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2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临床护理

樊静;朱洪

关键词: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9月收治的62例呼吸衰竭患者为分析对象,护理人员采取文中所述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次研究的62例呼吸衰竭患者中,有60例成功脱机,有效率为96.8%,2例患者因病情较重且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密做好呼吸机管道的管理、人工气道的护理、气管插管的护理、及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治疗的病情变化及反应.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病房医疗仪器规范化管理的做法

    目的 探讨病房医疗仪器实行规范化管理的方法.方法 建立科室仪器档案和使用登记本,强化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落实仪器管理制度.结果 2012年度仪器完好率达100%,仪器使用率达98%.结论 对病房医疗仪器实行规范化管理,可确保仪器的完好率、使用率,消除由仪器带来的护理安全隐患,提高病区护理管理水平.

    作者:黄玉玲;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替米沙坦对96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和改善糖、脂代谢的临床回顾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和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964例≥6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停用其他降压药物>2w,口服替米沙坦治疗60d,观察治疗第30d和60d及治疗前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24h动态血压、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餐前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替米沙坦治疗30d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即有明显下降,脉压差减小(P<0.05).24h平均血压、日间平均压和夜间平均压在治疗60d时下降显著(P<0 05).治疗60d时患者三酰甘油、餐后2h血糖、餐前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P<0.05).治疗60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替米沙坦除了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外,还可以改善糖代谢和脂代谢,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尤其是糖、脂代谢紊乱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殷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无痛电子胃镜检查术护理配合与体会

    目的 探讨无痛电子胃镜检查术中护理配合及体会.方法 对928例实施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928例患者均在安全、安静、舒适、无痛苦的状态下顺利完成检查,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术前、术中、术后良好的护理配合能保障检查顺利完成,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及满意率.

    作者:曾琦;苏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围手术期处理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1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全部完成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结论 严格的适应征选择,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引入,合并症的积极处理是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勇;陈延山;高鹏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内镜下支架置入与化疗粒子缓释剂植入治疗晚期食道癌疗效比较分析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肿瘤的第6位,吞咽困难是其临床常见症状,如果出现进行性的吞咽困难,60%~70%的患者已无外科手术指征.对于无外科手术切除指征的患者,根治性放疗联合化疗仍然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耐受放化疗或拒绝放化疗.随着病情的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解除梗阻、恢复进食功能,提高生存期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清;郭爱华;黄鹿;冯凯;涂金杰;潘翠荷;王剑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药物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40例临床探析

    目的 探究分析中西药物结合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共8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是仅使用西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应用中药治疗,行气化瘀、疏通经络等进行辅助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结论 中西药物结合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疾病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谷伟中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我院护理部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努力发挥护理部的重要作用.护理部在提高护士认识、统一思想,完善和落实护理工作制度,充实临床护士、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革护理工作模式、探索护士分层管理,实行APN排班和弹性排班相结合,加强基础护理,简化护理文书,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加强多部门的协调沟通与支持,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和激励奖惩制度、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优质护理工作成绩显著,得到医院领导、职工的认可、获得患者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陈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老年人隐匿性不典型腹主动脉夹层1例

    目的 探讨老年性隐匿性腹主动脉夹层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提高对本病带来的风险的认识.方法 研究1例65岁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整合临床资料系统性分析.结果 可通过超声、CT、MRI等这几种影像检查手段来快速诊断及定位;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血管内带膜支架植入或是手术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结论 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治疗是降低腹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吴仙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98例小儿秋季腹泻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8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84%;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观察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小儿秋季腹泻患者应用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并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梁丽芳;窦纪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数字化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分析

