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7例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李芳;张龙;唐小球;尹华

关键词:角膜缘干细胞, 角膜移植,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
摘要:目的 探究并分析97例翼状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2009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7例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照组78例患者,采用传统的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评价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97例患者,痊愈96例,痊愈率为98.97%;对照组78例患者,痊愈65例,痊愈率为83.33%,两组痊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里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复发率差异明显,对照组9例(11.53%),治疗组0例(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翼状胬肉时,翼状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效果显著.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55例鼻出血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鼻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55例鼻出血患者因不同的出血部位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治疗的同时,加强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鼻腔填塞的护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等.结果 本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未出现并发症,治愈率100%.结论 细致的、精心的、高质量的护理,是患者痊愈的重要保证.

    作者:韩丽红;孙海燕;韩忠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进一步指导临床医疗工作.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行腹部手术,发生术后切口裂开的患者70例进行分析,对其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年龄、营养不良、并发症、切口感染和术后激素的不当使用等因素是导致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积极预防治疗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切口裂开,本组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医护理人员需要对普外科术后切口裂开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不同原因导致的腹部术后切口裂开进行针对性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黄亚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基因扫描在ALL中的应用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该疾病是造血细胞的某一克隆被阻滞在某一分化阶段上并异常增殖的结果[1],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临床上有多种分子技术对其进行诊断、评估,如: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uit hybridization,FISH)、蛋白印记分析(western-blot assay)、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实时定量PCR(real-time fiuorescence quantitative,FQ-PCR)、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等,基因扫描(gene scan)技术是近些年国外新发展的检测淋巴细胞恶性克隆的技术,该技术精确性高、灵敏度强、简便直观在ALL中广泛应用.

    作者:赵子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黔西县2004~2012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04~2012年34例孕产妇死亡资料的分析,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34例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县2004~2012年孕产妇死亡34例,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顺位是: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创造条件可避免4例,占11.8%;可避免27例,占79.4%;不可避免3例,占8.8%.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产前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产科建设,提高基层产科人员综合素质及急救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郭安琴;宋枋懃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川芎嗪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TMP分别作用HT-29细胞,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基因PUMA及bax、bcl-2的表达.结果 TMP能有效抑制人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且显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1);对293T细胞无显著性影响;TMP能提高促凋亡基因PUMA和bax的表达,并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P<0.05).结论 PUMA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介导了川芎嗪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

    作者:王美凤;万慧芳;余波;涂硕;余乐涵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颈椎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按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脊髓型、椎动脉、食管压迫型和混合型颈椎病.因接受颈椎手术的患者病情差异较大,手术疗效对围手术期护理提出较高要求.1 临床资料从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31例颈椎手术病例,男22例,女9例,年龄45~62岁,病程0.5~5年.均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全部病例症状明显减轻,未出现护理并发症.

    作者:杨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对比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对比臭氮平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 在2008年9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为一组,另60例为另一组,进行为期14w的临床治疗,并利用PANSS即阳性与阴性症状的量表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科学评定,以及根据TESS即不良反应的量表与实验的检测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疗程结束后,根据临床观察记录表明,使用奥氮平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1.53%,使用齐西拉奥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32%,且两组的PANSS的相关评分较之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但两组患者均有产生不良反应,发生率大概相同,奥氮平组引发的血糖及血脂增高等的不良反应率偏高,齐拉奥组则引发心率失常的不良反应率偏高.结论 奥氮平或齐拉西酮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因二者均会引发不良反应且有所不同,故有助于医师针对不同患者采用较为适宜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作者:张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手部烧伤的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手部烧伤患者实施早期整形手术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12月之间收录的80例手部烧伤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的40例患者给予早期整形手术方式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数据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 临床中对于手部烧伤患者采取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是可行的,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术后并发症也比较少,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李省;段新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因素与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因素与治疗.方法 将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的3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心理+药物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2个月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汉姆顿抑郁量表调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抑郁的发生因素、治疗效果和预防措施.结果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身体因素、家庭因素、个体特征以及其他(新生儿哭闹、环境嘈杂等);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汉姆顿抑郁量表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因素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治疗该病,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廖湘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不断推进医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为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了更为有效、更为科学的数据平台.运用PDCA原理,依托医院信息化平台产生的各类统计数字,医院能够上下统一决策、科学分工,准确抓住影响医院医疗质量的关键点,个个击破,从而达到推进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目标.

