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林;蓝院琴;廖新阳
中医治疗失眠效果理想,尤其是针灸治疗具有相当的优势,受到广泛采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相关资料,对针灸治疗失眠研究经验总结.由于医家对失眠病机的认识不同,临床上采用的针刺方法亦不同. 目前,医家大多承认失眠病理变化总属脏腑气机失调、阴阳不和,邪盛内扰为主,但因各个医家对病因认识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原则.
作者:程浩;皮兴文;洪茂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TCT)了解乐昌市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患病率并对宫颈癌筛查阳性者展开KAP问卷调查了解其认知、态度、行为,分析相关因素,为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工作提供有效信息和决策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乐昌市农村妇女2460例,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TCT检查,并对其中64例宫颈癌筛查阳性者展开KAP问卷调查,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知道宫颈癌筛查的占93.8%,认为有必要定期检查的占17.2%,7.8%的人知道宫颈癌筛查可发现早期病变,96.9%的人认为初次性生活年龄不应该过早,43.8%的妇女认为经期和产褥期可以同房,81.3%的妇女参加过宫颈癌的筛查;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组间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影响调查者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相关部门应根据不同人群采取不同方法进一步加强妇女对宫颈癌的宣传力度.
作者:李德榕;汤莉;罗振云;吴瑞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冠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病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心脏康复医学在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发展,发现运动疗法既可以改善冠心病症状,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其作用机制还未完全明确.本文将运动对冠心病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孙林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实施电子叫号系统,更好地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制度、为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提供了保障.方法 护士问诊,根据患者的主诉及病情在分诊控制系统中找到相应的专家,为患者取号,排队.结果 解决患者排长队混乱的情况,节省了患者就诊时间,降低患者投诉及护理工作缺陷发生率.结论 实施电子叫号系统,节省人力资源,提高了服务、管理质量.
作者:吴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老年人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6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出了引发肺部感染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对策.结果 脑出血的老年患者是否会引发肺部感染受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原发疾病、基础疾病、意识状态、年龄、卧位、吸痰、吞咽、吸烟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 老年人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病理原因具有多样性,在医务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及时根据不同的原因找到正确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方法,促进感染的控制和患者的康复.
作者:兰群儒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138名初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69人为常规护理,自理组69人应用自理理论进行护理.结果 两组经比较,患者满意度,孩子体重增长达标率,纯母乳喂养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rem自理理论模式应用于产后护理可提高产妇自理能力,促进产后康复,提高家属满意度和纯母乳喂养率,值得在产后护理中推广.
作者:何金倩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出苯比芘(BaP)作用过的16HBE气道上皮细胞(处理组)与正常16HBE气道上皮细胞(对照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阐明BaP对人体气道的致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并用BaP进行处理,采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细胞总蛋白,运用ImageMaster 2D Elite 5.0图象分析软件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电离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明确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建立双向电泳图谱,找出15个表达量有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其中包括转酮醇酶、埃兹蛋白及泛素-蛋白酶体等与肿瘤发病密切相关的蛋白质.结论 建立重复性较好16HBE人气道上皮细胞双向电泳图谱,并鉴定出一些与肿瘤发病机制相关的蛋白质,为阐明BaP对人体气道的致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冼慧仪;梁少红;冯曙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应用电子鼻咽镜评价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腭咽闭合功能及在语音治疗中生物反馈作用.方法 电子鼻咽镜观察20例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呼吸和发音时咽侧壁、咽后壁、软腭的运动情况 结果 鼻咽镜能观察到发音时软腭、咽侧壁、咽后壁的上下前后运动,软腭与咽后壁的关系,软腭长度及在矢状面上提升的高度.结论 电子鼻咽镜能直观反映腭咽闭合功能及闭合不全的方式,从而可为手术术式提供可靠依据及作为生物反馈在语音治疗中应用.
作者:彭立红;舒申友;谢思田;唐世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研究个体化健康管理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探索个体化健康管理的模式和措施,降低被管理对象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寻求慢性疾病防治的有效手段以及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健康管理在慢性疾病防治中体现出了明显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效益,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慢性疾病防治模式.
