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锦璘;吴树洪;张定铭;吴杨;邓锋;戴红卫;杜跃华
讫今为止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它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病因学包括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现更多的研究证实遗传因素是胎儿生长受限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1],其中胰岛素生长因子基因及凝血因子Ⅴ、凝血素基因突变;血管紧张素原、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G蛋白连结受体、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及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形性与胎儿生长受限密切相关[2],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金艳;刘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在已婚已育妇女中发病率高达50%以上,又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防治宫颈糜烂是降低宫颈癌的有效措施.根据致康胶囊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不仅是有清热凉血、化瘀止血作用,用于呕血、崩漏及便血.而且还有活血散瘀、抗菌消炎、祛瘀止痛、收湿敛疮、祛腐生机、减少组织渗血、减轻局部组织张力,促进组织修复的功能.作者应用致康胶囊治疗宫颈糜烂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夏棣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前对于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治疗一般都在手术后开始,通过口服、肌注、硬膜外、静脉或皮下等途径给药,达到镇痛目的.同时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运用超前镇痛的理念和方法,预防和缓解术后疼痛,但其结果各异,存在争议.
作者:胡艳君;魏安宁;刘怀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分析3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胸腺瘤切除术的麻醉体会.方法 对我院近年30例施行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不同肌松剂的使用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影响的研究.维库溴铵 9例,阿曲库铵 12例,司可林9例.结果 使用阿曲库铵的患者术后肌松剂消除较快,患者术后恢复较好.结论 阿曲库铵的特殊消除方式更适合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麻醉.
作者:张晓东;谢红;杨天德;陶军;吴悦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腹壁缝合针腹腔镜下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并对几个常见问题进行讨论.方法 用腹壁缝合针在腹腔镜下对5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施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本组2例近期复发,1例疝囊积液.手术时间10~30min,平均18min.2例近期复发者系11个月双胞胎双侧巨型疝合并脐疝患儿,1例再次腹腔镜下双重荷包结扎,1例行传统高位结扎术治愈.结论 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安全有效、简单快速、损伤小、无需缝线、不留疤痕等特点,优于传统高位结扎术,但应掌握好手术技巧、手术时机及麻醉方法,对于巨型疝患儿应慎重.
作者:杨德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多发性硬化有一些发作性症状,包括痛性强直发作、Lhermitte征、感觉异常、短暂的肢体无力、复视、视力障碍、共济失调、三叉神经痛、瘙痒等.有的可以是MS的首发症状,有的提示MS复发和病情加重,其共同特点是突发突止,发作频繁,刻板重复.现将我们近3年观察的76例MS进行分析,发现具有发作性症状的患者2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延芳;任立军;张文英;张士喜;刘春红;王宪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成骨生长肽OGP在体外对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中加入浓度为10-8mol/L的OGP,处理30min,6、12h后收集细胞爬片,采用BODYPY-Phalloidin对骨架蛋白直接荧光染色,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OGP作用后,不同时间点成骨细胞细胞骨架的变化情况.结果 OGP作用于成骨细胞后,细胞骨架出现解聚重组现象,在6h时解聚作用为明显,12h后可见细胞骨架发生重组.结论 OGP可促进成骨细胞细胞骨架的重组.
作者:王璐;徐凌;辜向东;江晓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两种浓度氟保护漆对致龋链球菌生长抑制作用.为推广氟保护漆进行群体防龋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将实验组:0.5%氟保护漆、0.1%氟保护漆;对照组:0.1%洗必泰、0.05%氟化钠、0.9%生理盐水分别加入含有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菌悬液的BHI培养基中,采用厌氧连续培养技术,观测菌落计数变化.比较其对致龋链球菌生长抑制作用效果.结果 0.5%氟保护漆、0.1%氟保护漆对致龋链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其作用明显小于0.1%洗必泰.二者之间抑制生长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两种浓度氟保护漆在体外能直接杀灭一定数量的致龋链球菌.
作者:王金华;林居红;詹怡;蒋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干细胞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且在适宜微环境下具有多系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近年来,对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的研究不断深入,对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ATC)生物学特性的认识随之进一步加深.
作者:向明章;蒋耀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发热、贫血、出血及脏器浸润是白血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而且这些表现在未治疗情况下常呈进行性加重.本文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确诊之前血液系统表现较重,仅抗感染治疗临床表现好转,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次发病被确诊为典型白血病,这种发病过程尚无文献报道.
