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华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妇产科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腹部切口护理,给予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腹部切口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腹部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 经分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切口愈合优24例,切口愈合良18例,切口愈合差1例,切口愈合优良率97.67%;对照组切口愈合优6例,切口愈合良30例,切口愈合差7例,切口愈合优良率83.72%.两组患者在切口愈合优良率上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14.2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有针对性腹部切口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腹部切口的愈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医学院本科生及七年制学生学习脊柱影像学中培养学生影像综合应用能力,优化知识结构.方法 对我校本科生及七年制在校学生209人实施新编脊柱影像学课程讲授.结果 采用新的脊柱影像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更好地调动了医学院学生学习脊柱影像学的积极性.结论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姚家琪;叶尔波力木尔扎拜;李晓陵;栾金红;周国兴;尹志伟;王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临床护理实习生是护理教育中的一项必经之路,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种延伸,是护理实习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关键阶段.因此,临床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护理人才专业素质和护理教育的整体质量.如何为她们以后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开始,打下坚定的基础,是我们每一位带教老师孜孜不倦地追求.
作者:徐芳;徐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分析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9月我们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1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9例;年龄27~56岁,平均40.2岁.骨折部位:T116例,T12 12例,L1 8例,L25例.手术时间为伤后18h~6d,平均2.7d.对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矢状面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变化等指标进行测量并随访.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2个月~22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融合,无钉棒断裂、无死亡或神经损伤加重患者.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及术后1w、末次随访时伤椎前、后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获得伤椎的良好复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可以增强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有效减少内固定失败率,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苏义拉图;杨勇;方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产后尿潴留产妇,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加强整体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回顾两组资料.结果:观察组留置导尿1例,占2.5%,对照组留置导尿8例,占20%,观察组留置导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时间<30min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后尿潴留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前排尿时间,对机体的康复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向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近几年,随着我院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科研课题立项数目逐年增多,因而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档案资料.本文探讨了医院科研档案资料收集管理过程的具体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强调应进一步加强档案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全员档案意识;规范档案书写格式;创新管理思维模式;健全医院档案规章制度、补充完善激励机制等,并提出了管理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医院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和标准化,从而增强医院在整个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作者:张京萍;韩小强;郭春;焦杨;席家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药理学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和专业性,药理学实验教学属于药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药理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查阅资料等方法对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方法和创新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于药理学实验课程的认识,通过完善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学内容,增设科研、设计方面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严谨的实验习惯,采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运用类比、启发式教学,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以及电化教学等方法,以提升药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黄初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降低误诊率,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19例急性阑尾炎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误诊原因.结果 阑尾炎误诊19例,误诊率4.52%.结论 对阑尾炎的症状,体征及临床鉴别诊断缺乏足够认识,只有在思想上给予重视,对阑尾炎进行详细病史询问,全面的查体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才能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陈方;吴铎;杨平;彭涛;梁堃;兰勇;杜晓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影像专业《医用电子学》课程教学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医用电子学实验教学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梁金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温馨提示卡在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根据其具体病情进行口头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使用温馨提示卡置于床头辅助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依从性及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内分泌科住院护理工作中使用温馨提示卡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患者对医护工作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并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太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断指再植术是指在显微镜下将完全或不完全分离断指体的血管和神经重新吻合,重建血液循环,使其获得再生并恢复一定功能的一项精细手术.可以使患者生理和精神上得到满足,提高生活质量.而术后周密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是保证微循环建立的基础,对断指的成活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安莉;谷明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实施58例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文研究的58例行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行LC手术成功55例(占94.83%),有3例(占5.17%)中转开腹治疗,平均手术时间(75.6±2.5)min,术后出现6例并发症(占10.34%),术后未出现严重近期并发症,无死亡患者,平均住院7d.术后胆囊病理切片送检均证实为胆囊良性病变.结论 尽管困难型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的风险较高,但只要术者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熟悉手术技巧,大多数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可顺利完成,且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饶珠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对16例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结果 慢性组病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快且明显.急性组病例术后恢复较慢.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应尽早实施手术治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为较好治疗方式.
作者:杨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60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而对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30例患者,23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患者,9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7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中药灌肠对盆腔炎的治疗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且不易复发,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美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空腹条件下超声在老年人胃癌诊断与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1例老年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结果 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77.50%,晚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胃壁厚度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且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与血流分期关系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空腹条件下超声检查在老年人胃癌的诊断与预后中,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超声检查特点,以供医生参考借鉴.方法 对2008年2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28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超声检查结果与血β-HCG检测结果.结果 28例患者通过超声表现为弥漫型6例,局灶型22例,患者血流信号中,5例患者有星点状信号,7例有条状信号,16例有筛网状信号.28例患者治疗后超声对病灶的显示结果与血β-HCC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使用超声检查的价值较高,医生可将超声与血β-HCG联合对患者进行诊断,以提高诊断价值.
作者:刘海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文围绕知识管理在现代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多方的探讨认为知识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前沿科学管理方法,为现代护理组织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应用有利于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李志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到我院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为其创造好的睡眠环境,减轻身体不适症状、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后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对干预前后患者的失眠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调查问卷发放92份,收回90份,问卷有效率为97.83%.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平均睡眠时间明显增长,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失眠程度方面与干预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其失眠程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祥艳;林振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培养的关键阶段,也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各项护理技能进一步提高的过程.更是护生确定人生信念,强化职业道德,适应护士角色,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护生的临床实习期,使护生通过临床实习这一社会化过程,不断的增强社会角色获得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具备独立性、竞争性、创造性等特点,成为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张秀华;杨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并为医院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二分类Log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2632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在2632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有179例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率为6.8%,其感染主要有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术后伤口、泌尿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侵入性操作多、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不合理以及意识障碍程度等.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减少侵入性操作次数、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加强住院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神经外科本后患者医院感染.
作者:黄静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