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渴络欣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早期糖尿病肾病(DN Ⅲ期)患者45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DN Ⅳ期)41例分别随机分为坎地沙坦酯对照组和渴络欣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早期DN患者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均明显减少(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3)对临床DN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尿α1-MG、尿β2-MG、血清蛋白(ALB),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改善显著(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临床DN患者的血肌酐(Scr),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却改善显著(P<0.05).结论 渴络欣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DN疗效肯定,在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单用坎地沙坦酯.
作者:何先红;刘雷;林波;刘春秋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3R护理干预法对脑血管性痴呆(VaD)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48例V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3R护理法为主要内容和心理护理贯穿始终的专科护理模式;比较护理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两组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和韦氏记忆量表(WMS)的评分结果.结果 采用3R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MSE和WMS分数明显增高,而ADL分数明显减少;MMSE、ADL和WMS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R护理干预有利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康复,可延缓痴呆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吉利春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在三级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13例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计划性剖宫产孕妇(路径组)和112例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计划性剖宫产孕妇(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药费、检查费、患者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 路径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住院费用结构中,路径组的药费、药费比率、检查费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检查费比率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改变(P>0.05),而路径组满意度提高.结论 三级医院实施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可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成本、提高医疗质量,具有可行性.
作者:吴庆蓉;范德庆;钱敏;程浩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心肌标志物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26例COPD老年患者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依据是否存在呼吸衰竭分为两组(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79例即A组、COPD无呼吸衰竭组47例即B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 A、B组患者血清AST、LDH、CK、CK-MB和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A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可伴心肌标志物浓度增高,且心肌标志物水平随着PaO2的降低有上升趋势.
作者:张敏;付凯;林玲;段晓静;熊晓琳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评价莫西沙星及利福布丁方案对初次复治涂阳肺结核超短程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77例初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A、B、C、D 4组,各组治疗方案分别为:2HREZS/6HRE、2DREZO/6DRO、2DREZV/6DRV、5DRbEZM.观察4组患者疗效指数、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安全性等情况.结果 满疗程各组疗效指数及痰菌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疗程时各组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81.3%、80.0%、82.4%、82.4%,满疗程时各组病灶吸收好转率及空洞闭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分别为31.3%、33.3%、35.3%、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及利福布丁方案对初次复治涂阳肺结核超短程治疗是有效且安全的.
作者:陈俊林;施军卫;顾德林;陈晓丽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比较氟伏沙明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66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分为氟伏沙明组和氟西汀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第1、2、4、8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种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氟伏沙明组治疗后第1周末HAMD得分、HAMD中焦虑因子得分低于氟西汀组(P<0.05);氟伏沙明组便秘的发生率低于氟西汀组(P<0.05).结论 氟伏沙明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与氟西汀疗效相似,但前者起效更快,对抑郁、焦虑症状的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万红;罗捷;冉江峰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输尿管镜置入输尿管达结石下端,然后置入碎石探针将结石击碎,大的用取石钳夹出,放置双J管,细小碎石自行排出.结果 本组632例患者,手术时间5~85 min,平均35 min.其中5例置镜失败;31例中、上段结石上漂入肾盂;一次成功率94.30%,上段51.28%,中段92.41%,下段98.88%.结论 输尿管镜技术能快速明确诊断,解决梗阻,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高效、微创、费用少、省时,成功率高.
