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NA干扰-dsRNA介导的基因沉默

李旭宏;龚建平;刘长安

关键词:RNA干扰, siRNA, 转录后基因沉默
摘要: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近年来首先在线虫体内发现的一种生物现象,即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能抑制序列特异性基因的表达[1].目前,RNAi现象在包括植物、真菌、果蝇以及某些哺乳动物等多种生物体内也已得到证实[2~4],被认为是进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保守机制,是生物体防御病毒感染和转座子,保护自身基因组的重要手段[5、6],并因此引起生命科学界极大的关注.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直肠超声检查对前列腺疾病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 077例行直肠超声前列腺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的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对正常前列腺及前列腺疾病诊断明确.结论经直肠超声检查明显优于经腹途经及经会阴部检查前列腺,可为诊断及鉴别诊断前列腺疾病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韩小容;熊艳;吕毕;杜庭莲;赵小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成年恒牙再植根管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成年恒牙再植前行根管治疗与保留牙髓的疗效差别.方法对54例成年恒前牙患者的118颗患牙行再植术,分为根管治疗组和保留牙髓组进行对照.结果 1年后根管治疗组的再植成功率为83%,基本成功率为8.3%,保留牙髓组的再植成功率为43%.基本成功率为23%,保留牙髓组发生牙髓坏死的为35颗.牙根吸收27颗,牙齿松动16颗,失牙18颗;根管治疗组牙根吸收8颗,牙齿松动4颗,失牙5颗.两组失牙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成年恒牙再植前根管治疗可有效的预防牙髓坏死及根尖周病,提高再植成功率.

    作者:李培征;冯双;路翠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肺结核、糖尿病均属常见病和多发病,两者都是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6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10%[1].据报道,随着社会老龄人口的增加,我国老年肺结核患者从1990年的178万增至2002年535万.由于肺结核和糖尿病合并时,病情重,进展快,给临床治疗及护理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本科在对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其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报道1例及国内63例分析)

    目的为提高对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的发生.方法报道1例并分析国内63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资料.所有病人均经心脏超声、造影检查或术中探查确诊.结果 92.1%的患者年龄低于20岁.主要症状、体征无特异性.缺损直径为0.6~3cm,各型构成比Ⅰ∶Ⅱ∶Ⅲ为7.2∶5.5∶1.术前确诊仅37例,占58.7%.术前误诊者占41.3%,主要误诊为PDA、VSD、主动脉窦瘤破裂等.26例经术中探查确诊.手术治疗61例,术后早期死亡4例.63例随访1个月~15年,病人心功能均获改善.结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临床少见,症状体征无特殊,易被误诊.心脏超声、造影、心导管检查及术中探查均有重要诊断价值.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向小勇;蒋迎九;李朝先;杨双强;李强;汪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透明质酸酶基因及透明质酸酶与肿瘤

    透明质酸酶(Hyase)和透明质酸(HA)是细胞外基质(ECM)的重要组成部分,Hyase通过降解透明质酸破坏基底膜结构的完整性,与炎症、疤痕形成、肝纤维化形成以及肿瘤细胞的扩散联系紧密.人类Hyase编码基因有6种.本文对这6种Hyase相关基因以及透明质酸酶与肿瘤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王良;任国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小儿左胸壁巨大粘液样脂肪肉瘤1例

    患儿,男,6岁,因左胸壁间歇性疼痛9个月,发现左胸壁包块3个月入院.初仅为胸壁间歇性疼痛,无红肿,不发热,无呼吸困难,半年后左胸壁出现包块,局部不红,有触痛,伴低热,在当地卫生所诊断为脓肿.行切开引流,流出少许脓血,术后引流口长期不愈,伤口处肉芽逐渐增生形成菜花状物,近3个月增长迅速,分泌物显恶臭.查体:发育、营养中等,颈部及双腋下扪及多个浅表淋巴结,左胸壁皮肤外见有10cm×8cm×3cm菜花状包块,表面呈粉红色,与胸壁固定,表面有糜烂及恶臭分泌物,触之易出血,边界清楚,四周皮肤无明显炎症表现.

