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膜外麻醉药加芬太尼对防治剖宫产腹膜牵拉反应的体会

胡勇;胡素华;艾玲娜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 麻醉药, 芬太尼, 防治, 剖宫产术, 腹膜, 牵拉反应, 现报道如下, 局麻药, 手术, 配伍, 方法
摘要:硬膜外麻醉为剖宫产术首选方法之一.由于该麻醉及手术的一些特点致腹膜牵拉反应难以避免.作者在局麻药配伍芬太尼对防治腹膜牵拉反应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1例报道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因咽部不适,双侧鼻阻、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说话闭塞性鼻音逐渐加重,于2001年4月~2003年4月在上海多家医院和本院查咽部有新生物,行病理组织活检均提示:鼻咽部新生物刚果红染色阳性,淀粉样变性.

    作者:罗晓庆;刘红;熊竹娟;孔佩艳;陈幸华;张曦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参苓白术汤对中晚期肿瘤患者厌食及营养状况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汤对中晚期肿瘤患者食欲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排除消化道梗阻、咀嚼吞咽困难等机械性进食障碍的病例,64例厌食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复方苦参注射液加中/长链脂肪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汤治疗,观察食欲、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食欲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率56.3%,对照组31.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体重、血红蛋白、血浆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改善率50.0%,对照组改善率18.8%,两组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 参苓白术汤能改善中晚期肿瘤患者的厌食及营养状况,提高中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余胜珠;杨光华;陈连生;付相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大鼠阿霉素肾病超微结构转变过程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单侧肾切除加重复注射阿霉素制作的大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肾脏超微结构的变化过程,为采用阿霉素肾病模型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2个月龄雌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8只)和阿霉素肾病组(ADR组,20只).ADR组大鼠先行右肾切除,其后第1周和第2周分别给予阿霉素5mg/kg和3mg/kg尾静脉注射,对照组行假手术和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在切肾后第4、8、16周收集血标本测定血肌酐(Scr)和尿液测定24h尿蛋白定量,各时间点处死6只大鼠取其残肾行光镜组织病理学观察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ADR组Scr和尿蛋白在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ADR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损害进行性发展,在第16周时形成FSGS改变;电镜下早期以肾小球足细胞广泛融合为主,在第8周时有少部分修复,16周时出现肾小球硬化;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表现为大量线粒体肿胀和空泡变损伤.结论 单侧肾切除加重复注射阿霉素可成功诱导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动物模型,其超微结构变化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双重损伤,若干预需早期进行.

    作者:赵洪雯;余荣杰;彭侃夫;李敛;干磊;吴雄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医疗欠费的对策初探

    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医疗欠费问题成为困扰着医院发展的不利因素[1].近年来,本院通过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奖惩机制等措施,减少医疗欠费的发生总额,本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作者:陈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58例肘管综合征的肌电图分析

    目的 分析肘管综合征的临床及肌电图特点,探讨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诊断及与相关疾病鉴别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66倒临床初步诊断为肘管综合征患者的资料,分析尺神经各段运动传导速度、尺神经正中神经各段感党传导速度感觉电位波幅、尺神经F反应、前臂内侧皮神经波幅及相应靶肌肉针电极肌电图表现.结果 尺神经肘段传导速度减慢51例,第一骨间肌末端潜伏期延长2例,近端感觉电位波幅异常6例,前臂内侧皮神经异常5例,尺神经F反应异常5例.结论 肌电图检查能明确神经受损受压的部位、程度,为肘管综合征的临床鉴别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杏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体内药物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体内药物分析(biopharmarmaceutical analysis)是为适应药代动力学、临床药理学和生物药剂学等相关学科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是通过分析人或动物体液及各组织器官中药物及其代谢物浓度,了解药物在体内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获得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各种参数和转变,以及代谢的方式、途径等信息,从而有助于药物的研究、临床合理应用等.体内药物分析特点是样品成分复杂,被测组分含量低,因此,其发展与复杂生物样品处理技术、分离技术、检测技术密切相关,并随着这三大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作者:汤建林;周世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螺内酯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清蛋白尿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螺内酯联合厄贝沙坦与单用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清蛋白尿的疗效比较,探索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方法 2007年4~9月本院接受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8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螺内酯联合厄贝沙坦组进行12周治疗.检测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醛固酮(ALD)、C反应蛋白(CRP)、血钾等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均能减少患者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改善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而螺内酯联合厄贝沙坦组较单用厄贝沙坦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螺内酯联合厄贝沙坦比单用厄贝沙坦对控制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清蛋白尿更有效.

    作者:申兵冰;赵洪雯;干磊;余荣杰;吴雄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恶性肿瘤防治临床决策的循证医学指导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危害家庭和社会的主要疾病之一.近些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并已成为我国城镇居民的第一位致死原因[1].

    作者:张鲁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1668例多发性骨折的急救和护理

    多发性骨折是全身严重多发损伤的一部分,患者伤势重,病情变化快,早期急救护理容易发生漏诊、误诊或继发性损伤,其处理不当,可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所以急救工作者需要在短时间内及时展开救治工作,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现将本科2005~2007年救治的1 668例多发性骨折的救护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蒋希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尿酸的变化以及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测定86例老年人的血尿酸,同时测定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血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420mmol/L定义为高尿酸症.结果 高尿酸症者30例,占34.9%.70~79岁、80~89岁、≥90岁组高尿酸血症者分别为20%、42.2%、66.7%(P<0.05),血尿酸的中位数分别为307、367、481 mmol/L(P<0.01).随IMT的增加血尿酸逐步增加(IMT≤0.9、0.91~1.19、1.2~1.49、≥1.5mm组的血尿酸中位数分别为309、354.5、349、428.5mmol/L,P<0.05).高尿酸血症患者的CRP较血尿酸正常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5 vs 4.45mmol/L,P<0.05).结论 在老年人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并随年龄增加其发生率和血尿酸的值均增加.血尿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心脑血管风险性增加.因而在临床上应积极控制老年人的血尿酸.