    作者:王建秀;王魁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急性腹痛急诊治疗临床探析

    目的 了解急性腹痛病因构成及其诊断要点,探讨抗生素经验性用药在治疗感染性急性腹痛中的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2月我院急诊科82例感染性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2例患者中,40例经验性应用抗生素患者平均住院3.5d,其余42例患者平均住院4.5d.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急性腹痛尤其是感染性腹痛,进展迅速、病变程度重,在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报告出来前,就需要抗生素的经验性用药.临床医生需要加强学习、注意总结,不断提高经验性用药的准确率,进而提升对急性腹痛的诊治水平.

    作者:韦宗贵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乐昌市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阳性者对宫颈癌的认知、态度、行为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了解乐昌市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患病率并对宫颈癌筛查阳性者展开KAP问卷调查了解其认知、态度、行为,分析相关因素,为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工作提供有效信息和决策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乐昌市农村妇女2460例,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TCT检查,并对其中64例宫颈癌筛查阳性者展开KAP问卷调查,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知道宫颈癌筛查的占93.8%,认为有必要定期检查的占17.2%,7.8%的人知道宫颈癌筛查可发现早期病变,96.9%的人认为初次性生活年龄不应该过早,43.8%的妇女认为经期和产褥期可以同房,81.3%的妇女参加过宫颈癌的筛查;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组间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影响调查者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相关部门应根据不同人群采取不同方法进一步加强妇女对宫颈癌的宣传力度.

    作者:李德榕;汤莉;罗振云;吴瑞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荔浦县2009~2011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掌握水质动态变化,为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11年荔浦县47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做为监测点,依据《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T5750.2-2006)标准,每个监测点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各监测一次.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GB/T5750-2006)规定由实验室进行检测,水质检测结果分析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制》和《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制》进行评价.结果 2009~2011年共检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样188份,所检各项指标均合格水样共87份,总合格率46.28%.其中枯水期合格率为55.32%;丰水期合格率为37.23%,丰水期水质合格率明显低于枯水期,经卡方检验x2=6.18,P<0.025.结论 枯水期和丰水期水质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杜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基于无菌术的一次性毫针研制及应用

    目的 研究毫针针刺操作方法,使之符合无菌操作要求.方法 设计一种一次性无菌毫针,并研究其使用方法.结果 设计合理,使用该无菌毫针可达到无菌技术操作要求.结论 通过针灸器械的改进,使毫针针刺操作达到无菌操作要求,以适应当前医院感染管理的需要.

    作者:赵蒙军;易小玲;杨春艳;张琳;范平;侯敏;冮顺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研究进展

    对于近些年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针灸治疗方法进行概述,总结临床报道中有关毫针、电针、温针灸等有效治疗方法,对当前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未来临床的研究方向.

    作者:陈来雄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对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患有创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82例患有创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创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时间和椎体功能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患有创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唐志刚;曾宪章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探讨雷公藤辅助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

    目的 探讨雷公藤辅助治疗紫癜性肾炎对肾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紫癜性肾炎患者80例,分为雷公藤辅助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等传统西医疗法,雷公藤辅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口服治疗6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儿尿常规的变化以及肾功能改善的状况.结果 雷公藤辅助治疗组尿蛋白,尿红细胞的数量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5和P<0.05),肾功能的改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雷公藤辅助治疗紫癜性肾炎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肾功能,减轻肾损害,临床疗效较好,是紫癜性肾炎较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宋洁;伍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人工椎盘置换术与脊柱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探析

    目的 比较人工椎盘置换术与脊柱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接收的80例颈椎病患者,按住院时间先后分组,对照组为40例患者,治疗者也为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组采用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结果 置换组术后脊髓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为10.5,(P<0.05),融合组术后脊髓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为9.6,(P<0.05).置换组和融合组之间比较显示:术前置换节段及邻近节段的ROM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后随访置换组邻近节段的ROM则显著小于融合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节段术前和术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在治疗颈椎病时早中期疗效显著,但在术后的并发症中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可以保持整个颈椎及邻近节段避免退变,短期疗效显著,长期疗效还有待观察研究.

    作者:郑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疾病的临床特点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9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年龄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死亡、恶变、穿孔、幽门梗塞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临床表现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明显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合并心、肺、血管等慢性疾病率、HP感染率、易患因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明显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疾病的临床特点,医务人员在对该患者进行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同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基础疾病.

    作者:龚双秋;张建如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82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疾病采用静脉溶栓方式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接受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随机将82例患者划分成两个研究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疾病治疗,而实验组患者采用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前提下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结果 给予相应治疗措施之后,实验组患者心律失常情况以及心理衰竭情况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心肌酶峰出现时间、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心电图ST段恢复所需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前提下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可获得临床疗效显著,能帮助患者明显改善病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时值得推广采用.

    作者:董俊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