论无论超声或C T引导下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均安全有效,相比而言,超声引导更加便利、经济。
作者:郑恩海;张建辉;林诗彬;关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 M PK )活化程度对人鼻咽癌(N PC )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AMPK活化抑制剂Compound C(CC)处理人 NPC CNE-2细胞1 h后,给予X线照射,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总 AMPK(t-AMPK)、磷酸化AMPK(p-AMPK)及自噬标志物MAPlLC3的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自噬小体形成情况。经不同药物干预后的CNE-2细胞给予X线照射48 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细胞活力和凋亡变化。结果 CNE-2细胞经CC干预后t-AMPK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而活化状态的AMPK ,即p-AMPK表达显著降低(P<0.01),且自噬标志物MAPlLC3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减少(P<0.05);CNE-2细胞经CC干预后进行X线照射可明显抑制其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结论 CC可通过抑制细胞自噬来增强放射线对NPC CNE-2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作用,从而增强N PC的放射敏感性。
作者:卢小迪;朱小东;赵伟;曲颂;梁霞;苏芳;马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益艾康胶囊对无症状期 H IV感染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益艾康胶囊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计数,并检测各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结果益艾康胶囊干预组患者静脉血CD4+、CD4+CD45RA+、CD4+CD45RO+、CD4+CD28+、CD4+CD95+ T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CD8+CD38+ 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艾康胶囊能有效减缓无症状期 HIV感染者CD4+ T淋巴细胞亚群的减少。
作者:刘萍萍;李倩如;轩小燕;董子明;王哲;杜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