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群;梁云;韦素惠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基层医院烧伤患者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的60例中度以上烧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烧伤常规处理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的感染率为6.67%,对照组的感染率为26.67%,两组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恰当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烧伤患者的感染率.
作者:陈惠珍;何永丽;陈燕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
作者:张凯;吴世满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策,提高血液透析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6例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其动静脉内瘘情况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 本组16例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3例使用情况良好,1例患者因回血时压迫止血不当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1例因穿刺失败造成皮下血肿,于透析3~6个月闭塞,护理过程中无患者发生感染.结论 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血管通路的监护,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积极预防并发症,以提高动静脉内瘘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赵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急性酒精中毒分级护理效果.方法 我科2010年6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急性酒精中毒患者206例,将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104例)、对照组(B组102例)两组,A组给予分级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A组在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分级护理应用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有效率,保障患者健康安全,及早康复,是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蒋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维生素A类化合物在胚胎及细胞的生长发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就维生素A类化合物在生殖细胞发育中的作用展开相关论述.
作者:王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上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病例均常规使用利巴韦林,治疗组加用喜炎平静脉注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4.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不仅可以提高总有效率,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舒鹏 刊期: 2013年第15期
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是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的有效手段.新时期,探索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绩效考核新路径,积极推进“有效工时制”分配方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应用,对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对患者进行皮肤激光美容手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99例患者进行皮肤激光美容手术,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结果 在对所有的患者使用激光进行美容手术治疗之后,患者原有的皮损全部消失或者得到了减淡,没有出现过敏反应.其中在患者治疗处出现渗血和水泡的患者有4例,占2.0%,但是在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和护理之后,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短期色素沉着患者有2例,占1.0%;对患者进行随访半年之后,患者的皮损都在3~5个月内回复到正常.结论 对患者在进行皮肤激光美容手术以后,给予患者必要的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各种引流管护理的共同点:妥善固定;保持无菌;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各种引流管护理的不同点: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管道密封,鼓励患者咳嗽,拔管;胃肠减压管的护理——胃肠减压期间禁食、禁水,一般护理停止口服药物,必要时接负压吸引器抽吸胃内容物,加强口腔护理,拔管;T管护理——于术后10~14d拔管;腹腔引流管护理——观察患者有无腹腔出血或积脓所引起的症状,烟卷引流换药时转动使之通畅,向外拔出少许;留置导尿管及膀胱造瘘管护理——造瘘管拔除于2w左右先夹闭,如自行排尿顺利拔管;留置导尿管应保持尿道口清洁,长期留置导尿者应每4~6h开放1次.
作者:卫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回顾分析近2年来医院住院患者中检出的肠球菌检出情况以及对临床常用药物的耐药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测定,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年共分离到肠球菌513株,2年的检出比较稳定,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两者在对常见药物的耐药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 在本地区已出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必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张文斌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并分析97例翼状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2009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7例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照组78例患者,采用传统的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评价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97例患者,痊愈96例,痊愈率为98.97%;对照组78例患者,痊愈65例,痊愈率为83.33%,两组痊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里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复发率差异明显,对照组9例(11.53%),治疗组0例(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翼状胬肉时,翼状胬肉切除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效果显著.
作者:李芳;张龙;唐小球;尹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因精神残疾患者引发的社会问题日趋严重,精神残疾人康复已经成为保障社会安定亟待解决的问题.临床不仅需要针对疾病进行治疗,恢复患者躯体功能,同时应关注其社会功能康复,帮助患者融入社会,提高精神残疾人就业率.本文就这一问题的现状及原因进行综述.
作者:张海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规范医用封口机的日常检测和维护管理制度,实现医用封口机达到高质量使用.方法 通过对规范使用医用封口机前后塑封物品合格率进行对比,总结日常工作中的的经验和运用消毒供应中心对塑封物品的检验方法,对医用封口机进行管理.结果 对医用封口机进行专门管理,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后,大大提高了塑封物品的合格率,降低了浪费,节约了成本.结论 医用封口机属于高度精密医疗仪器,必须加强管理,确保封口后待灭菌物品质量.
作者:丁健;吕健;雷娜;徐氚;田晓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引发纠纷原因的分析,探讨如何应对院前急救医疗问题.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7月接诊的各类伤害性伤者236例作为分析对象,观察所有伤者伤情与急救效果,分析导致医疗问题的根原 结果 我院本次急救设备缺乏所占比率高,为36.4%,分别与120接听、救护车、现场处理不当、急救人员素质及急救流程混乱问题进行比较显示,五组间数据差异具显著性(P<0.01).结论 基层医院加强对急救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和道德素养建设,强化医院急救质量管理,规范急救操作流程,可以有效防止医疗纠纷.
作者:周靖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结肠息肉是消化道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结肠镜的广泛开展和EMR术的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具有方法简便、损伤小、一次性切除等优点,已成为治疗结肠息肉有效的方法.现将我院一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后行结肠息肉EMR 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宣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1995年全世界有60万人死于肺癌,而且每年人数都在上升,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死亡率是110万、年,发病率是120万、年.微量元素是构成机体和调节身体生理机能的重要物质,由于它在体内的含量很低,不足人体重的0.01%,故称之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得到广泛研究,与癌症的关系格外引人关注,其中包括肺癌.
作者:吴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采用低温冰型快速成型技术来制造个体化组织工程支架,并对其性能进行仔细分析.方法 制作山羊颅骨缺损模型,重新构建三维CT,终获得运行控制文件NET.将PLGA与TCP进行融合,所加的比例为7∶3,终形成匀浆,然后放入到地温快速成型机中.依据NET文件,终得到三维PLGA/TCP支架,然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rhBMP-2终变成活性支架.然后对其进行电镜扫描等工作.结果 PLGA/TCP支架材料不是规整的圆形,略微出现弧度,这样就与颅骨缺损模型相类似.结论 PLGA/TCP个性化支架的制造属于仿生设计的一种,并且经检验孔隙率完全满足人工骨支架的生理需求,生物力学强度与人的松质骨二者进行比较后发现,前者较低,但是这并不会阻碍植入手术的进行.在rhBMP-2和支架在进行复合时主要应用负压抽吸法来加快二者的复合速度,终做成活性支架.
作者:胡福志;孔庆玲;刘春玲;贾学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古今中外临床上都对后循环缺(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都进行过深入研究,结合现代医学对后循环缺血的认识中医学在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着独到的诊疗见解,本文阐述后循环缺血的基础知识,祖国医学的辩证分型、辩证治疗以及现代医学对后循环缺血的新认识.从中医辩证学理论方面将对后循环缺血性的发病机制以及分型治疗进行深入剖析,阐述中医辩证理论基础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治疗发挥指导作用.
作者:聂云天;孙权;王慧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因颅内高压而引起严重的恶心呕吐,口腔、鼻腔、咽部合并损伤出血、舌后坠、呼吸反射减弱等导致呼吸道不畅,造成组织严重缺氧,甚至窒息死亡[1].因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过程中,为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气管切开术是解决呼吸道阻塞,迅速改善通气功能的极重要措施,而术后的吸痰护理对抢救患者的生命又是关键的环节之一.
作者:郭凤侠;汝觅禄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肺功能的改变以及不同术式对肺功能影响程度的差异.方法 自2006年1月~2012年12月37例食管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按不同术式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的食管癌手术方式对术后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且没有术后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在术前肺功能水平检测显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均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患者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行肺功能检测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左后外侧切口途径相比行右前外侧切口切除食管癌术对于的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要小,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
作者:周曼新;杨逊军;邓宇江;甘俊任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