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如何加强献血者献血结果反馈过程中的权益保护

方文淑

关键词:献血结果, 反馈, 权益保护
摘要:目的 自从我国将献血立法以来,再加上献血工作者的积极宣传,无偿献血已经成为献血队伍中的中流砥柱.但是,随着无偿献血者人数和采集血工作量的逐渐增加,其中显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已经慢慢影响了献血者的积极性.出现的问题有,与献血者在血液检测不合格结果反馈过程中的沟通方式及献血者权益保护等问题、本文将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江东区社区疾控人员基本情况分析

    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江东区7个乡镇卫生防疫机构现状,对全区乡镇的卫生防疫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方法收集2010年江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鉴资料及相关的调研资料,数据经核准无误后采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l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个乡镇中有5个乡镇独立防保科,5防保机构中共有63人,本科23人,占36.50%;大专25人,占39.68%;中专11人,占17.46%;无学历4人,占6.36%.职称:中级职称12人,占19.05%;初级41人,占65.08%;待定6人,占9.52%;无职称4人,占6.35%.结论 目前乡镇防疫人员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低学历、低职称、低水平、男女比例不均匀,编制不足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乡镇防疫工作的开展.

    作者:陈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消化系统疾病已影响着人类健康.胃镜检查技术是目前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诊断、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非常直观、准确的为临床提供科学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因此,娴熟的护理配合决定着胃镜检查能否顺利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配合可以缩短检查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娜布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并发出血的护理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新技术,日趋成熟,成功率不断提高,并发症不断减少,已成为绝大多数快速心率失常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1].我科收治1例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再发心律失常的患者,2个月前行外科射频消融术,现再发心律失常,再次行CARTO射频消融术.术后股静脉加压超过6h仍出血,经我科医务人员的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很快痊愈出院.

    作者:赵宏晶;孙慧;王秋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我国护理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课程设置

    本文探讨了现阶段我国护理学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发达国家的护理学硕士课程设置进行比较,提出教学改革的思路.希望本文能引起国内护理专家的关注和共鸣,早日合理化我国护理学硕士的课程设置.

    作者:胡翠环;袁瑜;毛靖;李节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职《中医护理》教学方法探讨

    本文探讨了如何提高中医护理的授课质量.只有针对中职学生个性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慧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妇产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妇产科门诊是女性患者集中诊治的场所,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人群的增加,门诊妇产科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梅毒、艾滋、尖锐湿疣等病毒感染者.由于检查治疗的需要,诊疗过程中必须采用侵入性操作,如果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不强;器械消毒、管理不严;用后医疗垃圾处置不当等,都可导致病原体的传播甚至造成医院感染的暴发.针对妇产科的特点,我院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钟书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8例癌症患者临终期的家庭护理

    随着社区服务的广泛开展,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多由医院走进家庭.家庭护理容易为病人创造安静、安全、熟悉、温馨的环境,更能满足临终病人的特殊需要,既适合临终病人的特殊情况,同时为病人家属提供更方便、宽松、舒适的照顾环境,更加体现人道主义的关怀理念.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18例临终期病人实施家庭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瑜玮;王亚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糖代谢紊乱37例观察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糖代谢的关系.方法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氧电极法测定血糖,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FT3、FT4、TSH与TPOAb、TGAb.结果 37例甲减患者中DM占16.22%,IGT占5.41%,IFG占16.22%,IGR占21.62%.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高血糖代谢紊乱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免疫、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是否还与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故应引起临床医师特别是内分泌医师的重视.

    作者:熊君良;张亚红;王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

    目的 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72例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患者进行聚焦超声治疗.结果 172例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复诊,一次性痊愈138例,占80.23%,有效的28例,占16.28%,总有效率占96.51%.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疗程短、疗效高,宫颈能恢复正常形态.

    作者:张慧;李红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关于急诊科质量管理的经验与探讨

    急诊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同时,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不仅独立,而且跨多专科,不但涉及医院急诊,还延伸到院前现场急救;不仅要急诊抢救,还需要监护危重病症.

