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静;涂干卿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RM)思想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发展于20世纪的美国,在60年代成为一门新的系统研究科学,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80年代以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大量成果,主要都是应用于企业管理.我国在80年代后逐步引入了RM理论,上世纪末开始开展医院RM研究.
作者:余江;徐剑铖;王振维 刊期: 2010年第10期
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2009年3 月17日,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 [1].
作者:皮星;潘舰萍;陈黎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用不同浓度的新洁尔灭调拌藻酸盐印模材料的调合消毒法和传统的浸泡消毒法对印模复制精度的影响,以寻找临床上更有效的印模消毒方法.方法 制作一个标准的上颌牙列金属模具(对照组),第1组实验:分别用0.05%、0.1%、0.2%、0.4%浓度的新洁尔灭调拌印模材料;第2组实验:用蒸馏水调拌制成的印模,放入2%戊二醛中分别浸泡15、25、35、45 min和16 h. 灌制模型后用测量显微镜测量相应标志点尺寸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第1组中各浓度条件下的印模复制精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第2组中浸泡15、25、35 min的印模复制精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泡45 min、16 h复制精度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第2组中随浸泡时间的延长,单个冠的近远中径颊舌径(L3,L4)逐渐减少,龈径(L5)逐渐增大.结论 浸泡消毒会使印模发生形变,形变随部位不同结果不同.藻酸盐印模材料不适合长时间浸泡消毒.
作者:杨永帆;胡常红;彭明勇;吴恙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新的手术方法,有效解决常规支撑喉镜下声带前端暴露困难的问题.方法 选取各种原因致声带前端暴露困难的声带息肉患者30例,经支撑喉镜采用30°内镜下暴露声带前端,行声带息肉切除术.结果 支撑喉镜下声带前端暴露困难的30例声带息肉患者均在内镜辅助下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声嘶均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镜可有效解决常规支撑喉镜下声带前端暴露困难的问题,为手术提供良好的视野,保证手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晋安;张少强;徐大道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睾丸微结石症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睾丸微结石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双侧睾丸同时发病,均因其他疾病而偶然发现,通过阴囊高频彩超都能够准确诊断.12例患者没有进行特异性的治疗,10例患者随访1年,睾丸微结石的临床表现无改变.结论 睾丸微结石患者无特异症状,阴囊高频彩超检查对睾丸微结石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睾丸微结石患者进行严密随访是必要的.
作者:蒲军;涂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SD大鼠正畸牙根吸收早期修复过程中牙周组织骨形成蛋白-2(BMP-2)、骨涎蛋白(BSP)的表达.方法 选取48只雄性SD大鼠,正畸加力14 d后拆除矫治器,在装置拆除后分别在0、1、3、5、7、10、14、28 d处死, 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MP-2、BSP的表达.结果 BMP-2、BSP的表达在矫治器拆除后开始升高,BMP-2在第1天时达到高,BSP在第3天时达到高,然后逐渐下降,到第28天时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 BMP-2、BSP的浓度在牙周组织中选择性地表达升高,反映了矫治器拆除后牙周组织的修复过程活跃.
作者:张琳林;戴红卫;张定铭;任嫒姝;邹林洪;吴杨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本文通过测定2型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血清Apelin含量,并对胰岛素抵抗与Apelin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和肥胖患者血清Apelin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黎英荣;连莲;苏宏业;潘海林;夏宁;肖常青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分析聚焦超声治疗法对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妇科检查及活检确诊为外阴白色病变的43例患者,采用重庆海扶CZF型聚焦超声妇科治疗仪,进行外阴白色病变治疗,并作疗效分析.结果 治愈加显效为36例,占83.72%(36/43),有效率为97.67%(42/43).结论 聚焦超声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新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宁静;涂干卿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本文于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对本院门诊患者的心理特征、心理需求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了解,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适合的心理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张静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创伤性膈肌破裂(TRD)的诊治经验.方法 收集1996年10月至2007年10月诊治的28例TR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断方法、手术原则、切口选择以及膈疝的诊治原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伤后24 h 内手术23例,术前确诊16例,误诊1例,术中漏诊1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25例,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创伤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经胸手术7例,经腹手术18例,经其他径路3例;合并膈疝21例.结论 详细查体、及时手术、全面探查是提高诊断治愈率的关键;大多数病例可经腹探查切口完成手术.
