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闵竞;何盛江;郑华;屈一鸣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 早期动力化治疗, 下肢骨折,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于永川医院采用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的62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干预,观察组则于早期进行动力化治疗,后将两组患者Johner-w ruch标准评分、愈合时间、骨折愈合不良情况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骨折愈合相关因子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Johner-w ruch标准评分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不良情况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骨折愈合相关因子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较佳,且其对骨折愈合相关因子也有较佳的影响。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铜绿假单胞菌Ⅰ类整合子阳性株对细菌耐药的影响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 )的耐药机制十分复杂,几乎具有细菌所有的耐药机制。而从外部获得耐药基因已被认为是细菌耐药性形成的主要机制。Ⅰ类整合子具有独特的捕获外源基因的能力,耐药基因一旦被整合子捕获,很容易形成抗菌药物的普遍抗性[1]。本文对临床分离的耐药性PAⅠ类整合子携带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初步探讨Ⅰ类整合子对PA耐药性形成的影响。

    作者:胡昌俊;朱艮苗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孕29周患者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麻醉的个案报道

    在发达国家大约有0.2%~1.0%的妊娠妇女在妊娠期间因为非分娩手术而接受麻醉[1-2]。近年来,腹腔镜手术率增加超过了传统手术,妊娠期腹腔镜手术包括诊断性和治疗性手术,如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和卵巢扭转手术。为确保妊娠期腹腔镜手术安全进行,必须考虑与非孕患者的重要差异[3]。本文报道1例孕29周患者经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以期对中晚期孕妇施行腹腔镜手术的管理有所借鉴。

    作者:闫红;胡弋;毛庆祥;葛衡江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渝东北农村社区护士整体知识技能调查和改进策略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日益显现出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社区护士作为社区护理工作的主体,她们的知识技能、理念、能力直接影响社区护理的质量和水平。掌握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护士知识和技能的实际状况,是提高护士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前提和关键。为此,作者对渝东北14个区县的农村社区护士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玉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于永川医院采用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的62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干预,观察组则于早期进行动力化治疗,后将两组患者Johner-w ruch标准评分、愈合时间、骨折愈合不良情况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骨折愈合相关因子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Johner-w ruch标准评分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不良情况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骨折愈合相关因子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治疗效果较佳,且其对骨折愈合相关因子也有较佳的影响。

    作者:闵竞;何盛江;郑华;屈一鸣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PDTC对大鼠心肌梗死后NF-κB与MMP-2表达及心肌胶原重塑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胶原重塑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分为 PDTC干预(PD)组和心肌梗死对照(MI)组,另设假手术(SH)组,每组大鼠6只。PD组于术后24 h腹腔注射PDTC 80 mg · kg -1· d-1,连续给药28 d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心功能,处死动物,计算总胶原、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含量和梗死面积,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N F-κBp65及MMP-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结果与SH组比较,MI组和 PD组的总胶原、Ⅰ型胶原、Ⅰ/Ⅲ胶原比值明显增大,NF-κBp65和MMP-2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I组比较,PD组总胶原、Ⅰ型胶原、Ⅰ/Ⅲ胶原比值改变明显减轻,NF-κBp65和 MMP-2的 mRNA 及蛋白质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TC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胶原重塑,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NF-κB激活,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如MMP-2)表达有关。

    作者:陈章荣;吴新华;罗开良;何泉;杨瑛;向玉鸾;王小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出国就业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涉外护理专业旨在培养涉外型国际护理人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与人才的跨国交流日趋频繁,特别是全球护理人才的短缺,为中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也为涉外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近年来,全国许多卫生职业院校相继开办了涉外护理专业,并将毕业生出国就业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本院涉外护理专业在校生的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影响出国就业的各种因素,为涉外护理专业的出国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与建议。

