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蛇咬伤428例临床疗效分析

钟兴波;刘波;聂凌;史忠

关键词:蛇咬伤, 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蛇咬伤的具体方式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6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428例蛇咬伤患者病例资料,横、纵向对比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蛇咬伤较单一方法(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较单一方法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并大大缩短病程,较好地避免了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一方法治疗更完善,效果更明显,能有效减轻毒素对内部脏器的损害,从而缩短病程,减少患者痛苦.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中毒救治的时效性

    急性中毒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是急诊科常见急症之一.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中毒患者,中毒发生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较大差异,以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居多.近年,我国中毒事件发生呈上升趋势,急性中毒占综合性医院同期急诊患者1.2%~3.39%,在一些城市医院已上升到急诊总数6%~8%,在农村和基层医疗单位所占比例更高.据卫生部2005年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数据显示,在造成我国人口死亡原因中,中毒居第5位,死亡率为44.7/10万,实际上自杀性中毒患者在短时间内有更高死亡率.

    作者:史忠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高压氧治疗162例急性有害气体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急性有害气体中毒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5年来收治的162例急性有害气体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压氧治疗急性有害气体中毒效果良好,不仅可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而且还可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结论 对急性有害气体中毒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法,除对症支持治疗外,应积极提倡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

    作者:卢玉宝;李霞;尤在春;史忠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百草枯中毒的损伤机制和治疗进展

    百草枯(paraquat,PQ)又称对草快、克无踪,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对人畜具有较强毒性,可经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等3种途径进入体内,产生多系统毒性,尤其对肺组织有较强亲和力,对局部可产生明显刺激和腐蚀作用.人口服致死量为30~40mg/kg,有害浓度大于0.1 mg/m3,由于目前尚缺乏特效解毒剂及明确有效治疗措施,急性中毒死亡率仍高达50%~80%[1].

    作者:陈国柱;史忠;高全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前列康致凝血功能障碍1例诊治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男,因牙龈出血10余天,加重3d余人院.经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半年前曾因前列腺肥大服用前列康胶囊1月余.人院检查:T 36.7℃,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无淤点、淤斑,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牙龈可见渗血,颈软无阻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肝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脊柱,关节无异常,余无特殊.

    作者:程绩;刘波;高全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重点学科创新型人才胜任力探析

    美国学者麦克莱兰在1973年发表了论文<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1],该文首先提出了胜任力(Competency)概念,认为胜任力是区分绩效出众者和绩效平平者差异的显著特征,是决定工作绩效持久的品质和特征,并指出了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的缺点,主张用胜任力特征测试代替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该文发表之后,胜任力问题在学术与管理领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公认的胜任力框架是Spencer等[2]提出来的,他们认为胜任力是指一定工作情景中与出色或者有效的工作绩效有因果联系的潜在的深层次的个人特征.他们运用冰山模型将胜任力分为7个层级,即技能、知识、角色定位、价值观、自我认知、品质和动机.

    作者:王懿;王中强;王振维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成人哮喘长期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成人哮喘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70例年龄20~70岁的成人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定期随访1年,观察比较两组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布地奈德组临床控制率(77.6%)明显高于丙酸倍氯米松组(49.4%).结论 吸入布地奈德防治成人哮喘长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龚震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全麻下椎体病灶清除术后发生反常呼吸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体重46kg,因胸背部疼痛6个月,进行性加重伴双下肢乏力5d,以胸2-5椎体结核伴椎旁冷脓肿、第4胸椎病理性骨折、双下肢不全瘫、左下肺结核收入院.

    作者:赵宝生;陶国才;顾健腾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食管癌术后延长机械通气对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长机械通气对减少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0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分为A组(延长机械通气组)和B组(对照组),于术前行肺功能测定及血气分析各1次,术后1、3、5、7d分别进行血气分析各1次,并统计比较两组肺部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测定及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共发生肺部并发症28例,其中A组12例(23.1%),B组16例(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延长机械通气能够改善术后低氧血症,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文毅;陈光春;廖小勇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CEACAM1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CEACAM1)是一种跨膜糖蛋白,为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家族成员之一,属于免疫超家族,其相对分子量为10.5×103.CEACAMl与BGP1(一种胆汁糖蛋白,与癌胚抗原的抗体有交叉反应)高度同源,初由Ocklind和Obrink在研究papainsolubilized质膜成分对细胞膜表面蛋白抗体细胞聚集抑制功能中和作用时发现[1].其基因长约1.48kb,共由9个外显子组成,其中第七外显子长53bp,位于CEACAM1胞内端,在选择性拼接中可被去除,从而产生两种变体,即CEACAM1L和CEACAM1S.CEACAM1L含外显子7,因此胞内端较长,而CEACAM1S胞内端比CEACAM1L少73个氨基酸[2].

