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季节对健康儿童血铅水平的影响

彭素婉

关键词:不同季节, 儿童, 血铅
摘要:意在探讨不同季节对健康儿童血铅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铅中毒判定参考国家轻度,中度,重度铅中毒的判定标准.对门诊健康儿童连续三年进行血铅水平的检测,本次共检测儿童10113人次,其中男童6315人次:女童3798人次:检测结果平均血铅水平60.2ug∕L.第5和第95百分位数为19.02~138.05ug∕L,儿童铅中毒的检出率为14.82﹪.我们将符合条件的儿童进行分组.婴儿组:1月-3:学龄前:3-6岁:学龄前6-12岁:根据季节不同分析不同季节的情况下健康儿童血铅的水平以及铅中毒情况,发现其一,血铅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以轻度铅中毒为主[χ2=114.231,P<0.0001],其二季节不同儿童血铅水平也有很大差异,按照春,夏,秋,冬自然季节来排列,儿童血铅平均水平分别是60.1ug∕L,66.3ug∕ul,61.2ug∕L,48.1ug∕L,铅中毒的检出率分别是12.6﹪,18.4﹪.15.5﹪.9.5﹪.经分析,夏,秋季节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有明显差异(χ2=128.0370,P<0.0001)秋季,夏季,春季,儿童发生铅中毒的危害性较冬季大.结论 ;儿童血铅水平与季节有关系,石家庄地区夏季铅中毒危害性大.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在大脑中动脉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大脑中动脉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和/或氯吡咯雷预防再次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将70例大脑中动脉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单抗组即单纯口服阿司匹林、双抗组即口服阿司匹林+氯吡咯雷.随访1a,研究主要终点事件为脑梗死和脑出血.结果 双抗组1年内发生终点事件机率(5.7%)明显低于单抗组(17.1%)(P<0.05).结论口服阿司匹林和/或氯吡咯雷是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预防再次卒中的有效方法,但联合用药发生出血的机率明显增高.

    作者:刘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5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 对50例HSP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相关因素及2年随访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诱因:感染因素30例(60%),食物所致者5例(10%),花粉所致者5例(10%).关节肿痛者15例(30%),消化道症状者25例(50%).所有患儿皮疹及消化道、关节症状均在住院期间获得缓解,2例因皮疹反复严重再次住院,均有感染征象.结论 感染因素仍为HSP首要诱因,病情迁延慢性化与诱因未解除、变态反应持续有关,尿红细胞位相检测为随访肾损害的有效方法.

    作者:吕芳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350例溢泪患者病因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溢泪患者病因,提出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方法和建议.方法 通过对350例溢泪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以及各项相关性检查,查找患者溢泪的原因.结果 350例溢泪患者当中,泪点形态异常的患者占52.3%;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泪点位置异常的患者占14.0%;泪道狭窄或者是阻塞的患者占33.7%.泪点形态异常患者和其他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溢泪患者当中以45~54岁的年龄阶段较为多见;临床以女性溢泪患者为数较多,男女溢泪患者性别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溢泪患者泪点形态的异常在临床溢泪的病因当中所占的比例要远远的大于传统观念意义上的泪道原因,本病的发病与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均有一定的关联性,针对溢泪的不同病因以及病理因素积极采用有针对性的相关治疗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建立良好用眼习惯和用眼环境,可以较好的减少本病的发生,提高溢泪患者的临床病情缓解率以及治愈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胡俊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提高党员素质

    医院党委在全院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展和深化,是保持和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有效途径.党建工作以党员为本,把深化理论武装贯穿创先争优活动的始终.党员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立足本职创先争优,成为创先争优的先锋和表率.

    作者:李艺虹;尚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医学计量管理在医院工作中的作用

    确保优质医疗护理,保障病人的安全,必须强化医学计量管理.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医学计量管理制度及执行方法,严格做好医学计量管理.

    作者:杨昌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加拿大外科医生班廷(Banting FG)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发现了胰岛素,拯救了无数的糖尿病患者的命运,使他们能够走出死亡的阴影,向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此后经过无数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及无数的临床应用,胰岛素成长为专业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一种制剂.胰岛素经历着从粗制品到纯提品,从猪、牛身上提取胰腺到基因重组制品,经历着从原始状态到科技含量高的历程.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应用的胰岛素有40多种,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胰岛素的种类和临床应用做如下汇报.

