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L1在脑胶质瘤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周红建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PD-Ll, PD-1
摘要:近年来,有关共刺激分子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重视.已知协同刺激分子分为3个家族:B7家族、TNF家族和细胞因子家族.B7家族作为惟一能从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单向传送信号至T细胞的共刺激分子,其正向的共刺激分子是以CD28为代表,而负向的共刺激分子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共刺激分子PD-L1(又称B7-H1或者CD274)及其受体PD-1( programmed death 1) 的信号途径被认为与移植排斥反应、疾病免疫调节[1]、慢性病毒感染[2]、肿瘤免疫逃逸[3]等密切相关.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联合胃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7例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11月北京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7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结果 7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0.0~220.0 min,平均140.7 min,术中出血量10.0~65.0 mL,平均28.6mL,无1例中转开腹及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4.0~8.0 d,平均6.5 d.术后随访2.0~26.0个月,平均12.1个月,术前症状均缓解.结论 腹腔镜联合胃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安全,创伤小、术野清晰、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作者:金昌国;欧阳才国;张利刚;康春博;姚宝福;刘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多西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DOC)腹腔灌注化疗联合亚叶酸钙(CF)/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OXA)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晚期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腹腔组44例、静脉组36例.比较腹腔组DOC腹腔灌注联合CF/5-Fu/OXA与静脉组静脉滴注的疗效.结果 腹腔组有效率(RR,58.1%)高于静脉组RR(48.6%,P=0.399);腹腔组1年生存率(67.4%)高于静脉组(48.6%,P=0.042).结论 DOC腹腔灌注联合CF/5-Fu/OXA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黄万中;蒋华;刘燕文;姜维美;胡春霞;张利;贾建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浅谈木桶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木桶理论是指一只盛水的木桶正常情况下的溶水量,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1)桶底的好坏;(2)每块木板的长度,关键是短木板的长度;(3)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1].木桶理论用于护理管理,对加强医院的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具有启迪和指导作用.

    作者:陶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PD-L1在脑胶质瘤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有关共刺激分子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重视.已知协同刺激分子分为3个家族:B7家族、TNF家族和细胞因子家族.B7家族作为惟一能从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单向传送信号至T细胞的共刺激分子,其正向的共刺激分子是以CD28为代表,而负向的共刺激分子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共刺激分子PD-L1(又称B7-H1或者CD274)及其受体PD-1( programmed death 1) 的信号途径被认为与移植排斥反应、疾病免疫调节[1]、慢性病毒感染[2]、肿瘤免疫逃逸[3]等密切相关.

    作者:周红建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胃腺癌中HPSE、VE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胃腺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P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在本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胃腺癌的患者10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3例胃腺癌标本中HPSE、VEGF蛋白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HPSE、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3%(59/103)、46.6%(48/103),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腺癌中HPSE、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75,P<0.05).结论 HPSE、VEGF的表达可作为临床判定胃癌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的指标,对指导靶向治疗和预测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陈锦章;谢剑明;李爱民;郑航;罗荣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自体单个核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体单个核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对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住院的前壁AMI患者32例,按患者意愿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按常规行心脏介入治疗,移植组术前采集1×108~3×108个自体单个核BMSCs,介入治疗后直接经导管向冠状动脉内注入分离后的干细胞,定期观察心功能.结果 移植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实验(6MWT)、脑钠肽等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自体单个核BMSCs移植有益于AMI后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作者:陈志刚;黄陆力;李红军;张永春;张素荣;李强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心血管疾病病之一.冠心病的形成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H)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8%,并与年龄呈正相关,在60岁以上妇女中可达20%,65岁以上的男性患病率与女性接近[1-2].

    作者:陈惠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无心电图ST段改变的8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无心电图ST段改变的8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该院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无ST段改变而造影检查冠状动脉直径减少大于或等于50%的双支病变的男性患者8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前、后心电图检查,比较其ST段变化.结果 在相对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分支置入支架者术后1周内反复复查心电图,均出现未处理冠状动脉对应部位的心电图ST段压低大于或等于0.1 mV.结论 心电图正常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症状明显的患者,往往存在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

    作者:张松涛;郑兆斌;张钟丹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17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S)产妇行剖宫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PIHS行剖宫产产妇17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n=85)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组(n=85)行硬膜外麻醉.对血压控制、肌内松弛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总量、产妇疼痛感和麻醉并发症等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肌肉松弛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总量、疼痛感为联合组优于硬膜外组(P<0.05),血压控制和麻醉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HS产妇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时,腰硬联合麻醉临床疗效优于硬膜外麻醉,而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和安全性与硬膜外麻醉无异.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13853名孕妇HIV、TP筛查分析

    目的 了解孕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评估当前流行形势对母婴安全的影响并探讨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在该院进行孕期保健和分娩的13 853名孕妇的HIV、TP筛查情况.结果 检出HIV阳性7例,TP阳性197例.结论 孕妇HIV、TP感染率呈现上升趋势,可能对母婴安全构成较大危害,也使医务人员面临更大的职业暴露风险,早期检测和发现孕妇HIV、TP感染可能有助于降低以上风险.

