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数字化医院模式下眼科数字化建设的思考

车成业;赵桂秋;王青;胡丽婷;姜楠

关键词:数字化医院, 医院模式, 眼科, 智能化管理, 医疗服务, 信息系统, 医院现代化, 业务数字化, 标准化管理, 重要标志, 应用软件, 医院建设, 医院管理, 医疗设备, 信息共享, 系统工程, 网络平台, 数据交换, 经验管理, 疾病诊治
摘要:数字化医院与传统医院的不同点是运用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平台和各类应用软件,系统、及时、准确、便捷地对医疗服务和管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和反馈,实现医院各项业务数字化运作和智能化管理,并与医院外部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以此提升整个医院的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1].数字化医院建设是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医院管理和疾病诊治由经验管理到规范管理、标准化管理进而向区域医疗平台转变的一个社会性系统工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流行现状及病因探讨

    肥胖的真正含义是人体内脂肪细胞增多或细胞体积增大,或者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导致体内脂肪成分显著增高.有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肥胖很有可能延续至成年人,并且与许多成年期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导致这些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急剧上升[1].

    作者:李显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例阑尾杯状细胞类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阑尾杯状细胞类癌(goblet cell carcinoid,GCC)是原发于阑尾,同时具有腺样和内分泌分化特征的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本文报道2例GCC,并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2例GCC来自本院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的档案材料,标本均经4%甲醛溶液固定,常规取材、脱水、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镜检.

    作者:张晓娟;朱燕;杨其昌;沈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35例自发性结肠穿孔的诊疗体会

    目的 探讨自发性结肠穿孔的病因和诊疗策略,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10年10月该院收治的35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术中证实穿孔位于乙状结肠18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11例,降结肠3例,横结肠靠近肝曲处2例,盲肠1例,上述穿孔均位于结肠系膜缘对侧.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显示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未见肿瘤细胞.发生切口感染15例,经换药及切口二期缝合,切口愈合.全组治愈32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8.57%,患者均死于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早期手术,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彻底清除腹腔内污染物,充分引流是治疗自发性结肠穿孔的关键.

    作者:童富云;黎可;徐金明;黄聪;饶伟;王连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喉罩通气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比较喉罩通气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氯胺酮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尿道下裂成形术的患儿,年龄1~5岁,将其分为喉罩通气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喉罩组)和氯胺酮复合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组(氯胺酮组),比较两组患儿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出室时间、术中体动、术后恶心与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七氟醚诱导后(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手术开始后60 min (T4)、手术结束时(T5)喉罩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明显低于氯胺酮组(P<0.05);喉罩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P<0.05);氯胺酮组患儿术中体动(头及上肢)、呛咳屏气及术后躁动明显多于喉罩组(P<0.05).结论 喉罩通气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具有诱导苏醒迅速、气道管理方便、有效抑制应激反应、术中血液动力平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替代传统的氯胺酮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

    作者:刘聪霞;徐鹏;邴海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髂腹股沟皮瓣联合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

    目的 探讨髂腹股沟皮瓣联合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例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清创后,将髂腹股沟皮瓣和带蒂股前外侧皮瓣的皮缘缝合,形成袋状瓦合式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缺损.结果 6例手术患者,共12个皮瓣完全成活,2例患者在皮瓣蒂部有糜烂,在皮瓣断蒂时进行了修整.术后门诊及电话随访3~12个月,皮瓣血液循环及外形良好,皮肤耐磨,恢复了保护性感觉.结论 髂腹股沟皮瓣联合带蒂股前外侧皮瓣可较好地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

    作者:王金龙;徐斌;王兵;严志新;夏云;何雪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MicroRNA-27的研究进展

    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非编码蛋白质的单链小RNA分子.miR-27家族是众多miRNA中功能显著的一种,目前研究发现miR-27与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miR-27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有关miR-27与临床疾病的发生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者:杨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两种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桡骨小头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及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7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将早期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的34例患者作为内固定组,而另13例行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的患者作为假体置换组,假体均为单极桡骨小头假体.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多项相关指标及术后关节功能.结果 47例随访10~30个月,平均14.5个月.内固定组患者肘关节评分的平均分值为92.6分,其中,优21例,良8例,中5例,差0例,优良率为85.3%;肘关节屈曲角度为118°~135°,平均125°,前臂旋后角度为60°~90°,平均75°;前臂旋前角度为70°~95°,平均82°.假体置换组患者关节评分的平均分值为93分,其中,优7例,良4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84.6%;肘关节屈曲角度为118°~135°,平均126°;前臂旋后角度为60°~90°,平均74°;前臂旋前角度为70°~95°,平均83°.两组患者疗效优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骨性愈合,无桡神经损伤和早期桡骨小头坏死.所有患者均无肘关节外翻畸形、桡骨小头假体脱位、尺桡关节脱位、异位骨化、迟发性尺神经炎等并发症,X线摄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未见假体移位及松动.结论 桡骨小头骨折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及桡骨小头假体置换术均适用于桡骨粉碎性小头骨折的治疗.