    作者:龚宇;胡国华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急性中毒202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中毒情况,为防治急性中毒提供参考.方法 对急救部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202例急性中毒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202例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中毒年龄以20~39岁居多.主要毒物为乙醇中毒,其次为农药、镇静催眠药.自杀为主要中毒原因.中毒患者以农民、民工及低收入人群居多.中毒事件以第三季度高发.治愈181例,死亡9例,自动出院12例.结论 应进一步提高急诊医师对急性中毒的认识及救治水平,加强安全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关注弱势群体及构建和谐社会是预防中毒的关键.

    作者:邓小飞;史忠;高全杰;程绩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中毒患者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提高急救危重病领域中毒患者各项信息数据管理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使信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方法 应用Microsoft Office2000组件中的Access2000完成数据库的构建并进行中毒患者信息数据的录入、保存、检索查询和数理统计等工作.结果 成功构建中毒患者信息数据库并系统、规范地收集了急救部2007年173例各类中毒患者信息,在数据保存、检索查询和数据统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 应用Access2000数据库开发的中毒患者信息数据库系统具有简便易用、安全可靠、维护方便、有较强的通用性和一定拓展移植性等特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应用Access2000建立数据管理系统是目前简单实用的方法之一,适合医疗系统许多专科项目开发使用.

    作者:周坤;史忠;刘波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浅谈服毒自杀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服毒自杀者大都由于婚姻、家庭、事业、认知等因素引起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和精神创伤,有的甚至多次服毒.对待此类患者作者从服务态度着手,用亲切的语言、真诚的爱心、精湛的技术帮助、鼓励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正确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积极配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罗兰霞;陈雍华;冯芸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科技查新咨询工作概论

    科技查新咨询工作(简称查新工作)作为20世纪80年代国家科技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已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在20多年的发展中查新工作在科技成果和科研立项评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查新咨询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对于开发科技情报信息资源、提高情报服务质量、发挥情报的决策支持功能、减少科研低水平重复劳动和保证科研成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文代容;何敏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护士长临床管理初步经验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护士长工作责任重大、技术性强、涉及面广,既繁琐又具体.作为护士长不仅要具有不断创新、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能力,并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现代医院护理工作的职责与功能明显超出了传统观念,而护士长作为医院管理者之一,要想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护理管理者,则既要注意行使一定的管理职能权力,学会运用一定的领导技巧;又要善于转变管理观念,使用管理策略.

    作者:邓艳;袁吉钊;谭小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药物治疗相关性出凝血障碍3例

    随着临床用药种类的增多,滥用药物屡见不鲜,药物治疗相关性出凝血障碍亦随之增多.现将本科收治的药物治疗相关性出凝血障碍3例报道如下,以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吕晓红;高全杰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在骨科领域发展较快的技术,术后患者由于肢体功能活动受限,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康复护理的深入开展对患者心理与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本科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成功地对82例患者进行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由于加强了术前、术后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临床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代丽;王苹;易维君;曾燕琴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新生儿实习护生的带教管理体会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由理论向实践转化、培养护生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培养其认知、合作和生存能力的关键环节,临床实习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护理教育水平和质量[1].

    作者:周莲娟;马美丽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急性毒蕈中毒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毒蕈中毒临床表现,确立临床分型,指导治疗.方法 对54例急性毒蕈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急性重症毒蕈中毒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外,结合血液净化,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中毒性肝炎型、急性肾衰竭型和以多器官障碍表现的混合型.各型均以胃肠道症状首发,经综合治疗后,混合型组死亡3例,死于室性心动过速2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1例.结论 重视急性毒蕈中毒临床分型有利于有效救治,同时警惕以心肌损害为主的多器官障碍表现的混合型,此型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呼吸循环衰竭.早期血液净化为治疗急性重症毒蕈中毒有效方法.

    作者:杨远征;刘琼;徐昉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后牙全冠修复后发生食物嵌塞的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轻度松动的单个后牙作全冠修复后发生垂直型食物嵌塞的预防方法.方法 选取120例132颗轻度松动的磨牙和前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70颗牙在全冠上设置食物防嵌器(防嵌器为全冠边缘伸展到邻牙铪面上的铸造金属翼片);对照组60例62颗牙作单纯佥冠,观察两组1、6、12个月后临床效果.结果 备时间段实验组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时间推移,差异愈发显著.结论 对于基牙或(和)邻牙有轻度松动、患者又不愿作联冠修复时,选择在全冠修复体上设置食物防嵌器是一种较好的防止垂直型食物嵌塞的方法.

    作者:印晓玲 刊期: 2008年第22期

  • 生长抑素联合柴芍承气汤鼻饲和生大黄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5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生长抑素联合柴芍承气汤鼻饲和生大黄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SAP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加强监护、禁食、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押素、抗感染等),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柴芍承气汤鼻饲和生大黄灌肠.观察两组腹痛、腹胀症状消失时间,心率、呼吸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及死亡率比较.结果 治疗组腹痛、腹胀症状消失时间及心率、呼吸恢复正常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淀粉酶、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生长押素联合柴芍承气汤鼻饲和生大黄灌肠治疗SAP,可更快改善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恢复心率、呼吸,降低死亡率.血淀粉酶、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无差异.

    作者:何俊;何庆玲;陈忠华;刘雪梅 刊期: 2008年第2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