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肢长骨骨缺损治疗的进展

孙海滨;郭宜姣

关键词:长骨骨缺损, 骨移植
摘要:鉴于临床骨科常见病四肢长骨骨缺损的治疗尚有不足之处,本文概括的描述了近年来长骨骨折治疗的一些研究进展,包括有自体,异体,胚胎骨移植和新的基因治疗,后提出对长骨骨缺损治疗领域的展望,希望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试析高校医用化学的教学优化

    国内高等院校医用化学发展为培养实用型医学技术型人才,高校医用化学的教学优化可以更好的为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高校医用化学人才.本文详细的说明高校医用化学的教学现状,提出高校医用化学的教学弊端与高校医用化学的教学优化措施.对高校教学优化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讨论.

    作者:王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家具厂工人职业紧张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家具厂生产工人职业紧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劳务工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关调查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和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抽查家具厂生产工人2752名,采用Logistic分析数据.结果 除大型企业组与中型企业组的自我保健、大型企业组与小型企业组的社会支持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不同企业类型、工龄的其余各项职业紧张量表项目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企业类型越小、工龄越短,职业紧张度越高.

    作者:丘天祥;张红升;邹乃发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运用思维导图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本文采用文献法、观察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思维导图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采用思维导图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但方法简便、实用,而且效果较为显著,尤其适用于老年人群和文化素养偏低的人群.

    作者:赵美;肖颖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中药内服推拿牵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所纳入的2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1∶1比例随机纳入治疗组(符合方案者101例)和对照组(98例),分别给予内服中药、推拿、牵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和牵引加口服扶他林治疗方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31例,显效44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37例,好转4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4.7%.经统计学处理,Z=-6.324,P=0.000<0.05,两者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外兼施,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尚仲新;徐昭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确诊的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及患者自主意见,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西医辅以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和对照组(传统西医治疗).观察1个疗程之后,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15d一疗程的规范治疗后,实验组痊愈和显效的有34例,有效率为85.0%,对照组痊愈和显效的有25例,有效率为62.5%.两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5±4.2)d,对照组为(21.2±2.1)d.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半夏加茯苓汤辅助西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脂肪肝患者65例作回顾性研究,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3/d,70mg/次;对照组33例,给予硫普罗宁肠溶片治疗,3/d,200mg/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90d,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8%;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脂指标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飞蓟宾胶囊和硫普罗宁肠溶片均能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但水飞蓟宾胶囊较硫普罗宁肠溶片治疗的有效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成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在断指再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断指再植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9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分析两组护理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3.7%,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断指再植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恢复,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作者:邹红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高灵敏度乙肝HBV DNA检测在乙肝诊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高灵敏度乙肝HBV DNA检测在乙肝诊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3例普通荧光定量PCR(常规)检测HBV DNA为阴性患者的血清,采用高灵敏度乙肝HBV DNA检测,将检测数据进行整理,与其临床实验室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23例国产乙肝荧光定量PCR检测均为阴性患者,使用高灵敏度乙肝HBV DNA检测结果为13例阳性(低检测限20IU/mL),阴性10例,阳性检出率为56.52%,显然高灵敏度乙肝HBV DNA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常规检测方法.结论 高灵敏度乙肝HBV DNA检测,其检测敏感性远高于常规检测方法,能检测到体内低水平的HBV DNA,结合患者其他实验室资料及用药史综合分析,对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周冬青;刘成永;王春颖;张启权;王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骨折的功能锻炼及护理

    骨折愈合的过程是把整复、固定和功能锻炼三个阶段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过程.功能活动的终目的就是恢复肢体正常的功能和使用能力,因而被着作骨折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着重对四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进行讨论.

    作者:李启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评价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究使用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时,对围产儿结局是否会产生的影响 方法 调查记录有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病例410例,无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病例410例.分别标记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以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黄体酮治疗,无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常规治疗.记录两组新生儿的出生存活例数和孕妇流产新生儿死亡例数,存活新生儿的性别、体重、身长以及病例中足月低体重儿、巨大儿、胎儿窘迫、围生儿畸形的病例数及所占百分比.结果 将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活产儿、男婴、女婴、足月低体重儿、巨大儿、围生儿畸形、1minApgar评分低于7分对比结果均无显著差异,新生儿的体重、身长也没有明显的差异,且以上项目的P值均大于0,05.但对比胎儿窘迫P值是小于0.05的,胎儿窘迫所占比例有显著差异,所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使用黄体酮对围生儿结局有影响,建议对于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使用黄体酮.

