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学历实习护士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比较

徐蔚蔚;赵锡丽;刘小兰;蒋国萍;张丽;戟芳

关键词:不同学历, 实习护士, 糖尿病患者, 健康教育效果, 治疗效果, 教育质量, 追踪随访, 优化治疗, 药物治疗, 学历层次, 生活水平, 三级预防, 临床工作, 教育作为, 带教老师, 人性化, 流动性, 发病率, 专业, 增长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糖尿病患者流动性较大,单纯药物治疗无法达佳治疗效果,究其原因与不能及时追踪随访有直接关系,而糖尿病健康教育作为糖尿病三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1],则充分地弥补了以上不足.但是一成不变的健康教育不但无法优化治疗,反而致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对于治疗至关重要.在临床工作中,除了带教老师外大量的实习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实习护士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健康教育质量也有差异.如何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专业及人性化的健康教育是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故本研究对比不同学历层次实习护士健康教育效果,通过试验探求更优质的健康教育.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诊断卵巢癌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后多平面重组(MPR)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临床怀疑卵巢癌患者的CT资料(薄层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结果 16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检查提示卵巢癌65例,经手术病理检查或穿刺活检证实53例,即真阳性53例,假阳性12例,卵巢癌的16层螺旋CT诊断准确性为81.5%.结论 16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后MPR对卵巢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吴晓莉;先世伟;刘鲁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肺栓塞临床特征对比分析研究

    目的 分析比较早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临床高度疑诊肺栓塞患者100例,根据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分为PTE组(60例)与对照组非PTE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情况.结果 PTE组呼吸困难、P2亢进、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均高于非PTE组.且PTE组D-二聚体阳性、SⅠQⅢTⅢ、右心室增大、肺动脉高压、下肢深静脉血栓显著高于非PTE组(P<0.05).结论 呼吸困难、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D-二聚体阳性、肺动脉高压征、下肢静脉血栓是诊断PTE的重要线索,同时具备这些临床特征,应尽快完成D-二聚体、心电图、心脏彩超及下肢静脉彩超等检查,缩短诊断时间,及时治疗.

    作者:王红阳;刘飒;高爱丽;李琳;戈艳蕾;李球兵;郭霞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血清食物特异性抗体IgG和IgE检测对湿疹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中食物特异性抗体IgE(sIgE)和IgG(sIgG)在诊断湿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5例湿疹患者(实验组),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食物sIgE和sIgG,并与35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中食物sIgG阳性率(43.2%)明显高于sIgE(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sIgG(5.7%)和sIgE(8.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食物过敏原是牛奶和鸡蛋,其次为虾、蟹和鱼.联合检测sIgG和sIgE的阳性率高于单独检测sIgG或sIgE.结论 食物sIgG和sIgE可能参与湿疹的发病,联合检测食物sIgG和sIgE可以提高湿疹血清学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孙静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5例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75例患者,56例呼吸衰竭明显好转,19例无效改为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能有效治疗呼吸衰竭,明显减少了气管插管率,降低了病死率;正确掌握无创机械通气的操作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继东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新生大鼠持续缺氧条件下水通道蛋白4与脑水肿的关系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在新生大鼠持续缺氧过程中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健康10 d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然后缺氧不同时间分为缺氧缺血(HI)2 h组、HI 4 h组、HI 8 h组、HI 16 h组4个亚组,对照组行假手术.观察每组动物神经行为学改变,各组实验取脑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定量PCR,观察新生大鼠海马CA1区形态变化和AQP4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水肿加重,神经元呈现不可逆损伤;AQP4蛋白和RNA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 AQP4表达水平下降参与新生大鼠持续缺氧缺血条件下脑水肿的形成.

    作者:贾佳;余加林;孙善全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氟伏沙明和氟西汀治疗66例老年期抑郁症的对照分析

    目的 比较氟伏沙明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66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分为氟伏沙明组和氟西汀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第1、2、4、8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伏沙明组治疗后第1周末HAMD得分、HAMD中焦虑因子得分低于氟西汀组(P<0.05);氟伏沙明组便秘的发生率低于氟西汀组(P<0.05).结论 氟伏沙明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与氟西汀疗效相似,但前者起效更快,对抑郁、焦虑症状的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万红;罗捷;冉江峰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膀胱癌干细胞研究进展

    癌干细胞(CSCs)是一小群能够再现肿瘤全部特点的细胞.CSCs的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提出,近10年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分离.首先,是在急性髓性白血病[1],接着在实体肿瘤(如乳腺癌[2],脑肿瘤[3])进行分离.CSCs对放疗[4]和化疗[5]表现出抵抗性.因此,膀胱CSCs的分离、分子特征、治疗靶点的确定对理解其病理发生很有意义.