    作者:王刚;杨杰先;吴春;潘征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ICAM-1和NF-κB在产生胸膜固定术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硝酸银和滑石粉浆在大鼠产生胸膜固定术中ICAM-1和NF-κB的作用,研究胸膜固定术产生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T组(滑石粉组)和A组(硝酸银组),在造成大鼠气胸模型后,A组注入硝酸银(0.1%硝酸银1ml),B组注入200mg/kg滑石粉+1.0ml 0.9%生理盐水.两组分别在注射药物后第1、4、7天、2、4周时进行剖胸探查收集标本,观察大鼠胸膜粘连积分、组织病理学改变及检测肺组织或胸膜组织中NF-κB及ICAM活性,大鼠24h胸液量.结果滑石粉浆组产生胸膜粘连在初期较硝酸银组快,到第4周,滑石粉浆组粘连积分显著高于滑石粉浆组;硝酸银组24h胸液量多于滑石粉浆组;两组肺组织内ICAM-1和NF-κB活性表达随着注入硬化剂的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其活性均在注入硬化剂后开始增高,第2周时达到高峰值,到第4周时降至正常水平,且肺组织内ICAM-1和NF-κB活性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0.1%硝酸银1ml产生胸膜固定术的效果好于200mg/kg滑石粉,胸膜固定术的主要机制是无菌性炎症反应以及炎性细胞的粘附过程,NF-κB和ICAM-1在胸膜粘连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慧庆;黄杰;程邦昌;毛志福;赵华;王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气胸、液气胸腋下粗管引流的体会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气胸、液气胸的疗效.方法我们自2001年8月~2003年3月对收治的气胸、液气胸50例患者采用在床旁局麻下行腋下粗管闭式引流,并观察手术操作过程中病人的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均一次操作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0min,引流效果良好.结论腋下放置粗管治疗气胸及液气胸,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病人心理负担轻,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陶永忠;赵仁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食管腐蚀伤1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148例食管腐蚀伤的治疗经验.方法除6例对症处理外,余142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改良食管腔内置管28例(4例失败后行食管重建),结肠代食管71例,胃代食管25例,颈阔肌皮瓣修复颈段食管狭窄8例,其他手术14例.结果死亡6例,颈部吻合口瘘14例,吻合口狭窄5例;脓胸1例;改良食管腔内置管成功23例(82.1%),病人终均恢复正常进食.结论改良食管腔内置管可预防食管瘢痕狭窄;应根据狭窄部位决定晚期病例食管重建方式;颈阔肌皮瓣是修复颈部食管狭窄的理想方法.

    作者:周景海;蒋耀光;王如文;龚太乾;赵云平;马铮;谭群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导致严重心动过缓

    目的探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副作用及合理应用.方法收集2002~2003年的3例老年性高血压病人使用小剂量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导致严重心动过缓.结果 3例老年性高血压病人均在使用小剂量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后出现严重心动过缓,首次用药均在市级以上医院,未要求病人观察脉搏.结论β-受体阻滞剂是有效的降压药物,小剂量应用较安全,但部分老年人对此类药具有高度敏感性,在使用中应注意观察.

    作者:殷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肺气肿的实验动物模型

    肺气肿是一种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不可逆气流受限,病理学上表现为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纤维化的疾病[1].

    作者:龚太乾;谭群友;蒋耀光;王如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医用纳米控释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 引言纳米控释系统包括纳米粒子(nanoparticles)和纳米胶囊(nanocapsules).它们是粒径10nm到500nm之间的固状胶态粒子,活性组分(药物、生物活性材料等)通过溶解、包裹作用位于粒子内部,或者通过吸附、附着作用位于粒子表面.制备纳米控释系统的载体材料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以合成的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体系和天然的大分子体系为主.前者如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等,后者如天然的蛋白、明胶、多糖等.制备纳米控释系统的方法主要有以不同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制备纳米微粒的乳液聚合和界面聚合技术;以及利用高分子聚合物采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微粒的技术[1].