    作者:杨明;周明全;贾小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聚维酮碘冲洗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观察

    目的 探讨聚维酮碘冲洗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阑尾切除术的20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按术中是否采用聚维酮碘冲洗切口分为观察组(n=105)和对照组(n=102),所有患者接受同一手术医生、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0.5%聚维酮碘溶液及生理盐水冲洗,然后拭净切口;对照组患者术中仅拭净切口,未采用0.5%聚维酮碘溶液冲洗.结果 对照组102例患者中,切口感染16例,切口感染率为15.69%;观察组105例患者中,切口感染6例,切口感染率为5.71%.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局部红肿19例,其发生率为18.63%;观察组患者发生局部红肿8例,其发生率为7.62%,两组患者的局部红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肖承佐;李应军;王金宝;郝俊;董功航;王连涛;林洪胜;徐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ADA、CRP、CEA、CA153检测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与糖链抗原153(CA153)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4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患者作为结核组,6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恶性组,以酶比色法、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上述患者胸腔积液中ADA、CRP 、CEA和CA153浓度.结果 结核组胸腔积液ADA和CRP的诊断敏感性均显著高于CEA和CA153(P<0.01),而其诊断特异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胸腔积液CEA、CA153的诊断敏感性均显著高于CEA和CA153(P<0.01),ADA、CEA、CA153的诊断特异性均显著高于CRP(P<0.01).以胸腔积液CEA>10 ng/mL及CA153>25 U/mL为诊断标准,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0.8%、86.3%;而以CEA>10 ng/mL、CA153>25 U/mL及ADA<35 U/L 和CRP<4.0 mg/L联合检测为诊断标准,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提高到93.8%、95.3%.以胸腔积液ADA>35 U/L,CRP>4.0 mg/L为诊断标准,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8%、88.7%;而以ADA>35 U/L,CRP>4.0 mg/L及CEA<10 ng/mL和CA153<25 U/mL联合检测时,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提高到97.2%、92.6%.结论 联合检测胸腔积液ADA、CRP 、CEA和CA153可明显提高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侯振江;侯建章;周秀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进展

    无论手术技术与内植入物如何先进,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仍旧面临着较大挑战,它仍是创伤骨科中较难治疗的关节内骨折之一[1].其中,肱骨远端C型骨折因涉及肱骨远端关节面,且多发生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治疗尤为棘手.骨折线位置越低,越难稳定固定;骨折越粉碎,越难解剖复位.随着骨折治疗理论、技术的提高以及手术器械及内固定的发展,多数学者认为治疗成人肱骨远端C型骨折宜选择手术治疗以大程度地恢复肘关节功能[2].

    作者:刘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Th17应答在哮喘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T淋巴细胞相关的慢性呼吸系统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自从Mosmann等[1]发现以分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为特征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helper T lymphocyte,Th)1和以分泌IL-4、IL-5、IL-13为特征的Th2细胞以来,Th1/Th2应答失衡一直被认为是经典的发病机制而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中.

    作者:赵燕;程晓明;王长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MRI诊断55例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5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先行计算机X线摄影、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再行MRI检查.结果 55例患者中,MRI发现半月板损伤32例,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准确性为87.3%(48/55),敏感性为93.1%(27/29),特异性为80.8%(21/26),假阳性率为19.2%(5/26),假阴性率为6.9%(2/29).MRI诊断骨损伤的准确性为65.5%(36/55),敏感性为38.5%(10/26),特异性为89.7%(26/29),假阳性率为10.3%(3/29),假阴性率为61.5%(16/26).MRI诊断韧带损伤的准确性为72.7%(40/55),敏感性为87.1%(27/31),特异性为54.2%(13/24),假阳性率为45.8%(11/24),假阴性率为12.9%(4/31).结论 MRI对各种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闫瑞芳;李玉侠;韩东明;岳巍;王红坡;岳军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奇静脉转流术治疗右肺癌伴上腔静脉狭窄5例的体会

    目的 总结奇静脉转流术治疗右肺癌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的体会.方法 收集该院收治的5例伴SVCS的右侧肺癌患者,均行双腔气管插管麻醉,左侧卧位,标准后外侧切口,第5肋间进胸,完整切除病变肺组织、淋巴结及其受累血管,采用4-0 Prolene线连续缝合、修补上腔静脉,上腔静脉直径为原直径大小的2/5~1/2,行奇静脉转流术,紧贴胸壁切断奇静脉并游离奇静脉弓,跨越狭窄段将奇静脉与上腔静脉行端侧吻合.结果 5例患者均按肺癌手术原则完整切除病变肺组织并清扫纵隔淋巴结,手术时间为95~195 min,平均130.5 min;术中出血量为150~680 mL,平均330 mL,无术中死亡发生.术毕,复测中心静脉压降至7~14 cm H2O;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为3~7 d,平均4.5 d;术后住院时间为7~11 d,平均8.5 d.术后1周测肘静脉压,均未超过15 cm H2O.随访4例,9个月内未出现颜面及上肢水肿,无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无吻合口血栓发生;1例失访.结论 奇静脉转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在肺癌伴SVCS的手术治疗中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