    作者:宁志丰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3R护理法对脑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康复影响

    目的 探讨3R护理干预法对脑血管性痴呆(VaD)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48例V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3R护理法为主要内容和心理护理贯穿始终的专科护理模式;比较护理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两组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和韦氏记忆量表(WMS)的评分结果.结果 采用3R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MSE和WMS分数明显增高,而ADL分数明显减少;MMSE、ADL和WMS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R护理干预有利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康复,可延缓痴呆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吉利春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胸腰椎爆裂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 (MPR)、容积再现(VRT)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53例(65个椎骨)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经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分别采用MPR和VRT后处理技术,并用双盲法分别对轴位图像、MPR及VRT在显示胸腰椎体骨折数、附件骨折数及骨折累及椎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PR诊断椎体骨折、附件骨折及其对椎管受累分度判断准确数分别为:63个(96.9%)、103个(95.4%)及62个(95.4%);CT轴位分别为:59个(90.8%)、93个(83.3%)及54个(83.1%);VRT分别为:47个(72.3%)、52个(48.1%)及34个(52.3%).经统计分析,轴位与MPR在诊断骨折椎体节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R与VRT在诊断骨折椎体节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轴位、MPR与VRT在判断椎管受累及附件骨折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R对骨折细节显示好,VRT对骨折整体显示直观,轴位结合MPR、VRT,使整体与细节结合,对骨折的诊断更准确.

    作者:李博云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EsA对BXSB狼疮性肾炎小鼠作用观察

    目的 观察商陆皂苷甲(EsA)对BXSB小鼠狼疮性肾炎(LN)的治疗作用及IL-6及TNF-α分泌的影响,探讨EsA对LN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12周龄雄性BXSB小鼠24只,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EsA低剂量治疗组和EsA高剂量治疗组.腹腔注射每日1次,4周后达治疗终点.结果 EsA能显著降低BXSB小鼠尿蛋白/尿肌酐比值,改善BXSB肾脏病变.结论 EsA对BXSB狼疮性肾炎小鼠具有显著治疗作用,抑制IL-6及TNF-α分泌产生可能参与EsA抗炎机制.

    作者:马华林;张祥贵;张欣洲;徐莹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不同浓度脂质对PT及APTT凝血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脂质对血凝仪CA7000测定PT及APTT凝血结果的影响,并获得偏差结果的校正公式.方法 使用高速离心法制备的血脂浓缩液按不同比例干扰凝血(PT、APTT)测定,以结果变化趋势求得直线回归方程并得出校正公式.结果 随着脂质浓度的增加,PT检测结果呈增高趋势,而APTT在TG浓度为0.0~2.5 mmol/L时结果降低,当TG>2.5 mmol/L时结果呈升高趋势,当TG≥8.5 mmol/L时,PT、APTT结果明显升高或无法检出.结论 脂质对PT、APTT的检测结果均存在干扰,并随脂质浓度变化而不同,通过对数据的直线回归分析得出了结果偏差的校正公式,保证了临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斌;龙春燕;谢宁;李君安;唐中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研究与应用

    1965年,Urist[1]在研究中发现,把脱钙的皮质骨植入动物的肌肉中,1~2 周后会有新骨形成.他的结论是,植入的骨虽是死的,但其中可能含有某种物质在诱导新骨的形成.Urist从皮质骨中提取物获得了对成骨至关重要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成骨诱导研究的热潮.其后的大量研究表明,BMP具有跨种属诱导成骨、新骨生成迅速且生成量与BMP植入量呈正相关等特点[2-3];而且BMP是一个多功能因子,参与调节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的生物学过程,在胚胎发育、出生后各组织器官内环境稳定及多种肿瘤的发生中都有重要作用[4];此外,BMP不仅在肾脏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还与许多肾脏疾病有关,特别是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5].

