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黄静艳

关键词:神经外科, 医院感染, 外科手术,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并为医院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二分类Log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2632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在2632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有179例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率为6.8%,其感染主要有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术后伤口、泌尿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侵入性操作多、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不合理以及意识障碍程度等.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减少侵入性操作次数、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加强住院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神经外科本后患者医院感染.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35例脑出血的院前急救护理

    目的 总结脑出血院前急救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脑出血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现场处理,重视搬运技术及运输途中的安全及护理减少了脑出血患者死亡率和伤残率.病情平稳后转入医院治疗,无1例院前死亡.结论 脑出血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秋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后创伤半暗带的影响

    目的 探析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后创伤半暗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8年11~2011年11月,所医治的100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1:1的比例随机将他们分为治疗组(A)与对照组(B).治疗组(A)实施依达拉奉治疗,对者受伤后的1d、15d后实施MRI检查,检测创伤半暗带的体积.结果 对照组(B)患者在颅脑损伤后15d的半暗带体积相比受伤后的第1d有着明显的增大,治疗组(A)患者的半暗区体积有着比较明显的减少.结论 颅脑损伤的早期,及时使用依达拉奉能够有效地减少创伤半暗带的体积,能够减轻颅脑损伤后组织上的继发性的损伤,有助于保护神经细胞的功能.

    作者:覃桦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

    目的 本文将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探讨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为提高患者护理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照组消化内科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消化内科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措施.研究组与对照组消化内科患者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焦虑、抑郁、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知晓等内容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消化内科患者在护理前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疾病知晓等情况对比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消化内科患者经护理后,其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疾病知晓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内科患者,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消化内科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良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人下肢骨科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

    目的 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骨科大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由于起病隐匿,常因难以诊断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如何来预防下肢骨科大手术后DVT的发生显得非常关键.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在住院期间对照组采用基本预防措施,实验组处采用基本预防措施之外还采用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措施.结果 2008年~2011年间,我院按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提出的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减少了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论 有效地护理可以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谷丹;刘丽娟;吴丽红;于亮;邢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结肠镜检查术,是一种时间较短,刺激强度较小的侵袭性操作.其对麻醉的要求是操作简便、镇静镇痛满意,苏醒迅速,安全无并发症,苏醒后即可自行离院等.丙泊酚已被广泛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但其镇痛作用弱,易于出现体动反应等并发症.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u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强,被非特异性水解酶水解,作用持续时间短,可控性强,苏醒迅速,我院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取得了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

    作者:王淑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讨溶血标本对部分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溶血标本的处理方法

    目的 研究溶血标本对部分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探讨对溶血标本的处理方法.方法 将前来我院体检者的标本分为两份,分别放置于肝素钠抗凝管中,对其中的一份进行人工溶血处理.对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分别进行常规生化指标检测,进行对比分析,并与血清血红蛋白浓度(Hb)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研究溶血标本的处理方法.结果 溶血组的ALT、AST、CK、CK-MB 、K+检验结果明显比未溶血组偏高,Na+值明显比未溶血组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检测指标BUN、TG的值两组标本基本一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生差异的生化指标值变化均与血清Hb浓度变化有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F=193.428,P< 0.05).结论 溶血会对多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且该影响与血清Hb浓度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以通过血清Hb浓度对所获得的检验结果进行修正;并且在对标本的采集、检验过程应当严格控制、掌握各个环节,避免出现失误和错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李灿泉;陈小勇;王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现代医院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养及其成长策略

    本文通过梳理图书馆的发展进程,认为优秀的图书馆员是现代医院图书馆重要的资源,探讨了现代医院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知识与能力,并提出了造就优秀的现代医院图书馆员的策略与建议.

    作者:林献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伤椎椎弓根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分析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9月我们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1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9例;年龄27~56岁,平均40.2岁.骨折部位:T116例,T12 12例,L1 8例,L25例.手术时间为伤后18h~6d,平均2.7d.对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矢状面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变化等指标进行测量并随访.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2个月~22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融合,无钉棒断裂、无死亡或神经损伤加重患者.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及术后1w、末次随访时伤椎前、后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获得伤椎的良好复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可以增强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有效减少内固定失败率,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苏义拉图;杨勇;方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73例预后分析

    目的 评价膜后恶性肿瘤病的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收治的73例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的诊治情况.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组织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手术方式、化疗对存活率的影响. 结果 恶性程度中度至高度者41例,占56.1%,低度恶性为32例,占43.8%.根治性切除30例,广播根治术21例,姑息性切除18例,未手术切除4例.组织的分化程度和手术方式对复发和存活率的影响较大(P<0.05).结论 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根治性外科手术切除是决不定期原发性腹膜后恶性肿瘤预后的主要因素.根治性手术切除同样对控制复发性的肿瘤有效.