作者:戴力;杨兵;刘怀清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5例进行无创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75例患者,56例呼吸衰竭明显好转,19例无效改为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能有效治疗呼吸衰竭,明显减少了气管插管率,降低了病死率;正确掌握无创机械通气的操作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继东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脂质对血凝仪CA7000测定PT及APTT凝血结果的影响,并获得偏差结果的校正公式.方法 使用高速离心法制备的血脂浓缩液按不同比例干扰凝血(PT、APTT)测定,以结果变化趋势求得直线回归方程并得出校正公式.结果 随着脂质浓度的增加,PT检测结果呈增高趋势,而APTT在TG浓度为0.0~2.5 mmol/L时结果降低,当TG>2.5 mmol/L时结果呈升高趋势,当TG≥8.5 mmol/L时,PT、APTT结果明显升高或无法检出.结论 脂质对PT、APTT的检测结果均存在干扰,并随脂质浓度变化而不同,通过对数据的直线回归分析得出了结果偏差的校正公式,保证了临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斌;龙春燕;谢宁;李君安;唐中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普外科收治的52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术后出现远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分析.结果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术后远期并发症主要有胆管结石35例,胆道感染28例,原吻合口狭窄15例,囊肿癌变5例.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囊肿彻底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9例,胆肠吻合口狭窄切开成形、胆肠内引流重建术10例,胆道探查取石术并肝段切除术5例,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3例,囊肿切除加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随访时间1~10年,平均(56.7±25.6)个月,随访期内发生胆道感染4例,经保守治疗好转,无吻合口狭窄或结石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与术前诊断不明确及首次术式选择不当有关.治疗以囊肿彻底切除、解除胆道梗阻、实现胆胰管分流、通畅引流为目标,降低再手术后并发症.
作者:叶奎;曲鑫;金健;王凤飚;邸旭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比较早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情况,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临床高度疑诊肺栓塞患者100例,根据CT肺动脉血管造影(CTPA)分为PTE组(60例)与对照组非PTE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情况.结果 PTE组呼吸困难、P2亢进、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均高于非PTE组.且PTE组D-二聚体阳性、SⅠQⅢTⅢ、右心室增大、肺动脉高压、下肢深静脉血栓显著高于非PTE组(P<0.05).结论 呼吸困难、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D-二聚体阳性、肺动脉高压征、下肢静脉血栓是诊断PTE的重要线索,同时具备这些临床特征,应尽快完成D-二聚体、心电图、心脏彩超及下肢静脉彩超等检查,缩短诊断时间,及时治疗.
作者:王红阳;刘飒;高爱丽;李琳;戈艳蕾;李球兵;郭霞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治疗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12月本院56例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测量治疗前、后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体循环平均压,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行血气分析,评价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肺动脉平均压有更显著的降低(P<0.05);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PaO2、PaCO2有更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 硝苯地平治疗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郑培榆;陈强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本院使用人血清蛋白的基本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统计该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使用人血清蛋白的数量、科室使用分布、患者基本情况(年龄和性别)、临床诊断、用法、用量等,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随机抽取使用了人血清蛋白的500例患者基本情况,临床诊断主要是烧伤、肝硬化、肾功能不全、脑水肿,使用不合理情况主要表现在缺乏用药指征、使用时间过长及禁忌证使用.结论 应严格掌握使用指征、用量、停药指征,杜绝清蛋白作为营养品使用的医疗行为.
作者:蒋均德;黄婷;吴琳琳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Ⅲ、Ⅳ期内痔、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住院时间12~18 d,平均15.4 d.150例中术后18例出血,21例肛缘水肿,47例排尿困难,25例疼痛明显,经处理好转.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有4例少许出血,2例痔体脱出,经保守治疗出血停止、痔体不再脱出,无大便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Ⅲ、Ⅳ期内痔、混合痔应尽早手术治疗,合理的围术期处理和麻醉、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王猛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期间在该院予以雷米芬太尼麻醉行胸部手术患者12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成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各61例.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结果 舒芬太尼组患者术后1、2、4及6 h的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芬太尼术后对应时间的VAS显著降低(P<0.05),芬太尼组与舒芬太尼组需要追加芬太尼剂量的发生率分别为50.82%和4.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对雷米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芬太尼.