    作者:陈聪;孟勇;刘贵峰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不同学历实习护士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比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糖尿病患者流动性较大,单纯药物治疗无法达佳治疗效果,究其原因与不能及时追踪随访有直接关系,而糖尿病健康教育作为糖尿病三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1],则充分地弥补了以上不足.但是一成不变的健康教育不但无法优化治疗,反而致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对于治疗至关重要.在临床工作中,除了带教老师外大量的实习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实习护士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健康教育质量也有差异.如何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专业及人性化的健康教育是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故本研究对比不同学历层次实习护士健康教育效果,通过试验探求更优质的健康教育.

    作者:徐蔚蔚;赵锡丽;刘小兰;蒋国萍;张丽;戟芳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保护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对大脑海马CA1区脑红蛋白(NGB)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1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缺血组分别于缺血3 h再灌注3、6、12、24、48、72 h和1周处死,假手术组于24 h时间点处死,亚低温缺血组于缺血后10 min实施全身亚低温并持续3 h.处死大鼠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再灌注6、24、72 h进行脑梗死体积的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GB的表达.结果 (1)与常温缺血组比较,亚低温缺血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P<0.05),脑梗死体积小(P<0.05).(2)常温缺血组大脑海马CA1区NGB表达在再灌注3 h开始增加,24 h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1周时接近假手术组水平;亚低温缺血组NGB表达与之相似.除再灌注1周外,两组大脑海马CA1区NGB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再灌注1周外,亚低温缺血组NGB表达均高于常温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对局灶性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促进海马CA1区NGB的表达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伟平;李世英;陶颖媛;余红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肌损害标志物的变化

    目的 探讨心肌标志物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26例COPD老年患者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依据是否存在呼吸衰竭分为两组(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79例即A组、COPD无呼吸衰竭组47例即B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 A、B组患者血清AST、LDH、CK、CK-MB和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A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可伴心肌标志物浓度增高,且心肌标志物水平随着PaO2的降低有上升趋势.

    作者:张敏;付凯;林玲;段晓静;熊晓琳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范式研究与实践

    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药品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沿袭多年的药品供应体系已被现今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网上电子商务所代替.社会急需大量具有现代药品经营理念的营销人员.目前,既能掌握现代药品经营理念又具有实战能力的专业营销人才十分紧缺[1].作为开设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院校如何紧跟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培养理论够用、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 .本校自2007年开设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以来,紧密结合国家医疗改革中有关基本用药政策,深入展开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效,在教学范式的实践中也获得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

    作者:任彦荣;陈绍成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硝苯地平治疗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治疗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12月本院56例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体循环平均压,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行血气分析,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有更显著的降低(P<0.05);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PaO2、PaCO2有更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 硝苯地平治疗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郑培榆;陈强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在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期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G+A)与门冬胰岛素30多次皮下注射(MSII)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及放疗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A组36例,MSII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放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G+A 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MSII组(P<0.01),低血糖及放化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SII组(P<0.01),血糖达标时间较MSII组缩短(P<0.01).结论 G+A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及放疗期的血糖控制平稳,安全,达标迅速.

    作者:南映瑜;陈瑜;黄恬;钟艺华;张宇琳;龙波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高海拔地区官兵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变化研究

    目的 调查研究驻不同海拔地区军官兵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差别,以及高海拔地区官兵随军龄增长,心率和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规律.方法 使用血氧仪测得驻不同海拔地区1 418名官兵的SaO2和心率资料,按照海拔不同将资料分为3组进行对比.并按照官兵的年龄不同将体检资料分为3组进行对比.结果 海拔越高,SaO2越低,心率越快.随年龄增大,SaO2没有差别,但是心率减慢.结论 高海拔地区驻军缺氧状况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严重,但是随着入驻时间的延长,机体能够逐渐适应缺氧的环境.

    作者:冯斌;陈健;刘存亮;文朝远;李翔;刘春生 刊期: 2012年第28期

  •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该院精神科治疗的58例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齐拉西酮每次40 mg,每天2次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奥氮平10 mg/d口服治疗,治疗共持续8周,分别于治疗后第1、2、4、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4、8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2、4、8周后临床疗效评定量表(CG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8周后实验组PANSS评分与CG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震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予以对症处理后均能好转.对照组体质量增加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使用齐拉西酮疗效优于长期使用奥氮平,且不会增加患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作者:杜能强 刊期: 2012年第28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