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O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朱银乐

关键词:膝关节, 骨折, 微创内固定系统
摘要:目的 总结临床上运用AO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经验,参考国内外文献,探讨其在临床上应用的手术方法及优势.方法 统计2005年3月~2011年12月共6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应用AO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其中股骨远端骨折21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39例,AO分型:A型20例,B型15例,C型25例),分别于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随访膝关节屈伸功能情况和复查X线观察术后骨骼愈合情况.结果 除1例外其余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个月(3 ~ 20个月),所有病例术后1个月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痂生成,骨折对位及力线均可,未发现钢板断裂、断钉和关节面复位丢失等现象.患肢功能恢复满意.以Merchan方法评价功能,优良率为100%.结论 AO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具备角度稳定性,对于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具有手术切口小、操作简便、安全性高、骨痴生成快、骨性愈合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社会因素是癌症形成的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在癌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从而以更好的状态面对治疗,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崔孝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研究进展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1w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卒中.目前认为它是多种原因、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其发病率为26%~43%,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1],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熟悉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特点,对于其早期诊断、防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有关研究文献,就进展性脑梗死的可能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临床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合性介绍.

    作者:郝攀;刘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内镜辅助下美容切口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使用美容切口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腮腺良性肿瘤的11例患者,所有病例均采用美容切口,呈类“U”形,前缘长约3.5cm、后缘约1.5cm,免充气,依靠悬吊牵引和扩撑建立操作腔隙,在内镜辅助下采用超声刀和常规手术器械分离切除病灶.结果 本组11例手术过程顺利,均在内镜辅助下将肿瘤完整切除,术后炎性肿胀局限于切口范围,程度轻微且无切口感染及创口内出血;2例患者出现暂时的面神经麻痹,术后2w恢复;随访9个月~20个月,患者均无明显的面部疤痕和凹陷畸形、无涎液潴留、涎瘘及Frey,s综合征发生.结论 内镜辅助下选择美容切口行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手术疤痕隐蔽、无面部畸形和手术并发症较少的优点,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郑巧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慢性肺心病心电图分析

    目的 了解慢性肺心病(CPHD)心电图改变的特点,评价心电图对该病诊断意义.方法 患者做12导联心电图,同时行X线和彩色超声心动图(UCC)检查,以UCC和X线的结果为标准,对照研究ECC对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86例慢性肺心病心电图改变78例(90 7%)其中肺型P波43例(50%),心律失常51例(59.3%)和ST-T的改变50例(58.14%),CPHD心电图改变,主要是额面上QRS波电轴的明显右偏与V1导联的R/S>1,V5导联中R/S<1;aVR导联R/S(或R/Q)≥1;QRSV1~3呈qr、Qr或QS型.结论 心电图对CPHD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龙清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 探讨跟骨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切口行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10年1月共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31足(27例),术前根据sanders分类法进行骨折分型,排除部分病例.术中显露距下关节面,以距骨和部分未塌陷的距下关节面为参照,外支架复位恢复距下关节面,恢复跟骨角.结果 术后随访18~24个月,平均(20 9±3.2)月,评分参照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的足踝临床评分系统(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1],平均87分.28足正常愈合,3足延迟愈合,无皮缘坏死,无感染病例.结论 外固定支架结合外侧小切口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干扰,且有利于关节面及跟骨外形的复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明军;莫庸;叶华;渝永华;印尼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同年龄段肱骨近端C2型骨折应用不同钢板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钢板治疗不同年龄段肱骨近端C2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96例肱骨近端C2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锁定钢板固定,选择同期96例肱骨近端C2型骨折患者作对照组,选择T型钢板固定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种钢板疗法对各年龄段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青、中年段的骨折愈合率略好于对照组患者的青、中年段,差异比较不显著(P>0.05),观察组老龄段的骨折愈合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老年段的Neer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青年段Neer评分略好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锁定钢板适合治疗不同年龄段的肱骨近端C2型骨折,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喻伟;钱耀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甲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对甲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2008年2月~2010年3月收治的98例甲亢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和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出院指导.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40例(81.6%)、一般满意7例(14.3%)、不满意2例(4.1%)、总满意度95.9%;对照组满意30例(61.2%)、一般满意14例(28.6%)、不满意5例(10.2%)、总满意度89.8%,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使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并能大大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祯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加味逍遥散配合心理干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加味逍遥散配合心理干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治疗;干预组60例行常规治疗加中药及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健康调查量表(SF-36)检测.结果 治疗6w后,干预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加味逍遥散配合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肖卫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腹部闭合伤致成人小肠破裂40例的观察护理研究