作者:徐炜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分析依托咪酯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2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肠镜检查的74例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观察组检查2h后和4h后的VAS评分以及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2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心血管反应、术中知晓率、呼吸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依托咪酯联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镇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古源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中导致孕妇发生早产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泰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60例ICP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早产30例,足月产30例,同期就诊的3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根据孕妇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观察胎儿电子监护、羊水性状等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导致ICP发生早产的临床因素.结果 ICP发生早产的孕妇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及胎儿窘迫机会均明显重于对照组;ICP中因各种临床因素加重导致终止妊娠孕周缩小,剖宫产率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 ICP导致早产发生率明显增加,除了ICP本身胆汁酸增加促进前列腺素释放诱发子宫收缩引起早产[1]以外,与实际病情轻重程度及临床上防止胎儿窘迫、不可预测的死胎等后果而采取的干预性剖宫产增加有密切关系.
作者:戚吉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1 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1.1.1热情接待患者,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及家庭支持系统,尽可能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提供温馨服务,减少不良刺激.1.1.2介绍疾病相关知识,通过成功者的现身说法,介绍疾病良好预后,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作者:芮文科;武守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44例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结果.结果 41例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继续PD治疗.3例真菌性腹膜炎患者拔出腹透管,改为血液透析治疗.结论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受各种因素影响,加强透析前后患者的培训是减少腹膜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焱;金弢;熊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经皮DHS内固定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经皮DHS内固定法治疗的2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随访6~12月.按董纪元疗效评价标准,优:骨折愈合良好,行走正常,患侧髋关节活动恢复到伤前状况,20例;良:骨折愈合良好,行走正常,患侧髋关节活动基本到伤前状况,5例;可:骨折愈合,但出现轻度髋内翻,行走不便,患侧髋关节活动受限,有时会疼痛,2例;优良率达到92.6%.结论 经皮DHS内固定手术操作简单、用时短、出血少、安全性高,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仍是治疗部分股骨粗隆问骨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术方式.
作者:陈根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三联疗法加以中药,在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3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100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给予三联疗法+中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疗法加以中药治疗,值得在临床疾病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姜广兵;薛雷;张大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自2005年~2012年收治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53例,女27例.年龄为40~76岁,平均年龄为58岁.其中腰椎节段性失稳12例,椎板间扩大开窗22例,单侧半椎板切除28例,双侧半椎板切除6例,全椎板切除12例.针对患者再手术的不同部位进行不同的治疗.结果 80例患者术后经3个月~5年的随访.优42例,良26例,可12例,没有症状加重或无效,优良率达到85%.本组术中6例硬膜损伤缝补后出现脑脊液漏,伤口经厚敷料压迫后恢复.术后8例出现脑脊液漏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对于诊断及再次手术指征明确的,应尽快安排手术治疗,通过正确的再手术时机和方式,去除病因,仍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郑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诊治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两种方法.方法 将我院33例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分别是A组与B组.A组1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案,B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的方法.结果 A组的患者疗程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腹胀消失及肠鸣音恢复时间都要明显优于B组,各项统计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具有见效快、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所以加用生长抑素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莫应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电子病历平台下病案管理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病案环节管理由手工管理转向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病案质量监控从人工质控向自动质控和人工质控相结合发展,病案服务由被动向主动,由保管向信息利用转变.
作者:武红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沧州市区0~14岁儿童血锌缺乏情况,分析血清锌缺乏的相关因素,并针对具体原因进行饮食指导,为治疗、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来我院儿童保健中心因食欲不振就诊的儿童626例,通过测定血锌的含量,调查血锌缺乏儿童的家长或看护人员,选出有意义的因素,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的因素有:检验出369例1~14岁儿童血锌水平偏低,缺锌发生率为58.9%,家长或看护人员的相关因素占78.2%,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视儿童锌缺乏,儿童血锌缺乏相关因素其中家长或看护人员大,因此通过各种方式的宣教改变家长或看护人员的观念,提高其水平,合理安排儿童饮食;通过提高血锌水平,促进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
作者:魏月琴;吴永利;郗瑞倩;李霞;高超;刘君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入住我院治疗的80例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位体引流、合理给氧及胸背部叩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正常体温恢复时间、胸片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正常体温恢复时间及胸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小儿支气管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婷;田桂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