    作者:杨文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全程护理模式在烧伤手术室的实施及体会

    目的 全程护理模式在烧伤手术室的实施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烧伤患者的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护理状况和效果.结果 全程护理模式缓解了患者的手术畏惧心理,增强手术配合性,观察了手术状态对于后期生理和心理的护理疏导,具有更好的康复效果.结论 建立烧伤手术室护士全程护理模式,对于提高烧伤患者的身心康复效果以及专科护士的专业护理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梅黎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糖尿病足并感染40例观察

    目的 总结40例糖尿病足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40例糖尿病足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糖尿病足病患者均采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胰岛素控制血糖,配合外科局部换药.40例中治愈15例,好转24例.结论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治疗糖尿病足并感染是确实有效的.

    作者:方桂兴;苏庆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不同超排卵方案对卵巢反应不良患者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微量GnRH-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长方案和GnRH激动剂超短方案、GnRH拮抗剂方案在卵巢反应不良患者中的效果,寻求更为适合的超排卵方案.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曾行标准的GnRH激动剂超短方案发生卵巢反应不良而再次行IVF的患者52例,比较微量GnRH-a长方案组和超短方案组、GnRH拮抗剂组的Gn(促性腺激素)用量、获卵数、胚胎数、妊娠率、周期取消率.结果 微量GnRH-a长方案组Gn总量多于超短方案组,胚胎数多于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GnRH-a长方案组、超短方案组、GnRH拮抗剂组周期取消率分别18.18%(2例)、3.8%(1例)、0%,妊娠率分别为22.22%、12%、33.33%,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组获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量GnRH-a长方案胚胎数多于另两种方案,GnRH拮抗剂方案有较高妊娠率及较少取消周期率,是卵巢反应不良者较好的可以尝试的方案.

    作者:莫凤媚;丘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腹外疝的手术护理体会

    腹外疝是腹部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以突出的解剖部位命名,其中以腹股沟疝发生率高,占90%以上,股疝次之,占5%左右,较常见的腹外疝还有切口疝、脐疝和白线疝.此外,尚有腰疝等罕见疝.腹腔内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离开了原来的部位,经腹壁或盆腔壁的薄弱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在局部形成包块称腹外疝.争取减少和消除腹外疝的术后复发,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仅以我们工作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文满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隐裂牙及折裂牙套筒冠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全冠修复隐裂牙及折裂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隐裂牙及折裂牙的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5例80颗牙)和对照组(15例65颗牙),对照组采用传统用传统可摘局部修复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套筒冠义齿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口腔菌斑指数(PLI)、牙齿松动度及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 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PLI、牙齿松动度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套筒冠义齿修复隐裂牙及折裂牙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肖华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枕动脉解剖研究及临床价值

    颅颈部病变位置深在、解剖复杂,普线和常规的CT , MRI常常不能很好地观察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给诊断和治疗带3图像重建则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其优点从任意角度和切面观察病变,弥补横断面不足;对阻挡视线的结构可以随意切割,到以前人们没有注意到的病变结构;对于外科医生正确诊断疾病、选择手术人路和手术中对周围结构的保护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吴水天;唐西平;吴志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的调查

    小学生是人体生长发育第二加速期的前期,体内即将出现形态、生理、生化、心理、智力等一系列突变,为预防营养缺乏病的发生,掌握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落实<黑龙江省学生营养不良综合防治方案>精神.在牡农管局卫生防疫站主持下,于1992~1995年对我局现有13个国营农场,30所小学中,抽样监测对6个农场5333名小学生进行了4年(1992~1995年)的生长发育及营养不良,肥胖评价监测,现将监测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作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抗抑郁药作用新机制进展

    随着多种应激因素的加剧,抑郁症已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是全球性的主要精神卫生问题,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传统的单胺递质理论和受体理论已不能充分解释抗抑郁药的临床效应滞后现象,而一些新的作用机制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郝强;赵冰;田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对43例褥疮的治疗体会谈褥疮的治疗

    目的 通过对43例褥疮病人的治疗,总结临床外科褥疮的发生原因、易发部位、褥疮的分期和分度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43例褥疮患者应用科学综合治疗,在药物、物理、饮食、外科手术治疗等几方面进行研究总结.结果 15例因原发病医治无效死亡外,其他28例褥疮患者均治愈.结论 及时采取褥疮的内、外科综合治疗,能大大降低褥疮的发生率,同时能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志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老年退休后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帮助病人获得健康的身心状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观念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在现实生活中,从工作了大半生的岗位退下来的老年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一时难以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等不良心理状态.我们通过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社会角色的转换,保持良好的心态,重新融入社会,开始新的生活,愉快地安度晚年.

    作者:熊世玉;翁卫玉;刘小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