    作者:良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肝胆外科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展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肝胆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马绍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妊娠合并呼吸道传染病的手术护理

    总结呼吸道传染性病毒感染孕产妇手术时的医院感染管理.管理重点是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条目,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手术前做好手术间及需用物品的准备,对参与手术人员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手术中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做好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放置;手术后规范患者及工作人员处置,规范手术用物及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处理,手术间严格消毒.

    作者:金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治进展

    癫痫持续状态在过往有很多不同的定义,1993年由美国癫痫基金SE工作组提出的“癫痫持续发作长于30min,>2次的连续发作,并且在发作期间一时没有得到恢复则被视为是癫痫的持续状态.”这一定义为众多的学者和医务人员所认可.因此,这个概念变称为了癫痫持续状态的基本定义,而癫痫持续状态也被命名为SE.

    作者:李发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17例出血性烟雾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

    目的 探讨有效的出血性烟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2009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17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出血性烟雾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较好,治疗好转出院.17例均术后随访6~10个月,门诊复查见患者癌变侧脑血液灌注月显改善,患者症状也明显好转.结论 精心有效地围手术期护理对出血性烟雾病患者顺利进行手术、平安度过手术危险期并积极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吕燕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儿童变应性鼻炎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关系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在发达国家中是一种常见病,并且近些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大多数地区呈持续流行增加趋势.变应性鼻炎是儿童时期易患的慢性疾病之一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高危因素,对患儿的生活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无菌性炎性渗出会使鼻粘膜充血水肿,甚至上气道塌陷阻塞,导致上呼吸道变窄阻塞,引起肺通气量降低或呼吸暂停,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等.经鼻局部滴入类固醇激素之类的药物可缓解粘膜充血,从而增加上呼吸道通气,防治OSAHS的发生,是目前治疗儿童AR有效的药物,经鼻给药较口服疗效好而副作用相对较少.现从发病机制及治疗上来总述AR与OSAHS的关系.

    作者:聂文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扩理干预对内科患者睡眠状况的影响

    目的 强调突出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内科住院患者睡眠压力的重要性,针对具有不同睡眠障碍的患者开展不同方法的干预治疗,从而实现改善睡眠状况,提升他们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阶段住入我院的内科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参照组,其中男性、女性各占1/2.并对观察组实行护理干预,参照组实行一般护理.结果 在正当合理护理干预下的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要高于参照组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亦明显增加.结论 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失眠因素开展个性化的护理指导,从心理护理、改善住院环境、适量药物辅助等措施,有效提高内科患者的睡眠.

    作者:杨静;吴丽萍;袁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小剂量低浓度制霉菌素多次涂口腔治疗40例鹅口疮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使用小剂量低浓度制霉菌素多次涂口腔治疗鹅口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在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40例鹅口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在相同的治疗环境下,采用相同的辅助治疗.其中观察组给予10万°/mL的制霉菌素每涂口腔4~6次;对照组给予20万V°/mL的制霉菌素涂口腔2~3次/d,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主要从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小剂量低浓度制霉菌素多次涂口腔治疗鹅口疮,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朱彩寅;李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无水乙醇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囊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无水乙醇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与我院接受治疗48例乳腺囊肿患者,作为观察组,改组患者予以无水乙醇联合三苯氧胺治疗,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48例乳腺囊肿患者作为对照组,改组予以无水乙醇单独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7.91%,对照组的为83.33%,两组数据经x2检验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复发率为6.25%,对照组为16.67%,两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 无水乙醇注射是治疗乳腺囊肿较为有效的方法,联合三苯氧胺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王玉奎;王超;王向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天然活性物质与新药开发》教学改革初探

    文章针对天然活性物质与新药开发的课程特点,提出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改革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并分别从兼顾理论知识与案例讲述,课程内容向新药研发靠拢,通过理论讲解、分组讨论和实验课程提高学生新药研发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严春艳;孔繁晟;李晓蒙;杨正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罗哌卡因分别与吗啡和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并观察罗哌卡因分别与吗啡和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后进行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收集2012年12月~2013年4月100例在我院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的剖宫产的产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对于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孕妇患者,采用罗哌卡因与吗啡进行镇痛,仔细观察患者在手术后6h,24h,48h的镇痛情况,并进行评分,同时观察患者并发症的情况以及疼痛程度.手术后进行舒适护理.观察组对于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孕妇患者,采用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进行镇痛,与对照组相同,观察各生命指标.结果 全部100例产妇中,观察组50例患者在手术后6h,24h,48h的镇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较轻,不良反应较轻,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剖宫产镇痛效果,优于罗哌卡因与吗啡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的剖宫产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采用并推广.

    作者:郑晓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