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霞;金宇;陈磊
麻醉科的临床实习过程是医学生由实习医生向职业医师过渡的重要阶段.为了探索提高实习生麻醉学专业临床技能培养的方法,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带教经验及麻醉学专业的特殊性,总结了带教过程中的几点心得体会.实践证明,这些措施的应用对培养实习生在麻醉学专业临床实践能力和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黄怡;霍婷婷;董海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通过对人本管理理念的产生和发展这一过程,分析了人本管理的文化路径.人本管理是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的内在统一性;文化力量是医院永恒的竞争力.为此,要准确把握医院文化与人本管理的内在要求,从而提升医院的公信力和竞争力.一是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二是培育和弘扬医院精神;三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四是创建“学习型”的医院;五是围绕“四个尊重”盘活人力资源.
作者:韩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肾小球疾病在临床上指的是病变主要部位为肾小球的一类疾病,其包括原发性、继发性性肾小球疾以及遗传性肾小球疾病等.临床上对于此类疾病的治疗已有丰富的经验,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技术进展显著,本文就西医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研究与展望作一综述.
作者:黄安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腹腔镜手术中使用超声刀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的护理及配合,手术安全性高,创伤性小,手术时间更短.特别是与电刀相比,他的优势更高,手术效果更好,出血少,在41例病例中使用超声刀均无一例并发症.
作者:舒丽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持续性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总结持续行护理的方法.方法 我院于2012年,开始大力推行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实施持续性护理.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8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运用持续性护理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10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将运用常规护理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6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度、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患者满意度的等情况的变化,具体分析血持续性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果 运用持续性护理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实验组的术后疼痛度、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人群的恢复能力较弱,尤其是面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损害程度更大.往往会带给患者很大的压力.因此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过程中运用持续性护理便能起到很大的帮助.本次试验可以证明,运用持续性护理可以大大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帮助恢复髋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周清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员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关系到国家和军队卫生事业深化改革,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环节.本文重点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应具备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当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旨在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培养适应时代要求,掌握现代医院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
作者:赵哲;孙金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探讨视可尼气管插管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总结其临床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患者38例,给予视可尼喉镜下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设为观察组,再随机选取同期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患者38例,给予直接喉镜下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插管时间,全身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插管后3min(T4)、插管后5min(T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以及插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SBP、DBP、HR两组T3、T4时段与T1相比,观察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显著(P<0.05);T2与T1时段比较两组均无差异(P>0.05),T1、T2、T5时段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气管插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明显(P<0.01)结论:视可尼喉镜插管反应小,患者无痛苦,插管后基本无明显的并发症,对血压波动更小,保持心率平稳,尤其适合用于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提高其插管的安全性,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路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对于创伤骨科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指引的临床作应用价值,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骨伤科患者,共62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进行随机分组,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指引,而对于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的临床基础护理,经过临床的4~6个月的临床护理后,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护理效果,并比较分析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伤科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均得到一定的治疗.其中实验组的患者恢复的较为迅速,并且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护理表示十分满意,并发症的现象也大幅降低.相比之下,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恢复的速度较慢,并且有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现象,需进一步治疗.结论 预见性护理指引对于骨伤科的患者来说,具有很好的临床护理效果,不仅大大提高患者的恢复率,而且减少对患者的并发症,因此预见性护理指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子凤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儿科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对策,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对我院儿科2011年6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16例患儿的抗菌药物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抗感染药物的名称、使用时间、方法、联合用药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本组116例儿科感染患儿中抗感染药物使用频率高的为青霉素类,其次为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氧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使用4~11d,平均(6.3±1.2)d.用药方法主要以静脉注射为主,其次为口服用药,其中2种药物联合使用21例(18.1%),3种药物联合使用7例(6.0%).用药后5例患儿出现皮肤过敏反应,3例患儿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2例患儿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2例患儿出现呼吸系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结论 在儿科应用抗感染药物时应掌握抗感染药物的适应证、剂量、给药途径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儿用药安全.
作者:张成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时间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35例,进行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实施正确的时间护理方法,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结果 本组3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和时间护理,空腹血糖控制在5.1~6.7 mmol/L,平均(5 6±1.3)mmol/L.未发生一例用药不良反应.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有效时间护理,能有效、迅速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
作者:张予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MSCT及MRCP+MR对胆道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2012年32例胆道梗阻病例,均行MSCT平扫+增强扫描以及MRCP+MR,所有病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所有病例检查均获得成功,MSCT及MRCP+MR对胆道梗阻定位准确度均为100%,其中胆道结石准确度分别为82.35%(14/17)、94.12% (16/17),良性梗阻准确度分别为75.0% (6/8),62.5%(5/8),恶性梗阻准确度分别为85.7%(6/7) 、71.4% (5/7).结论 MSCT及MRCP+MR均能对胆道梗阻正确定位,在胆道结石病变诊断中MRCP+MR稍高于MSCT (P> 0.05),在胆道梗阻良性病变定性诊断中MSCT较MRCP+MR准确性明显增高(P<0.05),在恶性病变诊断中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在对胆道梗阻患者的检查时MSCT较MRCP+MR更有优越.