    作者:徐国辉;秦博文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妊娠相关miRNA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 ,通过与mRNA的3′非编码区(3′UTR)完全或不完全互补配对结合,引起靶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从而在转录后水平对靶基因进行负调控。miRNA参与细胞的分化、发育、增殖、死亡等生命活动中的一系列重要进程,因此,miRNA被应用于许多疾病发病机制探讨的研究。早期的学者们主要集中在将miRNA应用在肿瘤等多种疾病的研究当中,而近年来miRNA与妊娠关系的研究正逐渐得到重视。母体血浆中miRNA是母婴联系的重要途径[1],研究证实一些胎盘miRNA有望成为妊娠及妊娠相关疾病诊断的标志物,在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近年来 miRNA 逐渐成为围产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miRNA与妊娠相关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饶明礼(综述);刘建(审校)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亲环素A与头颈部肿瘤的研究进展

    亲环素家族(cyclophilins ,Cyps)先被认为是环胞素 A (cyclosporine A ,CsA )的胞内结合蛋白,是由一组具有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 ,PPI-ase)的蛋白质所组成,目前,已知人类中有7大类16种亲环素蛋白。亲环素A (cyclophiline A ,CypA )是亲环素家族中重要的一员,是早被发现的亲环素,也是 Handschumacher 在1984年从小牛胸腺中早被提纯的亲环素。CypA在病毒感染、T细胞功能、肌肉分化、免疫抑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Cyp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就CypA在头颈部肿瘤中作用的相关进展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薛莲;周建荣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131 I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131 I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95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行131 I口服治疗并于131 I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及1年复查甲状腺功能。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分别行门控心血池显像,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甲亢治愈率97.89%,阵发性房颤治愈率为100.00%,持续性房颤治愈率为84.00%。治疗前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别与治疗后3、6、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参数与治疗1年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选择放射性131 I治疗,是改善甲亢性心脏病的关键,能够有效控制 FT3、FT4、TSH水平,改善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张文军;郑立春;张晓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评估胎儿心脏收缩功能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 T IC )评估胎儿心脏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运用S T IC技术采集160例健康孕妇胎儿的心动周期图像,后处理使用VOCAL法测量心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容积,计算每搏心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每分心输出量(CO)。结果胎儿心室收缩末容积(VESV)、心室舒张末容积(VEDV)、SV和CO随孕周的增长而增加、射血分数(EF)不随孕周的变化而变化。胎儿右心室VESV、VEDV、SV、CO和EF均大于左心室。结论:胎儿心脏收缩功能随孕周的增长而增加,右心收缩功能优于左心。

    作者:赵旭;杨娅;李嵘娟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在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究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56例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患者,分为标准组与常规组,每组各28例,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效果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3d及7d,标准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高于常规组,但颅内压(ICP)以及中线移位情况和脑水肿体积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标准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以及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清除血肿,降低IC P ,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作者:苏祖禄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对幼鼠神经细胞损伤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ex )与咪达唑仑多次镇静对幼年大鼠神经细胞损伤及成年后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对照组(C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Dex组(D组)。C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 mL/kg 。M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咪达唑仑2.4 mg/kg(0.1 mL/kg)。D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Dex 75μg/kg(0.1 mL/kg)。各组大鼠每日注药1次,共进行3 d。于用药结束后6 h取血浆测定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于用药结束后2月,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成年后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C组比较,M 组成年后水迷宫实验逃逸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用药结束后6 h ,血清S100β蛋白,NSE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各项指标变化无显著性。结论:相比于咪达唑仑,新型麻醉镇静药Dex对幼年动物神经细胞损伤及成年后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较小。

    作者:柏平;吴修建;闫东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高职社区康复专业“分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002年,中国政府提出了“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号召要切实地、有效地抓紧推进社区康复工作,并强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将残疾人社区康复作为重要工作内容”[1],这大大提升了社区康复的重要性,也增加了对社区康复人才的需求。但在近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社区康复专业培养的人才却越发不能适应实际的社区康复工作,各地社区康复人才匮乏,严重阻碍了社区康复的发展[2]。因此,探索适合行业要求的社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配套改革其实践教学方式已经是势在必行。