    目的 对腹部闭合伤致成人小肠破裂的观察护理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2月间收治的40例腹部闭合伤致成人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40例患者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部闭合伤致成人小肠破裂应及早诊断、及早手术,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徐思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胺碘酮注射泵持续泵入治疗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使用胺碘酮注射泵持续泵入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护理体会.方法 从我院收治入院的心律失常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胺碘酮注射泵进行持续泵入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加强护理,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心律失常患者使用胺碘酮注射泵进行持续泵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示具有更为理想的疗效,且经过加强护理,可有效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蒋建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扶正固本法治疗肺心病缓解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肺心病缓解期采用扶正固本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救治的70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5例,患者可以分为肾阳虚以及阴阳两虚两种类型,对肾阳虚的患者给予温补肾阳(温补命门),以益气养血活血作为佐剂,对阴阳两虚的患者给予双补气阴,以益气养血作为佐剂;对照组有25例,不采用固本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对其体征、症状、急性发作次数、感冒次数、体力恢复情况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痰量、喘息、咳声、气短以及心悸等症状均有明显的变化.观察组患者相较对照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感冒次数以及体力恢复情况均有所改善,(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28.00%),(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心病缓解期采用扶正固本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既安全又可靠,将中医中的“治病必求与本”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梁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氟西汀合并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氟西汀合并精神药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我院在2009年01月~2013年01月收治的106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患者给予氟西汀合并精神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精神简明评定量表、副反应量表、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显示,治疗4w之后所有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和治疗之前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给予对症处理之后得到缓解或者消除.结论 氟西汀合并精神药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杨淑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征得患者同意,依据统计学随机分配原则和用药的不同分为厄贝沙坦组(30例)和依那普利组(30例),治疗6w后观察两组降压效果.结果 厄贝沙坦组的降压效果优于依那普利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比依那普利的降压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粱永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昆明市三甲医院急诊科编制内、外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

    目的 对昆明市三甲医院急诊科编制内、外护士工作满意度存在的差别进行调查和对比研究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昆明市三甲医院急诊科的护士,用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明尼苏达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编制内护士的整体满意程度高于编制外护士.结论 管理者应根据具体情况,改进对编制内外护士的管理方式,改善护理管理体系,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满意度.

    作者:杨烜林;何旭;杨宇航;孙慧;张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应用cellsearch系统检测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与恶性肿瘤转移关系密切,CTC检测结果对患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近期一种自动化CTC检测系统--Cellsearch系统开始应用,本文着重对该系统的原理,检测流程,临床应用作简要介绍.

    作者:丁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67%,(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谢全贵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DAN)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以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方法 将T2DM患者按心率变异性(HRV)分为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正常组,并按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情况分为神经源性膀胱组和正常组.比较单纯糖尿病组(正常组)、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组(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组(神经源性膀胱组)、糖尿病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及神经源性膀胱组(异常组)各组之间相关因素的差异.组间均数比较应用协方差分析,变量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自主神经病变危险度评估.结果 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年龄(p=0.014)、病程(P=0.000)、BMI(r=0.041)、HDL(P=0.029)、LDL(P=0.035)、Cr(P=0.003)、BUN(P=0.000)、24ALB(P=0.021)、CRP(P=0.018)均有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与糖尿病病程、BMI、HbA 1C、LDL-C、TG、24h尿微量蛋白、CRP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而与性别、年龄、胆固醇、尿酸无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病程为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27,P=0.007).结论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与病程、BMI、HbA1c、TG、LDL-C、HDL-C、CRP及24h尿蛋白相关,病程为不可控制因素,在积极控制HbA 1C、HDL-C、LDL-C、TG、24h尿微量蛋白、CRP达标的基础上,适当减肥降低体重可延缓自主神经病变的进展.

    作者:姜璐;赵菲菲;王强;安超;谭雯雯;董砚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 比较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和传统开放甲状腺瘤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探讨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76例甲状腺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腔镜手术组(29人)和传统手术组(47人),分别在腔镜下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和在开放手术下行甲状腺瘤切除术.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和并发症出现的情况,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 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平均手术时间均比传统手术患者长,而平均出血量和切口满意度均优于传统组患者(P<0.005);传统开放甲状腺瘤手术组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机率大于腔镜下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两组并发症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甲状腺瘤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和传统开放甲状腺瘤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均有一定的差别,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小.

    作者:黄晓群;敖丽君;王玲;饶舒;陆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探讨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

    中药调剂是指根据医师处方将饮片或制剂调配成方剂供临床应用的操作过程.通常包括处方分析,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主要程序,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对其操作的要求比较严格.处方分析是中药调剂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五个方面的分析,对其在中药调配中的关键作用进行探讨,以促进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

    作者:杨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80%产生在产后2h之内.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发生率占产妇总数的2%~3%.防治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住产妇2268例,产后2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共有35例.通过时产后出血的产妇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对于产后出血的护理及预防产后出血的一些体会.

    作者:朱贞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