作者:陈瑜;刘晓林;夏先进;刘加胜;周卫东;赵忠文;代江波 刊期: 2010年第10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目前WHO将其归类于髓系造血细胞肿瘤.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指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
作者:张勇 刊期: 2010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3岁,体质量指数19.4,于2004年10月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DDD)置入术.术后未定期复检.2009年6月10日,患者因活动时出现晕厥于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心率慢(40次/分左右)而再次到本科就诊.入院时心电图如图1所示,起搏器工作正常.但活动时再次感头昏,无黑朦和晕厥,心电图如图2,起搏器仅有电信号,不能正常带动心房和心室,患者为室性逸搏心律,频率28次/分,伴有心房反复搏动,心室率为56次/分左右.
作者:彭建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脾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现对1990年10月至2006年10月采用非手术治疗的76例脾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刘晓林;彭琳;陈瑜;周卫东;赵忠文 刊期: 2010年第10期
沟通的基本要求是对各种信息及其含义的正确表达和被理解.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AACN)在修订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时,将沟通能力定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1].由于护生在校学习时通常都是在实验室学习操作,操作对象是模型,接触的是实验物品,因而缺少与患者和家属的直接沟通机会,导致护生沟通能力差成为护理教育中出现的一个普遍问题[2].美国各医学院的教学实践表明沟通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强的实践性[3],即沟通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践平台方可实现.本研究将探讨见习护生根据医院情境撰写情景案例剧本、为低年级护生表演情景剧和指导低年级护生课后操作练习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对见习护生的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影响.
作者:柳丰萍;王树树;潘红宁;王玮;黄笑燕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Jones手术治疗儿童早期高弓仰趾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Jones手术治疗儿童早期高弓仰趾足畸形28例(32足)并观察疗效.结果 随访13~38个月,平均25个月,26例(30足),优:17足,良11足,差2足,优良率93%.结论 采用Jones手术方法治疗儿童早期高弓仰趾足畸形是一个疗效可靠的治疗手法,能有效减轻足趾疼痛,矫正畸形,改善足部功能.
作者:雷成刚;彭小忠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研究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发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为口腔溃疡的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到该院牙周黏膜科就诊的RAU患者149例,对其进行RAU与T淋巴细胞免疫因素相关性的调查研究. 结果与正常值比较,所收集的149例患者中CD3、CD4、CD8阳性细胞及CD4/CD8变异率分别为97.99%、95.30%、97.99%、96.64%,RAU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与健康人群中正常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可能与RAU的发生有关.
作者:张华昌;范小平;向学熔;杨明聪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16、pRb蛋白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和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p16、pRb蛋白的表达,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p16、pRb蛋白在正常皮肤和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59.5%和0、45.2%,两者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正常皮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鳞癌中p16的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者(P<0.05),pRb的表达与之相反;皮肤鳞状细胞癌伴淋巴结转移者p16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下调(P<0.05),pRb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p16、pRb蛋白的异常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两者的检测可作为判断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单葵;杨坤;李惠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某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初级职称护士论文撰写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择临床科室初级职称护士200名,采用自编问卷对论文撰写情况及相关原因进行调查,收集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大多数初级职称护士认为撰写论文非常有必要;激励初级职称护士撰写论文的因素包括促进思考、晋升职称、促进交流等;阻碍因素包括工作太忙、缺乏写作技巧、缺乏信心等.结论 初级职称护士撰写论文受一些积极和消极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措施促进初级职称护士撰写论文.
作者:周厚秀;张佳思 刊期: 2010年第10期
1994年以来,本院手术总计9 350例(全麻2 772例,硬膜外麻醉5 420例,其他麻醉1 158例),其中6例患者术后出现声带运动障碍,4例为全麻术后,2例为硬膜外麻醉术后(但术前安置胃管),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谢刚;吴英 刊期: 2010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本院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AKI)患病情况,以了解西南地区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AKI的发病率、病因构成及预后.方法 通过调查本院近2年住院患者的肾功能及尿量检测结果,筛检出AKI患者,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转归、肾功能受损的基础疾病等情况.结果 观察期间住院患者AKI的发病率为3.17%,其中AKI 1~3期患者所占比列分别为47.01%、35.00%和19.99%.住院患者总病死率为 2.20%,AKI患者病死率为13.82%,未发生AKI患者病死率为 1.76%.引起AKI的主要病因依次为药物、严重感染、外科手术、肾后性梗阻.logistic回归分析示老年、慢性肾脏病是AKI的高危发病因素.结论 住院患者AKI的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高;及早诊断AKI对早期预防和积极干预AKI,提高AKI的生存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晓辉;张玲;钟玲;冯利平;雷建蓉;唐琳;胡廷海 刊期: 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