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心;杨瑞
目的 了解广西桂北地区慢性HBV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外周血T、B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数值、相互关系及区别.方法 分析和比较免疫耐受组、免疫清除组、免疫不全组及对照组共80例慢性HBV感染者,每组2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分析其区别与联系.结果 百分比和绝对数结果中,免疫清除组的NK细胞、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减少(P<0.05),B细胞、CD8+T细胞较对照组增加(P<0.05).百分比数值中,免疫耐受组和免疫不全组的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减少(P<0.05),CD8+T细胞较对照组增加(P<0.05).绝对值数值中,免疫耐受组和免疫不全组的CD4+T细胞较对照组减少(P<0.05).不同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检测对于了解患者免疫状态、评估病情、指导用药和疫苗开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翔宇;杨丽莎;唐美媛;欧阳清;吴淋玲;辛胜;张兵;张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肛门内置管减压引流预防吻合口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183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在骶前和肛门内放置内有沟槽、下端有多个侧孔、内径16 mm的16号硅胶引流管减压引流的10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肛门内不放置引流管的7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104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0.96%),吻合口炎1例;对照组79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5例(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肛门内置管减压引流能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郑芳;张兆伟;吴毅;赵恒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量清蛋白尿(MA)与非糖尿病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40例,入院后48 h内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尿清蛋白分泌率(UAER),根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CHD组96例和对照组44例(冠脉造影未见异常).结果 MA阳性率在CH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42%、13.64%(χ2=33.715,P<0.001).结论 MA阳性可能与CHD密切相关,而且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正相关.
作者:梁超;刘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提出,要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这是加快提升我国高校整体质量的重大举措,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教学资源库是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建立起来的,内容丰富多样,能方便有效地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科学研究服务的共享式的资源平台,具有标准化、科学化、动态化和共享化的特点.北美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起步较早,已经拥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开发方案和管理模式,与之相比,我国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库在建设和利用方面都存在不小差距,美、加两国高校教学资源库开发与管理体现出共建、共享和共盈3个显著特征[1].
作者:杨宗发;杨元娟;刘晓颖;何静;甘淋玲;许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数字乳腺X线三维定位系统引导Mammotome微创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应用数字乳腺X线三维定位系统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技术对乳腺触诊阴性病变进行微创切除活检病例.结果 77例病例成功手术72例.发现良性病变61例(84.7%);乳腺癌11例(15.3%),其中4例为乳腺导管内癌,7例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 应用数字乳腺X线三维定位系统引导Mammotome微创活检乳腺触诊阴性病例可发现有临床意义的病灶,是一种确诊早期乳腺癌的微创方法.
作者:谭欢;曾勇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莱菔硫烷(SFN)对乳鼠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FN低剂量组(10 μmol/L)、SFN高剂量组(30 μmol/L).建立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损伤模型,予以SFN干预6 h后,AnnexinV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核因子-κB(NF-κB)水平.结果 SFN减少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凋亡,减少LDH释放,降低MDA水平,增加SOD水平,心肌细胞NF-κB蛋白表达下降,SFN高剂量组则更明显.结论 SFN对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增强心肌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NF-κB生成有关.
作者:罗则佳;陈盛;何念海;陈曙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肠粘连、肠梗阻一直是困扰腹部外科医师的一个难题,至今尚无任何方法可以做到完全杜绝腹部手术以后肠粘连的发生.肠粘连引起肠梗阻以后一般都先采取保守治疗,治疗无效则手术松解.传统的开腹手术由于再次粘连发生率高,容易再形成肠梗阻,不是治疗肠粘连、肠梗阻的理想方法.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小、腹腔暴露机会少、腹内干扰轻等特点,造成新粘连的可能性较小,是治疗肠粘连、肠梗阻的理想术式[1].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本科完成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5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饶伟;徐金明;黎可;陈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病因、临床特征、疗效和预后,分析误诊原因,提高对PLAM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本病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活动后呼吸困难,反复发作自发性气胸、乳糜胸、咳嗽、咯血为主,肺功能多表现为阻塞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动脉血气显示低氧血症.胸部高分辨CT(HR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薄壁囊状影.确诊有赖于肺组织活检,病理特征为肺组织淋巴管增生和扩张,管外平滑肌细胞明显增生,免疫组化显示抗黑色素瘤特异性单抗(HMB45)阳性.结论 育龄期妇女,如反复发生自发性气胸、渐进性呼吸困难、咯血,应疑诊为PLAM,及时行HRCT及肺功能检查,好能行肺组织活检尽早明确病理诊断,减少误诊和漏诊.