作者:简昌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纯化标志物还是评价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方面,造血干细胞是研究深入的成体干细胞.尽管有40多年的研究,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占总的有核细胞的0.01%,这对造血干细胞的纯化及分选,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利用细胞标记免疫表型,遁过磁珠分选和流式细胞术可以分选纯化骨髓造血干细胞.本文就小鼠造血干细胞免疫表型研究做一综述.为后续实验NOD/SCID小鼠免疫重建奠定基础.
作者:张燕;白雪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胎膜早破指在临产前胎膜破裂,是产科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妊娠满37w后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0%;妊娠不满37w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1].胎膜早破母儿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母亲面临危险有绒毛膜炎,脐带脱垂,难产及后出血等,而胎儿可能发生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等,从而增加孕产妇及早产儿病率及死亡率.因此,正确处理胎膜早破,尽可能减少母儿并发症,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主张对足月胎膜早破予期待治疗,胎膜破裂24h未临产再予缩宫素引产.但能否早期干预,尽快终止妊娠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早期干预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以探讨这一处理方法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宝芳;曲亚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1例后腹腔镜下马蹄肾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术前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如心理护理、胃肠道准备及局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准备等,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体位护理、管道护理,加强饮食指导.结果 我科此例后腹腔镜下马蹄肾切除术,未发生任何因护理不当而引起的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 本例患者经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
作者:张跃红;许雅静;王淑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异体AB血清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及自体血清培养基三者对CIK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扩增后CI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差异,探讨自体血清培养基替代上述两种培养基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用异体AB血清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及自体血清培养基,加入(rhIFN-γ,IL-2,IL-1,OKT3)4种细胞因子诱导成CIK细胞,比较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表型、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几个方面.结果 异体AB血清培养基、AIMV培养基及自体血清培养基三者对CIK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扩增后CI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自体血清培养基与异体AB血清细胞增殖率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大于AIMV培养基P<0.05,抗肿瘤活性三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自体血清培养基可以替代上述两种培养基.
作者:樊琳;徐全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甲胎蛋白异质体(lectin-reactive alpha-fetoprotein,AFP-L3)、粘附分子-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rtix Metallproteinase 9,MMP-9)单独和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 AFP-L3采用化学发光法,ICAM-1、MMP-9采用酶免疫定量分析法,PHC组62例,对照组60例,均检测血清ALP-L3、ICAM-1、MMP-9.分析这些肿瘤标记物测定值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结果 PHC组血清AFP-L3、ICAM-1、和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C患者血清AFP-L3、ICAM-1和MMP-9阳性率分别为79.0%、82.3%和45.2%,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6.8%.结论 联合检测AFP-L3、ICAM-1和MMP-9可以提高PHC的诊断效率,对PHC的诊断有临床意义.
作者:张延强;高美华;张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通过健康管理师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管理,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电子档案,进行饮食营养搭配的健康干预,定期监测血糖、并发症.结果 12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健康管理师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血糖控制好的有82例,轻度并发症的33例,中度并发症的5例.结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病,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健康管理师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搭配,健康知识的讲座,生活方式的干预,健康管理,能有效地降低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作者:刘世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β-内酰胺酶进行检测,分析其耐药表型与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0年6月~2011年12月临床分离的PAE,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再应用改良三维试验对菌株所产β-内酰胺酶分析.结果 临床分离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50株中,单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3株(6.0%),单产高产AmpC14株(28.0%),同时产ESBLs和AmpC酶13株(26.0%),产MBL酶4株(8.0%),10株产酶量过高或其他原因(20.0%),6株酶型不明(12%).结论 多药耐药PAE产β-内酰胺酶原因复杂,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及产酶情况,综合考虑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和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谷存国;曹兴华;李惠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效果和影响.方法 回顾我院380例放置宫内节育器育龄妇女的资料,我们通过对她们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然后再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后随访24个月,了解使用效果.结果 育龄妇女术前对宫内节育器的了解程度很低,经过健康教育,使用者对宫内节育嚣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大大提高,特别是对术后注意事项的了解率大幅提高,极大的降低了放置失败率.结论 对育龄期妇女开展关于宫内节育器的健康是必要的,有助于提高成功率,利于宫内节育器的推广.
作者:张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大多数放射科日常工作流程中还存在的胶片核对、胶片发放等等大量繁琐手工处理,消耗的人力、时间和空间成本很大,且效率低,易出错.通过对传统的胶片打印流程进行改造,建立胶片按需打印系统,可以加强科室管理,减少胶片浪费,提高科室工作效率.本文着重描述了按需打印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并通过系统的测试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作者:柏志安;袁克俭;姚侃敏;王晨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