    目的 临床分析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DR)静脉肾盂造影(IVP)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9年9月~2010年9月间经由手术确诊的肾结石患者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分析,观察组采用行DR进行IVP,对照组行传统技术进行IVP,对比两组患者IVP的平片质量、DR技术的IVP在肾结石、肾结核和膀胱肿瘤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采用DR进行的IVP的平片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诊断出肾结石诊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DR)静脉肾盂造影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率均优于传统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东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治疗及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给予急性胃出血患者的急诊治疗措施与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26例于2008年3月~2013年3月来自本院的急性胃出血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措施,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采取急诊治疗措施,有22例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所占比例为84.60%.有1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8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1例患者在手术后1年复发,1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失血过多而导致患者死亡,总有效率为80%;有16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14例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所占比例为87.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应根据急性胃出血患者的病变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才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唐照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尿毒清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尿毒清颗粒对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口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3% (P<0.01).治疗组Scr、BUN、24hUpro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失代偿期,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

    作者:张(王莹)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全程人文素质融入”提高医学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医学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医学教育有别于工科类的高职教育,更加具有鲜明的人文属性.高职医学生不但要掌握较高水平的医学专业技能,,更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及与患者沟通能力等医学人文素质.高职医学院校如何在专业教学任务大,学生培养周期短的情况下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于校(学校)院(医院)深度合作育人平台基础上的“全程素质教育融入”育人模式,探索了一条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作者:段文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普通外科病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普通外科病房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讨论,以期对普通外科病房感染病原菌的预防提供帮助.方法 对2009年2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外科病房发生外科病房感染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将造成感染的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总共培养出的112株病原菌中,其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菌株数量为68株,占全部菌株的60.7%.36例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低,而对克林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高;68例革兰氏阴性菌对关洛培南的耐药性低,而对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的耐药性高.结论 普通外科病房感染的发生是常见的,并且主要是以病原菌的感染为主.对病房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比,以及对重要致病菌的耐药性进行检测是必要的.

    作者:陈志华;陈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临床路径在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护理,观察组30例采用临床路径实施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终末期糖尿病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进行管理,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杜绝工作中责任不明确现象,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并发症明显下降.

    作者:卢早霞;王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术前提肛肌锻炼对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尿失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提肛肌锻炼对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尿失禁的作用.方法 将56例行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术前提肛肌锻炼,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未予锻炼.结果 两组术后比较,观察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尿失禁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术前提肛肌锻炼能够有效降低前列腺电切手术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和持续时间.

    作者:孔祥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甘露醇引起的肾损害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35例由甘露醇引起的肾损害.方法 分析150例脑卒中患者应用甘露醇减轻脑水肿后出现的肾损害.结果 老年患者、甘露醇用量偏大、常伴有原发肾脏疾病基础的患者易并发肾损害.结论 甘露醇可引起与剂量相关的可逆性肾损害,需控制剂量.

    作者:卢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观察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0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残胃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6%,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应用于治疗残胃出血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曾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为了探讨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将本院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近年的期刊论著,系统论述米索在妇产科中的临床应用领域及应用效果.总结米索在早期流产、中期引产及死胎引产中的效果,同时论述米索治疗预防产后出血的功效,总结米索的毒副作用,以利于人们对其有更多的了解,将其优越性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作者:高兆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南宁市江南区1岁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1岁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指导科学育儿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2012年1月~12月在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格检查的满1周岁的955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体格发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岁与出生时相比,体质量平均增长6.00Kg,身长平均增长24.0cm,头围平均增长12.0cm.出生低体质量和正常儿童身高和体质量的增长无差异,P>0.05.早产儿与足月儿体质量增长无差异,P>0.05.身高增长有差异P<0.01.出生低体质量早产儿与正常儿童体质量和身高增长有差异,P<0.01.1岁儿童患病常见的是佝偻病,患病率30.26%,其次是贫血14.87%,营养不良3.14%,肥胖2.51%.1岁时,出生存在低体质量或早产情况的儿童佝偻病和贫血的患病率较高.结论 应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将早产儿和出生低体质量儿作为高危儿管理,指导家长科学喂养,预防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作者:马卫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