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例胸外伤致主支气管断裂诊治体会

夏先进

关键词:胸外伤, 气管断裂, 手术治疗, 诊疗水平, 早期诊断, 气管破裂, 临床医生, 交通事故, 创伤性, 病死率, 并发症, 死亡, 疾病
摘要:胸外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而创伤性气管及支气管破裂是胸外伤中较少的疾病,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并及时手术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事故的增多,以及现代诊疗水平的日益提高,该病不断被临床医生所认识,现将本院经手术治疗证实的3例予以报道,并加以讨论.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耐多药结核病及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卡介苗和有效的抗结核病药物使人们曾乐观地预测控制结核病指日可待,但20世纪80年代,结核病疫情的第3次迅猛回升使该预言成为历史.耐药结核病尤其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ce tuberculosis,MDR-TB)的发生和流行是当前结核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结核病控制的重要障碍[1].MDR-TB已被认为是第3种流行病(第1种是AIDS,第2种是结核病)成为亟待解决的世界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遗憾的是目前对MDR-TB的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缺乏快速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和检测方法,导致MDR-TB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不断蔓延扩散.本文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研究方向.

    作者:林辉;刘洁;曹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下颌第3磨牙改良法自体移植远期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运用橡皮弹性固定第3磨牙移植代替已不能保存的第1磨牙后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临床条件的第3磨牙12个牙,移植到第1磨牙牙槽窝内,用方形橡皮片盖于抬面上,四角向下与相应龈乳头缝合,并作近中、远中颊舌龈乳头贯通缝合.结果 3~5年随访无1例松动脱位,其中2例8年后复查仍生长良好稳固.结论成功利用橡皮弹性固定移植牙,牙龈周围无骨性粘连,出现牙周膜重建.

    作者:李文书;王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胸内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影像表现(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有关胸内髓外造血组织增生(EMH)的影像学表现国内文献报道甚少,经查阅,近10年中涉及胸内EMH的影像报道仅数篇.作者详细报告1例胸内EMH的X线及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影像表现综合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认识,减少误诊.

    作者:谢荣泽;段常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上消化道隐性出血31例误诊分析

    总结1992年以来我院收治的以心脑血管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急性上消化道隐性出血31例,分析误诊原因,探讨防止误诊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林;谢德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加强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促进临床专业人才健康成长

    本文阐述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了12年来我院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强调了加强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有助于加速临床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其健康成长,同时对于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素质和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志;杨仕英;陈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3例胸外伤致主支气管断裂诊治体会

    胸外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而创伤性气管及支气管破裂是胸外伤中较少的疾病,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并及时手术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事故的增多,以及现代诊疗水平的日益提高,该病不断被临床医生所认识,现将本院经手术治疗证实的3例予以报道,并加以讨论.

    作者:夏先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横向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提高医学生临床分析能力

    目的探讨横向教学法能否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方法分别对我校第二临床医学院两届5年制和7年制军医系医学生采用横向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讲授肾内科理论课和临床见习课,于授课结束时组织肾内科理论课考试(多选题)和临床分析能力考试(病例分析),对采用两种教学方法带教的医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临床分析能力考试成绩分别对比分析.结果 5年制医学生,采用横向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带教的肾内科理论课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分别为78.4±8.3和79.9±8.0,P>0.05),而采用横向教学法带教者临床分析能力考试成绩确显著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者(分别为87.6±4.5和76.3±5.0,P<0.001).7年制医学生,采用横向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带教的肾内科理论课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分别为87.6±4.9和88.2±3.9,P>0.05),而采用横向教学法带教者临床分析能力考试成绩也显著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带教者(分别为95.9±1.8和82.5±5.9,P<0.001).结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横向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

    作者:袁发焕;刘理;叶自林;张静波;王代红;张耀全;侯卫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增生症1例报道

    Castleman′s disease(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是一种病因不明和少见的良性疾病,Castleman等1954年首次报道1例纵隔淋巴结增生样肿块,于1956年确立为非肿瘤性病变[1,2],并将本病按组织学表现分为透明血管型(HV)和浆细胞型(PC).现将所经治1例腹膜后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红;刘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医院实施病区保洁、陪护社会化管理模式初探

    当前,全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按照军委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精心运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院于2001年起,由1名管理能力较强的退休护士长负责组建了保洁中心,医院病区保洁、陪护等综合一体实行单独核算管理,使医院的保洁和陪护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每年为医院节约资金20余万元[1,2].