作者:季蒙;陶军;王庆利;黎笔熙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中食物特异性抗体IgE(sIgE)和IgG(sIgG)在诊断湿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5例湿疹患者(实验组),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食物sIgE和sIgG,并与35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中食物sIgG阳性率(43.2%)明显高于sIgE(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sIgG(5.7%)和sIgE(8.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食物过敏原是牛奶和鸡蛋,其次为虾、蟹和鱼.联合检测sIgG和sIgE的阳性率高于单独检测sIgG或sIgE.结论 食物sIgG和sIgE可能参与湿疹的发病,联合检测食物sIgG和sIgE可以提高湿疹血清学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孙静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该院精神科治疗的58例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齐拉西酮每次40 mg,每天2次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奥氮平10 mg/d口服治疗,治疗共持续8周,分别于治疗后第1、2、4、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4、8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2、4、8周后临床疗效评定量表(CG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8周后实验组PANSS评分与CG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震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予以对症处理后均能好转.对照组体质量增加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使用齐拉西酮疗效优于长期使用奥氮平,且不会增加患者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作者:杜能强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应用CT的GE AW4.4工作站VR融合技术(简称CT三维融合技术)分析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性质及附属情况,优选治疗方案.方法 对19例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在术前应用CT三维融合技术对病变性质进行分类,就不同病例选择有针对性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方案.结果 16例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与术前评估情况基本相符;3例行保守治疗.19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6例,中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1例,死亡1例.结论 借助CT三维融合技术可以准确掌握静脉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降低操作难度,减少意外损伤,对改善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黄警锐;肖虹;程凯敏;方波;刘科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监测和分析该院重症监护室近5年来血培养中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321份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血培养标本共获病原菌32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49.2%,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42.4%,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真菌占8.4%,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分别为94.8%和76.5%,革兰阳性球菌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林、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的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药物保持高度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株分别为77.3%和87.5%.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敏感率均较高.结论 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尤其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增多,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
作者:臧婉;陈伟;鲁卫平;黎敏;王俊霁;张峰岭;邓少丽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G+A)与门冬胰岛素30多次皮下注射(MSII)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及放疗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G+A组36例,MSII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放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G+A 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MSII组(P<0.01),低血糖及放化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SII组(P<0.01),血糖达标时间较MSII组缩短(P<0.01).结论 G+A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及放疗期的血糖控制平稳,安全,达标迅速.
作者:南映瑜;陈瑜;黄恬;钟艺华;张宇琳;龙波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腮腺浅叶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该院耳鼻喉科收治的50例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直径大于2.0 cm)患者均采用腮腺腺体浅叶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式治疗,术后疗效分析.结果 对50例患者均采用腮腺浅叶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术后均无永久性面瘫发生,涎瘘3例,无复发病例.结论 腮腺浅叶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为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标准术式,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曾钟杰;吴波;毕丹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RAE)治疗肾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SRAE治疗21例肾出血患者,其中肾脏创伤12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8例,肾肿瘤切除术后出血1例,术前均行肾动脉造影证实诊断,栓塞材料采用明胶海绵和金属弹簧钢圈.结果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均栓塞成功,21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较快改善,术后3~5 d肉眼血尿消失.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复发性血尿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SRAE治疗肾损伤出血疗效确切,能大程度的保护肾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毕光荣;张勇;陈旭昇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后多平面重组(MPR)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临床怀疑卵巢癌患者的CT资料(薄层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结果 16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检查提示卵巢癌65例,经手术病理检查或穿刺活检证实53例,即真阳性53例,假阳性12例,卵巢癌的16层螺旋CT诊断准确性为81.5%.结论 16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后MPR对卵巢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吴晓莉;先世伟;刘鲁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 (MPR)、容积再现(VRT)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53例(65个椎骨)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经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分别采用MPR和VRT后处理技术,并用双盲法分别对轴位图像、MPR及VRT在显示胸腰椎体骨折数、附件骨折数及骨折累及椎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PR诊断椎体骨折、附件骨折及其对椎管受累分度判断准确数分别为:63个(96.9%)、103个(95.4%)及62个(95.4%);CT轴位分别为:59个(90.8%)、93个(83.3%)及54个(83.1%);VRT分别为:47个(72.3%)、52个(48.1%)及34个(52.3%).经统计分析,轴位与MPR在诊断骨折椎体节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R与VRT在诊断骨折椎体节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轴位、MPR与VRT在判断椎管受累及附件骨折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R对骨折细节显示好,VRT对骨折整体显示直观,轴位结合MPR、VRT,使整体与细节结合,对骨折的诊断更准确.
