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剑
目的 研究中国青年人黄斑色素密度(MPOD),以及MPOD与屈光度、性别、吸烟、饮酒、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家族史等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 2007级和2008级就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预防医学系学生56人以及社会青年志愿者48人,共计104人,208只眼纳入研究,所有受试者完整回答调查问卷,包括是否有吸烟史、饮酒史、黄斑变性家族史等问题,并进行统一流程的屈光度的检查,所有受试者采用异色闪烁光度测量法进行黄斑色素密度的测量.结果 全部受试者共208只眼的MPOD均值为0.625±0.191,对所有男性与女性、主导眼与非主导眼、有吸烟史与无吸烟史和有饮酒史与无饮酒史的MPOD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有黄斑变性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研究者MPOD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POD值与屈光度无相关性(r=-0.107,P=0.124).结论 有黄斑变性家族史的青年人MPOD值下降.
作者:董宁;肖林;禇利群;王冰松;姚晶磊;苏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慢性每日头痛(chronic daily headache,CDH)是一组每天或几乎每天发生的头痛,其定义为平均每月发作大于或等于15 d,持续3个月以上的头痛.CDH可为原发性头痛,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明确,也可继发于某些颅内或全身性器质性病变.CDH包括了多种头痛类型而非一个独立的头痛诊断.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偏头痛和抑郁症分别是神经科、精神科门诊高患病率、高致残率疾病,均好发于中青年.偏头痛是以反复发作性搏动性头疼为特征,是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的常见心身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美国女性偏头痛患病率高达18.2%,男性为6.5%,其中约23%的家庭中至少有一位偏头痛患者[1].偏头痛被列为前20位致残性疾病之一[2].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以显著而持久(大于2周)的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发作性重型精神疾病.其终生患病率达16.2%,女性是男性的2倍,其自杀率高至12%.
作者:屈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湖北某重点综合性大学新生的心理压力现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教育部统一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对4 896名2010级大学新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该校新生中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5个维度及总分标准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工类新生心理压力各维度及总分明显高于文史类(P<0.01);农村学生社交、家庭压力高于小城镇、中小城市及大城市学生,农村及小城镇学生发展压力低于中小城市及大城市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的社交、家庭压力高于而发展压力低于非独生子女新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重点综合性大学新生心理压力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不同群体间存在一定差异,关注特殊群体,针对性地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
作者:胡一文;杨静;李荣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改)的中长期目标、近3年五项改革重点及相关政策框架,并陆续出台了相关配套文件,全国各省市都积极采取措施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作者:张维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CAS(Crk-associated substrate)蛋白家族作为细胞信号网络连接位点之一,过去10多年被相继发现,目前明确的有乳腺癌抗雌激素药物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anti-estrogen resistance 1,BCAR1),神经元细胞表达发育下调基因9(NEDD9),胚胎FYN相关底物(EFS),CAS蛋白4(CASS4)[1],其中研究广泛的是BCAR1.BCAR1又名P130CAS.
作者:黄伟;邓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梧州地区婚前婚配群体中α地中海贫血(地贫)携带者的发病率、随机婚配对后代的影响,对携带者进行婚育指导,减少出生缺陷.方法 对随机婚配的男女在接受婚前医学检查时进行地贫筛查,筛查具有高风险的做α地贫基因分析.结果 1 358例α地贫初筛阳性者检出α地贫694例,阳性率为51.1%,具体的基因分布:东南亚缺失型(--SEA)540例(77.8%),右侧缺失型(-α3.7)56例(8.1%),左侧缺失型(-α4.2)27例(3.9%).结论 梧州地区为α地贫的高发区,在婚前医学检查时对婚配群体进行地贫携带者筛查,对男女携带者双方及时给予婚育指导,并跟踪落实胎儿的产前羊水基因检测,这对于优生优育、有效预防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的出生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永雄;黄丽;陈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骨保护素基因(OPG)的基因多态性与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BMD)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湖南省某院肾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MALDI-TOFMS技术检测患者OPG的基因多态性分布.结果 (1)血液透析患者rs11573928和rs2073618两个多态性位点在不同基因型之间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1573928位点AA型患者股骨颈BMD高于AG和GG型,rs2073618位点CC型患者腰椎BMD明显高于GC和GG型.(2)OPG基因rs2073618位点多态性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相关变量(r=0.265,P=0.016).结论 OPG基因rs11573928、rs2073618多态性与湖南长沙地区血液透析患者BMD具有相关性.