    作者:崔建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儿童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NRL)由Gelineau于1880年首先报道,是一种不明原因的以具有异常睡眠倾向为特征的综合征,它包括白天过度睡眠、夜间睡眠不安以及病理性快速眼动相(REM)睡眠的表现。

    作者:徐秀娟;黄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实施ISO质量体系认证 构建输血安全管理平台

    目的通过ISO 9001:2000贯标,构建高效的临床输血安全管理平台.方法根据ISO 9001:2000标准要求,建立健全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的文件系统:以病人为中心,程序控制,修正现有程序,预防和纠正措施,以及持续改进.结果建立了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满足了临床的服务要求,达到了预期的质量管理目标,安全意识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ISO 9001:2000标准的应用,对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提供高效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必存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与加用必存之间治疗效果的差别.方法 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常规使用生理盐水250ml与丹参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必存30mg静脉点滴,每日2次.2周后分别进行临床疗效与ESS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5.7%,显效率为57.1%,而对照组分别为54.3%和3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2周后ESS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必存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实用、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疗效好等优点.其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功能所起到的神经保护作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非常有益.

    作者:杨庆河;林峰;吴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医院信息工作的质量管理

    探索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导入医院信息管理的作用.建立一套质量管理体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持续改进、环节质量控制的体系文件.实施结果是医院提高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更为有效,终提高了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力.

    作者:肖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X线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42例肺癌定性、定位诊断的对比分析

    X线是诊断肺癌的影像学依据,它对肺癌的定性、定位有重要的作用.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称纤支镜)对肺癌的定性、定位有着独特的作用.现将我科3年来肯定诊断的42例肺癌病人,以2种检查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维;李勇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重症急性胆管炎手术后的护理

    重症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type,ACST),又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该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1],是外科临床重症,该病的治疗关键是解除梗阻,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措施,而科学严密的术后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我院自2000年以来收治ACST患者500余例,经过积极手术与严密的术后监护,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梅;曹永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临床实验室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实践探索

    目的探讨ISO 9001:2000标准在临床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控制、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及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为原则,建立和运行临床实验室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结果根据ISO 9001:2000标准,确定了符合实验室自身特点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有效识别实验室的主要工作环节,明确了过程控制与管理的系统方法;建立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组成的三级文件体系.结论该体系对于规范临床实验室与国际标准化管理接轨,促进服务自觉化、决策科学化、工作规范化及改进制度化,保证检验医学事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忠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216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系指绝经后1年以上的生殖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约60%的绝经妇女罹患此症,本文对1994年11月~2004年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PMB患者216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如下.

    作者:陈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构建和谐医院刍议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提到全党同志面前.医院是社会不可缺少的服务机构,医院的和谐与否,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建和谐医院,必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医院发展和党、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要求结合起来,主动适应和满足群众的需求,为政府排忧解难.

    作者:戴富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求得生存和发展,使医疗卫生工作更加自觉地服从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个中心,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是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下面就如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谈一点自己的感想.

    作者:李景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普种及免疫效果研究

    目的了解重庆某县中小学生乙肝病毒携带情况,并进行乙肝疫苗普种及接种效果观察.方法对全县122 467名中小学生经HBsAg筛查后,应用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YDV)进行免疫接种,并对部分学生检测抗-HBs以观察免疫效应.结果筛查的122 467名中小学生中,HBsA-g阳性率为11.75%;对其中96 517人进行了全程接种,全程合格接种率由普种前的17.99%提高到97.85%;接种对象中未发现中、重度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全程免疫后1、2年抗-HBs阳转率分别为85.09%和79.91%,其抗-HBs平均几何滴度(GMT)分别为50.50、31.96mIU/ml.结论某县中小学生人群乙肝病毒携带人数多,该次普种全程接种率高,接种安全有效,大大提高了该年龄段人群对乙型肝炎的免疫力.

    作者:王兴仁;袁乃良;周梓伦;刘志德;李富彬;张世泽;郭大勇;李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