作者:李博云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肥胖乳腺癌患者血清脂联素对癌组织中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病理检验确诊的乳腺癌住院患者82例,其中肥胖乳腺癌患者45例,正常体质量乳腺癌患者37例,术前抽取空腹静脉血并取血清,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Bcl-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Bcl-2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体质量乳腺癌组血清脂联素的含量(7.46±1.04)mg/L比较,肥胖乳腺癌组血清脂联素含量(2.77±0.76)mg/L明显下降(P<0.05);肥胖乳腺癌组乳腺组织中Bcl-2 mRNA的相对表达量(0.56±0.12)与正常体质量组(0.36±0.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乳腺癌组乳腺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0.25±0.08)较正常体质量乳腺癌组Bcl-2的平均光密度(0.18±0.05)显著升高(P<0.05),并且血清脂连素的含量与肥胖乳腺癌组织中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1=-0.894;r2=-0.947;P<0.05).结论 脂联素含量的降低可能通过上调Bcl-2相关的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发病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王永玲;侯软玲;孙银平;高建芝;李绍山 刊期: 2012年第28期
心搏骤停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病症,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救治.徒手复苏有其局限性,人工按压时可因医务人员的技术差异而影响复苏效果,并可因耗费体力而频繁换人致按压中断,亦可因为按压力度不当、位置不准而发生肋骨骨折和内脏损伤,在开放静脉通路行药物治疗时常需2人以上才能完成,而且在进行电除颤时需中断复苏.为了提高心搏骤停患者复苏期间的血液灌注和提高存活率,人们研制了替代传统CPR的自动心肺复苏装置.目前,自动心肺复苏仪器已经在临床中广泛使用[1].本文综述常见的自动心肺复苏仪的研究进展和它们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
作者:杨雪玉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癌干细胞(CSCs)是一小群能够再现肿瘤全部特点的细胞.CSCs的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提出,近10年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分离.首先,是在急性髓性白血病[1],接着在实体肿瘤(如乳腺癌[2],脑肿瘤[3])进行分离.CSCs对放疗[4]和化疗[5]表现出抵抗性.因此,膀胱CSCs的分离、分子特征、治疗靶点的确定对理解其病理发生很有意义.
作者:宁志丰 刊期: 2012年第28期
儿童踝关节骨折是涉及胫腓骨远干骺端损伤的一类常见的儿童关节内骨折,约占儿童骨骺损伤的25%~38%,其发生率仅次于桡骨端骨骺损伤[1].由于坚强的韧带附着于骺板以远,易造成骨折移位,因此,此类骨折易发生骨骺早闭而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诸如肢体短缩、踝内外翻畸形等,或因关节内骨折未满意复位则可能出现创伤性关节炎,从而导致儿童骨骺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踝关节功能障碍,因此,在治疗上要求尽可能解剖复位并避免骺板损伤[2].
作者:周进 刊期: 2012年第28期
1965年,Urist[1]在研究中发现,把脱钙的皮质骨植入动物的肌肉中,1~2 周后会有新骨形成.他的结论是,植入的骨虽是死的,但其中可能含有某种物质在诱导新骨的形成.Urist从皮质骨中提取物获得了对成骨至关重要的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成骨诱导研究的热潮.其后的大量研究表明,BMP具有跨种属诱导成骨、新骨生成迅速且生成量与BMP植入量呈正相关等特点[2-3];而且BMP是一个多功能因子,参与调节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的生物学过程,在胚胎发育、出生后各组织器官内环境稳定及多种肿瘤的发生中都有重要作用[4];此外,BMP不仅在肾脏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还与许多肾脏疾病有关,特别是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5].