    作者:何源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选择同科室的WHO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66例,分为对照组83例,实验组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个体+小组+集体的教育模式,对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厦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小组+集体的教育模式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达到理想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

    作者:徐灵莉;刘晓玲;吴静;刘德线;皮远萍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影响胃癌预后因素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胃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很多.目前对胃癌的治疗主要是采取外科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尽管对胃癌的诊断、治疗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体上胃癌患者的预后是不良的.其预后涉及癌肿的分期、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范围、肿瘤切除的彻底性、以及有无转移等,还与癌肿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有关.

    作者:杨海平;张才全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流行性出血热并消化道出血298例临床分析

    目的 为加强流行性出血热(EHF)并消化道出血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减少病死率.方法 通过回顾性方法总结本院298例EHF并消化道出血时临床表现、临床分期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对EHF并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并结合本院实际处理情况提出一些应急处理措施供大家参考.结论 根据EHF临床分期,找出并消化道出血原因和部位,给予正确及时处理、有减少EHF并消化道出血病死率的可能性.

    作者:涂光惠;陈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反义α肌动蛋白基因腺病毒载体转染5/6肾切除大鼠抑制肾纤维化进展的研究

    目的 观察大鼠血管平滑肌α肌动蛋白基因反义腺病毒载体(pAdanti-α-SMA)转染5/6肾切除大鼠对其肾脏纤维化进程的影响.方法 建立pAdanti-α-SMA转染5/6肾切除大鼠模型.实验分组,A组:正常对照;B组:5/6肾切除大鼠;C组:pAdanti-α-SMA转染的5/6肾切除大鼠.统计20周后存活率及血肌酐,行肾脏病理检查和肾脏损伤指数评分,行α-SMA、TGF-β1、PDGF-BB的免疫组化并用Tiger 920图像分析仪做半定量分析.结果 各组存活率为95.0%、58.8%、82.9%;各组平均血肌酐为:39.74、132.57、88.65;各组肾损伤总指数:0.79、16.91、1.43;各组α-SMA+细胞Tiger 920图像分析仪结果:1.22、1.81,1.37.结论 pAdanti-α-SMA转染可延缓大鼠肾脏纤维化进程.

    作者:干磊;李敛;赵洪雯;刘宏;吴亿;吴雄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儿童双侧重肾输尿管畸形15例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双侧重肾输尿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双侧重肾输尿管畸形儿童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诊断率,静脉尿路造影4/6.B超确诊3/5,磁共振泌尿系造影4/4.结果 本组15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6个月反复出现尿路感染,其余病例疗效良好.结论 儿童双侧重肾输尿管畸形时患儿潜在的危险大,应结合诊断率高的影像学检查,尽早诊断,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廖兵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海带多糖对大鼠阿霉素肾病的抗炎症性损伤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海带多糖对阿霉素肾痛大鼠肾组织的抗炎症性损伤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慢性阿霉素肾病模型,设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海带多糖治疗组,观察比较各组大鼠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外周血淋巴细胞类肝素酶(heparanase,Hpa)mRNA表达,以及肾组织Hpa、IL-6、IL-8表达变化.结果 海带多糖治疗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肾组织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外周血淋巴细胞Hpa mRNA含量、肾组织Hpa、IL-6及IL-8表达均不同程度低于阿霉素肾病对照组.结论 海带多糖对阿霉素肾痛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Hpa以及促炎性因子表达,从而发挥抗爽性损伤治疗作用.

    作者:余荣杰;赵洪雯;李敛;刘宏;干磊;吴雄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光动力治疗肺癌后60天光过敏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合适波长光激发靶细胞内光敏剂治疗肿瘤的新方法.是一种新颖的治癌方法,与其他肿瘤方法相比,PDT具有独特的优势[1].

    作者:彭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62例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的动脉内超早期溶栓治疗疗效.方法 对2001年10月~2007年10月用尿激酶进行超早期动脉内溶栓治疗62例急性脑梗死病例进行分析,观察闭塞血管再通和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 62例患者血栓位置分别为:大脑中动脉主干7例,大脑中动脉分支49例,椎-基底动脉6倒.溶栓后血管再通41例,成功再通率为66.13%.54例临床表现改善,治疗前欧洲脑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47.30±12.78;治疗后ESS评分83.5±2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早期的动脉内尿激酶溶栓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张涛;张猛;王琳;许志强;周华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口服火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因反复恶心、呕吐、头痛、少尿16d入院.患者听信民间偏方能治妇科疾病,将火药约lOg煮沸成汤口服,随之出现头昏、头痛、全身乏力,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见咖啡样、黏液样物质,无双侧腰部胀痛,渐出现尿量减少(约400mL/d),伴有颜面、四肢轻度浮肿.当地医院予以抗炎、利尿等治疗无效.

    作者:李宁;赵洪雯;余文洪;吴雄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药物诱导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前许多药物引起的肝损伤被认为是过敏反应即免疫介导的肝损害,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多是药物和蛋白的共价结合形成免疫原性结合物(代谢产物和生物活性物质),通过抗原摄取、处理,而引起细胞增殖表达和T细胞增殖使机体肝脏受损,另外许多细胞因子也参与了反应[1,2].

    作者:贾丽;高建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