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急诊模式在急诊医学中的发展

李超

关键词:精神卫生, 专科医院, 急诊模式, 医院急诊科, 医学科学, 急诊医学, 跨专业, 意外事件, 医学领域, 药物反应, 破坏行为, 人身危险, 临床医学, 临床学科, 科学领域, 救治措施, 精神症状, 精神因素, 急危重症, 患者安全
摘要:急诊医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以临床医学的救治措施为手段,在人体整体的角度上,对各种急危重症进行及时、快速、有效诊治的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综合性临床学科[1].自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它是一门独立的专业以来,至今还不到30年的时间,但是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已成为医学科学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急诊主要是意外事件发生,是指患者突然发生人身危险及损伤、破坏行为.常因精神症状、药物反应或精神因素的影响,导致的各种危及患者安全乃至生命的事件,如冲动伤人、毁物、走失及噎食、自杀等行为失控.近几年我国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急诊科在迅速发展,本文就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急诊模式在急诊医学领域的进展简要综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电子病历平台下的病案管理

    电子病历平台下病案管理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病案环节管理由手工管理转向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病案质量监控从人工质控向自动质控和人工质控相结合发展,病案服务由被动向主动,由保管向信息利用转变.

    作者:武红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四联及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比较

    目的 四联及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201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甲组患者100例,采用单纯四联治疗方法;乙组患者101例,采用四联及序贯疗法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乙组患者的用药治疗时同、治疗费用、治疗后3个月随访复发率、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情况、幽门螺旋杆菌根治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结论 针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四联及序贯疗法进行临床治疗,可显著缩短用药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降低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明显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治率,安全性较高,适宜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临床治疗应用.

    作者:薛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护理

    探讨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护理要点.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随着人均寿命的逐年增长,其发病率占全身所有骨折的5%左右.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较理想的治疗方法[1].允许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护理的重点在于术后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发生有重要作用.

    作者:阙佩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持续质量控制在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控制在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留置PICC导管进行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持续质量控制,包括规范置管技术、相关的PICC知识与管道维护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9.8%,高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导管堵塞、导管感染、静脉炎、导管脱出的发生率分别为0.0%、0.0%、6.0%、0.0%;对照组分别为22.%、8.0%、36.0%、10.0%,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控制在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莫霞;罗小珍;陈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妇女常用避孕药具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妇女常用避孕药具的临床效果,探讨避孕失败的主要原因.方法 我站以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妇女较为常用的避孕药具作为调查方向,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并遵循自愿原则,每组各选取150例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经调查研究,接受问卷调查的450例已婚妇女中,避孕成功的例数共441例,占98%.避孕失败的例数共9例,占2%.其中避孕失败例数中,以采用口服或外用避孕药进行避孕的妇女居多,相比之下,避孕套组的避孕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得出,在多种避孕药具中,天然乳胶橡胶避孕套的避孕效果为有效.

    作者:林美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阿德福韦酯加甘利欣等护肝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甘利欣等护肝药物治疗,观察1年.结果 抗病毒治疗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血清HBV DNA阴性率分别为469%、65.6%和84.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病毒组患者谷丙转氨酶复常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肝功能,抗病毒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翔;顾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骨盆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骨盆骨折多系直接暴力挤压骨盆所致,可伴有膀胱、尿道、直肠、髂内外动静脉损伤,常因大出血出现失血性休克,全球死亡率为3%~30%.自2008~2012年我院收治15例骨盆骨折患者,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实施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成效,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共收治的14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患者.实验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高血压均有下降,实验组患者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疗效更好.结论 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实施厄贝沙坦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郜章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小儿过敏性哮喘与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性

    小儿过敏性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为了临床上更好的诊断,预防,治疗这两种疾病,本文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解剖学特点,发病特点,炎性介质以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简要论述两种疾病的相关性,认为除临床症状外,两种疾病在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

    作者:李贵庆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糖尿病足整体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探讨整体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活的120例糖尿病足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对照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模式的护理后在病情改善以及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显示,在对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后,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且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常规护理相比,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轶楠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富阳市1988~2011年性病监测资料分析

    目的 了解富阳市1988~2010年性病发病情况,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88~2011年富阳市性病监测资料,按年份进行分析.结果 共报告性病1758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8.99/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病种(按发病顺位排列)是:梅毒、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4个病种占96.32%;淋病的构成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构成比不断上升;主要传染来源为非婚性接触,占46.54%,其次是配偶传播、不详、间接传播、母婴传播;本地居民是主要发病来源,但其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外地居民的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占75.62%;病例以中学文化程度居多,占68.29%,但有向高学历发展的趋势.结论 加大性病防治工作的力度是当务之急,必须采取有针对性地干预措施.