作者:夏菜荣;苏庸春;岳伟红;戴碧涛;于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分解花生四烯酸、合成各种前列腺素(PG)的一个重要的限速酶.目前发现有两种亚型:环氧合酶-1(COX-1)和环氧合酶-2(COX-2).近年的研究表明,COX-2除参与炎症外,还参与多种肿瘤细胞增生、抗凋亡和血管生成,COX2与肿瘤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向银洲;魏莲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周围神经长段缺损后,临床上首选的方法是自体神经移植.但是自体神经来源有限,并给供区造成一定的功能障碍.目前,解决神经缺损方法的研究集中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肌桥、静脉管、硅胶管、组织工程等替代物的作用;前三者的结果都不如人意,而后者的研究尚处于实验阶段.
作者:邹永根;席鹏峰;蒋电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临床上神经外科手术,如脑干、小脑等后颅窝手术需要在全麻后俯卧位状态下实施.传统的俯卧位安置法为:全麻后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抬举患者→向头侧移动→翻转面朝下,同时胸腹两侧、双膝足背垫软枕.该法要求翻身与垫软垫要两组人员同步操作,如配合不当,需要反复移动、翻动患者以调整体位,消耗体力,同时易导致麻醉管道因牵拉而脱落.
作者:冯家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基于口腔专科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结合新一代口腔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制网络化口腔正畸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实现口腔正畸病历的信息化管理.方法 在新一代口腔专科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上,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在Windows 98/2000/XP平台上用C#语言,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及IC卡技术开发出面向正畸医师的电子病历网络管理系统.结果 经过初步临床实践,该系统功能强大,具有快捷、准确、全面的采集资料和强大的资料编辑、存贮、统计、查询、管理功能,为口腔正畸临床工作者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化的崭新的病案管理模式,提高了口腔正畸专科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结论 该系统的临床应用为正畸病历资料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可靠、有效的信息化平台,能够满足现有临床需要,并为正畸临床教学、科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者:陈定根;宋锦璘;明志强;邓锋;杜跃华;宁义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McNamara分析法评价前方牵引对替牙列晚期Ⅲ类骨性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例替牙列晚期骨性反(牙合)患者(其中男11例,女9例),用面罩前方牵引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采用McNamara分析法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矢状方向上有效上颌长度,上颌突度,上切牙突距增大;垂直方向上下前面高增大.结论 前方牵引能够改善Ⅲ类骨性错(牙合)的矢状关系,有利于错(牙合)的纠正.
作者:余兴华;戴红卫;张定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人体内,动脉血压一直处于不断波动的过程中,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动脉血压的连续变化涉及各种心血管反射、心血管活动相关自主神经以及不同体液因素的相互整合作用.
作者:鲁力;周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牙体牙髓科常见医患纠纷投诉的类型和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近3年纠纷投诉患者72例,对纠纷投诉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类型中服务质量、服务态度、费用、其他所占百分比分别约为50%、30%、16%、6%;产生原因为医德医风、服务艺术、操作规范、其他和非医生源性所占百分比分别约为20%、18%、23%、10%和29%.结论 牙体牙髓科的纠纷投诉大多数与医生处理上的欠缺有关,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何斌;郑玉琪;钟晓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阑尾炎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并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采用高低频探头结合法、顺逆旋转扫查法、顺逆旋转延伸扫查法及加压法,对268例阑尾炎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并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68例阑尾炎患者中超声诊断正确256例,诊断符合率为95.5%. 结论阑尾炎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点,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于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内固定是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尽管骨愈合的能力很强,但仍有5%~10%的骨折愈合受到干扰,导致延迟愈合或者骨不连[1].因此骨折愈合问题仍是创伤骨科的主要问题.2000年1月~2005年6月间共收治该类患者12例,本文就其失败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郑万平;成明传;邓世全;官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纳米复合烤瓷材料进行磨耗试验,探讨纳米复合烤瓷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及其相关机制,为其在临床的使用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面-面接触模式,在精密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纳米复合烤瓷材料与常用普通烤瓷材料,以及天然牙釉质进行磨耗实验,比较磨耗量的大小.同时进行克氏硬度的测定及磨痕形貌的观察.结果 其质量磨损关系为:天然牙釉质>纳米复合烤瓷材料>普通烤瓷材料;其体积磨损百分比关系为:天然牙釉质>纳米复合烤瓷材料>普通烤瓷材料.克式硬度关系为:纳米复合烤瓷材料>普通烤瓷材料 >天然牙釉质.结论 纳米烤瓷材料由于与天然牙相近的磨损性能,使其在口腔内行使咀嚼功能时不会对(牙合)牙产生过度磨耗,并具有自愈合性的效果,从而有效的保护对(牙合)牙.
作者:夏熹;王璐;付钢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