作者:陈聪;孟勇;刘贵峰 刊期: 2012年第28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双前臂起疹13年.13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前臂起疣状新生物,很快左前臂也起类似皮疹,渐扩展至整个双前臂,逐渐躯干和下肢也有类似皮疹散在分布,无痛痒等不适.发病以来一直未诊治,后在家属劝说下来本科诊治.病程中,精神、睡眠、饮食正常,大小便均正常,体质量无变化.平素体健,否认其他系统疾病,否认家族成员有类似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作者:高飞;曹萍 刊期: 2012年第28期
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药品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沿袭多年的药品供应体系已被现今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网上电子商务所代替.社会急需大量具有现代药品经营理念的营销人员.目前,既能掌握现代药品经营理念又具有实战能力的专业营销人才十分紧缺[1].作为开设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院校如何紧跟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培养理论够用、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 .本校自2007年开设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以来,紧密结合国家医疗改革中有关基本用药政策,深入展开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效,在教学范式的实践中也获得了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
作者:任彦荣;陈绍成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现场心肺复苏是提高急救成功率的关键因素.目前,中国现场心肺复苏的普及率明显较发达国家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掌握现场心肺复苏术的公众太少[1-2].基于这种现状,目前各种急救培训正在很多医院、急救机构开展,但是培训的内容、形式大部分是沿用对医务人员的心肺复苏培训课程.因为受训者不同的教育背景,受训者在培训后对心肺复苏术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作者设计了一项前瞻性随机试验,目的是分析没有医学教育背景的受训者和有医学教育背景的受训者接受相同心肺复苏培训的不同特点,从而了解在今后的心肺复苏培训中是否需要对不同教育背景受训者做分层培训.
作者:孟晓彦;曹钰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调查研究驻不同海拔地区军官兵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差别,以及高海拔地区官兵随军龄增长,心率和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规律.方法 使用血氧仪测得驻不同海拔地区1 418名官兵的SaO2和心率资料,按照海拔不同将资料分为3组进行对比.并按照官兵的年龄不同将体检资料分为3组进行对比.结果 海拔越高,SaO2越低,心率越快.随年龄增大,SaO2没有差别,但是心率减慢.结论 高海拔地区驻军缺氧状况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严重,但是随着入驻时间的延长,机体能够逐渐适应缺氧的环境.
作者:冯斌;陈健;刘存亮;文朝远;李翔;刘春生 刊期: 2012年第28期
各种原因引起的口腔炎症、溃疡、口臭等常见症状,轻者影响患者的舒适感及进食,重者可因病原微生物增殖,通过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有效口腔护理可减少口腔内细菌,预防口腔感染,还可使呼吸系统感染的危险性降低[1].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一种从绿茶中分离提取的高效低毒自由基清除剂、天然抗氧化剂及抑菌剂.目前,尚无文献明确其佳浓度、用法、适用范围及护理效果,给临床口腔护理决策带来困难.本研究系统评价茶多酚制剂用于口腔相关疾病护理研究文献,明确其适用范围、用法及口腔护理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
作者:柏晓玲;郭晶;楼婷;江智霞;肖政;权明桃 刊期: 2012年第28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糖尿病患者流动性较大,单纯药物治疗无法达佳治疗效果,究其原因与不能及时追踪随访有直接关系,而糖尿病健康教育作为糖尿病三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1],则充分地弥补了以上不足.但是一成不变的健康教育不但无法优化治疗,反而致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对于治疗至关重要.在临床工作中,除了带教老师外大量的实习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实习护士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健康教育质量也有差异.如何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专业及人性化的健康教育是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故本研究对比不同学历层次实习护士健康教育效果,通过试验探求更优质的健康教育.
作者:徐蔚蔚;赵锡丽;刘小兰;蒋国萍;张丽;戟芳 刊期: 2012年第28期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速交通工具的广泛应用、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各种快速、刺激性的娱乐活动的出现,脑外伤(TBI)的发病率居创伤的首位,或仅次于四肢骨折,占全身各部位创伤的9%~21%[1].不仅对躯体造成极大危害,而且还会产生各种情绪障碍,其中常见的情绪障碍为抑郁.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TBI后抑郁的发病率约占TBI患者总数的30%~50%,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负担[2-4].作者于2011年7月对患者采用家庭支持性心理干预的疗法,改善TBI后患者的抑郁状况,以辅助临床治疗,促进脑损伤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芷芷;李红玉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在新生大鼠持续缺氧过程中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健康10 d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然后缺氧不同时间分为缺氧缺血(HI)2 h组、HI 4 h组、HI 8 h组、HI 16 h组4个亚组,对照组行假手术.观察每组动物神经行为学改变,各组实验取脑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定量PCR,观察新生大鼠海马CA1区形态变化和AQP4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水肿加重,神经元呈现不可逆损伤;AQP4蛋白和RNA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 AQP4表达水平下降参与新生大鼠持续缺氧缺血条件下脑水肿的形成.
