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6例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分析

陈刚

关键词:乳腺癌, 保乳手术
摘要:目的 总结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经验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采用肿块局部广泛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或象限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治疗单发、肿瘤直径小于3.0cm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6例,术后行辅助化、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 全组随访3~51个月,局部无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和美容效果.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5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临床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高危因素.结果 经χ2检验,实验组年龄大于65岁,吸烟指数大于400,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前肺功能中、重度损害,手术时间大于5h,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大于65岁,吸烟指数大于400,合并COPD,术前肺功能中、重度损害,手术时间大于5h及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高危因素.

    作者:马双慰;李向东;何明;周灵飞;鲜渝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抗精神病药治疗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6种抗精神病药治疗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稳定期分裂症患者69例,分入氯丙嗪、舒比利、氯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阿立哌唑等6个药物治疗组.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续操作测验(CPT)、连线测验A(TMT-A)、视觉再生测验(VR)、数字符号(DSy)及数字广度(DSp)等作为工具,于筛选入组时(基线)及随访6个月末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 (1)WCST评分比较:阿立哌唑组、氯丙嗪组及舒比利组患者仅完成分类数(W1)有明显改善(P<0.05),利培酮组W1及正确应答数(W2)两个指标均有改善(P<0.05),氯氮平组与喹硫平组W1 、W2 及持续错误数(W3)均有明显改善(P<0.05).(2)氯氮平组基线W1分值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45),而6个月末明显高于利培酮组(P=0.031);氯氮平组基线视觉错误数(C1)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4),6个月末与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3).(3)组间比较:喹硫平组DSy成绩优于利培酮组、氯氮平组(P=0.025、P=0.009);舒比利组除TMT-A分改善好于氯氮平组外(P=0.032),而在视觉漏报数(C2)及W3方面的改善明显小于其他各组(P=0.022).结论 经喹硫平治疗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明显,其后依次为氯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疗效差者为舒比利、氯丙嗪.

    作者:肖晓杨;谭小林;林晖;傅义容;徐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控释前列腺素E2栓剂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控释前列腺素E2栓剂(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58例足月妊娠、有引产指征的孕妇,以1枚普贝生置于阴道后穹窿,分析用药前及用药后12h的宫颈Bishop评分、临产情况、剖宫产率、对母婴的影响. 结果 普贝生促宫颈成熟的有效率达87.9%,用药至临产时间平均为(654.5±557.3)min,引产成功率86.2%,剖宫产率39.7%,有3例发生子宫过度刺激,经及时处理无不良后果,新生儿结局良好.结论 普贝生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药物,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华媛媛;熊正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活性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来源于中胚层间充质,具有自我更新、横向分化和免疫调节作用,是多能祖细胞.在创伤修复、组织功能重建、免疫调节及免疫治疗等研究领域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在体外试验和异基因移植研究中均显示MSCs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功能,近年来对MSCs的免疫调节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其免疫调节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汤勇;王帅;周训平;陈宪林;王晓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56例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经验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采用肿块局部广泛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或象限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治疗单发、肿瘤直径小于3.0cm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6例,术后行辅助化、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 全组随访3~51个月,局部无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和美容效果.

    作者:陈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肠内营养研究进展

    随着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多胎儿、珍贵儿和未成熟儿降生,我国早产儿出生率已从1989年的4.15%上升至2005年的8.1%[1].随着医学科学及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我国早产儿存活率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其生存质量问题.

    作者:蒋静;钟晓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川崎病并发症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血管损伤机制.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66例KD患儿[KD组,其中冠状动脉病变(CAL)组18例,非冠状动脉病变(NCAL)组48例]、3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35例肺炎、扁桃腺炎、肠炎等其他疾病患儿(其他疾病对照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并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计数(plt).分别于急性期(发病10d内)和恢复期(病程5~7周)进行二维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选择大动脉短轴切面探测左、右冠状动脉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内径,剑下四腔心探测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末端内径.冠状动脉损害诊断标准为小于3岁者大于2.5mm,4~9岁者大于3mm,10~14岁者大于3.5mm.结果 KD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冠状动脉病变(CAL)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无冠状动脉病变(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D组CRP、plt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疾病对照组无明显差异;KD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疾病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lt计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与KD合并CAL有密切关系,两者升高反映了KD患儿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倾向,对预测CAL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阳明玉;秦静庭;杨方源;王昕;张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确保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建设临床教学基地(非直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是我院解决临床教学资源不足,保证临床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我院把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作为临床教学工作的重点,积极探索和实践,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指导和管理.指导临床教学基地开展教学活动,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培训,强化临床教学基地教师的教学意识,不断丰富高水平的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内涵,为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2007年和2008年重庆医科大学两次组织对临床教学基地评估检查中,我院指导的临床教学基地取得了优异成绩.