作者:张婷婷;高宝安;陈世雄;向光明;官莉;李文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48 h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1],是ICU常见的院内感染之一,花费高但预后较差[2].常造成撤机困难,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且感染菌多为多重耐药菌[3],感染很难控制,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国内外文献报道VAP发生率为9%~40%,病死率为15%~45%[4].接受MV患者一旦并发VAP,MV时间、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均显著延长.VAP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细菌生物膜的产生[5];(2)口咽部定植菌的误吸[6];(3)呼吸道机制的受损[7];(4)胃-肺的逆行性感染;(5)呼吸机装置的细菌感染[8-9].近年研究发现,呼吸机管道是呼吸机装置中细菌感染的重要场所[10],而呼吸机装置的细菌感染是形成VAP的主要机制之一.本文旨在提供有关呼吸机管路的研究动态,以期为更多专业人员提供依据和思考,以更好的减少和预防VAP的发生.
作者:张馨心;杨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upper esophagus,HGMUE)是发生于食管上段的正常鳞状上皮黏膜被胃黏膜所取代的一种病症.常发生于颈段食管,多位于食管上括约肌下方,故又被称为颈段食管入口斑.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HGMUE的检出率逐渐提高,得到国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发现许多病变均与HGMUE存在相关性.本文就HGMUE的流行病学、病理学表现、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陶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哮喘(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是儿科常见过敏性疾病,近年来患病率有增高趋势,但致敏原在不同地区、环境和人群中存在差异,明确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价值[1].本科从2005年开始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现将108例14岁以内儿童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李仁君;任小玲;王淑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解毒化瘀联合温阳健脾法与解毒化瘀联合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阴阳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中医辨证属阴阳黄证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温阳健脾组和益气健脾组,其中温阳健脾组在解毒化瘀治法的基础上加用附片、砂仁温阳健脾治疗;益气健脾组在解毒化瘀治法的基础上加用黄芪、白术益气健脾治疗.4周后对临床疗效加以总结分析.结果 治疗4周后,温阳健脾组和益气健脾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2%和74.1%.两组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下降(P<0.05),温阳健脾组下降幅度较益气健脾组明显,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208.4±67.3)、(139.1±89.7)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温阳健脾组PTA水平上升幅度大于益气健脾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治疗前后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阳健脾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低于益气健脾组,未发现出血、黄疸进行性加深等不良反应.结论 瘀毒论治温法干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阴阳黄证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世敏;胡东辉;张京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伤椎植骨结合伤椎置钉6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应用伤椎植骨结合伤椎置钉6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37例,随访6~28个月,平均13.2个月,观察术后即刻椎体高度恢复、后凸畸形改善情况和末次随访时矫正高度丢失情况、后凸角度丢失、神经功能恢复及内固定情况.结果 26例神经功能损害者末次随访时22例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恢复,4例无变化.术后即刻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满意,后凸畸形基本矫正.末次随访时未发生内固定断裂,伤椎高度和后凸角丢失轻微.结论 伤椎植骨结合伤椎置钉6钉固定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鑫;吴永铁;范华华;韩建华;蔡小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探讨该疾病的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该院产科分娩的4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病历资料.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发生胎盘植入率22.5%,平均产后出血(2 650±350)mL,子宫切除率22.5%,均明显高于非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孕妇(P<0.01);平均分娩孕周(32.85±3.82)周,早于非凶险型(P<0.05).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性很大,降低首次分娩剖宫产率、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胎盘植入并转诊到有条件的医院诊治、提高围术期处理能力,可有效改善母儿的预后.