    作者:陈刚;刘海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漏斗胸的心肺功能研究进展

    漏斗胸是小儿常见的前胸壁畸形,约占小儿胸壁畸形的90%以上[1].日本和田寿郎统计其发病率为0.1%~0.3%[2],但也有作者报道高可达0.79%[3].目前对其病因、手术年龄、手术方式、心肺功能的影响等认识还不完全统一,现结合文献对该病心肺功能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潘征夏;杨杰先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评估方法:踝肱压指数

    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 LEAD)又称作外周血管病变(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PVD)和外周动脉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是导致糖尿病足部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ation)和糖尿病下肢截肢,特别是高位截肢和再次截肢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的LEAD发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20倍,8%的病人在诊断糖尿病时即已存在LEAD,并随年龄、病程的增加而增多.临床上对LEAD患者周围血管功能的诊断评估方法包括触诊(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的搏动)、器械检查(血管造影、经皮氧分压、踝肱压指数)等等,但目前临床上对LEAD为简便、客观、有效的诊断和定量无创性诊断方法还是踝肱压指数.

    作者:王彦;陈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45例食管癌患者BAT-26位点微卫星不稳性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粘膜BAT-26位点MSI及其单态性的情况.方法组织DNA提取后PCR扩增,扩增产物行9%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银染等方法, 分析45例食管癌及正常切缘组织BAT-26位点微卫星不稳的情况.结果所有正常组织在BAT-26位点DNA电泳条带长度无明显改变,45例食管癌中有3例MSI改变.结论食管粘膜BAT-26具有较好的单态性,食管癌细胞BAT-26位点对识别高频率MSI不十分敏感.

    作者:颜坤;王明荣;房殿春;杨康;田晓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p63基因研究进展

    1 p63的发现p53基因作为在肿瘤生物学领域研究为深入基因之一,其突变体在人类癌变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研究结果证实超过50%的人类肿瘤中存在p53的突变[1].

    作者:郭伟;范士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儿童淋巴结肿大疾病c-myc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淋巴结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小儿淋巴结肿大较为多见,是小儿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按淋巴结肿大发病机理可把它分为炎症性肿大、反应性增生肿大、肿瘤性肿大、组织细胞增生性肿大等4大类疾病.

    作者:王珊;章均;金先庆;唐开勇;王佚;罗小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柳氮磺胺嘧啶对大鼠心脏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分析大鼠心脏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L-1β、MPO、ICAM-1表达及组织损伤情况,探讨柳氮磺胺嘧啶(SSA)对移植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正常SD大鼠心肌为对照组,SD到Wistar大鼠为同种移植组,同种移植SSA治疗组.心肌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和病理学检查,检测ICAM-1表达和心肌损伤,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和多媒体彩色图文分析系统对IL-1β、MPO和ICAM-1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对照组IL-1β、MPO、ICAM-1表达均微弱;而同种移植组IL-1β、MPO和ICAM-1明显增高,SSA治疗组中IL-1β、MPO、ICAM-1表达较同种移植组明显降低;对照组心肌组织结构正常,同种移植组中性粒细胞浸润,出现心肌间质水肿和组织坏死; SSA治疗组心肌损伤程度明显降低.结论大鼠移植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L-1β、MPO、ICAM-1含量明显增高,心肌组织损伤,经SSA治疗后含量显著降低.SSA可以对移植心脏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李寒;范士志;陈建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抗精神病药对血脂和血糖的影响

    作者对105例精神病患者进行血糖和血脂调查,发现服用抗精神病药有46.7%的患者出现血脂水平升高[1]和11.4%的血糖升高[2]与对照组均较高[3].

    作者:邓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甲状腺癌病人围手术期气道处理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病人的围手术期气道处理.方法回顾分析 87例甲状腺癌病人行甲状腺切除加颈淋巴结清扫术,围手术期气道处理体会.结果 87例病人中,1例胸骨后甲状腺癌病人术前气管严重狭窄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气管插管,手术顺利;术中发现21例病人气管受压移位,9例病人气管壁软化,3例病人气管狭窄.全部病人术中呼吸循环稳定;术后76例病人拔管安返病房,8例病人带管回病房ICU,3例病人拔管,改气管造口.全部病人无气道梗阻发生.结论术前正确气道评估和准备,麻醉诱导期正确处理,术后正确维护气道,是减少甲状腺癌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古博;闵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