    作者:左国庆;王羽;宋家虎;黎雁;曹霞;杜之渝;任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乳腺外科实习医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

    临床思维,即医生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利用所获得的有关疾病的感性材料,结合理论知识,用自己的思维综合、分析,达到正确诊治疾病的理性思维过程.临床思维的出发点及终点都在于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个体差异性[1],一名临床医生诊治疾病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其临床思维能力的好坏,作为医学院校及教学医院肩负着为国家输送合格医学人才的使命,重视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各级带教老师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就近年来在乳腺外科临床带教中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明佳;范林军;姜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监测胃肠道肿瘤复发转移的临床评价

    目的 研究C-12多肿瘤标记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胃肠道肿瘤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近年来检测了4次以上肿瘤标记物的29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按临床疗效与病情分为6个等级,采用统计学方法检验各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与临床疗效与病情分级的关系,并建立疾病复发转移的判别方程.结果 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疗效与病情分级与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癌抗原242(CA242)、甲胎蛋白(AFP)以及癌抗原125(CA125)有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65、0.67、0.49、0.49.根据所建判别方程,男、女性胃肠道肿瘤患者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5.1%、91.9%.结论 肿瘤蛋白芯片的检测对于胃肠道肿瘤的监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判别方程可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复发转移的判定.

    作者:杨雪琴;仲召阳;王东;王阁;杨镇洲;李增鹏;杨宇馨;沈奕播;王正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肺心病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

    新近研究表明,健康者一次室性早搏(PVS)可以引起其后窦性频率的短暂加速后减速.这种双向变时性变化逐渐被认为是一项简单无创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的新方法--窦性心率震荡(HRT)检测.HRT现象的减弱或消失意味着自主神经功能调节存在异常[1].本文旨在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HRT现象及其意义.

    作者:朱艳辉;王希柱;宋巧凤;陈荣花;贾洪娟;姚艳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正电子发射断层脑显像及其在新生儿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正电子发射断层脑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将能发出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示踪剂引入体内,然后探测其反应时释放的γ光子,通过计算得到有关血流分布、氧消耗、物质代谢等方面的信息,从而获得人体细胞代谢的各种参数,是分子影像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作者:史源;李廷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15例Heubner回返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Heubner回返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5例(30侧)甲醛固定的尸头标本开颅取脑,在手术显微镜下,以离体人脑底面对Heubner回返动脉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观测.结果 本组39支Heubner回返动脉长度为(24.34±6.72)mm,直径为(0.72±0.33)mm.双支型、3支型以及较粗大单支型Heubner回返动脉常伴有同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Heubner回返动脉以起源于前交通动脉及A1A2段近侧3mm者多(84.62%),尚有3支起源于眶额动脉.在空间位置上与大脑前动脉A1段以3种关系伴行进入前穿质,沿途发出穿动脉分布于视神经上部、视交叉外侧、嗅神经附近和额叶底面以及前穿质.结论 Heubner回返动脉出现恒定,但管径、数目及走行变异较大.详细了解回返动脉解剖学特点,对手术中神经血管的保护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洪伟;李爱民;颜士卫;夏咏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三阴交穴位按摩联合收腹提肛运动锻炼对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影响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发病趋势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1].由于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范围广、创面大,涉及盆腔内血管、神经丛、肠道、膀胱和输尿管等诸多脏器,术后尿潴留时有发生.预防性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尿潴留等并发症有较好效果.

    作者:杨红;刘芳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伐昔洛韦治疗成人水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伐昔洛韦联合治疗成人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3例水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伐昔洛韦片,每次0.3g,每日2次;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30μg肌肉注射,隔日1次,共用3次;疗程均直至痊愈.治疗期间患者隔天复诊1次,观察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结痂时间和痊愈时间分别为(3.37±0.68)、(5.53±0.57)d,对照组结痂时间和痊愈时间分别为(5.46±0.80)、(7.60±0.7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周痊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水痘安全有效,能显著缩短病程,提高1周痊愈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萍;黄伟林;郑力;莫衍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新生儿肺炎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7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以呼吸急促、发绀、呛吐奶为主要临床表现.血小板增多症是指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明显增多为特征的疾病,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在临床上某些疾病状态下导致血小板升高,原发病治愈后血小板多能恢复正常.本科住院患儿中,新生儿肺炎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者并不少见,现将二者关系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李刚;吴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27例胃黏膜组织中PGE2 水平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2 (PGE2)水平在冠心病应用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黏膜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入选者胃液及组织匀浆中PGE2 的水平,消化道出血好转后再次检测.结果 冠心病应用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组织匀浆中PGE2水平较未出血者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出血控制后其PGE2水平亦明显低于未出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导致消化道出血与阿司匹林引起的PGE2下降有关,而且出血多发生在基础PGE2水平低的患者.

    作者:李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TPO模拟肽类血小板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1994年TPO被成功克隆及纯化.此后人们开始研制rhTPO和PEG-rhMGDF,并在多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进行了广泛临床研究.然而一些接受PEG-rhMGDF治疗的健康受试者产生了与内源性TPO存在交叉中和反应的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减少,PEG-rhMGDF和rhTPO的开发被迫停止.

    作者:王崧;许杨;王军平;开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对6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MMP-9、ET-1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斑块稳定性和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 选择60例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26例和治疗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20mg/d)34例.治疗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各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血清hs-CRP、MMP-9、ET-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减轻UA患者全身炎性反应,从而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作者:李靖;何照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胃癌肝转移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胃癌肝转移和无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确立临床病理因素与胃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8年收治的胃癌发生肝转移和非肝转移的患者各78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胃癌肝转移的可能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大体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浸润、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与胃癌肝转移有关,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大体类型(P=0.003,OR=6.198)和脉管浸润(P=0.026,OR=2.571)是胃癌肝转移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 胃癌发生肝转移可能与肿瘤的大体类型、脉管浸润、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

    作者:徐宝国;李涛;于霞;许新才;徐艺可;卢喜;王云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