    作者:苏红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伤后24 h内气管切开30例为研究组,受伤24 h后气管切开27例为对照组,两组其余治疗方法均相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感染控制率、感染控制时间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有12例发生肺部感染,10例感染得到控制,感染控制时间为6~10d,平均7.3d,死亡5例。对照组有19例并发肺部感染,8例感染得到控制,感染控制时间为11~18 d ,平均15.9 d ,死亡12例。研究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改善其预后。

    作者:邓清军;向志国;谢富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关节镜下自体股四头肌腱-髌骨块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

    目的:探讨以自体股四头肌腱-髌骨块为移植物在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CL )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PCL损伤患者以自体股四头肌腱-髌骨块为移植物,运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法在关节镜下行PCL单束重建手术,以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分级标准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21例患者PCL重建及复合损伤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无患者失访,术后所有患者主观症状均有明显改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自体股四头肌腱-髌骨块为移植物单束重建PCL近期临床疗效满意,远期疗效需进一步对大样本的长期观察研究。

    作者:丁文兵;张亚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113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HAMA焦虑量表评分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HAMA焦虑量表评分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113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41例行单纯椎板切除减压术,72例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对手术疗效JOA评分和HAMA焦虑量表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7个月,JOA评分从术前的(23.81±1.10)分改善至(5.24±1、12)分,改善率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MA焦虑量表评分从术前的(22.23±2.30)分改善至(5.15±1.19)分,改善率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AMA焦虑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可以预示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

    作者:朱天亮;徐永政;林朗;郑永玲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医用高值耗材的效果探讨

    医用高值耗材一般是指对医疗安全至关重要,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科室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材[1]。手术室医用高值耗材具有种类规格多、价值高、使用风险大、流通使用环节特殊等特点[2]。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医用高值耗材的使用与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年手术量达4万余例,面对传统耗材管理模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缺陷,本院积极探索新方法,寻求找到一种规范化的管理方式。

    作者:甘晓琴;李寿兰;谢桂珍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自制床头角度仪的临床实用性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探讨自制床头角度仪的临床实用性和稳定性。方法:将81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39)。实验组采用自制床头角度仪抬高患者床头。对照组依据经验和感觉抬高患者床头。两组床头抬高角度分别在不同时间点进行定时测量。结果实验组床头抬高准确率为100%,而对照组床头抬高准确率为5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床头角度仪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及稳定性,可有效保证床头抬高角度的准确性,有助于机械通气患者的体位护理。

    作者:米洁;陈刚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经椎间孔减压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估经椎间孔减压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经椎间孔减压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32.0±37.0) min ,术中出血量(320.1±56.8) mL。术后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腰椎功能评分[(22.9±2.3)分]较术前[(11.2±3.1)分]显著升高;术后恢复优良率为90.9%,所有患者均椎体间融合成功。结论:经椎间孔减压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暴露充分、操作安全、疗效显著等优点。

    作者:姜景辉;潘永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提高淋巴结病理切片质量的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合格的淋巴结HE切片的制片技术。方法:淋巴结送检标本与其他组织标本在处理上是不同的,淋巴结活检标本离体后需立即固定(首选改进的B-5固定液),取材1.0cm×1.0cm×0.3cm,梯度乙醇从低到高浓度脱水;透明浸蜡同时进行,采用硬脂酸和石蜡混合替代二甲苯效果佳。切片刀锋利,切片厚薄为2.5~3.0μm ;苏木精染色时间短,0.5%~1.0%盐酸分化,严格控制好分化时间,用热水返蓝,伊红染色数秒,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结果提高淋巴结切片的制片技术,是为了制作切片完整,厚薄均匀,无刀痕及皱褶,组织无挤压。镜下淋巴结结构清晰,皮质、髓质充分展现,色彩艳丽,核膜及核仁结构清楚,核桨对比鲜明。结论:经过特殊处理后淋巴结 HE切片的制片技术取得很好效果,制片优良率达到95%以上。

    作者:宋容;肖觉 刊期: 2013年第2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