    作者:何花;赵树铭;蒋天伦;李兵;黎儒青;肖瑞卿;林武存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5~12月门诊确诊为慢性泪囊炎患者60例(68只眼),所有患者均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结果 一次性治愈59只眼(86.76%);有效4只眼(5.88%);总有效率92.65%.无效5只眼(7.35%).5只无效眼中,2眼再次植入人工鼻泪管后,1眼治愈,1眼有效.另外3眼行泪囊鼻腔吻合术,2眼治愈,1眼有效.结论 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尤其是大泪囊患者的有效方法,具有微创、风险小、易普及和较经济的优点.

    作者:易泰松;曾晓黎;易姝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腹股沟直疝患者腹横筋膜MMP-2及TIMP-2的表达研究

    目的 比较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在腹股沟直疝患者腹横筋膜的表达,探讨腹股沟直疝的发病机制.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疝修补术的13例直疝与17例斜疝患者腹横筋膜中MMP-2及TI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直疝患者腹横筋膜MMP-2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斜疝患者(P<0.05),TIMP-2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斜疝患者(P<0.05).结论 腹股沟直疝患者腹横筋膜MMP-2及TIMP-2蛋白的异常变化是其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李剑;张学军;孙启玉;高英梅;邢恩鸿;金小平;申兴斌;李巍;蔡建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左卡尼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解放军251医院住院AMI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行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在使用UK前10~30 min左卡尼汀2.0 g加入5%葡萄糖(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3 h内滴完,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血压、心率、血清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TnT)、心肌梗死面积(MI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126.78±18.00)/(85.30±12.00)mm Hg、(73±5)次/min、(3.75±1.37)、(4.66±0.42)、(2.26±0.38)、(10.4±3.8)及(0.54±0.38)]的改变治疗后与对照组[(130.60±19.50)/(84.85±9.00)mm Hg、(94±7次/min、(23.87±7.40)、(10.83±0.91)、(8.22±0.45)、(23.8±3.9)及(0.41±0.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汀具有抗AMI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可减少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酶的释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作者:姜丽杰;李霞;焦丽强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带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29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带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采用带关节的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均获随访7~23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测量掌倾角8°~17°,尺偏角16°~26°,骨折完全愈合时间10~13周,平均10.3周.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为优19例,良7例,可3例.放射学参照Lidstrom评价为优良的为89.7%.结论 带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以较好地恢复腕关节面的平整,维持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稳定,具有复位良好、固定可靠、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王虹;丁焕文;涂强;刘宝;沈健坚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风湿性疾病合并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5例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风湿性疾病合并低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2月新疆伊犁州中医院风湿免疫科3例(3/983,0.31%)和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2例(2/357,0.56%)共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的血钠水平为112.0~122.3mmol/L,平均(118.23±3.84)mmol/L,伴有低肌酐、低尿素氮、低尿酸血症.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3例经治疗后2例好转,1例死亡.类风湿关节炎(RA)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1例相关血管炎经治疗好转.结论 风湿病的低钠血症与本病活动有关,故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予补钠、限水等治疗可使血钠水平趋于正常.

    作者:胡瑞;涂志华;刘洋;张明;苏建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152例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方法 比较该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治疗35~45岁的脑卒中患者152例(青年组)与大于45岁脑卒中1 585例(对照组)临床资料.结果 青年组治愈率(95,62.5%)明显好于对照组(710,44.8%),青年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青年脑卒中预后较老年患者好,致残率低.

    作者:方登富;张波;张运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Th17/Treg细胞与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目前认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发生源于变应原特异性Th细胞的分化发生偏移,终使体内Th1和Th2反应平衡失调,表现为以Th2反应为主.但有研究发现,变应性疾病的一些实验和临床现象并不能完全用Th1/Th2失衡理论来解释;并且研究发现Th1细胞可以加重过敏症,Th1细胞因子IFN-γ与抗原诱导的气道高反应和嗜酸粒细胞浸润有关.

    作者:杨春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成形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0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38例关节镜下行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患者,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优28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86.3%.38例患者均无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3例患者仍有弹响,但不影响关节活动.4例患者运动时轻微疼痛.结论 关节镜下行盘状半月板成形术可以大限度地保留半月板的功能,延缓膝关节的退变;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作者:刘瀚霖;汪晖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川藏线1020名汽车驾驶员血常规指标分析

    目的 探讨川藏线男性汽车驾驶员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建立此类人群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川藏线1 020名健康男性汽车驾驶员作为研究对象,检测静脉血血细胞主要参数,并与久高原人群、急进高原人群和正常参考值比较.结果 川藏线汽车驾驶员的血常规HGB、MCH、MCHC、PLT值与变通人群、急进高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合理地建立这一特殊人群的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范围,对其高原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向颖;黄国荣;许汝福;王盛书;李至伟;吴龙;林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输尿管镜在早期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在早期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应用输尿管镜诊断早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肾盂尿结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TB-PCR)及尿沉渣找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87.5%(49/56)和66.07%(37/56),病理活检的阳性率为91.07%(51/56).结论 输尿管镜检查对于肾、输尿管结核的早期诊断安全、有效.

    作者:周小龙;钟应华;吴俊勇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