作者:肖海清;何计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肺保护性通气与传统通气方式对单肺通气患者肺功能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5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单肺通气组(COLV组)和保护性单肺通气组(POLV组),毎组25例.双肺通气时潮气量10 mL/kg,呼吸频率12次/min,吸呼比1∶1.5,吸入氧浓度1.0.双肺通气30 min后行单肺通气,COLV组单肺通气参数:潮气量10 mL/kg,呼吸频率12次/min,吸呼比1∶1.5,吸入氧浓度1.0,PEEP为0.POLV组潮气量7 mL/kg,呼吸频率14~20次/min,吸呼比1∶1~1∶2,吸入氧浓度1.0,PEEP 4~10 cm H2O.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4.67~6.00 kPa.术毕清醒后拔除双腔支气管导管.于双肺通气30min(T1)、单肺通气60min(T2)和支气管拔管后2 h(T3)时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阻力(Raw)、胸肺顺应性(CT),并在各时点采集动脉血测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浓度.结果 T2与T1相比,两组Ppeak 、Raw、vWF、sICAM-1升高,CT、PaO2降低;T3与T1相比两组PaO2降低,vWF、sICAM-1升高;与COLV组相比,POLV组T2时Ppeak、Raw、PaCO2和sICAM-1降低;CT和PaO2升高;POLV组T3时PaO2增高,PaCO2 、vWF和sICAM-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保护性通气应用于单肺通气期间能降低气道压力,提高顺应性,改善氧合,减轻肺毛细血管内皮损伤.
作者:司建洛;苏跃;宋绍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孕症的病因及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应用诊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收治并排除男性不育因素的193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治,在术中视不同情况来选择具体手术方式并评价手术效果,术后观察妊娠率.结果 193例患者全部明确不孕病因.腹腔镜下发现盆腔病变136例,其中输卵管堵塞及盆腔粘连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子宫肌瘤1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9例,卵巢囊肿13例,盆腔结核3例;宫腔镜下发现宫腔病变57例,子宫发育畸形10例,子宫纵隔7例,宫腔粘连11例,子宫内膜息肉29例;宫、腹腔镜下均发现病变7例.可见盆腔粘连、输卵管堵塞、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是导致不孕症的主要因素.术后跟踪随访发现193例患者中,妊娠147例,术后妊娠率为76.17%.结论 宫、腹腔镜对治疗不孕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临床思维能力是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逻辑等多种思维能力的结合,是医生临床工作能力的核心,决定着医生的诊疗水平,故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尤为重要.
作者:李明宝;罗志勇;殷小寒;杨维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RNA干扰(RNA interfering,RNAi)是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的新方法,是指双链RNA(double-strand RNA,dsRNA)诱导与之同源的mRNA降解,阻断相应基因表达,从而导致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现象[1].在哺乳动物细胞介导RNAi效应的主要是小干扰RNA(siRNA)分子,其大小约21~23 bp.