    作者:李浩良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益肾化湿颗粒对慢性肾脏病2~3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肾化湿颗粒对慢性肾脏病(CKD)2-3期患者hs-CRP和IL-6的影响,探讨益肾化湿颗粒对CKD2-3期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 78例CKD2-3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Scr、Lp(a)、hs-CRP、IL-6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相比,24h尿蛋白定量、Scr等改善,hs-CRP、IL-6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化湿颗粒对CKD2-3期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CKD进展.

    作者:李庆珍;刘佩佩;宋卫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测压管置管失败处理

    目的 讨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测压管置管失败后处理措施.方法 置管失败后改用留置F14超滑导尿管外接三通管,分别接膀胱测压导管及注水管,继续检查操作.结果 顺利测得膀胱压、逼尿肌压数据.结论 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测压管置管失败后改用留置F14超滑导尿管,所测数据仍可反应出逼尿肌功能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熊国光;柳学春;张颖鄂;秦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2011年中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

    目的 评价2011年在CNKI中心网站收录的中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质量.方法 按照主题词临床研究和中药(或中医),查阅文章摘要,检索符合要求的文献.然后按照CONSORT声明的要求,进行描述性分析和一致性检验.结果 共纳入中药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150篇.其中有符合要求文题的1篇,占93%;符合摘要要求的148篇,占98.7%;报告背景的3篇,占2.0%;报告目的的150篇,占100.0%;报告受试者标准的149篇,占99.3%;报告对象纳入地点的时间的106篇,占70.6%;报告干预措施的4篇,占2.4%;报告测量指标的138篇,占27%;报告测量指标的138篇,占92.0%;报告样本量的9篇,占6%;报告随机序列产生方法的44篇,占29.3%;报告随机序列号的10篇,占6.7%;报告计算机的16篇,占10.7%;报告分组隐藏的7篇,占4.7%;报告实施的9篇,占7.3%;报告盲法的11篇,占7.3%;报告统计学方法的118篇,占78.7%;报告受试者流程图的6篇,占4%;报告资料收集的5篇,占3.3%.结论 中医药随机临床试验文献的质量还不够高,主要表现在大部分文题结构不规范,极少研究解释样本量的制定依据,研究中使用盲法者极少,受试者流程图未描述者居多等.这些问题提示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袁欣;黎金浓;魏水剑;廖联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医用封口机管理及常见问题的处理对策

    目的 通过规范医用封口机的日常检测和维护管理制度,实现医用封口机达到高质量使用.方法 通过对规范使用医用封口机前后塑封物品合格率进行对比,总结日常工作中的的经验和运用消毒供应中心对塑封物品的检验方法,对医用封口机进行管理.结果 对医用封口机进行专门管理,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后,大大提高了塑封物品的合格率,降低了浪费,节约了成本.结论 医用封口机属于高度精密医疗仪器,必须加强管理,确保封口后待灭菌物品质量.

    作者:丁健;吕健;雷娜;徐氚;田晓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医院临检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安全防护

    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以及人体健康状况的评价等对临床检验科的依赖性日益加深,部分临床检验的项目已经成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愈后判断的决定性指标,临床检验已经成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医院临检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安全防护措施.

    作者:孙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

    目的 总结探究重度有机磷中毒(AOPP)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的一系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2006年2月~2012年9月之间治疗的38例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方法.即气管插管;洗胃治疗;同时服用有效的解毒剂和复能剂帮助恢复;以及在后续治疗里其余的精心护理等.结果 在38例重度患者中终35例成功痊愈出院,另外3例死亡,治愈率为92.1%,死亡率为7.9%.结论 及时的气管插管加上彻底的洗胃等的系统性的综合治疗可以大大的提高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成功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同时对患者的细心观察,精心护理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之处.

    作者:姚群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入住我院治疗的80例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位体引流、合理给氧及胸背部叩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正常体温恢复时间、胸片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正常体温恢复时间及胸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小儿支气管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婷;田桂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运用概况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中医情志护理在临床各科、各系统疾病治疗护理中的运用和取得的疗效,指出中医情志护理的运用日渐广泛且效果良好,也指出目前对其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张彩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颅脑外伤后苯妥英钠致重症多形性红斑药疹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1岁.因从高处坠落致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3h入院.2诊断2.1开放性颅脑损伤:①颅底骨折,②颅内积气,③脑积液鼻漏.2.2颞部及颌面软组织挫裂伤.2.3左眼软组织损伤并眶壁骨折.2.4左外展神经损伤.治疗给予氨甲环酸止血、头孢噻吩钠抗炎,甘露脱水、吡拉西坦及B族维生素以营养神经、泮托拉唑钠保护胃黏膜.鲁米钠0.1 mg,肌注,2次/d,镇静并预防抽搐.

    作者:张崇岳;张学基;黄宗涛;杨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