作者:贾佳;余加林;孙善全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中的动态表达情况和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初步探讨VEGF在SAP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和SAP组各18只.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制备SAP模型.每组分别于术后3、6、12 h检测各组腹水量、血清淀粉酶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蛋白印迹法检测胰腺组织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SAP组血清淀粉酶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5); SAP组的水肿、炎症浸润、出血、坏死情况及Schmidt评分较Sham组严重(P<0.01);SAP组大鼠各时间点的胰腺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水平较Sham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 VEGF与SAP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可能是胰腺出血坏死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李鑫;刘静;王东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椎间纤维融合后脊柱节段的稳定性,探讨一种治疗脊柱不稳的新方法.方法 手术剥离纤维环并去除髓核后,刮除软骨终板,在椎间植入环状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可吸收支架,以期椎间纤维组织及血管长入,达到椎间微动融合,模拟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功能.将12只6~8月龄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均摘除L4-5椎间盘髓核,A组在椎间植入PLGA可吸收支架;B组单纯髓核摘除.于术前、术后12周行X线检查,运用Image J软件测量椎间盘高度指数(DHI)计算%DHI,分别于术后8、12周处死动物,行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11只实验动物术后存活至预期时间.12周后,侧位X线片示两组实验动物椎间高度较术前均有下降,两组椎间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实验动物屈伸活动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力位相显示两组实验动物手术节段椎体无明显移位及反向成角.术后8周组织学观察:B组椎间盘内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瘢痕样组织;A组有大量类软骨细胞增生伴丰富的新生血管长入,未见到支架材料结构.结论 利用椎体骨髓血及其诱导成骨作用可以形成椎间纤维融合;椎间纤维融合能够维持一定的脊柱节段稳定性并保留部分生理活动功能.
作者:董明岩;牛伟民;于德水;李振;李大力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商陆皂苷甲(EsA)对BXSB小鼠狼疮性肾炎(LN)的治疗作用及IL-6及TNF-α分泌的影响,探讨EsA对LN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12周龄雄性BXSB小鼠24只,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EsA低剂量治疗组和EsA高剂量治疗组.腹腔注射每日1次,4周后达治疗终点.结果 EsA能显著降低BXSB小鼠尿蛋白/尿肌酐比值,改善BXSB肾脏病变.结论 EsA对BXSB狼疮性肾炎小鼠具有显著治疗作用,抑制IL-6及TNF-α分泌产生可能参与EsA抗炎机制.
作者:马华林;张祥贵;张欣洲;徐莹 刊期: 2012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对大脑海马CA1区脑红蛋白(NGB)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1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缺血组分别于缺血3 h再灌注3、6、12、24、48、72 h和1周处死,假手术组于24 h时间点处死,亚低温缺血组于缺血后10 min实施全身亚低温并持续3 h.处死大鼠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再灌注6、24、72 h进行脑梗死体积的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GB的表达.结果 (1)与常温缺血组比较,亚低温缺血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P<0.05),脑梗死体积小(P<0.05).(2)常温缺血组大脑海马CA1区NGB表达在再灌注3 h开始增加,24 h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1周时接近假手术组水平;亚低温缺血组NGB表达与之相似.除再灌注1周外,两组大脑海马CA1区NGB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再灌注1周外,亚低温缺血组NGB表达均高于常温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对局灶性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促进海马CA1区NGB的表达可能是其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伟平;李世英;陶颖媛;余红 刊期: 2012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