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因素分析及维护措施

韦喜艳;钟艳

关键词:手术室, 护士, 身心健康, 因素分析, 自身因素, 重要场所, 工作时间, 生理健康, 身心疲劳, 急诊手术, 工作紧张, 动作, 差错事故, 协调性, 士精神, 判断力, 工作量, 职业, 计划
摘要:1 影响手术室护士生理健康的因素1.1 职业自身因素手术室是接纳全院各种手术的重要场所,每天除接纳全院的计划手术外还要随时迎接各类急诊手术,造成手术室护士每天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致使手术室护士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长时间工作紧张就会产生身心疲劳,从而表现出动作协调性差,动作急促或过分迟缓,判断力不准确,就有可能酿成差错事故的发生.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托治疗女性盆腔器官脱垂38例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疾病.针对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尚未达到手术指征、POP手术治疗失败、POP患者拒绝手术治疗、POP手术治疗存在手术禁忌证等患者.笔者采用宫托治疗POP,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丽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精细管理工程在老年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将精细管理工程引入老年病房管理,以达到为病人提供更优质、更细致的服务.方法 通过导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强化流程管理、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实行严密的考核制度进行精细管理.结果 引入精细管理后,护理人员改变了观念,增强了服务意识,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结论 精细管理模式是提升病人满意度和护理工作绩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夏丽莉;李文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乳果糖保留灌肠时保留灌肠器的制作新方法

    近年来,将乳果糖口服溶液进行保留灌肠,用于治疗高血氨症及由血氨升高引起的疾病,在临床应用中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然而,由于乳果糖的浓度过高,玻璃空针无法抽吸乳果糖溶液,用常规的保留灌肠器行乳果糖的保留灌肠,往往会遇到灌肠不通畅、空针活塞无法抽吸药液、灌肠的操作时间延长、需要加药时不能取出空针活塞、空针乳头和肛管不能分离等问题,极大的增加了护士工作难度和患者保留灌肠的痛苦.在临床工作中,笔者经过不断的摸索和经验总结,2008年3月我们发现将一次性使用50ml注射器连接普通肛管用于乳果糖的保留灌肠,临床使用效果良好,95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灌肠不通畅等情况,得到病人及护士们的一致认可,适宜推广使用.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陈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全酸蚀粘结剂在复合树脂美学修复后牙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全酸蚀粘结剂iBond在后牙复合树脂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患牙200颗,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全酸蚀Gluma Comfort Bond粘结剂、iBond粘结剂和树脂充填,观察1年后的疗效.结果 充填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疗效,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luma Comfort Bond全酸蚀粘结剂和iBond自酸蚀粘结剂在用于后牙修复中是没有统计学差异的,但是iBond粘结剂减少了多步骤操作带来的技术敏感性.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136例体会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8月-2010年8月共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牵引、推拿和药物等综合疗法治疗后的表现.结果 采用非手术综合疗法2~4个疗程后,其总有效率达92%,治愈率达77%,无效率为8%.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部分病人可采用非手术疗法治愈.

    作者:王珉;丁文庆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医学计量管理在医院工作中的作用

    确保优质医疗护理,保障病人的安全,必须强化医学计量管理.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医学计量管理制度及执行方法,严格做好医学计量管理.

    作者:杨昌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改良V-Y臀大肌筋膜皮瓣修复骶部褥疮18例

    目的 观察采用改良V-Y形推移肌筋膜皮瓣治疗骶部褥疮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V-Y形推移肌筋膜皮瓣治疗18例.结果 18例患者均一期愈合,供区不需植皮,转移瓣无坏死.随访6~12月无感染及复发,该手术对臀大肌功能影响小,总有效率100%.结论 此种治疗方法手术简单,操作容易,效果良好.

    作者:徐王兵;梁卫东;温贤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尝试

    实验教学是高校理科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对科学理论进行验证、学习实验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目前的实验课教学多采用教师讲,学生照实验讲义操作的传统方式.这就减少了学生独立思考、相互研究的机会.

    作者:刘丽娇;马永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两种材料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比较

    目的 观察两种根充糊剂对根尖诱导成形的作用,探讨提高根尖诱导成形术疗效的方法.方法 选择年轻恒牙78颗,其中牙髓坏死45颗,根尖周炎33颗.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填充MTA和Vitapex糊剂,并对患者进行2年的疗效观察,记录患者就诊次数、治疗周期及治疗效果.结果 MTA组中97.5%根尖孔关闭,有钙化屏障形成;对照组中73.68%根尖孔关闭,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A治疗根尖孔未闭合患牙的周期短,疗效好,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作者:路娟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药物制剂教学中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应用探索

    在药物制剂教学中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在老师的行为引导下,通过项目和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作者:赵兴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体会

    近年来,我科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面瘫1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性82人,女性68人.年龄2.5~76岁,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病一周内就诊95人,一周至一月38人,一月至三月13人,三月至六月2人,六月以上2人;伴患侧耳下或耳后疼痛96例,伴味觉减退10例;伴听觉过敏5例.