    作者:王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在校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在校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 用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调查表-中文版(CTDI-CV)和一般效能感量表(GSES)对191个在校护生进行评定.结果 ①在校护生总体批判性思维倾向性总分平均298.05,为正性批判性思维.求知欲在各亚类中得分高,本科护生CTDI-CV总分及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特质得分显著高于专科护生.②一般自我效能得分略高于我国大学生常模,但差异不显著.③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其中的系统化能力、认知成熟度、批判思维的自信心、分析能力、寻找真相各特质均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在校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应将护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批判系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李春艳;唐四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急性心梗时肌钙蛋白检测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了解急性心梗(AMI)病人肌钙蛋白(cTnT)升高、升高程度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将因急性心痛确诊为AMI的病人,按cTnT升高程度分成升高、异常两组,每组各40例.入院即刻、入院第2、3天晨起抽静脉血,测心肌酶,且以酶联免疫法测定其cTnT值,取3次中高值做统计学分析.观察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结果 30天内病死4例,其cTnT都高于1.0ng/ml.Q波出现与室壁痛形成也都在cTnT>1.0ng/ml组中.cTnT的特异性高于心肌酶学指标.结论 cTnT测定值对AMI预后、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黄革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容量高渗盐水对休克型异位妊娠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容量高渗盐水对异位妊娠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62例休克型异位妊娠病人随机分为林格氏液(RL)组和高渗盐水(HS)组,每组各31例.全麻诱导前分别经颈内静脉快速滴注:RL组林格氏液20ml/kg,HS组7.5%氯化钠溶液3ml/kg.记录入室时、插管后1min、5min的BP、HR;测定治疗前和30 min后的K+ 、Na+、Cl-.结果 与入室时相比,在各时点,RL组SBP显著下降(P<0.05);而HS组的SBP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后电解质比较:HS组K+ 降低,Na+、Cl- 升高,血钠、血氯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小容量高渗盐水有利于保持休克型异位妊娠病人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吴建;周翠兰;程家茂;李解生;蔡银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42例产后尿储留的分析与护理

    目的 探讨产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1月产后尿潴留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因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7例会阴侧切者8例会阴裂伤5例,阴蒂及尿道口粘膜擦伤12例,心里紧张怕痛者8例,会阴血肿2例.结论 针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有针对性对产妇宣教指导配合,落实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李雪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2Ga猪尾状导管用于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用12Ga猪尾状导管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可行性.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n=69)患者,经胸腔置入12Ga猪尾状导管后,同时于胸腔内注入顺铂(45 mg/m2).结果 6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应用12Ga猪尾状导管治疗后有效率92.75%;副作用及并发症发生率4.35%;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91.30%.结论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过胸腔应用12Ga猪尾状导管置管引流方法疗效好、安全可靠.

    作者:梁增敏;翟彦双;李瑞玲;刘占杰;李辉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我科2006~2009年收治的4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对其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结果 经住院治疗后,39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3例患者病情部分缓解.结论 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要做到大限度的避免诱发因素,预防哮喘发作,要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去关心病人,建立病人与医护人员的伙伴关系.

    作者:徐玉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50例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5月50例住院分娩出现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机制异常等.结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危急并发症之一,加强产前宣教,重视产前检查,正确处理产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产后特别是产后2h的观察,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曹会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神经内科实施风险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实施风险管理的做法与体会.方法 针对神经内科常见的风险因素,采取了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措施:如制定神经内科安全制度,不定期组织学习等,完善查对制度与交接班制度等.结果 自2007年实施风险管理之后,差错事故明显减少,事故发生率从实施风险管理前的4.40%降至0.97%,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显著上升.结论 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是减少临床差错事故的重要手段,是患者健康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者:闫涛;魏頔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议宫腔镜和超声联合病理检查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与超声联合病理检查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症等妇科疾病中的价植.方法 分析2008年11月~2010年8月因异常子宫出血(AUB)、不孕症而来该院行宫腔镜和B超检查的患者945例,对其中宫腔镜和B超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EP)、子宫内膜炎、粘膜下子宫肌瘤、宫内胚物残留、宫腔粘连、纵隔子宫、子宫内膜癌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行宫腔镜手术或清宫术及病理检查,将病理结果与宫腔镜检查和B超诊断做对比分析.结果 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8.93%,B超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34.37%.结论 超声是无创检查,可作为AUB,不孕症等妇科疾病的筛查手段,但漏诊率高,宫腔镜检查更准确、直观、安全,是确诊AUB、不孕症等妇科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孙志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单脐动脉胎儿筛查心脏畸形的意义

    本文回顾分析了45 例产前超声检查中发现的单脐动脉病例,并对合并心脏畸形及心脏外畸形进行了分析总结,探讨单脐动脉的胎儿与心脏缺损的相关性,及对其进行胎心超声筛查的意义.

    作者:陈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浙江大学2010年3083名高知教工健康体检部分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浙江大学高知教工的部分生化结果以及健康状况,掌握疾病发展规律,为开展健康宣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标准化检查方法,对2010年浙江大学40~80岁在职、离退休的正副教授3083名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结果 3083例体检异常检出率居前三位的疾病依次是高血脂、高血糖常和高尿酸,不同年龄段现患病率存在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生活方式、工作习惯相关的疾病如高血脂、高血糖等已成为现代人的主要病种,做好健康体检与宣教工作至关重要,提示广大教师应增强健康意识.

    作者:蔡伟;沈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剂量生脉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大剂量生脉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的治疗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脓毒性休克病例35例,按其治疗情况分为大剂量生脉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14例).统计并分析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h、24h、48h的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合指数(OI)、动脉血乳酸变化及ICU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6h、24h,治疗组的平均动脉压上升值、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4h、48h,治疗组动脉血氧合指数增加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大剂量生脉注射液用于脓毒性休克能有效的升高血压,改善心肺功能,改善循环与灌注,提高脓毒性休克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周敦荣;姜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脱位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07年1月~2010年11月83例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81例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5天脱位,及时手法复位成功,1例出院后1个月脱位,在麻醉后切开复位成功.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雪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滤器置入术38例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对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置入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采用经股静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及静脉溶栓的综合性治疗,对其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正确的健康指导及出院指导.结果 38例患者阻塞段血管再通,未发生穿刺点渗血、局部感染、滤器移位、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素红;韩丽;徐欢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