作者:王金涛;郑军;刘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筛查了解某县农村妇女子宫颈癌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方法 于2008年5~7月对某县2 034例,年龄30~59岁的在住已婚妇女采用醋酸染色和碘染色方法进行筛查,阳性者继用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在阴道镜下可疑病变部位行病理诊断.结果 病理检查阳性19例,其中CINⅠ5例,CINⅡ10例,CINⅢ4例,总检出率为0.9%.在子宫颈癌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当中,年龄和结婚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是否采用避孕措施、怀孕次数、有无其他生殖系统疾病史以及有无家族肿瘤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结婚年龄和子宫颈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颈癌筛查可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二级预防的效果,同时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陶才莉;刘朝伦;李英萍;文传芳;唐良萏;贾英;窦贵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姜黄是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属活血药,始载于<新修本草>,主心腹结积,下气,破血,消痈肿,中医认为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姜黄素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姜黄素具有抗炎、抗纤维化、抗氧化、抗凝、降脂、抗肿瘤等多种作用.近年来姜黄素的保肝研究日益深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姜黄素对肝纤维化的多途径防治作用.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机体内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一类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在包括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在内的多种疾病有密切关系[1-3].CD4+CD25+Treg是一群专职Treg[4],是多种疾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就CD4+CD25+Treg的来源、分类、功能、免疫表型及其在肝病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邓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川芎嗪(TMP)的玻璃化保存液对大鼠施万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以便获得川芎嗪的佳浓度.方法 20只SD大鼠,切取双侧坐骨神经(共40条),将其随机分成A、B、C、D、E组,每组8条,分别用含不同浓度川芎嗪的玻璃化保存液在-20 ℃保存3周(A组:0 mg/L、B组:80 mg/L、C组:160 mg/L、D组:320 mg/L、E组:640 mg/L).3周后取神经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D组神经施万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少于其余各组施万细胞凋亡数量,A组神经施万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多于其余各组施万细胞凋亡数量;D组Bcl-2的阳性表达率高,且明显高于其余各组,A组Bcl-2的阳性表达率低,且明显低于其余各组;D组Bax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其余各组,A组Bax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结论 川芎嗪能通过调节Bcl-2和Bax的表达而有效抑制施万细胞的凋亡,在-20 ℃含川芎嗪的玻璃化液保存大鼠坐骨神经,川芎嗪的浓度以320 mg/L佳.
作者:刘建文;欧云生;蒋电明;赵增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B超联合输尿管镜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PC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56例不同病因的患者采用B超联合输尿管镜行PCN,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结果 共70侧肾行PCN,14例为双侧,成功率100%;其中1例肾衰竭合并血尿术中发现肾盂肿瘤,行活检术,1例鹿角形结石合并肾积脓,术中行气压弹道碎石,打通肾盂肾盏,1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UPJ)结石合并肾积脓且肾盏颈狭窄行PCN后引流不畅,持续高热,再次行PCN,上中下盏各置管1枚;术后2例造瘘管脱出,无1例严重出血,1例肾积脓术后发生肾周脓肿,4例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术前均为发热患者,无周围脏器损伤及死亡病例.结论 B超联合输尿管镜行PCN能确保置管成功,有效改善肾功能和控制感染,但术中冲水是否增加肾积脓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发明;潘奕;郭建桥;李本根;陈宗平;罗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近年来逐渐成为大多数肾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1].随着该项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并发症被临床医生所认识.在PCNL的并发症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尤为受到医生们的关注.
作者:何英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血液病患者的治疗方案对肝功能和HBV复制的影响.方法 分析并随访19例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血液病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结果 乙型肝炎小三阳患者16例,大三阳3例.I组为11例使用化疗药物治疗组.治疗采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环磷酰胺、三氧化二砷、泼尼松、阿霉素、长春新碱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2例患者因HBV-DNA>105copy/mL加用了抗-HBV治疗;随访3~28个月,5例出现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无HBV复制加重者.Ⅱ组为8例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组.激素使用量为泼尼松0.6~1.0 mg·kg-1·d-1.4例单用激素,4例合用吗替麦考酚酯(1.0 g/d)或环孢霉素A(300 mg/d),所有患者均加用抗病毒治疗.随访3~28个月,有2例出现ALT升高,无HBV复制加重者.结论 合并HBV感染的血液病患者若HBV-DNA<105copy/mL,使用中小剂量化疗药物较为安全;在需要使用大剂量激素和(或)化疗药物时,建议加用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肝功能和病毒复制指标,其使用是相对安全的.
作者:陆翔;王小超;吕丽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肝纤维化是肝内纤维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与沉积,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目前认为肝纤维化是一个可以逆转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对肝纤维化程度做出准确的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可以监测肝病的进展情况,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目前习惯采用Batts-Ludwing 5分制分类法,即F0期:无纤维化;F1期:汇管区纤维化;F2期:汇管区周围纤维化;F3期:间隔性纤维化;F4期:肝硬化.肝脏活检目前仍然是评估肝纤维化的金标准.
作者:杨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