    作者:徐冬梅;王文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丙型肝炎流行趋势与普通健康体检增加抗-HCV检测项目的必要性

    中国丙肝病毒(HCV)感染危害性不容忽视,抗体阳性率约为3.2%[1],丙型肝炎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已呈中等流行趋势,且缺乏有效的预防性疫苗.在对成都地区2005~2010年的献血者中,选取通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健康征询和健康检查的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发现HCV 阳性率在2009年由之前4.93‰的平均值突然升高至8.36‰,2010年已达13.15‰.目前,由于普通健康体检没有抗-HCV检测项目,导致一般民众、感染者和患者对于丙型肝炎及其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重视度低,加剧了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同时也影响了研究者进行丙型肝炎传染途径的科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必要把抗-HCV的检测尽快列入普通健康体检项目中.

    作者:万浬科;张蓝江;邓诗语;张亚琼;杜鹃;何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日口服厄贝沙坦150mg,如2周后血压未降至140mmHg/90mmHg以下者,改为1日口服300㎎,4周后血压未降至140mmHg/90mmHg者视为无效,改用其他降压药.结果 用药4周后显效20例(50%),有效14例(35%),无效6例(15%),总有效率为8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低,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罗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02例精神病人春节期间入院特点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

    目的 了解精神病人春节期间入院情况以及存在的医疗护理安全问题.方法对2007--2011年春节期间入本院的精神病人的性别、年龄、人口性质、入院方式、疾病诊断、是首次或再次入院、入院时是否有攻击行为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2例入院精神病人中,入院男性病人占多数(59%);以20-59岁年龄居多(82%);以精神分裂症为多(81%);首次入院的病人占58%,再次入院病人占42%;急诊、出诊入院者占61%;入院时有攻击甚至暴力行为的男性病人占80%.结论春节期间入院的精神病患者绝大多数为精神分裂症,属于重症精神病患者,有明显的攻击甚至暴力行为,存在医疗安全问题;春节期间由于值班人员相对减少,工作任务繁重等因素,加上入院病人有明显的攻击甚至暴力行为,护理管理者重点加强节前的安全大检查,加强病房安全管理,合理排班,必要时参与值班.值班护理人员集中精力,熟悉重点病人,严密观察病情,做好重点时间工作,加强自我安全防护和病人的安全措施等对策.

    作者:黄华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脑血管患者的健康教育

    脑血管患者多发于中老年人,其特点为发病急,后遗症多.病人往往在短时间内由一个健康者变为一个功能障碍的人,由此而产生恐惧、焦虑、烦躁,而不愿接受治疗和护理.因此,对患者采用有效的健康教育极为重要.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加强病案管理质量质控的体会

    病案质量是医院各方面和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病案管理人员通过从各环节中控制病案的完整性、及时性、规范性,来提高病案的质量.

    作者:梁伟;刘骏峰;熊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提高急诊护士沟通技巧,减少护患纠纷

    目的 有效沟通技巧减少护患纠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1年1月内科186人,外科203人,通过病情观察,做到高效护士沟通技巧使病人掌握疾病基本知识、了解药物副作用,指导其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以提高病人自我保健技能.结果 经过药物治疗和精心的临床护理后,有效沟通技巧患者均在7~15天治愈或好转,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效果满意.结论 对急诊内外科病人有效的护理沟通及健康指导,可使病人的病情减轻、降低药物副作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叶桂兰;郭振杰;姜丽华;韩秋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有效抢救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方法 积极彻底洗胃;及时、合理、有效地应用解毒剂及复能剂,配合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同时进行密切观察与护理.结果 31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28例,成功率91%;死亡2例,死亡率9%.结论 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是提高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江淑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50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5月50例住院分娩出现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机制异常等.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危急并发症之一,加强产前宣教,重视产前检查,正确处理产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产后特别是产后2h的观察,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曹会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侵袭性真菌病的规范治疗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是指真菌直接侵犯(非寄生、过敏或毒素中毒)肺与支气管引起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所导致的疾病.随着人们对IFD认识的提高和新的诊断技术的发展,近年来IFD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作者:逄海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