    作者:李剑;姜应梅;梁贵友;徐刚;宋永祥;陈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脊索瘤新型标记物Brachyury相关研究的进展

    脊索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原发性骨肿瘤,它起源于原始胚胎脊索组织残余物,其年发生率约为0.51~8.00/1 000 000[1],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1%~4%[2].脊索瘤好发于脊柱中轴的两端,其中,骶尾部占40%~50%,颅底部占35%~40%,只有少数发生于其余椎体,约占15%~20%[3].术后1年的患者中,其复发率约为20%[4].

    作者:刘栓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肝损伤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及其对肝组织Caspase-3、Caspase-8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组(n=15)及GBE组(n=45),GBE组再分为GBE低剂量组(n=15)、GBE中剂量组(n=15)及GBE高剂量组(n=15).GBE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灌服GBE 50、100、200 mg/kg,1次/d,连续30 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灌服生理盐水.模型组及GBE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于灌服第28天用TAA(300 mg/kg)行腹腔注射,隔天注射1次,共3次;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所有大鼠均于末次注射后24、48、72 h采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用逆转录PCR检测大鼠肝组织Caspase-3、Caspase-8 mRNA的表达情况,并对Caspase-3、Caspase-8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Caspase-3、Caspase-8 mRNA水平上调;而与模型组比较,GBE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Caspase-3、Caspase-8 mRNA水平下调.结论 GBE可通过调节Caspase-3、Caspase-8的表达抑制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肝细胞凋亡,从而对肝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王树芳;李萌;徐海英;邢雪琨;黄青松;李永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脏储备功能指标评估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研究

    目的 探讨心脏储备功能指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136例CHF 患者作为心衰组,4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6 min 步行试验(6MWT),采用心脏储备无创监测系统检测舒张期时限与收缩期时限比值(D/S),评价LVEF、6MWT及D/S值与心功能状态的相关性.结果 心衰组患者的6MWD、D/S值、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显示,D/S值、6WMD与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659,P<0.01;r=-0.561,P<0.01);LVEF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203,P<0.05).结论 D/S值能较好反映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可作为评估心功能的一个新型有效指标.

    作者:吴晓军;秦俭;郭兴明;卢德林;肖守中;肖子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慢性激光刺激对人体衰老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 了解慢性激光刺激对人体衰老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68名某激光研究所人员按是否进行激光作业分为暴露组(n=90)和非暴露组(n=78).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Klotho蛋白含量,采用比色法检测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浓度,采用流式荧光原位杂交(Flow-FISH)检测淋巴细胞端粒长度.结果 暴露组及非暴露组人员血浆Klotho蛋白水平、红细胞MDA浓度、淋巴细胞端粒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浆Klotho蛋白、红细胞SOD与MDA、淋巴细胞端粒长度与激光暴露无明显相关,亚组分析显示暴露组中吸烟人员的红细胞SOD浓度明显低于非暴露组(P<0.05).结论 慢性激光刺激对衰老相关指标无直接影响,但可能导致吸烟人员红细胞SOD浓度降低.

    作者:唐刚;司良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数字化医院模式下眼科数字化建设的思考

    数字化医院与传统医院的不同点是运用数字化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平台和各类应用软件,系统、及时、准确、便捷地对医疗服务和管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和反馈,实现医院各项业务数字化运作和智能化管理,并与医院外部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以此提升整个医院的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1].数字化医院建设是医院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医院管理和疾病诊治由经验管理到规范管理、标准化管理进而向区域医疗平台转变的一个社会性系统工程.

    作者:车成业;赵桂秋;王青;胡丽婷;姜楠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维生素K1、酚磺乙胺联合治疗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维生素K1、酚磺乙胺联合治疗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400例具有不同程度凝血功能障碍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K1治疗组、酚磺乙胺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100例.常规治疗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以补充凝血因子(如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合物、血小板等)为主要治疗方法;K1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1治疗;酚磺乙胺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磺乙胺治疗;联合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用维生素K1、酚磺乙胺治疗.另外选取100例凝血功能正常的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药物剂量:维生素K1 1 mg/次,1次/d;酚磺乙胺 0.125 g/次,1次/d,连用3 d为1个疗程,治疗均以1个疗程为限,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其凝血功能,分析用药前、后各组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4组患儿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儿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4组凝血功能障碍的新生儿中,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较其他各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好;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维生素K1、酚磺乙胺在改善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联合治疗的疗效尤为显著.

    作者:苏国生;黄积德;梁荣伟;李永康;罗月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外科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术前评估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颈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已成为目前治疗重度颈动脉硬化狭窄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方法[1].重视术前评估,严格把握外科干预指征,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史伟浩;谭晋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