    作者:罗水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3例,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43例,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经过3个月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0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12%,说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脑梗塞患者的残疾程度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作者:陈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女性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女性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主要的心理特征是:恐惧、孤独、歧视、自卑、悔恨和自杀倾向.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我们通过全面的心理护理,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讲解艾滋病、结核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应用护理放松技术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家庭、社会、同伴支持系统,关心、尊重患者,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及宽容的社会环境,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家庭及社会给予的温暖、支持及尊重,增强她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春萍;陆怡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式剖宫产手术对预防术后盆腔粘连的意义分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我院所实施的新式剖宫产手术与传统剖宫产手术在临床实践效果上的差异,从而为预防剖宫产手术后盆腔粘连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本文选取了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中疼痛时间等四项指标方面,组间比较,传统手术组患者显著地高于新式手术组患者的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腹直肌与前鞘粘连、腹直肌与腹膜粘连、腹膜与大网膜粘连、膀胱腹膜反折粘连发生率方面,组间比较,传统手术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地高于新式手术组患者的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传统剖宫产手术相比较采用新式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同时可以有效的预防患者术后盆腔粘连现象的发生,是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安全可靠选择.

    作者:崔福莲;张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出血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脑出血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6月~2012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好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ESS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采取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手术操作简便,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锐;郭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5例护理探讨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降低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讨论总结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3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17例分娩,18例剖宫产,2例并发妊高症,无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基严重感染和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结论 合理的治疗,科学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等护理措施,以控制糖尿病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

    作者:贾改英;王宏霞;王桂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心梗后患者脑钠素、心肌钙蛋白的检测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心肌钙蛋白(cTn I)水平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通过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血浆BNP及CTnI水平.结果 心肌梗死观察组的血清BNP、cTnⅠ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清BNP、cTn I水平升高,不仅可以反映急性心梗患者心功能状态,而且也可以反映心肌坏死程度,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敏感指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作者:陈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脂血症中医体质辨识与分类研究及中医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目前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和辨证分型标准尚未统一,造成对降脂方药的配伍规律研究不够,可重复性差,降低了可信度,因而限制了中医药在治疗高脂血症中的应用.也使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无法充分发挥.对高脂血症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体质分类与高脂血症的关系,为临床防治高脂血症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并指导临床中药治疗.分析中药干预效果.使高脂血症患者辨证分型有统一标准,减少随意性.在体质评定的基础上进行中医综合治疗方案.降脂实现个体化治疗.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方法 选择从2009年5月~2010年11月部分我科住院及门诊患者258例经血生化检验诊断高脂血症患者,年龄在35~70岁之间,每人填写中医体质分类测试表,计算出高脂血症患者和血脂正常者在中医体质中每种体质出现的频次次序及体质分类情况.在中医体质评定的基础上给预饮食指导、中药降脂治疗.结果 高脂血症258例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次为气虚质85次占32.9%、阳虚质55次、阴虚质42次、痰湿质32次、瘀血质24次、湿热质16次、气郁质2次、平和质2次.血脂正常者489例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次为阴虚质73次、气虚质54次、阳虚质51次、平和质25次、气郁质10次、湿热质8次、痰湿质4次、瘀血质4次、特禀质2次.设定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序与血脂正常者的中医体质出现频次依序进行对照比较.经卡方检验:x2=5.63,故P<0.05,有显著意义.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资料完整的108例中药降脂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总结:临床控制17例,显效49例,有效2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3.33%;中药降脂疗效较为显著,治疗前后血脂对比,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和血脂正常者在中医体质分布上有一定规律性和差异性.本研究选用中医体质评定方法来调查研究有关高脂血症患者及血脂正常者中医体质分布状况,发现高脂血症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规律.笔者认为高脂血症中气虚体质类型多,占32.9%.说明体质与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对指导治疗有积极的意义.首次将中医体质辨识用于临床常见病的防治.为高脂血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将中医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实验研究成果及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相结合防治高脂血症,使其实验研究标准化、客观化,为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提供临床路径.结合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体质分类与高脂血症的关系,为临床防治高脂血症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为高脂血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降脂实现个体化治疗.

    作者:谢玲;沈玉杰;余长江;周晶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意义的探讨

    本文对社区卫生服务在岗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总结继续医学教育必要性基础上,阐述了社区卫生服务在岗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对推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性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

    作者:丁筱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压氧治疗婴儿脑瘫26例护理体会

    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生的,由非运动性脑损伤所致的中枢运动障碍及姿态异常为特征的综合征,是儿童时期主要的致残疾病之一,治疗较困难[1].我科以高压氧作为婴儿脑瘫的主要辅助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晓玲;彭美姣;韦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附子楮实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附子楮实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常规护肝药的基础上,给予利尿及对症治疗,并适当补充白蛋白,配合口服附子楮实汤治疗,施以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及健康指导.治疗6w后观察腹水消退时间,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腹水消退时间比常规治疗方法时间缩短,肝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附子楮实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

    作者:姚必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 回顾2010年1月~2012年1月手术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15例,以骨盆重建钢板和AO螺钉进行固定.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配合医生操作,术后处理患者的各种不适并给予积极、早期的康复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无并发症,效果满意.优良率85%.无切口及深部感染,无内固定物折断.结论 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正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手术复位及内固定植入和术中高质量的手术配合及术后系统的护理指导,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丁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