作者:周洁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的血液灌流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救治成功的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血液灌流治疗方法、远期效果.结果除综合治疗外,6例患者均给予3-2-1-1血液灌流方案,痊愈出院.其中在中毒后6 h内入该院并给予血液灌流的3例患者自始至终未出现脏器损害,2例中毒后6~12 h及口服30 mL 3 h入该院患者,存在轻度肝肾功能异常,但经治疗后患者肝肾功能完全正常,留有轻微肺纤维化.结论 血液灌流是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方法,3-2-1-1血液灌流方案对百草枯中毒疗效肯定;患者口服量、中毒后初步处理及开始血液灌流的时间与患者预后有直接相关.
作者:郭利涛;刘昱;张蕾;陈利红;王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剖宫产的7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1例有效止血,保留了子宫及生育功能,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改良B-lynch缝合术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有效,能很大程度上保留子宫,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郅玲玲;马秀华;王会芝;贺笑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年龄大于65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2009年6月在该院血透中心接受MHD且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的患者118例.根据入组时的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48例)与中青年组(≤65,70例),前瞻性观察2年,观察老年MH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在糖尿病患病率、透析方式、透析通路、透析低血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冠心病发病率较高,高血压发病率较低,透析龄较短,透析血流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充分性方面,两组的KT/V、尿素下降率(URR)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左心室射血分数(EF)较低,心胸比及钙磷乘积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实验室指标方面,两组在透析前血肌酐、总二氧化碳、血磷、三酰甘油、清蛋白、血清铁蛋白、C反应蛋白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老年组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血管事件.结论 老年MHD存在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MIA),调整透析治疗方案,增加营养,调节钙磷代谢能更好地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作者:余永武;李明旭;张志勇;周春华;李洪艳;马军红;董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发现orexin/hypocretin已经10多年,作为体内重要的内源性物质之一,研究发现其与发作性睡病密切相关.国内关于orexin/hypocretin与发作性睡病的研究较少,本文对orexin/hypocretin系统,hypocretin与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介绍,并对发作性睡病患者hypocretin神经元减少的神经元变性、免疫学、理化因素途径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蔡卓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技术是胸外科手术常用的通气方式,是指患者经支气管导管仅利用非手术侧肺进行通气的方法,主要目的是隔离患侧肺,防止液性分泌物流入健侧,但这一非生理通气方式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由于术侧肺萎陷、缺血缺氧、术中牵拉挤压、肺循环血流的重新分布、高气道压力和麻醉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肺炎性反应、肺内分流增加、动脉氧合下降,以致术后长时间不能脱机拔管,出现术后肺感染等.为预防这些问题近年来在OLV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PEEP是指在呼气相通过人为的措施使气道压力及肺泡压高于大气压力的一种通气辅助模式,可将原来萎陷的气道和肺泡张开恢复其气体交换功能从而减少肺内分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tension,PaO2),降低吸入气的氧浓度.本综述将阐明在OLV中采用PEEP的原因及临床应用.
作者:于咏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牙隐裂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以135例患者的隐裂牙(共176颗)为研究对象,对其牙位、发病年龄及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牙隐裂好发于30~72岁,以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腭尖为多见.对135例176颗隐裂牙综合治疗成功131颗,改善29颗,失败16颗,治疗有效率为90.9%.牙齿的薄弱结构和发育缺陷是牙隐裂发生的内在条件,牙尖斜面是易感因素,而创伤性牙合力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结论 牙隐裂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对于伴发牙髓和根尖周疾病的隐裂牙对其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修复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金川;周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